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10|回复: 9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奇妙的天人合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1 08: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境界:奇妙的“天人合一”!(一看就懂)
2016-01-11 黄帝内经




核心提示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讲究的是整体观。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核心思想,整体观便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天人合一”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到底何为“天人合一”?且看正文分解!





人生存在大自然中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在大自然中,人是非常渺小的生物个体,人只有适应大自然的变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健康,即中医所说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本质意义的一大观念,这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世界观。整体观认为,个体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整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拼凑或叠加。要了解个体就必须将其放在整体大背景中去认识,必须注意个体存在的外环境及各种关系;要认识整体也不能靠切割个体来实现。



人与大自然不是主客体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包容、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一体化关系。人依赖大自然而生存,因此,人首先必须敬畏大自然,反过来,大自然才可能给予人更多的舒适的生存环境。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自然宇宙之间,有着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具有共同的构成基础,即都是由气所组成,而且也都是按照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关系运行。因此,《黄帝内经•素问》特别强调:“人与天地相参。”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无论春夏秋冬、昼夜、不同的地域环境变化,都会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黄帝内经•灵枢》认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素问》也说:“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就是说,无论养生还是治病,只要能够顺应四季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生理功能就能正常协调地运行,治疗也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点评

中医望光神色形证就是光伩息科学的客观规律,中医用哲学文化总结的是人体物质运动客观规律的光伩息科学。只是二位张先生不懂光伩息科学,沒有数理矢量场科学知识,才有如此无知之认为中医不是科学。  发表于 2016-1-11 17:31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09:17:09 | 只看该作者
天人合一的含义
“天人合一”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一是天人同体:人与大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宇宙自然相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因此,主张人道与天道的统一。

二是天人相应:人与大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人的生命活动要受到大自然季节、昼夜、气候变化的影响。如《黄帝内经•灵枢》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和谐才能健康。

三是天人恒变:天道与人道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处理所有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点评

看题目中医奇妙的天人合一,合在磁光效应,合在中医是光伩息科学,不懂光色形证、阴阳五行就不懂中医,不是真中医。  发表于 2016-1-12 17:14
3
发表于 2016-1-11 09:54:19 | 只看该作者
铁版,转发文章也要留点心。这篇文章篡改中医经典,即使咱们没有能力批判,也不要帮助扩散。
4
发表于 2016-1-11 10:00:3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1 01:54
铁版,转发文章也要留点心。这篇文章篡改中医经典,即使咱们没有能力批判,也不要帮助扩散。

这篇文章阐发了中医经典理论,是很好的文章,应该大张旗鼓的宣传。JJ先生他偏偏认为“篡改中医经典”,不知是从何说起?

点评

看题目中医奇妙的天人合一,合在磁光效应,合在中医是光伩息科学,不懂光色形证、阴阳五行就不懂中医,不是真中医。  发表于 2016-1-12 17:14
千总如果认为《内经》的“人与天地相参“与宋儒的”天人合一“是一个意思的话,就不存在篡改问题。请千总阐述《内经》与张载各自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 10:23
5
发表于 2016-1-11 10:04:28 | 只看该作者
这谁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0:11:56 | 只看该作者



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
中医学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不仅强调人与大自然的整体性,人要顺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并认为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同样具有整体性。因此,主张将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组织系统与人体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昼夜四时变化的时间因素进行系统综合地把握和对待。
     
“天人合一”主张的物我一体的整体观思想,导致了以自我反思、自我体悟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因而并不在意从物质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客体。

点评

看题目中医奇妙的天人合一,合在磁光效应,合在中医是光伩息科学,不懂光色形证、阴阳五行就不懂中医,不是真中医。  发表于 2016-1-12 17:15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0:14:30 | 只看该作者
人体内的整体关系
①人的生命体系:中医学将人体生命活动分为三大功能体系:

一是阴阳能量互动体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运行以及四肢、躯体、头面结构,都可按阴阳模式予以阐述。

二是五行生克,体系:以反映人体各脏腑经络之间的多通道的联系与制约。

三是气血运行体系:用气机的升降出入和血液循行状况,反映人体内外的物质、能量、信息等新陈代谢活动。

     
②人的精、气、神:中医学特别重视对精、气、神的养护,保养精、气、神也是中医对生命健康的最高认识。精是人体内的物质精华,来源于先天,靠后天水谷补养化生,藏于五脏,要通过养五脏、调情志、忌劳伤来减少精的耗损,达到养精的目的。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只有通过气的推动和温煦,五脏六腑、肢体关节才能正常活动;神指精神意识、感情思维等活动,也包括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生机、活力和灵性。精、气、神三者密切相连,共同存亡,直接关系着人体生命兴衰。养护好精、气、神,使精固、神旺、气足,身体坚实,精力旺盛,有益于祛病养生,强身健体,增智健脑,延年益寿。
       

③人的形神:形指人体的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有形的组织器官;神指人的情志、意识、思维等无形的精神心理活动。人是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高等动物,精神心理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和高级精神活动要达到协调统一,才会有助于身心健康。因此,整体观强调形与神的统一和协调,受此观念的影响中医特别重视人的内心体验和感悟。摘自《走进中医》
8
发表于 2016-1-11 10:17:2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1 01:54
铁版,转发文章也要留点心。这篇文章篡改中医经典,即使咱们没有能力批判,也不要帮助扩散。

     篡改与发展,是两回事。
     篡改,是恶意的,不符合实际的,违背经典原意的改动,例如:肝生于左脚后跟就是篡改!
     发展,是善意的、符合实际的,不违背经典原意的变化,例如: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李老师不愧为诡辩家,总在伺机偷换概念!

点评

看题目中医奇妙的天人合一,合在磁光效应,合在中医是光伩息科学,不懂光色形证、阴阳五行就不懂中医,不是真中医。  发表于 2016-1-12 17:15
天人感应,历来被认为是反动、荒唐的思想,老先生认为是对中医的发展。咱们不要讲大道理,就讲小道理,您给咱们举个感应了天的例子。 您老是否有过感天动地的事?有的话,全论坛人会为您骄傲,请介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 10:26
9
发表于 2016-1-11 10:23:5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11 10:00
这篇文章阐发了中医经典理论,是很好的文章,应该大张旗鼓的宣传。JJ先生他偏偏认为“篡改中医经典”,不 ...

千总如果认为《内经》的“人与天地相参“与宋儒的”天人合一“是一个意思的话,就不存在篡改问题。请千总阐述《内经》与张载各自的观点。


点评

中医望光神色形证就是光伩息科学的客观规律,中医用哲学文化总结的是人体物质运动客观规律的光伩息科学。只是二位张先生不懂光伩息科学,沒有数理矢量场科学知识,才有如此无知之认为中医不是科学。  发表于 2016-1-11 17:32
10
发表于 2016-1-11 10:26:2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 10:17
篡改与发展,是两回事。
     篡改,是恶意的,不符合实际的,违背经典原意的改动,例如:肝生于左 ...

天人感应,历来被认为是反动、荒唐的思想,老先生认为是对中医的发展。咱们不要讲大道理,就讲小道理,您给咱们举个感应了天的例子。
您老是否有过感天动地的事?有的话,全论坛人会为您骄傲,请介绍。

点评

看题目中医奇妙的天人合一,合在磁光效应,合在中医是光伩息科学,不懂光色形证、阴阳五行就不懂中医,不是真中医。  发表于 2016-1-12 17:15
中医望光神色形证就是光伩息科学的客观规律,中医用哲学文化总结的是人体物质运动客观规律的光伩息科学。只是二位张先生不懂光伩息科学,沒有数理矢量场科学知识,才有如此无知之认为中医不是科学。  发表于 2016-1-11 17: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22:35 , Processed in 0.06292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