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是高于科学的“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8 17: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是高于科学的“道”?

中医界有两种极端倾向:
一种是以西医为科学标准,凡是不符合西医的,就不是科学,不是科学就应该被改造,甚至被摒弃;
另一种还是以西医为科学标准,凡是不符合西医的,就不是科学,不是科学但有效,甚至比西医更有效,必然是高于科学,名之曰“道”。

凡是说中医是“道”者,引用的都是《易传·系辞》中的这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先看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金文字形,本义是自己不认识,需要响导引领的路。
德,甲骨字形,本义是自己认识的路。
所谓道德,就是要按着规则的路走。

形,籀文字形,本义用颜料画出形象来。

器,从《老子》“埏埴以为器”来看,就是器物的意思。

《易传·系辞》: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翻译过来:排列乾坤之卦,易之原理在其中。没有乾坤之卦,则无法了解易之原理。不想了解易之原理,乾坤之卦毫无用处。卦形要表达的是原理,卦形使用的是爻索,化裁卦形是模型演化规则,精通易理才能推广,有所举措才能应用。圣人阐释宇宙奥秘,要构建一个模型,形象合理地解释,这就是所谓的象。

《易 • 系辞》:“道有变动,故曰爻。”“爻者,言乎变者也。”

易,是研究天体运行规律的。不难看出,所谓的道,就是天体的运行规律;形,就是描述天体运行的理论模型;器就是描述使用的工具,不管是结绳、日晷、石柱阵,现代使用的图纸、计算机。形而上表述的是道,形而下使用的是器,就这么简单,大道至简。

中医是客观规律本身?
中医只能是形和形而下的器,形是中医的基本原理,器是中医使用的草药、针灸、砭石、推拿等。

中西医的区别不在于道与科学,而在于,西医是基于生命科学认知,使用化学、物理、声光电技术手段的一门技术,没有什么理论而言;中医是把深刻的哲学认知加以数学化(术数),有效构建了针对临床的理论模型。

霍金关于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论述......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其中某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联结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管在任何意义下)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如果他满足以下两个要求,就算是好的理论:它必须在之包含一些任意元素的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准确地描述大批的观测,并对未来观测的结果作出确定的预言。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任何东西是由四元素,土、空气、火和水组成的理论是足够简单的了,但它没有做出确定的预言。另一方面,牛顿的理论是基于甚至更为简单的模型,在此模型中两物体之间的引力和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然而,它以很高的精确性预言了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

《希氏内科学·医学概论》:“医学是一门科学与科学方法同医生的从业技艺相结合的职业。”(Medicine is a profession that incorporates science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with the art of being a physician.)

中医作为实用科学,完全能够驾驭生命科学的认知,不管生命科学认知到什么程度,生命科学只有发展到相当深刻的程度才能解释中医的哲学认知,这儿没有西医什么事儿。中西医结合只能在理论上结合,中医与生命科学结合。至于目前的临床,只有把西医的病肢解成病理状态,才能进行结合,这就是李同宪的《中西医融合观》和张有和的《状态应对医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更正:1、中西医融合离不开西医;2、李同宪先生中西医融合是假融合。  发表于 2016-1-10 05:5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1-9 06:4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1-8 22:44 编辑

        把西医各系统肢解,按照中医理论重新整合,才能实现中西医融合。把西医的11个解剖系统打乱,重新按照中医理论,以功能为基础进行整合,中西医医理论才能实现融合。
        这是我的想法,和正在进行的工作。
        谢谢大家的关注,欢迎批评,指正。
3
发表于 2016-1-9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不是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7 15:55 , Processed in 0.1010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