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捏拿按揉轻松降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0 22:2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句话,叫做“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而在“病”中,高血压病可是令人最头痛的毛病之一。在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到来之时,教您几招按摩降压法。
  推摩桥弓法
  桥弓穴是指颈部翳风至缺盆的连线,此穴的部位正是人体颈动脉窦的部位。颈动脉窦是一个重要的体表-内脏反射点,起着调节血压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可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以至血压下降。另据报道,按摩推揉此穴还有降脂和防治咽喉、颈部、面部、头部等疾病的作用。
  操作者取坐位,用大拇指的指腹或指尖或外侧部,自上而下用推法推位于耳后翳风到缺盆即锁骨上窝处成一条线的桥弓穴,先推左侧,后推右侧,时间大约1~2分钟;然后再分别揉、拿左右侧,操作时间大约4~6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按摩“桥弓”穴只能单侧交替进行,不可两侧同时进行,以免血压降得太快而发生意外,因为双手同时进行的话,可以引起反射性的血压降低,甚至出现晕厥。而低血压患者不宜使用。其次,要排除颈内动脉疾患,如血管瘤、动脉炎、动脉斑块等。另外,此法最好不要在晚上使用,以免发生中风。
  摩胸调气法
  此保健按摩法可起到宽胸调肺、和胃宁心、健脑安神等作用。可防治高血压、颈椎病等引起的头昏、头晕、心慌、胸闷、心烦、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左手四指微并拢,以掌根放于胸中上端,左拇指放于右锁骨上,自左横线来回擦动,直擦至乳头上水平线。往返数次后,换右手仿效上法擦左胸,坚持揉按膻中、鸠尾、巨阙三穴。用多指揉、擦胸胁部。拇指点按内关、鸠尾、巨阙三穴各1~2分钟。右手五指并拢,略屈,用虚掌拍击左胸,重复20~30次;换左手拍右胸,使两侧肺部都拍到。以右手拇指紧贴左胸外侧,其余四指紧贴腋下,作相对用力提拿;配合呼吸,吸气时用力提拿,呼气时慢慢放松。重复5~10次。换左手拿右侧胸肌,以酸胀为宜。
  腹部按摩法
  腹部居人体中部,是连结上下的枢纽,脐部则被誉为保健“要塞”。现代医学认为,揉腹能使胃肠及腹部的肌肉强健,能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使吃进的食物能充分消化吸收,有益健康长寿。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按揉前最好排空小便,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正对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摩腹部100~200次,腹部移动也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关键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按揉摩腹部能顾及到这些穴位如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阕、鸠尾等穴,效果将更佳。另外,腹部以透热为度。至于走路或在办公室里均可以如此按摩腹部,时间大约8~1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时,或腹部有急性炎症时,不宜按揉;腹部有癌症时,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和出血。另外,女性月经期和孕期应慎用或不用。过饱或过饥或极度疲劳时慎用。
  “倒捏脊”法降压
  捏脊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学起来不困难,也容易掌握。捏脊的部位不多,手法也比较简单,只要经过几天练习,一般就可以掌握使用。
  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督脉的所经之地,脊柱两旁的太阳膀胱经络与五脏六腑联系甚为密切,经常予以激发疏通,有益于气息运动,血脉流通,滋养全身器官。现代医学发现,人体背部皮下还蕴藏着大量免疫细胞,如患了感冒或中暑后,“擦背”和“刮痧”等就是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好办法。另外,推背或捏背(倒捏脊法)可以舒通督脉,降低血压。
  家属或助手把两只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成半握拳的姿式,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在上,食指在下,这样用拇指和食指从颈部的大椎穴向腰骶尾部方向捏脊,称为“倒捏脊法”,而小儿捏脊一般是从脊椎骨下头的尾巴骨部位开始向上捏起。此时,操作者把皮肤捏起来,右手食指紧紧顶住左手食指甲上,沿着脊椎骨从上往下随捏、随拿、随推、随放,一直到尾巴骨部为止,这算是捏完一遍。这样捏3~5遍算作一次,捏完一次以后,两手拇指还要在背后对着肚脐的两旁按揉摩擦3~5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他人捏脊期间,尽量不要在过饱或过饥的情况下施行。如果对方患有较严重的高血压病、心脏病或肾脏病以及肺部疾病等,不要“捏”。如果他人背上皮肤有破损或长了疖子、疱疹,或最近患了急性传染病如流感、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肝炎、肺结核等,也不要“捏”,待痊愈后再施行。另外,女性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要慎“捏”或不“捏”。(王金山 安徽省中医院)
2
发表于 2013-11-5 16:11:50 | 只看该作者
要先辨證論治啊!
推拿可治高血壓
但是別專注在降壓
要治病啊!
3
发表于 2013-11-5 16:13:54 | 只看该作者


疾病的治療自然要從發生原因開始探究,但基本上西醫目前是還沒搞清楚高血壓的發生原因,之前很多被認爲的原因後來都被推翻了(打呼就是一個有名的例子)。其實要探究高血壓的發生原因,就必須要從人體血液迴圈學說起(這又是西醫一大弱項)。首先高血壓可分爲收縮壓太高與舒張壓太高兩大類型,其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一、    舒張壓太高:舒張壓太高爲西醫弱項中的弱項,舒張壓太高型態的高血壓成因爲肺功能不正常,在肺部二氧化碳與氧氣的交換不充分,使血液中含氧量太低,身體之自我補償功能爲使全體細胞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乃將血液循環系統的血壓背壓(即舒張壓)提高。這是身體之自我補償功能,所以一般降壓藥不論阻斷劑或血管舒張劑對舒張壓太高都沒甚麽效果。而且這是身體在告訴你肺功能不好了快救救我而此時心臟功能是正常的,它才有能力去提高血壓。此時該去救肺而不是降壓,降壓的結果不正是「鋸箭療傷」,肺該救不救則肺更壞了,而身體其他部分也因爲得不到充分的氧氣供應也壞了,一般人看了也會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很不幸的今日大多數的舒張壓太高患者都在接受這種不當且有害的治療。
舒張壓太高的診斷:先按診背部膀胱經的肺俞穴是否有壓 痛現象(背部膀胱經正是脊椎兩旁神經節的部位,肺俞穴正是掌管供應肺部養分血管的穴道),舒張壓太高的患者通常肺俞穴有傷使肺部供血不順致肺功能失常,會有壓痛現象;再按診肺經主要穴道,以診斷是否受傷。
治療方法:
(1)        溫灸肺俞穴,每日一次,每次十至十五分。或以補的手法用針,但一般中醫師不會此手法。
(2)        推拿背部膀胱經,以按揉、補的手法,用手指或手掌由上往下,由外往內,目的在推宮活血,下手不可過重(一般推拿師往往下手過重),以免誤傷穴道;特別加強肺俞穴。每周二至三次。
(3)        推拿肺經,以按揉、補的手法,用手指或手掌由上往下,由外往內,在推宮活血,下手不可過重,以免誤傷穴道。每周二至三次。
(4)        血路由通到不通的發展是癢→酸→痛→麻→木,發展到「木」,細胞就沒救了,故推拿時要注意發展方向才知是治癒或惡化,外界治酸痛常是用重手法推到麻木,反使病情惡化,不可不慎。
(5)        多吃山藥(淮山),山藥滋補脾、肺陰。(多吃山藥不易感冒,可健身又省下大量醫藥費)。(陰陽之分可參考拙作‘中醫陰陽說初論’),人蔘不可多吃,蓋人蔘補肺(氣)傷腎。
(6)        可請中醫師開些補肺的藥。
(7)        相信氣功的人可找個好的老師練練氣功(但明師難求,可參考拙作‘立禪’)。
   
二、    收縮壓太高:收縮壓太高的原因較爲複雜,主要可粗分爲兩大類,即血液由心臟輸出受阻及重要臟器缺氧或發炎。
1.     心臟輸出受阻:西醫通常將原因解釋爲血管阻塞,故常用血管舒張劑治療,但讀過王唯工博士「氣的樂章」一書後,我們知道血液迴圈的主要力量來自「經絡」,故心臟輸出受阻除了血管阻塞外,經絡受損才是主要原因。
   診斷:先診斷頸部是否有傷,影響到頸動脈,及經頸部的經絡;其次診斷脊椎是否有傷或不正,影響到相關經絡。詢問患者全身何處受過外傷在配合脈診找出經絡阻塞之處。
    治療方法:以上節的原則施以適當的推拿及中藥治療(若有血管阻塞      可輔以活血化淤的藥),這類型的高血壓推拿有很好的療效。
2    2.重要臟器缺氧或發炎:這是西醫完全不懂得領域,當身體有重要臟器缺  氧或發炎,身體的自我補償功能即會提高收縮壓,使缺氧的臟器得到充分的氧氣及血液供應,而此時心臟功能是正常的,它才有能力去提高血壓。此時該去救缺氧的臟器而不是降壓,但西醫標準的治療法是使施以降壓藥,西醫的降壓藥是甚麽呢?就是鈣離子阻斷劑或β阻斷劑等,其作用就是讓心臟跳弱一點,結果不正也是「鋸箭療傷」,該救的臟器不救則更壞了,而長期服用降壓藥的副作用是傷了肝、腎及心臟,所以接受所謂正統西醫高血壓治療超過十年的患者多死于重要臟器衰竭(該救的沒救再加上長期服藥的副作用),患者看了還敢這樣治療嗎?但是很不幸的今日大多數的收縮壓太高患者都在接受這種不當且有害的治療。
診斷:先診斷背部是否有傷,背部膀胱經正是脊椎兩旁神經節的部位,各 俞穴正是各自掌管供應主要臟器養分血管的穴道,可以按診配合脈診來檢查;再診斷各經絡是否正常。
治療方法:以膀胱經的補法爲主(可參考上節),這類型的高血壓推拿有 很好的療效(但手法要對),溫灸也是不錯的方法。   
三、    結論:弄清楚病因要治療不難,但西醫對所謂臟器功能性的疾病可謂「束手無策」,而許多中醫受了西醫理論的毒,成了中「藥師」,對中醫理論的精髓並未掌握,個人也曾陪過朋友去看過幾個「中醫師」卻完全不會治高血壓,若不幸罹患高血壓,花點心思去找個真懂的「中醫」吧!別再跟自己身體過不去,接受「鋸箭療傷」了。
4
发表于 2013-11-26 12:01:4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0:47 , Processed in 0.0870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