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虎汤证医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31 10:3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虎汤证医案
  (1)高热案
  刘渡舟医案:孙x x, 女,3岁。患女出麻疹后,高热不退,伴见汗出,一身未了又出一身,汗虽多而热不消,口干舌燥唇焦,频频饮水不止。舌苔薄黄,脉滑数。此属阳明气分大热,迫津外渗,若不急治,恐有津亡痉厥之变。
  生石膏30克 知母6克 炙甘草6克 粳米一大撮。服药一剂,即热退身凉,汗止脉和而安。
  (2)热厥案
  刘渡舟医案:郑x x,男,22岁。外感时令邪气,高热,口燥渴,神志昏糊,睡时吃语频作,手足厥冷,小便色黄,大便尚能通畅,脉洪大有力,舌质绛红苔黄。此属“热厥”,而有内闭心包之势,治当辛寒重剂,急清邪热;少佐芳香开窍,以杜邪气逆传心包。
  生石膏30克 知母9克 炙甘草6克 粳米一大撮 广角3克 连翘心3克 菖蒲3克 郁金3克。服药仅二剂,热消厥退,神志清醒。
  (3)汗多案
  刘渡舟医案:刘x x, 女,5岁。出麻疹后,发热不退,周身大汗淋漓,口舌干燥,渴喜冷饮,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滑大。阳明热邪弥漫内外,尚未敛结成实。但汗出多必然伤津,舌红而干,已知邪热有深人营分之势,治疗宜清气分热邪为主,兼顾营分阴液。
  生石膏34克 知母6克 炙甘草6克 粳米一撮 生地6克 丹皮6克 二剂。服药后,汗止热退而愈。
  【解说】白虎汤是治疗阳明气分热邪内盛,弥漫全身,充斥内外而设,仲景称为“热结在里,表里俱热”。在临床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来洪大等作为其辨证要点。因为热邪炽盛于气分,蒸腾内外,所以发热程度比较严重,而且是“不恶寒,反恶热”,这是阳明发热与太阳发热的主要鉴别点。在发热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汗出,由于这种汗出是里热蒸腾逼迫津液外渗所引起、所以往往汗出不断,这在《伤寒论》中被称为“濈然汗出”,即汗出擦干未几又出一身,随擦随出。
  麻疹出后,犹高热不退,汗出而渴,脉洪大或滑数者,反映了邪未解,气分之证已明,再用宣透之法无济于事,所以用白虎汤清泄气分邪热则愈。如果疹出不透,内陷于肺而引起高热,喘咳,肩耸鼻煽,这是气分之热在肺而不在胃,所以不用白虎汤清胃而用麻杏甘膏汤清肺透热。古人用麻黄芩分寒热,而重在配伍:小青龙汤麻黄配干姜则治寒喘;麻杏甘膏汤麻黄配石膏则治热喘。寒热不同而用麻黄则一,突出了麻黄治喘的特效。
  (4)误用石膏救逆案
  刘渡舟医案:曾治一外感患者,发热一直不退,认为是卫分温邪所致,投银翘散辛凉解表无效,又在银翘散中加入生石膏,患者服药后不但发热未退,反而又出现神昏谵语等险象。经人介绍,请来某老医生会诊。老医生视方叹曰:风寒束表反用辛凉重剂,冰遏阳气,迫使表邪内犯,非刘君一人医门,比比皆是也。老医生乃用雄鸡冠血数滴溶合黄酒、蜂蜜少许,加温服下。覆被取汗后,前胸后背发出一层白色疹子,热退神安而愈。
  【解说】白虎汤具有很强的清热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归功于石膏。石膏的清热作用主要适用于阳明气分热邪,所以,必须是热邪已经人里,方可放胆使用。如果”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必须禁用。误用就会导致冰伏邪气,引盗入室的危险。吴鞠通《温病条辨》把白虎汤当作辛凉重剂,认为用之不当,祸不旋踵。他说:“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说明凡邪热不盛之脉证,都不能操之过急,诚恐无热用清反有倒戈之变。另外,邪热既已入里,用白虎汤清热,犹应观其脉证加减化裁,则可一举而收功,不然,顾前不能瞻后,必然失于主动。如郑案神糊吃语,不必待其神昏谵语则佐以广角,菖蒲,郁金,连翘心等以开心窍;刘案舌红而干,不必待其舌绛发斑则佐以生地,丹皮以救营阴,都是因为能见微知著,当机立断,所以能防变于治疗之先。
2
发表于 2016-4-1 06:45:3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证明证明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值的?以气分白虎汤证-SIRS证态为例,
         中医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是指脉搏100次/分以上。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太阳表证、卫分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SIRS的前提是:重大打击、严重感染等之后72小时后发生的病理状态,所以,它与普通感冒的发热不同,应当鉴别。《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即太阳表证之后72小时,出现脉大者是阳明白虎汤证。《伤寒论》特别强调阳明气分白虎汤证与太阳表证的鉴别,西医强调SIRS与感冒的鉴别。
        基于以下四点:1  临床表现吻合;2  病理过程中的位置吻合;3  鉴别诊断吻合。这是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所以,SIRS与气分白虎汤证是一个证态;4  临床上证实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最终确定气分白虎汤证- SIRS证态,我们对于外感热病学每一个证态均进行了同样的论证。

              西医的以下指标,就能够转换成为白虎汤证的四诊延续!成为白虎汤辨证论治的西医参考指标。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10·9表示10的9次方。


              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我的说法是错误的!也没有人敢承认我的说法是正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19:58 , Processed in 0.0482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