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模式的转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9 21:0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学模式的转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华医学网   2013-02-25 06:32:26 作者:SystemMaster

医学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4.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即:现代医学模式 ) 。

随着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对疾病表现形式的认识,已由传统的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以及多因多果的深层次的表现出来,因而对疾病的认识已不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而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去临床医师诊治病人,多重视病人的生物方面,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导致许多心身疾病久治不愈。现代医学模式则要求为病人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提高治疗效果。

http://www.medtranslation.cn/113/html/?65512.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21:0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19 13:10 编辑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高度哲学概括,是人们对生命过程、健康及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历史总结,并据此指导卫生工作实践和医学教育,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是医学工作者重要的理论武器。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机械论医学模式、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al Model)是用超自然的作用来解释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健康和疾病观。产生的背景:生产力极为低下、科学思维尚未确立、对超自然力量(supernatural force)的崇拜。主要特点:健康是神灵的恩赐,疾病是对个人的惩罚或者邪恶超自然力量的侵犯;使用巫术等手段消除邪恶超自然力量来“治疗”疾病。在治疗仪式中可能使用某些植物或矿物,但并非利用其药理作用,而是用作超自然力量的载体;通过行善积德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医学没有分化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治疗是一种社会活动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是以自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健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我国的中医是该模式的典型例子。是一种朴素的整体医学观。主要观点有:体液的失衡是疾病产生的原因,在中医阴阳失衡是主因,人具有“自然痊愈力”;医生帮助体内的“自然痊愈力”;崇尚自然疗法;朴素唯物辩证法。


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健康与疾病的医学模式
主要特点:用机械运动解释生命;把疾病比作机械故障;把治疗疾病比拟为维修机器
意义和影响:突破了思辩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影响;把实验方法引进医学领域,使医学逐渐成为一门实验科学;促进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对西方医学的影响比较大,对东方医学的影响较小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以生物学过程解释健康和疾病,将生物学手段当作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的医学模式。
主要特点:心身二元论(body-mind dualism): 把躯体和精神割裂开来,把生命比拟为纯生物学过程。生物还原论(biological reductionism):把生命过程分解、还原为简单的元素,认为复杂的生命活动最终可以用最简单的物理、化学语言来解释。单因单果的因果模式,忽视健康与疾病过程的复杂性
意义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促进了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是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认识人类健康和疾病为主要特点的医学模式。是美国纽约Rochester医学院医学和精神病学教授Goerge L. Engel于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
生物医学模式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是经验医学转向实验医学的产物。这一时期医学家和生物学家们认为每种疾病都不得是由一种确定的生物或理化因素引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病因、宿主、环境三者动态平衡概念,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最大。但其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特点,“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恩格尔)。1977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及卫生服务四大因素,深刻地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单纯的生物因素扩大到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并从医学整体出发,对疾病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情况考虑做出诊断,为医学发展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是人们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客观反映。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7562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13:41 , Processed in 0.0510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