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肾功能衰竭膏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7 11:3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肾功能衰竭膏方】

【概述】
肾功能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肾功能损伤,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功能紊乱。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两种。急性肾功能衰竭可由失血、外伤、感染、中毒、休克等多种原因引起,肾功能急剧衰退可导致氮质代谢物水、电解质等在体内迅速蓄积,出现少尿、无尿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各种尿毒症临床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发展迅速,如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是可逆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而造成肾单位严重毁损的结果。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目前一般将肾功能衰退发展至出现明显血尿素水平升高和临床症状者称为“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呈缓慢但却是进行性发展,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一种预后不良的病证。
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复杂,常有恶心呕吐、少尿闭尿、眩晕浮肿、皮肤瘙痒、嗜睡、出血等症状,中医辨证多属“关格”、“癃闭”、“虚劳”、“肾风”、“血证”等范畴。本病主要由风热、水湿、湿毒等病邪外袭,导致肺失通调,治节无权,脾失运化,水湿泛滥,肾失开合,气化失司,脏腑功能失常的结果,造成水湿秽浊,壅滞三焦,清浊不分,升降痞滞,累及心、肝、胃、脑等脏腑功能逆乱,血瘀风动,出现各种尿毒症危象,甚而阴阳离决,精气衰亡而终。

【治疗】
【膏方调治原则】
本病的病位在膀胱,但是与三焦、肺、脾、肾关系密切,首先应分清虚实,再权衡轻重缓急进行治疗。如果治疗后尿量增加,是好转的标志。如果出现头晕、呕吐、恶心、目糊、胸闷、水肿,甚至昏迷、抽搐,若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治疗时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如汤液口服与灌肠相结合,同时配合敷贴、针灸、透析等治疗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治疗,中西医结合更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诸如用综合治疗控制感染、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及合理使用皮质醇、利尿剂等等。
急性肾功能衰竭突然出现少尿,甚至小便点滴而出、尿闭,血清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恶心呕吐,神志昏蒙或嗜睡,舌苔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者,属邪毒内闭。治以通腑泄浊,解毒导滞。方取三黄泻心汤加减。
常用膏方:生大黄10克,黄连5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制半夏15克,赤芍药15克,淡竹茹10克,陈皮6克,生甘草5克,芒硝(冲服)6克。若伴有高热谵语,斑疹或吐血衄血者,宜加生石膏(先煎)30~45克,水牛角(先煎)30克,山栀子12克,牡丹皮9克,紫草15克,生地黄30克;吐血甚者,加茜草15克,生地黄30克,石膏(先煎)30克,牡丹皮12克,赤芍药12克;烦躁狂乱,干呕或剧吐者,加用大黄(后下)12~15克,石膏(先煎)30克,制半夏15~30克,白僵蚕10克,板蓝根30克;胃热伤阴者,加生地黄30克,麦门冬15克,知母10克,牛膝15克,重用生石膏45克;神经毒性症状为主者加白僵蚕15克,蝉蜕6克,全蝎或蜈蚣各适量。与此同时,应根据治疗需要配合中药煎剂高位灌肠。

由严重创伤、挤压伤之后出现血尿、尿少尿闭,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属瘀血内阻。治以祛瘀活血、通腑泄浊。方取抵当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加减。
常用膏方:生大黄10克,桂枝15克,桃仁10克,当归15克,柴胡6克,红花9克,川牛膝15克,益母草30克。土茯苓30克,生蒲黄(包煎)12克,水蛭(吞服)1.5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期,常见小便量多清长,神疲乏力,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者,证属气阴两伤。治以益气养阴、健脾益肾。方取生脉饮加味。
常用膏方:生晒参(另炖,冲)120克,西洋参(另炖,冲)120克,天门冬、麦门冬各150克,五味子9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0克,山药250克,山茱萸90克,牡丹皮、丹参各90克,茯苓120克,泽泻90克,石斛120克,玄参90克,佛手60克,南沙参、北沙参各150克,天花粉60克,菟丝子12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龟版胶90克、鳖甲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湿热甚者,改用黄连温胆汤、三仁汤等方加减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见浮肿,极度疲乏,精神委靡,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小便短少或夜尿增多,肢冷畏寒,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或弦细,属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治以温补脾肾,化浊利湿。方取真武汤合实脾饮加减。
常用膏方:制附子90克,肉桂60克,党参180克,生黄芪300克,干姜45克,猪苓、茯苓各150克。苍术、白术各150克,木瓜90克,大腹皮90克,木香45克,煨草果45克,赤芍药、白芍药各90克,川厚朴90克,川续断、杜仲各120克,山药250克,乌药60克,泽泻、泽兰各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六月雪90克,龙葵90克,白毛藤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鳖甲胶90克、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若湿浊化热,大便秘结,加生大黄45克,山栀子90克;恶心呕吐,加制半夏90克,生姜30克;肾阳衰微者,加淫羊藿150克,巴戟天90克,仙茅90克。如法炮制。

若症见头晕胀痛,目涩耳鸣,腰酸乏力,鼻衄口干,大便干结,小溲短少,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者,属肝肾阴虚阳亢,湿热内阻。治以滋肾平肝,清化湿热。方取知柏地黄丸合建瓴汤加减。
常用膏方:苍术、白术各90克,知母90克,黄柏9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80克,山药150克,牡丹皮90克,川牛膝、怀牛膝各90克,煅龙骨、煅牡蛎各(先煎)30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150克,泽泻、泽兰各90克,生大黄45克,山羊角(先煎)300克,制半夏90克,黄连45克,郁金90克,钩藤90克,菊花90克,石菖蒲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茅芦、白茅根各30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龟版胶90克、鳖甲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本病正气虚亏,卫外失固,常见恶寒发热、咽痛咳嗽等外感表证者,宜先解其表。
常用膏方:荆芥、防风各9克,牛蒡子9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薄荷(后下)4.5克,板蓝根15克,鸭跖草15克,羌活9克,蒲公英9克,桔梗6克,炙甘草4.5克。若上述类型兼有舌质瘀暗,面色晦滞等血瘀表现,可于各主治方药中酌加桃仁、红花、益母草、泽兰、川芎、川牛膝等活血化瘀之品;有出血症状者,酌加水牛角、仙鹤草、茜草、三七粉等凉血止血散瘀之品。

肾盂肾炎膏方
【概述】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肾盂及肾间质的炎症性病变。本病女性患者居多,育龄妇女尤为多见,可由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发展而来。临床上可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两种。急性肾盂肾炎发病急,常见寒战发热、头痛腰痛、呕吐恶心等全身症状,而以尿频、尿急、尿痛及肋脊角压痛、肾区叩击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尿检以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万/毫升)、镜下白细胞或白细胞管型等有诊断意义,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菌(ACB)阳性者可确诊本病。慢性肾盂肾炎除急性发作期外,一般症状轻微,大部分时间可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真性细菌尿及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和蛋白,部分病例因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高血压、尿毒症等。
肾盂肾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急性肾盂肾炎一般多属热淋,由湿热之邪侵及膀胱和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为淋。慢性肾盂肾炎大多属气淋、劳淋,以肾虚膀胱热为其基本病机,亦可因肝郁气滞、肝胆郁火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发病者。急性者以邪实为主,治宜清利祛邪;慢性者正虚邪恋,宜以扶正祛邪法为主。
【治疗】
【膏方调治原则】
一般情况下,初起或急性发作时属实,以膀胱湿热、砂石结聚、气滞不利为主;久病多虚,以脾虚、肾虚和气阴两虚为主。实则通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一般多从肾阴不足、湿热留恋治疗,急性发作则从急性肾盂肾炎而治。如患者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休,神疲乏力,腰酸或痛,头晕目眩,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细者。治以益肾养阴,兼以清利。方取猪苓汤加减。
常用膏方:
猪苓120克,茯苓120克,滑石30克,泽泻90克,牡丹皮90克,知母90克,黄柏90克,石韦90克,生甘草45克,蒲公英150克,紫花地丁150克,土茯苓250克,虎杖90克,小蓟150克,生蒲黄(包煎)90克,广木香30克,乌药45克,川牛膝90克。上药共煎,去渣熬糊,入鳖甲胶90克、龟版胶90克、白文冰1 000克收膏。每晨一匙,沸水冲服,感昌暂停。
兼有脾虚气虚症状者,可参用党参、黄芪等、白术等;肾虚腰酸者,酌用续断、狗脊、杜仲等;阴虚口干,可加石斛、山茱萸、天花粉等。若无明显症状,尿检转阴,或有少量白细胞,可坚持服用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汤等剂,以巩固疗效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初起,可见小便频数涩痛,淋沥不畅,腰脊胀痛,小腹胀满,身热不畅,大便干结或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属膀胱湿热。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取八正散加减。
常用膏方:
萹蓄12克,瞿麦15克,木通3克,生大黄9克,生山栀子9克,滑石30克,蒲公英30克,鸭跖草30克,生甘草4.5克。若兼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表证者,加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荆芥12克;小便涩痛者,加虎杖15克,琥珀(吞)3克,沉香(后下)1.5~3克;大便秘结者,重用大黄,可加至12克。
如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小腹胀甚,小便热涩混浊,时或泛呕,舌苔薄黄,脉弦数者,证属少阳郁热。治以和解少阳、清利通淋。方取小柴胡汤合八正散加减。
常用膏方:
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15克,萹蓄15克,瞿麦15克,山栀子9克,滑石30克,酒大黄6克,车前草12克,木通3克,生甘草4.5克。高热者,酌加金银花15克,生地黄12克,牡丹皮9克;小腹胀痛,尿少滴沥者,加青皮、陈皮各9克,大腹皮9克,沉香(后下)3克。
如果持续高热不退,腹胀便秘,小便热灼涩痛,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洪数有力者,属阳明实热。治以清热解毒、通腑利尿。方取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常用膏方:
生石膏(先煎)30克,知母12克,黄连9克,黄柏9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淡竹叶9克,生大黄12克,滑石30克,益母草12克,虎杖12克,山药9克,生甘草6克。
近年来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表明,急性肾盂肾炎早期适当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促进局部血循,增加肾血流量,提高免疫功能,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一般可在治疗方药中酌加赤芍药、牛膝、当归、枳实、丹参、益母草、桃仁等活血化瘀之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2 21:32 , Processed in 0.0481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