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29 11:51 编辑
我们对创新的理解,重点是要突出一个“新”字。用西方科学家语言来说,就是“颠覆人类的一贯认知”。不仅仅是颠覆中医人对中医的传统认知,还要颠覆广大群众对中医的习惯认知,同时要颠覆西医对中医的一贯认知,更要颠覆反对派对中医的偏激认知。认知的颠覆,在西方科学界每一百年都会发生多次。但在中医界,千年或许才能发生一次。只能说明我们前进的步伐还是慢了点。
当然,人类习惯认知能否能被颠覆,并不取决于人的奇思妙想,而是取决于技术上的突破。这就叫“存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科学”,“药决定医”。 我一直都在提示,中国古代有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西方同样有个“哥伦布立鸡蛋”的故事。 两个故事分别处自东西方,但意思是那么的相似。 下来,还有相似的词语。古代有一个词语叫“舍得”,意思是说要想获得,就得先学会舍弃。 同样古希腊也有相似的谚语“放弃你所有的,然后才能获得!” 中医科学家们之所以“一无所获”,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砸缸”;没有学会“磕鸡蛋”;没有学会“舍”;没有学会“放弃”! 这才是中医科学化、现代化迟迟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照这样一个思维模式继续下去,再给中医一千年,现代化也实现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