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虚之体,感受风寒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7 09: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 XX,男,成年。素易感冒,1975 年 8 月,忽觉恶风,微汗出,周身内痠痛沉重,卧而 难以转侧,四肢关节屈伸不利,无头痛项强,口渴呕吐等症,二便调,口淡,舌淡苔白,脉

浮虚,体 38.5 温度。前医以三仁汤加减治疗未效而转诊,笔者认为为阳虚之体,感受风寒湿, 为证之初。正如《伤寒论》所说:“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 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故投以桂枝 0 克,熟附子 12 克,生姜三片,大枣六枚,炙甘草
6 克,服三剂,诸证消失而愈。

[按]桂枝附子汤,源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书,属辛温之剂,原药物为:桂枝、 炮附子、生姜、大枣、炙甘草。它的作用为:桂枝祛风,配附子温阳行湿,甘草、姜、枣和 中养胃,有驱风除湿,和中养胃之效,而显邪侵袭体表,卫阳与之抗争,必见发热,一般多 因此而不敢用桂、附。家属因顾虑病情加生,在煎药时减水附子一半,不料病者服药后,诸 证减轻,体温亦减。余下两剂,即放心使用,药完病愈。由此可见,发热并不是不能使用桂、 附。只要谨守病机,求其根本是关键,如有阳虚脉证而用之,即能达到效果。(摘自《新中医》 2:30,198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4 01:34 , Processed in 0.1592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