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它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如是说。
又说,“阳化气,阴成形”,即是指当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阳的功能,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阴的功能。
再说,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
经典中医关于阴阳的定义,是现代中医所讲的这样吗?为了刨根问底,逐本溯源,首先,我们把《灵枢·阴阳系日月》全篇先摘录于此,看看这篇文章讲了啥。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阳。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灵枢·阴阳系日月》讲的是,足臂十一经,左右足各六经应十二地支(月份),左右手各五经应十天干(日期)。因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所以,腰以上为阳(天、日),腰以下为阴(地、月)。比较各经,哪个阳多阳少,哪个阴多阴少,就有了阳分太少,阴分太少,“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笔者按:阴中之少阳,即少阴。阴少了一点,阳就多了一点,下同。);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足臂十一经连着五藏六府,因此,五藏也分阴阳太少,“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笔者按:错检。此处应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其次,我们再看看何谓“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素问·天元纪大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不难看出,所谓的气就是风热湿燥寒节气,形就是生长化收藏过程。所谓的气和形是一个意思,都是一个过程。气,是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过程;形,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过程。丝毫没有“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阳的功能,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阴的功能”这层意思,在整部《黄帝内经》中也找不到教材所说的这层意思。形,见也(《广雅》)。不仅有形体之义,还有形迹之义。形迹可疑,并不是指形体那一堆一块可疑,而是其活动过程表现出可疑。
其三,我们看看《黄帝内经》对阴阳的真正定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什么意思。
天地,天干地支。应该还包括日月,日期和月历。道,本义指自己不认识,需要响导指引的路,德,本义指自己认识的路,可以不用响导指引自己走到目的地,万物,有机物。万物生长靠太阳,本义是指活着的动植物。纲纪,法度,规则,程序。纲,总绳为纲。纪,结绳记事。所以才有了纪录、纪要、纪年等带“系”旁的“纪”组成的词儿。变化,量变与质变(渐变与突变)。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父母,诞生者,创造者。生杀,生死。生长杀藏,生长收藏,生长老已。本始,本,植物的根及干。始,女之初。开始,起初,源头。神明,生命或天地活动表现。《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府,政府。行政指挥机关,
翻译过来:阴阳,是决定星期日月历规律运动的响导,决定生物多样性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程序,决定事物渐变与突变的创造者,决定生命生长壮老已的本源,决定生命活动规律的行政决策者。显然,《黄帝内经》定义的阴阳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实体概念,而不是人为的一种抽象概念。可以证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概念,证据还有《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后世解释得更清晰,《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颅囟经》:“小儿为纯阳之体”,《类经图翼》:“一切常人,分阳不尽则不死”。
最后,我们看看“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是什么意思?“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翻译过来:黄帝问,五行以甲乙、东方、春季、苍色、肝同为一行。肝,足厥阴是也。现在以甲为左手少阳经,不合五行之模型啊,这是为什么?歧伯答,《灵枢·阴阳系日月》所说的是天干地支的阴阳,不是四季五行的次序。况且阴阳有名无形。这个有名无形,必然与天干地支、四季五行相关,离开主题则毫无意义。依照前面所言,天干地支是个过程,四时五行也是个过程,两者都可称之为形。阴阳,既然是响导指引天干地支、春夏(长夏)秋冬走的路,那么就不可能是天干地支、春夏(长夏)秋冬本身这个“形”。
拿苹果的烂鲜比喻阴阳,一只鲜苹果逐渐变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出太少来,一点没烂的时候就是太鲜,略微烂一点的时候就是少鲜,再烂一点的时候就是少烂,烂彻底了的时候就是太烂。一筐苹果也是如此,一点没烂的苹果就是太鲜,略微烂一点的苹果就是少鲜,再烂一点的苹果就是少烂,烂彻底了的苹果就是太烂。烂鲜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抽象概念。一只苹果由鲜变烂是形,一筐苹果有鲜有烂也是形。
结论就是,《黄帝内经》定义的阴阳,是实体概念,而不是抽象概念。
题外话,现代中医如此解读经典中医的概念,完全是以不求甚解、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微言大义的学风,强行用哲学和西医对中医诠释造成的。现代中医已经丧失了中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不但使得现代中医临床能力下降,而且让中医再无发展可能,只能为西医盗墓式挖掘提供宝藏。既然,说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那么,“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这句话就存在逻辑错误,理应说成都是对立统一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阴阳加以概括。既然,说阴阳是个抽象的属性概念,那么,肾阴虚、肾阳虚,抽象概念下的“属性”就应该说清楚。难道补肾阴、补肾阳补的是抽象?为什么现代中医临床能力下降,而且让中医再无发展可能?说白了,连诊的是啥,断的是啥,论的是啥,治的是啥,都不知道。临床靠经验,理论胡乱编。经验在乱编的理论指导下,会逐渐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