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7——哲医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4 18:5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4 10:53 编辑

【5】由于“络”是“经”的分支,所以,一般认为,“经”粗“络”细,“经”深“络”浅。但实际上,根据《内经》对“经络”的描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没有粗细的区别,“经”和“络”也没有粗细的区别。“经”可以循行在较深的部位,也可循行在较浅的部位。“络”可以循行在较浅的部位,也可以循行在较深的部位。在循行过程中,都不分粗细。比如,足太阴脾经的正经起于足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上行于内踝前廉,较浅;足太阴脾经的“络”从胃上膈注心中,比“经”深。再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手太阳小肠经的“络”从目内眦斜络于颧,没有“经”粗“络”细的影响。其他“经”和其他“络”也是如此,不论循行何处,都可深可浅,没有粗细的区别。这说明,“经”和“络”没有粗细之分。
       【6】《灵枢•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孙络之盛而血者疾除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补之。”所谓“经脉为里”,是“大而在里”的血脉为经脉,不是“经”都在里。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分布与循行路线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所谓“支而横者为络”,是大血脉的分支为络脉。所谓“络之别者为孙络”,是已分支的血脉再分支,为孙络。所谓“孙络之盛而血者疾除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补之”,是毛细血管血盛或血少的治疗原则。这段经文说明,孙络是毛细血管,与经络系统的“络”有明显区别。比如,经络系统虽有“经”的分支,但没“络”的分支,络不再支。血脉的分支仍有分支,孙络就是“支而横”的血脉又分支。
       【7】《灵枢•痈疽篇》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很明显,这里所说的孙脉、络脉和经脉,都是指血脉,而不是指“经”和“络”。除此之外,《内经》的诸多记载都可以表明,在古代,经脉和络脉,兼有两种词义,一是“经”和“络”,二是指血脉。因此,不能把血脉的深浅误解为“经”和“络”的深浅,不能把血脉的粗细误解为“经”和“络”的粗细。血脉有粗细的区别,“经”和“络”没粗细区别。
       【8】综观《内经》全书,对“血脉”、“气脉”和“经络”的表述虽比较混乱,但绝对没有错谬之处,既没把“血脉”说成“络络”,也没把“经络”说成“血脉”,而是“脉”字和“经”字有时通用。因此,只要把“血脉、气脉、经脉、络脉、经络”这几个基本概念的用法和含意分辨清楚,都能区别开。
       准确的说,在《内经》出现的“经络”二字,只有两种含义,一是气脉或血脉,二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的主干及其分支,除此之外,没别的含义。这是“脉”和“经”的历史渊源造成的,是“脉”字和“经”字在古代可以通用的原因,只要分辨清楚就行了。必须牢记,血脉和气脉是人体上客观存在的,“经络”是血脉和气脉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气血运行规律的表现形式。“经络”本身,既不是气脉,也不是血脉,弄清这一点,对“经络”的研究,就不会受字或词的干扰了
       十九,经络的归属
       【1】医学史表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战国秦汉时期已基本形成。当时,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以五脏为中心,把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皮、肉、筋、骨、脉、眼、耳、鼻、舌、前阴、后阴、头颈、胸胁、乳房、腰、四肢、毛发、肌表、爪甲、牙齿、精、气、血、津液、精神意识活动、涕、泪、唾、涎、尿、汗等,都分别归属五脏,从而形成了藏象学说。比如,心主血、主脉、主小肠、主汗、主精神意识活动、开窍于舌。肺主气、主皮毛、主大肠、主通调水道、主涕、开窍于鼻。肝、脾、肾三脏也各有所主。但是,“经络”由何脏所主,归属何脏,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说明,在战国秦汉时期,“经络”和人的脏腑组织器官根本不是同一类性质的概念。同时也说明,在中医学形成理论体系时,根本没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这和《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是一致的。若把《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综合起来看,更能说明,在中医学形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经络”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对人体上创建的,属于研究工具、论理工具、系统工具之类的东西。
       【2】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不是把“经络”归属于何脏,而是把脏腑、血脉、气脉、筋、体表、头颈、胸腹、躯干、四肢、腧穴、病证等,分别归属于各“经”。这是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脏属阴,都归阴经。腑属阳,都归阳经。横膈以上的脏,都归手经。横膈以下的脏,都归足经。再如,四肢内侧属阴,都归阴经。四肢外侧属阳,都归阳经。其他如,归经的肌表称皮部、归经的腧穴称经穴、归经的“隧”称经隧、归经的“筋”称经筋、以及归经的药物、归经的病证等。其中,每一项归经,都是用“经络”进行研究。“经络”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经络”和腧穴的联系,都是根据归经。因此,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在近被埋没后,腧穴的归经就停止了。
       二十,六经
       【1】“六经”是十二经的简称。“十二经”可以简化为“六经”。六经可以衍化为“十二经”。这是因为,六经和十二经都是“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
       【2】按“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任何一个整体都可以化分“阴”和“阳”,“阴阳”可以衍化为“三阴三阳”,“三阴”是少阴、太阴、厥阴,“三阳”是少阳、太阳、阳明。“三阴三阳”合起来,是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以这六个基本概念为“经”,为“六经”。
       【3】在六经的基础上,再以手足相配,则为“十二经”。即:手少阴经,足少阴经,手太阴经,足太阴经,手厥阴经,足厥阴经,手少阳经,足少阳经,手太阳经,足太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
       【4】把十二经的同名经合并,则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如: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合并,统称“太阳经”、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合并,统称“阳明经”、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合并,统称“少阳经”、手太阴经与足太阴经合并,统称“太阴经”、手厥阴经与足厥阴经合并,统称“厥阴经”、手少阴经与足少阴经合并,统称“少阴经”。“十二经”合并就成了“六经”。
       【5】六经再简化,则为“阴经”和“阳经”两大类。比如,少阴经、太阴经和厥阴经统称“阴经”。少阳经、太阳经和阳明经统称“阳经”。故为阴阳两大类。
       【6】六经和十二经既能衍化,也能简化,这也说明,六经和十二经是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之类的东西。比如,《素问•热论篇》用十二经辨证,《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其中,六经和十二经,都是发挥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的作用。再如,《灵枢》对腧穴的归经是二十条经都有腧穴,《十四经发挥》是把腧穴归了十四经。其中,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也是发挥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的作用。
       二十一,经气
       【1】据《内经》解释,所谓“经气”,不是“经络”本身之气,而是真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这说明,“经气”的实质是“真气”。因此,不能认为“经络”本身有“气”。
       【2】所谓“真气”,不是“经”产生的,而是“先天之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充养全身。如《灵枢•剌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说明,《内经》虽有“经气”之说,但“经气”是“真气”,不是“经”产生的。因此,不能把“经气”误解为“经络”本身产生的“气”。
(62——64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11:41 , Processed in 0.1005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