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74|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思维和语言如果脱离社会将成 “鸟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2 11: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毅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
   有一首歌词的内容是这么写的“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人们常以为鸟鸣是吉祥喜庆的好兆头,所以,把它称为“鸟语”,故又有“鸟语花香”之说。其实“鸟语”究竟要是表达什么意思,除了鸟儿们知道外,谁也无法真正知道它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悲还是喜,只是我们人类喜欢热闹,一听到它叫唤就以为它会给我们带来喜庆吉祥。
   目前的中医语言,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就与“鸟语”非常相似。
   不管是鸟的语言还中医的语言,都是其情感的表达方式。要说中医语言,就得先谈谈中医思维。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中医界公认的观点,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如脏象、生气通天、比类取象、辩证施治、内外司揣...而中医语言就是把其思维的意思用口述或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中医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呢?当中医人在一个区域,如成书于中原地区的《内经》里的“天人合一”;或某个学派,如伤寒里的“辩证施治” 等思维习惯,经过中医人一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公共约定,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形式时,中医思维就形成了。换言之,中医思维是中医人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通过大脑对求证对象的感悟、初识,知识经验对求证对象的判定、取舍和生活环境对求证对象的联想、类比,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可见中医思维的形成,离不开中医人大脑生理构成、文化知识结构、社会生活环境三个方面有机关联,缺一不可。文化知识结构、社会生活环境对大脑产生定式影响,使其功能处于自然的应答生理状态中,这种状态的结果是,只要出现求证对象时,中医人的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种定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大脑这种生理应答状态,能保证文化知识的认知敏感度和社会生活环境类比关联的激惹感。由于中医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故有中医思维的人,对阴阳五行、三坟五典之类的文化知识的敏感度远高于其他人,一说到医学知识,就会很快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类比相联,比如谈到脏腑,就可能在大脑中形成“脏象”的图景,在表述中就可出现与现代人看来属“鸟语”的“左肝右肺”、“心者,君主之官”之类的概念。思维的结果,决定了这种思维下的语言和文字的独特表述方式,决定了中医人在理论建构、临床诊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取向。既然“左肝右肺”,而传统文化知识又告诉我们“左升右降”是气机运行的常态,因此推断出,肝有升发,疏泄的生理功能,肺有肃降、通调的生理功能,由于缺乏中医思维,这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思维是语言的内源力,有什么样的思维才有什么样的语言,也正如业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所说,只有中医思维才能产生中医的真正表述及其所指导的活动,因此,要求学习中医的人必须进行严格的中医思维训练,以便满足社会对中医的极大需求。目前的状况是,由于中医间大部分或多或少地具备中医思维,相互间能表述和明了中医语言所承载的思维意思,要进行会诊、病案讨论什么的,彼此不会有什么在大的障碍。也就是说“鸟语”只有在特定的“鸟语人群” 中进行交流沟能。然而,任何一种为社会服务的专业技术学科,大约必须有两个方面的交流沟通需求,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内部交流沟通,说得难听点,就量懂“鸟语”的“鸟人”间的交流沟通,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学术活动。由于彼此之间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明了的语言表述,除某个学人或某个流派提出新理论、发现新问题、推广新技术,一般来说是顺畅无碍的。另一种是专业技术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交流沟通,于中医临床而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医患交流沟通的目的,简言之就是利于医生诊治,利于病人康复。医患之间要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必须要有通约的语言基础,而通约的语言是建立在互动的思维模式上的。也就是说中医要和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二者都要一定的中医思维能力和中医语言表达、理解能力。如果没有这种通约的基础,就好比听“鸟语”,只闻鸟鸣,不识鸟意。而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形成中医思维的的社会环境,人们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中医思维的基础条件,医患之间的中医语言交流基础已经崩溃,在现代人看来,中医语言深涩讳奥,意蕴隐蔽,歧义纷杂,玄机诡谲,已经成了中医师自话自说的“鸟语”,在医疗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师运用中医语言,把医理讲得娓娓动听,但患者要么似是而非,要么张冠李戴,要么自我从属于西医语言。比如你说“精气亏虚”,有的患者就纳闷:啥子“精气亏虚”?中医师可能会说: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不足。患者继续纳闷:精微物质?中医师继续解释:就是有些营养物质不足(实际上这种解释已偏离中医语言)。患者用从属于西医的语言继续纳闷:我的所有检验指标都正常哦?!这样一来,交流沟通就走入了死局。还有诸如“木火刑金”、“心肾不交”、“风善行而数变”、“血虚”...都会使缺乏传统文化知识,不具备中医思维和听不懂中医“鸟语”的患者如坠五里云中。
    西医与患者交流沟通时会不会出现这种“鸟语”现象呢?即或有也绝不会这么严重,且这种状况可能主要体现在医学知识方面,比如说“营养不良”,患者也会纳闷:啥子营养不良。医师解释说:缺乏钙和锌。“钙”、“锌”的概念只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很明了。患者很少有人问“啥子是‘钙’‘锌’,更多的是问“多少才算正常?”医师会说多少多少是正常,经过治疗只要达到这个数值,就是全愈,病人心服口服,少有歧议。比较中医而言,这种交流沟通就畅顺多了。西医与患者交流沟通时为什么少有“鸟语”现象?因为西医是建立在现代文化背景基础上的。鸦片战争过后,现代工业文明在我国逐渐兴起,现代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一些与现代医学相关的基础文化知识如生物学、化学、光电学等从小就开始授受,且可见、可触,非常直观,细菌、病毒、红细胞、X光、α射线等与医学关联的术语早已是耳熟能详,且他们的功能和作用也能说出个大概,在这种彼此相知的文化背景下交流沟通自然是“心有灵‘西’一点通”。
    由于西方工业文明为背景的实证、实物、实相的现代化文化知识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心悟、整体、模糊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不为现代人所待见。尽管中医界一致认为,中医式微是中医人缺乏中医思维进而导致中医理论和方法不能在临床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所致,因而需要在中医界大力培养和提倡这种思维,一些中医院校旨在提高中医思维能力的中医专班也应运而生,大致的学习内容构架是减少现代知识和思维,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和思维。然则,喜则喜矣,我却非常担忧,这些中医思维的高智商者,开口阴阳五行,闭口生气通天,诊则心肾不交,治则交通心肾,除了有同样思维的中医人能听懂外,于患者来说只能是一种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不解其意的“鸟语”而已?
    当中医的语言成为一种独立的语系而不能与大众社会交流时,这种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产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肯定是不会为所有社会大众所接受,因为人们无法从你的语言中了解你的思维的真实表达,而一知半解的推测往往会使彼此间表达的意思相差霄渊。因此,要想通过单相提高中医人的中医思维能力,来达到提振中医精气神的目的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医人和社会大众都具备了中医思维和中医语言表达能力,中医的复兴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更新中医理论,翻译出简明、通用、规范、易懂的大众化中医语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医界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中医人要有中医思维,而忽略对社会大众中医思维认知能力的训练,人们必定对中医思维下所吐露的语言听不懂,所产生的技术和方法弄不明白。更有甚者,中医人的中医思维能力提得越高,吐露的“鸟语”就越多,听不懂“鸟语”的大众的认同度就越难,中医最终就在“鸟语花香” 中孤芳自赏,自娱自乐,与社会的需求渐行渐远,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4-22 11:40:45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中医必须现代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4-4-22 11:54:31 | 只看该作者
不只是中医,任何一门科学技术都有专门的、特定的语言和术语,其对于外行来说,理解这些行话,都会感到困难和懵懂。
就是日常语言,由于地域和习惯的不同,人们相互理解和交流的时候也会感到如听鸟语。这个本来是很普通的常识,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要说中医应该注意联系群众,多进行中医知识普及,国家应该多进行传统文化普及,这倒是应该重视的。


点评

说得好啊,是普及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古籍语言来白话,拼音化,如同韩国人,拼音化后的年轻一代,连他们的历史都读不了了。  发表于 2014-4-23 07:3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4-22 12:01: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14-4-22 12:31:05 | 只看该作者
看看现在的中医学院教材,简直不敢卒读,几乎一半是在胡扯。
6
发表于 2014-4-22 18:06:07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欣赏“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

点评

全是行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2 20:05
7
发表于 2014-4-22 18:12:05 | 只看该作者
再来一个”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呼的一口气吹入咽喉,度下重楼,转明堂,径至丹田,从涌泉倒返泥垣宫,呼的一声响亮,那君王气聚神归。被冷水冰了气阻丹田,不能出声。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8
发表于 2014-4-22 20:05:0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4-22 18:06
请大家欣赏“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 ...

全是行话。。。

点评

这是古代的,现代的风格又不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2 21:59
9
发表于 2014-4-22 20:11:5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4-22 14:12
再来一个”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呼的一口气吹入咽喉,度下重楼,转明堂,径至丹田,从涌泉倒 ...

大刀会里的咒语吧?

点评

比大刀会厉害,是卷帘大将的。  发表于 2014-4-22 21:59
10
发表于 2014-4-22 21:16:48 | 只看该作者
要想通过单相提高中医人的中医思维能力,来达到提振中医精气神的目的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医人和社会大众都具备了中医思维和中医语言表达能力,中医的复兴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更新中医理论,翻译出简明、通用、规范、易懂的大众化中医语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医界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中医人要有中医思维,而忽略对社会大众中医思维认知能力的训练,人们必定对中医思维下所吐露的语言听不懂,所产生的技术和方法弄不明白。更有甚者,中医人的中医思维能力提得越高,吐露的“鸟语”就越多,听不懂“鸟语”的大众的认同度就越难,中医最终就在“鸟语花香” 中孤芳自赏,自娱自乐,与社会的需求渐行渐远,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
      说得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3 09:24 , Processed in 0.0622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