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0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用升陷补肺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4 20:2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发性气胸是肺脏疾病中的急症之一,多继发于肺脏其他疾病,也有无明确原发疾病者。笔者用中医升陷补肺法加及时胸穿抽气等辅助方法治愈本病3例,获得了一些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病例1、鲜XX,女,15岁,本县响滩镇龙岩村人。1990年5月21日初诊。
患者咳嗽、气喘、发烧20多天,伴呼吸困难、呛咳、胸痛5天。20多天前因受凉后开始出现发烧、咳嗽、气喘,5天前继又出现胸痛、气短、呼吸困难,阵阵呛咳,不能平卧,在当地经乡村医生治疗无好转由其父用背篓背着急诊来院。症见喘息,气短、频频呛咳,喉中有哮鸣音,发烧、口渴、汗多。形瘦,神疲。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查诊:体温38.6℃,呼吸每分钟40次,心率每分钟120次。气管向右移位。右肺呼吸音显著增强并伴有明显哮鸣音,左肺仅内侧有较弱的呼吸音及哮鸣,外侧大部分呼吸音消失,叩诊呈鼓音。心尖搏动移至胸骨左沿。X光胸透:右肺纹影增多,左肺外带区有约60%的透光区,左肺叶被压缩到40%,心脏右移到胸骨后。X光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并发自发性气胸。
     中医诊断:咳嗽、喘证、气胸。
     处理:(其父要求门诊治疗)立即作左侧胸腔穿刺术,抽出气体约600ml,病势缓解。中医辨证:热痰壅肺,脏体受损,肺气外泄,宣降失职。治以清热化痰,护肺平喘。方用银芩麻杏石甘汤加瓜蒌壳、川贝、南沙参、百合、葶苈子。二剂。西药用青霉素肌注(当时还未流行大输液)抗感染及平喘镇咳药对症治疗。病家因经济困难仍回家治疗。
     5月24日复诊:仍急诊来院,现症除体温37.8℃,气急喘促、呼吸困难略减外,其他症状依然如故。X透视:左肺受压程度及外苦透光区较初诊时略有减轻和缩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虚。
     中医辨证:肺虚气陷,邪热恋肺。治法:再次胸穿抽出气体近600ml,治以升陷补肺为主,辅以清泄肺热,方用升陷汤加味:黄芪、北沙参各30g,山茱萸、百合、银花、黄芩各15g,知母、桔梗、紫菀各10g,升麻、柴胡、甘草各5g。3剂。西药只用COSMZ、咳平片口服,停用注射剂。
    5月29日三诊:患者步行来诊,热去汗止,精神转佳,已无明显呼吸困难,仅有轻微咳嗽,活动时有气短喘急,舌红润,脉虚数。查诊:气管居中,心尖搏动已接近正常位置,两肺仅有短小哮鸣音,左肺外侧呼吸音相对减弱。X光胸透:左肺外苦区有约10%的比光区。胸腔气体较少,不再胸穿抽气。仍用二诊时的中医治法与方药,5剂。
     6月11日四诊:仅微有咳嗽。舌红润,脉和缓而虚。听诊两肺无异常。为巩固疗效,仍用升陷补肺法,方升陷汤合补肺汤加减,5剂。旬日后再次来院诊视,一切已如常人,仍以四诊时处方加减,连服5剂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病例2、陈XX,男,21岁,农民。本县南风乡凉垭村人。1990年10月17日初诊。
    患者于一天前背砖途中歇气时嗨哟一声吆喝后,突然出现呼吸费力,呛咳,无法再背砖块了。来诊时手掌捕胸,胸部前倾,面色少华。阵阵轻微呛咳,呼吸轻快,说话声低,呼吸费力。舌苔薄白,脉虚数。查诊:气管左移,呼吸浅快,每分钟35次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相对增强。右胸外侧叩诊呈空响。心率每分钟106次。X光胸透:双肺野清晰,右肺外带区有约40%的透光区,右肺叶被压缩到60%。X光诊断:自发性气胸。
     中医辨证:过劳用力,损伤肺脏,肺气外泄,肺虚气陷。胸穿抽出气体约300ml。治以升陷补肺,方用升陷汤加味:黄芪30g、知母15g、桔梗10g、升麻5g、柴胡5g、瓜蒌壳15g、百合15g、紫菀15g、山茱萸20g、山药15g。3剂。嘱半卧位样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说话和排便。
     10月24日复诊:患者感觉良好,只是上楼梯、走上坡时呼吸费力并呛咳。X光胸透:右肺中上外带区有少许透光区。仍用原方5剂。
     11月7日三诊:患者已没有不适感觉,只是还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劳作。X光胸透复查双肺无异常发现。用原方去瓜蒌壳、紫菀,加四君子汤,5剂善后。随访半年未见异常。
     病例3、韩XX,男,52岁,本县响滩镇楠木村人。1991年3月9日初诊。平素有慢性咳嗽,两天前因受凉后剧烈咳嗽而出现自发性气胸,病情与例2大致相似,漏出的气体少于例2,症状也较轻,未做胸穿抽气,直接用升陷补肺法治疗,只是方药上初诊用的是升陷汤合止嗽散加僵蚕、全蝎、旋覆花、枇杷叶、粟壳等解痉降逆镇咳药,咳止后治疗与例2基本相同。
    体会:中医学无自发性气胸的病名,按其临床表现,类似中医学之喘证、咳嗽等病证;以其发病机理而论,则为虚实夹杂之证,因肺脏久患其它疾病,脏器受损,其本已虚,又肺主气,则肺气尤虚。病邪未除,旧病未已,再加其它诱因,如剧烈咳嗽、突用猛力等;或素体肺虚,再加某种诱因,导致邻近肺外壁的大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发生本病。中医治疗当标本虚实兼顾,大量气体壅滞胸膜腔时,则以标实为主,胸腔穿刺抽气等于使用特殊攻邪之法顿挫了病势,使邪实之标迅速居于次要地位,故治疗上当以本虚为主。例1患者初诊时,笔者囿于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忽略了中医治病求本和标本虚实的法则,用中药纯治其标实,未顾其本虚,犯了“勿虚虚勿实实”之戒,结果使虚者仍虚实者仍实,故二诊时病情几乎一切如故,经重新辨证,自发性气胸的症候表现与张锡纯所论“胸中大气下陷”的证候表现极为相似,张氏云:“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倾刻。”所以首例患者复诊以后和2、3例都参照张氏之论,再结合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理,立升陷补肺法治之,并选用张氏治疗胸中大气下陷的主方升陷汤结合个体差异加味,标本兼治,切中病机,均得治愈。

     附注:原作于1991年6月,并在当年度地区中医学会学术交流会上交流。那时是在区医院(若干乡设一个行政区,区医院相当于乡镇中心医院)工作,样样病证都可以接诊,后来调进县医院,由于医院分科较细,自发性气胸这类疾病就与中医门诊无缘了!
                                                                                     2014-8-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8-4 20:50:3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很精彩。谢谢分享。
3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4 12:50
拜读了,很精彩。谢谢分享。

谢谢超级版主千秋雪先生点评!
4
发表于 2014-8-4 21:47:41 | 只看该作者
很宝贵的经验,学习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6:51:32 | 只看该作者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8-4 13:47
很宝贵的经验,学习了!

谢谢居士评分、点评!
6
发表于 2014-8-17 15:07:4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老师才教我这招,哈哈哈,在这里又看见了
7
发表于 2014-8-17 16:09:0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互补,从中可以看出优势明显,西医的诊断依据直观形象,值得中医学习,中医治法整体与局部兼顾,疗效卓然。
8
发表于 2014-8-17 17:26:28 | 只看该作者
脉证相符,升陷汤用的妙,用的大胆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31:37 | 只看该作者
老渔翁 发表于 2014-8-17 07:07
今天我老师才教我这招,哈哈哈,在这里又看见了

谢谢版主回复!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32:42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4-8-17 08:09
中西互补,从中可以看出优势明显,西医的诊断依据直观形象,值得中医学习,中医治法整体与局部兼顾,疗效卓 ...

谢谢九公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4 03:59 , Processed in 0.0663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