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中医重整【中医入门】
《医师简介》
本人师承养父,省,县名老中医吴致和(已故),幼习歧黄,悬壶三十余年。亦曾读些古典医籍。古云:“善莫大于救人”。故先后授徒二十余名,以广救人之术,的确为中医事业作出了一些贡献,对多种疑难杂症,确实研治在案。医道之起沉疴救危重,虽为医者之功,亦为医者之职责,诚以此与同道共勉。
虽然绩业小成,且技不辱师门,年亦五旬过半,本该得过且过,怎奈我华夏医学,面临葬送!医学存废之争,如锥如刺,触及灵魂!国外“强盗”一面强调中医中药的“不科学”,另一面是对中医中药采纳的渴求!国内一群长者与民众在奋勇博弈,一小撮口头“科学家”却干着“强盗”们想干而干不了的勾当……
历史情势迫使中华民众团结一致,毅然决然的加入到刻不容缓的中医事业“救亡振兴”大义大举工作中来。
师承一 养父
养父在民国时是随军“医官”,解放后为名中医,他举办中医班,亲自任教,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出色的中医后继人才。先后荣获“名老中医荣誉称号”,与四川省(著书立说)科技奖等。
他说:内江市威远县是中医强县!我六哥吴兰波在县里也是名医,一次,有位老者牵着孙女来看病,那孙女约五、六岁,满脸红色斑纹似锦,口吐鲜血,又兼咽喉肿痛,医治三四日无效。会诊于县联合诊所,有言肺热迫喉出血者,有言喉症出血者,有言血热入脉,宜大剂凉血清解者,更有言宜仲景三黄泻心汤,取釜底抽薪法以急止之,唯我六哥带笑不语,后被同道指责,才开口:“非要我说吗?说出时恐得罪大家,你们都错了。”此话一出,众人不欢而散,有人提示老者,你就让吴老师医吧,他医术高,只是我们要收回报!我六哥把药开了,催促老者赶紧抓药,若迟一二日就无救了。两天后复诊,病已好了大半……有某虚心者,向我六哥求教,六哥直言,此《金匮》阳毒发斑,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我用《金匮》升麻别甲汤,此专病专方也,此证只有我八弟吴致和识得。但有何用,我八弟开一个木防己汤,别人说是石膏重了,不肯服用,开一个枝子豉汤,别人又嫌药少了,把药方也撕了!这经方派技高必孤。
师承二 外婆
外婆是民国“川南国医函授班”学生。她针灸技术了得,虽经我养父等几位名中医多次举荐,终因是地主,解放后一直没有行医资格。
由于针灸闻名乡里,“偷着”找她治病的人总是不绝于舍,凡跌打扭伤,风湿关节,头痛,背痛,腰胀,腹痛,疝气,缩阴,小儿遗尿,老人溺频等等,或以针,或用灸,无不立竿见影。
故扁鹊有言,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汤剂之所及也。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
其实针灸治疗不孕,多以命门,肾俞,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灸法为主,每次七壮,七次一疗程……多获奇效。其证多见脉沉迟,舌淡白,或经闭,或滞后,或小漏,带下,少腹冷痛,或足冷至膝。灸后嘱其勿食生冷,少用冷水洗衣等保养之法既可。并可与温经汤内服。
学针灸——从“阿是”穴开始
我未满十五岁,碰上66年席卷全中国的“文化革命”。因休学回家,被安置在本县边远山区,镇办企业,白石厂“工作”。
全厂露天劳作,凡白天,只要天上不落,无论阴晴,地面干湿,只需往地上垫一草垫,坐下来就开始捶石头。就这样日复一日,长期受到地蒸湿气的侵害,多数职工都有轻重不等的关节肌肉疼痛,重着,软胀,酸麻的病症。面对于此,我去了外婆家。
这是我第一次用心观看外婆给病人施灸,是从头顶中央开始取穴的,叫百会穴,距后发际上七寸,于两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处,为督脉阳经之要穴,有通百脉,助阳气等扶正祛邪的功能,能疗外感,治头痛,眩昏,耳鸣,脱肛,癫痫等……
继而外婆用手试按患者的痛处,并问,是这里痛吗?答:“阿,是。”外婆说,这就是“阿是”穴的来历,灸了就有效,痛有定处,寒邪凝滞,中医治法叫“寒者温之”。针灸能直达病所,比吃药快,自古就有一针,二火,三汤药的说法。我刚才用艾绒搓捏成米粒大的圆柱,放在穴位上,每烧一艾炷,叫一壮,烧多少壮,则需按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而定,少则一至数壮,多则几十壮。这直接炙又分为瘢痕灸与无瘢痕灸……又有间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总之都视病情所需而定。
其实针灸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解放前,有个民间走方医,学了一些经络穴位,长于用灸,曾用“小儿灯火十三灸”救下了几条刚溺死的人命,后来人们送他“万病一火”的外号......
我回到厂后,怀着“万病一火”的本事,将外婆送给我的一小瓶艾绒药,学着右手拇,食指搓捏之法,全部都用在了一批批“患者”的“阿是”穴上,由于见效快,还引来了附近小煤厂的“工人”,虽然没收钱 ,第一次体验了那种被别人认同,当医生的感觉。在实践中领会了“万病一火”与“阿是”穴的作用。
再次去外婆家时,对我的要求提高了:你想要超过万病一火吗?要学,必须先背经络穴位歌诀,如:
足三里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
能通心腹痛,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泄泻,眼肿脚膝酸,
伤寒羸瘦损,气鼓及诸般。
从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回阳九针歌,穴位的禁忌开始吧,一面背,一面看书,把这些背熟了,书也看得进了门,指法,取穴等功夫也具备了。
就这样,我借来了外婆得几本书,一本:袖珍针灸便览,另外就是“川南国医函授班”中医全套,共九本,每本几十页。又买来一合毫针,一根三棱针,一根梅花针。(又名小儿针,与皮肤针)先从自己身上开始针刺试验,背着针灸歌括......
自创进针歌
经络顺逆取穴定,左手“爪切”十字纹,
右手持针“月园缺”,神定气闲缓进针,
进针八分可留意,行针得气最通神,
酸麻胀痛握分寸,捻转毫针病自轻。
自创俞穴歌
肺俞三椎一寸五,大抒一椎必五处,
九肝十胆脾胃焦,命门两侧肾俞数。................
伤寒热入血室等病,非汤药所能愈,仲景早有明示,又肌肉,血脉,经络,风寒,湿邪,肢体疾患,或闪挫跌打等病,尤宜针灸之法,故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
学内科——要以方明证
1967年,我十六岁,那时养父虽然已70岁了,但为了带实习生,只得半休,那些实习生们,民间的徒弟还有原来办班的已经临床多年的老师,院长们也常来家问这问那,有时病倒在床,但只要是病人来了,他侧转身来也要给别人看病,当然是叫我代替摸脉与看舌苔,再由他说开什么方,逼着我背了400多个汤头才基本适应了......
养父最爱对我强调的一句话:学内科要以方明证。
时方歌括背完了,要看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背完了要慢慢学,还有那些条文......莫望着我给你讲,不懂的可以问。方剂(汤头歌括)必须死背,背熟!而药性可以不背,或者少背,你把药物书翻开看,白芍的功能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一你在用芍药甘草汤的时候,不是在柔肝止痛吗?你在用四物汤之时,不是在养血敛阴吗?你在用羚羊钩藤汤时,就成了平肝抑阳。你用桂枝汤,它又成了调和营卫,而药物学又没说,所有药物学在论药性之时,都是以方剂使用的效果来说的,所以你可以站在方剂的角度,去理解药性,一旦掌握了方剂,就基本掌握药性了,还有白芍的药量,书上一至六钱,怎么用?我们又只能站在方剂的角度看看,
如桂枝汤:
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
知道在用于表证之时,它与桂枝生姜用量相同,那么在用其他药物治疗表证时,也应考虑药量不宜过重,太重入里的道理,再看小健中汤白芍的用量:
小健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痨腹冷服之瘥,
或感风寒不能表,阳虚体痛黄芪和。
另有一歌括的头两句是,健中汤既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你看这解表的桂枝汤,加倍用了白芍的用量,以饴糖为引,所治之病完全变了,这才是真正的药性!还有石膏的用量,木防己汤中那句,“膏枚两个如鸡子”。两个鸡蛋大的石膏,就有四五两重(那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白虎汤中的石膏会少于这分量吗?清代王清任用黄芪就是四两,石膏质重,为何反而不敢象黄芪那样用呢?现代药物学作怪!毫无根据的药量,还拿来考学生?
那王清任的几个逐淤汤不错,你一个也不能少背,他对气血理论和淤血理解得透,有独到之处,例如:他以人体“气”的重要作用,创立了补阳还五汤。他根据《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并说:“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
治疗半身不遂,历代诸家各自立论不同。或主风,主火,主痰,主气虚感受风邪等,王氏认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的新见地,故于活血祛瘀药中重用补气药黄芪数两,以“气为血帅”,气行则通行之理发挥特效。又根据瘀不去,新难生而大胆创制祛瘀生新治法,如通窍活血汤之治心胸疾病,膈下逐瘀汤治疗肝区疾病(现在多用治疗肝硬化等,)少腹逐瘀汤治疗小腹疾病(多用于妇科盆腔内肿瘤)身痛逐瘀汤用于全身跌打扭伤,气血痹阻之病。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芎,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 桃红大枣老葱姜,
当归黄酒赤芍药, 表里通经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归地桃, 红花枳壳芍草饶,
柴胡芎桔牛膝等, 血下化行不作痨。
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 台乌赤芍玄胡甘,
芎归灵脂红花壳, 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芎炮姜, 玄胡灵脂芍茴香,
蒲黄肉桂归没药, 调经止痛是良方。
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用桃红, 当归灵脂与川芎,
香附羌活兼甘草, 秦艽牛膝没地龙。
议论中医前辈
《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订本)是原来河北省盐山县已故中医张锡纯(1860至1933)所著。力挺中医骨干之一的张锡纯,与清末时期,唐容川,王清任等试图靠着书立说,勾通中西,分别为中医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全书目录分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五大部分,注重实践,其观点均站在临床角度阐发。
如716页,4,脑充血兼腿痿弱
天津崔××,年三十八岁,得脑充血兼腿痿弱证。
病因 出门采买木料,数日始归,劳心劳力过度,遂得斯证。
证候 其初常常头疼,时或眩晕,心中发热,饮食停滞,大便燥结,延医治疗无效。一日早起下床,觉痿弱无力,痿坐于地,人扶起坐床沿休息移时,自扶杖起立,犹可徐步,然时恐颠仆。其脉左部弦而甚硬,右部弦硬且长。
诊断 其左脉弦硬者,肝气挟火上升也。右脉弦硬且长者,胃气上逆更兼冲气上冲也。因其脏腑间之气化有升无降,是以血随气升充塞于脑部作疼作眩晕。其脑部充血过甚,或自微细血管溢血于外,或隔血管之壁,些些渗血于外,其所出之血,若着于司运动之神经,其重者可使肢体痿废,其轻者亦可使肢体软弱无力。若此证之忽然痿坐于地者是也。至其心中之发热,饮食之停滞,大便之燥结,亦皆其气化有升降之故,此宜平肝,清热,降胃,安冲,不使脏腑之气化过升,且导引其脑中过充之血使之下行,则诸证自愈矣。
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怀牛膝(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生珍珠母(六钱捣碎)生石决明(六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当归(四钱)龙胆草(二钱)茵陈(钱半)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将药连服八剂,步履复常,病遂痊愈。
百余年来,虽然中医界尽力与西沟通,但因中,西殊途,更兼早已成“西医在权,中医在野”之局势了。
《血证论》为清末唐容川所著,只见80年版,全书共366页,分八卷,是专论血证的优秀之作,早已得到中医临床工作者的普遍重视,适合已经临床几年的中医阅读,书中止血,消淤,宁血,补血四大法已被教材采纳。
作者 第一页,一,《血证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者唐宗海(字容川),生于公元1862年,卒于公元1918年。时值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在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际。当时,医学科学已成为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正如毛主席所说:“帝国主义......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的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它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在当时的中国医学界,出现了一股崇洋媚外的逆流,他们高唱“全盘西化”,“中医是杀人的祸首”等等。一时,那些洋奴,买办,反动文人纷纷登台表演,祖国医坛乌烟瘴气。后来北洋军阀的教育总长汪大燮,索性下令取消中医,使这股逆流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对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尤以活血化淤的几个逐淤方被大家推崇有加。但是,对中西结合的激进,产生了某些抑中合西,削足适履的做法,故中医界又称“医林改错,越改越错”。造成了至今被“废医论”据作“稻草”攻击中医的口实。
医虽技艺,而深旨却难。西洋医学据形质之说,甚至敢于站在小小的细菌之上,蔑视我中华医学,而中医学者,(未真学会者)苦其经旨难明。得西之说,则大喜。于是竞相杨西而贬中。
求医者,并不尽慕于西,而我辈中医者,反欲自弃其学,以追逐钱财之易,而抛中就西,然为生存故,亦可稍凉,中西未见结合,西化却愈演愈烈,国医未复,狂澜又起,竟视祖先宝贝,为谬,为荒诞。此等妄谈,岂足撼数千载上悬日月不刊之圣经,而反惜大众之入火坑者,甘为众盲也。并非众人愚而我独智,只因大家不加思量,而徒以“科学”一词所趋,创为丧心病狂之举,诚世道之隐忧,令人太息。
伤寒·金匮,上承圣经,吾虽学浅,未敢论其解,但于其中搜求数方,得养父之指点,确能效如桴鼓,古今医林,书籍,汗牛充栋,未见能出其右,人果思否?以为圣作,空穴来风?今贱中医贵西医者,其治病仍未舍去中医,厚颜改称,可废医存药,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争作无理之诟争。习医者,虽然好议前人之失,已求进步,但皆勇于卫道,但清之王清任,则有意无意间,有所谵妄,试举证之:第一篇脏腑记叙,开口即以宋元人脏腑图论,与内经混驳一番,概称古人,难道内经要以宋元人脏腑图论为据?忽言灵枢曰,手少阴三焦主手上,足太阴三焦主足下,而灵枢实无其文。可笑者,谓黄帝虑生民疾苦,平素以灵枢之言,下问歧伯鬼臾,故名素问。
第二篇中,谓出气入气,吐痰饮津液,与肺毫无干涉,是古人误以咳嗽等证为肺病......又于图内肝下注:绝不能藏血五字。医书之气化岂能呆看,那经不又云脾藏肉吗?既重形质而轻气化余论为中医无取也。故不复议。
西洋人说,脑主知觉,心不主知觉,是但见其上之精华而不见其下之蕴蓄。不知阴为阳之守,阳为阴之使。阴阳动静之理,吾岂能测识,但有神圣之遗经在。
大凡西人长于化学,故其医学无非借助化学,而于天地之道,阴阳五行之理,人体经脉造化之机则茫然无知,故而我发贴说, 秉承了中哲内涵的中医学,以承认事物不同性质,将疾病分作“寒、热、虚、实”四大类,为西方文化不能解读,而古老的中药,无需换代就能杀死现代的病菌!又令西方人查遍五洲典籍找不着答案.何能用“发炎”二字将不同性质的疾病概全?只能生出种种治标的手段,与万能的“消炎”……
虽然“有脑无心”的西说,据其形质之守旧不变,未知其所短,然国外早已有不少“有脑有心”的汉学家,因习中书而翻然改计者,百余年间,何待枚举?(今年电视,德国之人,因看仲景书,改名仲民,为信张仲景之民)作为中国人继续坐井观天,我们可知道,何为弱智吗?
中医学书籍
在古代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著作中,历代医家们公认《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或《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而1955年冬,中医研究院第一届西医学习研究班明确地提出了学员必须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即《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70年后,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主办的研究生班等各学习单位,又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以其作为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的重要读物。
但祖国医学,学术份容,不断发展的治疗方书又太多,且不论如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千金翼方》而自成一家,王涛著《外台秘要》四十卷,分一个一百四门,为医门类书......或金元四大家刘,张,朱,李各有发挥......仅明代《普济方》一书,载方61739首,而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采集正方三百余首,附方超过之。(但没有歌括,不便记诵)北京中医学院方剂教研组,61年出版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共计577个方剂。不切临床常用者较多,且许多歌诀又不顺口,只能做考察参考之用。
如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不如陈修园歌括:
苓术参甘四味同,方名君子取谦冲,
增来陈夏痰涎涤,再入香砂痞满通,
水谷精微阴以化,阳和布护气斯充。
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
值得一提的是,《汤头歌诀白话解》(北京中医学院方剂教研组 编)第46页对奔豚汤的解释:“......由于心气受惊恐而虚,肾中阴寒之气上冲而成”。此与桂枝加桂汤之肾气奔豚证相混也。
79年,全国中等卫校教材,方剂学,采方共258首,大多切和临床实用,除四君子汤等少数歌括与白话解相同而外,绝大多数歌括可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初学方剂的好书。
需要说明的是,方剂学并不等同于中成药之功能,主治,它需要与辩证相结合,最终才能形成环环相扣的理,法,方,药。
88年的中等教材,共38科(门)基础学206页,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证,防治原则等。是学习中医药各行学科的基础,宜最先学起。由浅入深的秩序,大概宜先学《中医基础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温病学》等。
而《金匮要略选读》,《伤寒论选读》,《中医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稍后。当然有时需要结合,贯通着学,特别是第2年,这种需要会越来越多。
84年的全国高等教材,共32门,基础学145页,目录中找不出辩证等内容,有故作高深之嫌,其实内涵反不如中等教材,那内科中眩晕篇(189页),共分四型。一,肝阳上亢——用天麻勾藤饮,二,气血亏虚——用归脾汤,三,肾精不足,偏阴——左归饮,偏阳——右归饮。四,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四,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而85年上海出版社,全国高等教材内科各论病种共49篇。全书289页,论眩晕与之相合,都有美中不足之处。虽然眩晕,虚证多于实证,内伤多于外感,但是在分型中不应排除外感眩晕的存在。内伤亦应从气虚开始,如四君,补中类之常用气虚证型。而不应只有阴虚阳亢,气血两虚,肾虚等,故与临床常见病不相合,就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来讲,也是病从浅处多见,而以逍遥散辈之眩晕为多。
内科亦不难,一句概一篇 (一句概一篇:“三风三虚眩痰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