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糖尿病,五大要领要记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1 12:4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糖尿病,五大要领要记牢!】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大家,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的中医大家。学识、经验两臻丰富,对很多疑难杂症的诊治更是有深厚的造诣和独到之处,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更是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今天,下面就和您分享一下周老治疗糖尿病的五大要领。
糖尿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根据“三多一少”主症,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外台秘要》早已率先揭示尿甜是其特异性症状。但消渴仅为糖尿病之外候,就症状而言,尚包括现今之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而2型糖尿病又未必有“三多”见症。故在诊断上应作相关检查以助辨病,在治疗上当遵循中医有关消渴病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过食肥甘、情志刺激、素体亏虚(或房室过度),或过用温燥、金石类药物等所致,而禀赋不足,实是发病的重要内因。其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又互为因果,久病可致阴伤气耗,阴损及阳,重证可以出现阴虚阳浮,进而发生阴竭阳亡的危象。在病程中且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病变脏器涉及肺、胃(脾)、肾,肺燥、胃热、肾虚互为影响,而源本于肾。辨证一般从“三多”症状的主次,分为上、中、下三消,以区别肺、胃、肾重点所属。仅从临床上看,三消症状往往同时并存,仅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而部分患者“三多”主症又不明显。为此,辨三消只能作为基本原则,而按病理表现分证则较切合实用。据临床所见其基本证候可分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类。析而言之,因阴虚与燥热的标本主次不同,又可分为肺胃燥热、肾阴亏虚两证,气阴两虚证表现以气虚为主者,又可另列脾胃气虚一类。若阴阳极度耗损,可见阴虚阳浮重证。病久可兼络热血瘀证候。
治疗一般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原则,阴伤气耗或阴损及阳又当参以益气、温阳。分别言之,上消治予清热生津,用消渴方、白虎加人参汤;中消治予增液润燥,用玉女煎或增液承气汤;下消治予滋阴益肾,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临证既当区别三消主次,又须兼顾同治。
兹概要列述其辨治要领如下:

1.治本须补肾,滋阴兼助阳
因三消源于肾,而又终必及肾,故消渴总应以补肾为主。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主五液,阴虚阳盛则关门开多合少而尿多;若阴伤及阳,阳虚气不化水,肾失固摄,则小便直下而致饮一溲二,故早在《金匮要略》即取肾气丸作为消渴治本之方。临床当辨阴虚、阳虚而左右化裁。由于本病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故常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壮水以制火,酌加元参、天冬、龟板、牡蛎等品,肺肾两虚合生脉散。肾火旺者加黄柏、知母,并取酸甘化阴之意,用萸肉配生地补肾阴,麦冬配五味子补肺肾之阴,乌梅配麦冬、生地养胃阴;若见阴阳两虚,或以阳虚为主,可取肾气丸加鹿角片、仙灵脾、淡苁蓉、菟丝子等。组方配药应注意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原则。

2.补津能化气,补气可生津
若津亏不能化气,而致气阴两虚,津气俱伤,复加气虚不能生津者,不可纯用甘寒,当气阴双补,既应补津以化气,又要补气以生津。若气虚明显者,可径以补气为主而化阴生津;脾气虚弱者,用参苓白术散健脾补气以化津;肺肾气阴两虚者,可用《医学心悟》黄芪汤(即生脉散加黄芪、熟地、杞子)以益气养阴,药用黄芪、人参、白术、山药、扁豆、莲肉等补气,麦冬、地黄、玉竹等养阴。

3.升清可布液,流气能输津
津因气而虚者,可取葛根升发脾胃清气,并可用蚕茧升清止渴,配鸡内金、生谷芽、生麦芽养胃;如津气亏耗,或脾虚气滞,气不布津,投滋柔之品而阴津难复者,还可配小量砂仁流气以布津;若病因肝郁化火,上炎刑金,灼伤胃液,下耗肾水,而见“三消”证候者,又当在滋阴生津药中配入柴胡轻清升散之品以疏肝郁,并伍丹皮、桑白皮以清肝肺郁火。

4.润燥须活血,瘀化津自生
津血同源,互为资生转化,阴虚燥热,津亏液少,势必不能载血循经畅行;燥热内灼,煎熬营血,又可导致血瘀,瘀热在里还可化热伤阴,终致阴虚与血瘀并见。瘀阻气滞则津液愈益难以输布,治当滋阴生津为主,兼以凉血化瘀,酌配桃仁润燥活血,赤芍、丹皮、丹参清热凉血,泽兰祛瘀升清,鬼箭羽通瘀破血,血行津布则燥热可解,瘀化气畅则阴液自生;若津亏不能化气,气虚不能运血,而致血瘀愈益加重,又当参以益气化瘀,用生黄芪、太子参合蒲黄、水蛭等品。

5.治虚不忘实,“三热”应并顾
一般认为本病以燥热为发病之标,但进而言之,其热有三:一为湿热,病因酒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饮食不归正化,形体日益肥胖,湿郁化热,发为消渴。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当复入黄连、花粉、苍术、佩兰、玉米须、芦根等清中化湿,芳香悦脾。如伤脾耗气,则应参以补气健脾之品;若湿热化燥伤津,又须清热润燥。二为燥热,病因素禀亏虚,或房室过度,精气耗伤,水亏火旺;或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志火燔灼,而致燥热内生,形体日益消瘦。治宜清热润燥,药用石膏、知母、天花粉、芦根、北沙参、地骨皮等,配合甘寒养阴之品。至于因胃有燥热而需用调胃承气汤、三黄泻心汤等方苦寒荡涤者究属少数,且应防止苦燥太过伤阴之弊。三为瘀热,病因湿热、燥热郁结日久,煎熬津血,血液黏滞,运行不畅,瘀郁化热,久病入络,而致络热血瘀,治当清热凉血化瘀,药用制大黄、桃仁、赤芍、丹皮等。总之,湿热、燥热、瘀热,每多互为因果,并见共存,治应兼顾,针对主次配药。
此外,饮食调护对本病亦有特殊意义,除一般控制外,还应重视食疗,如用山药蒸熟去皮,每日适量食之,或蚕蛹炒香随意食用。并可用猪、牛胰逐日作菜食之;亦可焙干研粉,日食10~15g,取其以脏补脏之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12:44 , Processed in 0.0485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