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王老师诊断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28 20:4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患者口述:无力阳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20:48:41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王老师患者是寒还是热?

点评

自己想说啥? 都说不明白。除阳萎外,难道什么症状、体征也没有?舌象脉象都没有,就能辨证?你懂不懂啊。我说你不懂装懂,没说屈你吧? 没有热寒之象,哪来的寒热?瞎逞能!  发表于 2014-7-1 09:34
3
发表于 2014-6-29 06:41:12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6-28 20:48
请问王老师患者是寒还是热?

估计还是热的

点评

小笼包子  发表于 2014-6-30 20:23
4
发表于 2014-6-29 11:23:17 | 只看该作者
  点穴师,我帮您修改了您上传图片中患者的某些个人信息,一定要记住:尊重患者的隐私,也是尊重您自己!
5
发表于 2014-7-1 06:4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6-30 22:45 编辑

如何看血流变化验单

血流变测量仪是一个新型检验仪器,主要测量血液的粘度情况,反映的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血流变检测两个重要指标。所有的检测指标最后都反应在化验单底部的曲线上。表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实线应该在粘度范围虚线之间。超出其上线为“全血粘度”偏高,超出其下线为“全血粘度”偏底,在上下虚线之间为正常。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全血粘度偏高,提示血液流动阻力增大,流动性差,挟氧能力减弱。红细胞的变形性差,通过细小毛细血管的能力下降。从临床角度上讲患脑梗塞的病人多为全血粘度严重增高且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的人。
       一、 全血粘度
      (一) 概 述 血液作为一种含有细胞的悬浮液系统,其流变学特性首先表现为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变形性。血 液粘度为表征血液流动阻力的主要参数,血液粘度大表示流动时阻力大,即流动性差;粘度小表示流动性好。血液粘度的最大特点是,它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血液为非牛顿流体。因此,为正确反映血液的流动特性,必须选用切变率确定、连续且范围较宽的粘度计。
      本测量系统报告单打印全血粘度结果有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下的三个血液表观粘度值。
      低切变率:血液形成红细胞聚集体,红细胞聚集体越多,红细胞聚集体越强,血液粘度越高,因此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
      高切变率:血液的非牛顿性是由于红细胞的变形和取向,换言之, 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变形程度,全血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差,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全血粘度值为全血低切粘度到高切粘度变化的一个过渡点,其流变学意义不十分明确。
      (二) 临床意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均可使红细胞压积增加、是全血粘度升高。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伤等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使全血粘度升高。镰状红细胞病、球形红细胞病症、酸中毒、缺氧等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全血粘度升高。而各种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晚期肿瘤、急性白血病、妇女妊娠期则全血粘度降低。

全血粘度测定对鉴别诊断尚有一定意义,如中风患者中缺血性中风70%~80%全血粘度增高,而出血性中风则不增高或降低。
      二、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的特点是不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不论高或低切变率范围总是一个常数,是一种牛顿型粘度。血浆粘度是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粘度升高,全血粘度增高,并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浓度。
      三、 细胞压积
      (一) 概 述 红细胞压积有称红细胞比积,即为一定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总体体积除以血液体积,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血液粘度增加。
      (二)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加,常导致全血粘度增加,呈现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液流动性增加,因此在用血液换出稀释疗法治疗脑梗塞时,(急性心肌梗塞时,红细胞压积是一个重要指标)即使红细胞比积降低到30%~35%左右,认为在这个压积下血液粘度显著下降,血液流动性增加,以此改善脏器供血。


6
发表于 2014-7-1 06:44:5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看血脂化验单

除科研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6项。各级医院因医疗条件不同,以上项目不一定都能检查。
  
  在看化验单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看不懂上面写的一些简写英文代号。在此,介绍一些化验单上多用的符号:

  TC:代表血浆总胆固醇,也有用T-CHO代表血浆总胆固醇的。

  TG: 代表甘油三酯: HDL-c代表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代表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A1: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A1。

  ApoB: 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 B。

  看化验单时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应该是多少。现介绍一般情况如下:

  总血浆胆固醇:3.36~5.78mmol/L(130~200mg/dl)。

  血浆甘油三脂:男性为0.45—1.81mmol/L(40--160mg/dl);女性为0.23--1.22mmol/L(20--108mg/dL);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2.19mmol/L(35--85mg/dL);载脂蛋白A1:110--160mg/dL。

  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mmol/L(120mg/dL);

  载脂蛋白A1:110~160mg/dl;

  载脂蛋白B:69~99mg/dl;
  
  当发现血脂化验单上的以上数值超出正常范围时,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血的样本是不是在空腹状态下采取的。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于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取静脉血。其次还应注意受试者的饮酒情况,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再次,在分析结果时,应考虑到脂质和脂蛋白水平本身有较大的生物学波动,其中部分是由于季节变化、月经周期及伴发疾病等原因所导致。最后就要从临床角度寻找原因了,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增加见于胆道梗阻、肾病综 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a一脂蛋白血症、老年性白内障及牛皮癣等。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甘油三酯的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的临床意义:提示易患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的临床意义: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ApoA、ApoA、ApoB可用于心脑血管风险度的估计,高密度脂蛋白ApoA;下降和ApoB增高在心脑血管病最为明显,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异常脂蛋白血症。

  最后需要说明,各个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的条件等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点评

千总知识丰富,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 17:10
7
发表于 2014-7-1 06:52:0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血液黏稠度高,血脂高的病例。董先生对病人的病情的描述,仅仅只有“无力阳痿。”短短四个字,然后后面附以血流变报告。分析这个病例看来很需要参看化验报告结果。不知道董先生是依靠患者的四诊资料,还是依靠化验单来判断病情的。希望董先生能进一步报告这个病例的分析和进展。
8
发表于 2014-7-1 08:05:5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1 06:52
这是一个血液黏稠度高,血脂高的病例。董先生对病人的病情的描述,仅仅只有“无力阳痿。”短短四个字,然后 ...

嘿嘿,甭难为董兄弟了

点评

有胡子没牙,说pi话  发表于 2014-7-1 12:42
9
发表于 2014-7-3 17:10:32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1 06:44
如何看血脂化验单

除科研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 ...

千总知识丰富,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7 16:03 , Processed in 0.0610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