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妇科用药剂量三因制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3 19: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者云:“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实际亦如此。然正确把握中药处方剂量,是建立在长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的。中药剂量应因人、因病、因时、因药性而宜。临症用药要精方简药,掌握纯正、平和、清灵的原则。且药过病所,必伤正气。为医者治病,不可不知也。治疗妇科病更应注重妇人以血为本的特点,不可药石杂投,杂乱无章,应仔细斟酌剂量以保万无一失。

  因病而宜

  临床用药剂量,应根据患病之急、缓、新、久而有所区别。

  新病及急性发病者,多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此时,要抓住病情的症结所在,重点突破,以求速战速决。处方用药,药味宜少,用量宜大,取其力专而猛。如果用药不及病所,则可姑息养奸,贻误病情。

  笔者曾见家父治一妊娠6月之孕妇,患肠道梗阻、腑气不通,虽属妊娠,但其病危情急。当机立断,以大承气立方,佐人参一味投之。既急下救危,又固护正气。一剂投下,便下胎安,诸症立解。

  久病、慢性病患者,正气渐衰,邪气缠绵不去,病情也趋复杂。其症多虚实夹杂,寒热并存。此时用药不可偏寒偏热,不可纯补,不可峻下。立方当药味宜多,用药要照顾全面,用量宜小,虽力缓味薄,但无太过之虑。

  如久病患者,多脾胃虚弱,饮食尚难消化吸收,服药岂能量大。适应小剂量而频频服之,多可缓而取效。家父曾治一产后腹泻、不欲饮食之虚弱患者,以六君子汤,频频服之而启脾胃,资化源,达到康复的目的。

  因人而宜

  人有男女之别,老少胖瘦之异,及体质强弱、先天禀赋之不同。故用药剂量也不可一概而论。

  临床上对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其抗病能力弱,多患虚症,且症情较为复杂。处方时药味宜多,剂量宜小。努力做到全面照顾,药力平稳和缓。若剂量过重,则致邪未去,而正气先伤,而治成坏病。

  青壮年及体质强壮者,病多实症。用药剂量宜大,药味宜少。药力专则病去也速。笔者家父对室女痛经的治疗,有块下血瘀症明显之“不通则痛”者,立方即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品,常显速效。

  对于因人用药,家父常以《圣济总录》中一段话明示:“凡服药多少,要与病人气血相依,盖人之禀受本有强弱,又贵贱苦乐,所养不同,岂可以一概论。况病人有新久之异,尤在临时以意裁之。故诸富贵人骤病,或少壮肌腠致密与受病日浅者,病势虽轻,用药宜多。诸久病之人,气型羸弱,或腠理开疏者,用药宜少。”这一理论,对掌握用药剂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因时而异

  用药剂量之大小,要充分考虑四时季节气候的影响。炎热季节,使用温热发散、解表药物,药酌减剂量,以免体内壅热过甚,或发汗过多而致病情反重。严寒季节,使用苦寒清热通利之品,也要酌减剂量。以免重伤人体阳气,加重病情。秋天气候干燥,要少用燥药。长夏暑热之季,用滋阴柔润之品,也当慎之,宜量小,以免生湿而伤脾胃。

  从中医五行生克与脏腑关系而论,对于用药剂量的多少也随季节变迁而改变。药王孙思邈就曾经说过:“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夏宜省苦增辛以养肺,秋季宜省辛增酸以养肝,冬季宜省咸增苦以养心。”此乃至理名言。(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10:27 , Processed in 0.0518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