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针灸可借助影像
功能影像学特别是fMRI应用于针灸脑机理的研究,如今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成功范例。fMRI因其无创、无辐射、空间分辨力高,功能和形态同时成像,可实现活体观察人脑功能变化,因此在脑器官水平的针刺机制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fMRI与传统针灸的相遇催生了全新的交叉领域——功能影像针灸研究,也为将来形成新的学科——针灸影像学打下了鲜明的烙印,诸多的创新思维及实证由此迸发出来。
近十余年来,笔者与国内外多学科专家联手开展了多项针刺穴位特异性脑效应的研究。近期,采用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试图阐释耳甲部电针刺激术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原理。我们首先分析脑功能网络的变化在正常人及抑郁症病人的异同,初步发现了迷走神经刺激术调制孤束核‐边缘叶脑网络现象;然后进一步寻求疗效代表的脑网络改变区,结果发现了脑功能激活及脑功能连接网络的一系列与抑郁相关的脑的变化,而且观察到与临床症状减轻呈正相关。这为临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电针耳甲部迷走神经刺激术提供了现代脑科学的可视化证据,有助于该术式的推广和应用。
上述进展并非个案。据了解,国内应用fMRI、PET等功能影像技术研究针刺脑效应的医院、科研院所已达40余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研究立项达15项以上,重点项目两项;近5年来,多数国家“973”项目包括了fMRI、PET等功能成像针灸研究的内容,部分成果已经引起世界同行的关注,如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医学影像学为针灸临床提供了先进的客观诊断及疗效判别技术,也为针灸教学提供了直观、由表及里的人体穴位显像。
交叉研究有待解的问题
由于针灸与医学影像两个专业学科的理论基础、专业思维模式不一样,因此目前国内的学科交叉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
1.交叉学科人才匮乏。两学科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差异较明显,针灸科医生及研究人员多为中医药院校毕业,具有较强的中医药和针灸知识背景,但对现代影像的基础及应用了解有限。而医学影像学专业人员多为西医院校毕业,现代局部及脏器的生理解剖、病理知识较全面,但对注重功能及整体调节的针灸理论及实践知之甚少。
2.缺乏设计、实施、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标准。研究课题在设计、实施、结果分析等方面缺乏标准,这导致结果及论文水平不一,难以形成系统规范的研究及具有影响力的成果,继而缺乏广泛认同的临床应用型交叉研究,在学界及国际上竞争力较弱。前不久,有一篇发表在国际SCI期刊PLoS One上的综述文章,该文作者检索了10年间英文、中文、韩文、日文数据库,指出在发表的779篇应用fMRI技术研究针刺脑效应的文献中,大多数研究在中国、美国和韩国进行。尽管以中文形式发表数量最多,但具有国际较高水平的论文不多,引用率最高的数篇均源于美国。
对针灸来说,无论在解释机制、阐明针灸原理还是提升针灸理论等方面,功能影像技术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指出,由于经典针灸理论方面的欠缺,西方人开始用他们的认识论和思维方法来理解、诠释针灸,这是对我们经典理论的重大挑战。国内针灸学术界已经认识到了上述问题,中国针灸学会于今年成立了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希望以此新型多学科学术研究国家团队为龙头,规范fMRI等功能影像技术研究针灸机理方法,从而实现学术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