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经典的魅力(网络博客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8 14:3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对于中医的学习和把握究竟重不重要?究竟应不应该必修?这一点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就会很清楚。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从经典中走出来的,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中医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不得不使我们去思考,经典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尽管东汉以后,中医的著述汗牛充栋,尽管这浩如烟海的著述无一不自称是来自于经典,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们无法替代经典,无法超越经典,甚至有时会成为我们认识经典内涵的障碍。所以,到了清代,陈修园和徐大椿这两位大医家,竟然呼吁要烧掉后世的这些书。当然,陈、徐的这个观点过于偏激,但却不妨碍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中医经典的意义。  从上面这个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古医家出经典。古人的经历如是,那么,近人、今人呢?只要我们翻阅周凤梧等编著的《名老中医之路》就会有相同的感受。就以大家最熟悉的蒲辅周老中医为例,蒲老初出茅庐时,求诊病人颇多,然有效者,亦有不效者。为此,蒲老毅然停诊,闭门读书三年。蒲老的三年闭关。将中医的经典熟读、精思、反复揣摩。三年后,复出江湖,遂能于临证得心应手。以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屈一指的大医家。对这段特殊的经历,蒲老深有感慨地说:“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高其身价’,实际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无独有偶,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亦强调,要做好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每年应拿出三个月的时间来温习经典。蒲老、秦老的经验与诫训,值得我们重视。  已故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是我非常景仰的一位老师,林老不但理论上有心得,而且临床的疗效卓著。临床上除内科疾病外,还善治妇科、儿科,甚至五官科的疾病。但,林老从未读过内、外、妇、儿、五官这些临床各科的书籍,他就凭一本《内经》治病。在一次讲座中,林老深有感慨地说:“《内经》的东西,只要有一句话你悟透了,那你一辈子都吃不完。”经典对于医者的切身受用。林老的这个意思很清楚,《内经》的东西,一个问题,一句话你搞明白了,你一辈子都受用无穷。这是经验之谈、这是肺腑之言啊!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经典独具的魅力呢?一句话悟清了,都吃一辈子,那么,两句话,三句话,甚至整部《内经》你都搞清了,那会受用多少辈子呢?从林老的这个切身感受,我们看到经典的这个后延性实在太大太大,它确实是一个早熟的文化,它确实是历久弥新的东西。
2
发表于 2013-8-8 19:47:40 | 只看该作者
医学专业,无论中西医,须时时具有“实践”的自觉观念与意识。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在实践中继承理论,实践中应用理论,实践中修正理论,实践中发扬理论。

点评

中西医的理论基础您认为能不能统一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8 21:28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21:28:2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3-8-8 19:47
医学专业,无论中西医,须时时具有“实践”的自觉观念与意识。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在实践中继承理论,实践中 ...

中西医的理论基础您认为能不能统一呢
4
发表于 2013-8-9 06:12:29 | 只看该作者
jyds123 发表于 2013-8-8 13:28
中西医的理论基础您认为能不能统一呢

可参阅:从医学理念层面谈中西医结合
http://bayuelang.blog.163.com/blog/static/1888520812012119037677/

中西医结合新十六字方针
http://bayuelang.blog.163.com/bl ... 081201173165810749/
5
发表于 2013-8-9 06:15:51 | 只看该作者
从医学理念层面谈中西医结合  

@王大夫:中医对危急重症的的作用,主要重在参与。如安宫牛黄对中风热闭的疗效有目共睹。但脑出血昏迷的治疗还得以西医为主。这应该就是具体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

——这是在具体诊治手段或方法层面的一种结合。更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当是医学理念、病症诊治模式层面的结合。西医视病因为疾病本质(疾病是病因作用下一系列相关病理状态或过程的集合),针对病因治疗视为根本治疗,这种疾病本质观与辨病论治模式在传染感染性疾病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但疾病的诊治进入内伤杂病领域,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内伤杂病领域病因多发而非特异性,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再显得那么重要,此时,病症诊治的核心转移到内在病理状态上,可以参考中医辨证论治模式,诊断上定病位、定病性、定彼此轻重缓急标本转化关系,治疗上有是证用是治,直接纠正改善调节内在病理状态。

将中医辨证论治模式引入西医内伤杂病领域,其带来的诊治变化将是革命性的。传统西医辨病论治模式,以病因为核心,以病因为纲,病理改变为目,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思维是线性或平面式的;而一旦以病理状态为核心,以病位为纲,病性为目,然后定彼此轻重缓急标本转化关系,诊治思维则将呈现出立体性的态势。

这种模式可以极大的满足应付内伤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脏器病变相互影响传变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同时,在内伤杂病领域诊治中,以病位为纲,病性为目,纲举目张,诊治过程将变得非常高效、简捷,可以极大的提高改善病症诊治过程的效率与质量。

治疗上,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治,不是针对病因,而是针对证(病理状态),进行直接的干预纠正调节改善。中医的这一思路及在这一思路下产生的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将会从整体上极大的帮助提高西医认识处理慢性内伤杂病的诊治效果。

中医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或间接的调节改善机体内在的各功能系统的功能状态——比方中医调理健运脾胃,可以调节改善机体肠、胃、胰等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疏肝理气,可以调节改善机体情绪中枢-下丘脑-植物神经轴的功能紊乱;补气法,可以调节改善机体能量代谢系统及免疫系统生理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温补肾阳法,可以调节改善机体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滋阴补肾法,可以调节改善机体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的病理状态;活血化瘀法,可以调节改善机体血液粘稠、血管硬化、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状态……
6
发表于 2013-8-9 06:18: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新十六字方针

中西医结合新十六字方针:中医思维,西医诊断;宜中则中,宜西则西(治疗)。

一、在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体系由西医“病”体系、中医“证”体系、中西医结合临床症状诊治体系(症状为纲,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为目)组成。

二、西医的“病”体系与中医的“证”体系,都是一种临床诊治的理论工具,是为临床诊治病症服务的。

三、沟通联系西医“病”和中医“证”的,是症状。由症状出发,可以通向西医“病”体系或中医“证”体系;或者从西医的“病”出发,某个西医的“病”,通过症状而与中医某个或某些“证”相关联;或者从中医的“证”出发,某个中医的“证”,通过症状而与某个或某些西医的“病”相关联(也有在西医“病”体系中找不到对应关系的,此时的“证”,就具有了一种独立的诊断地位与价值)。

四、在西医的“病”体系中,已和过去的“病”体系有极大的不同。新的“病”体系中,参照了中医对疾病的分类处理方法,先分为两大类:传染病(流行病)、内伤杂病。在内伤杂病体系中,再参照中医的脏腑气血津液辨证体系,以部位为纲、性质为目,从而打破了西医传统的分类体系,形成了一个新的、类似于中医的分类体系。另外在以部位为纲时,基本循着由局部而整体,由内而外的原则。

五、之所以在第一条中提及现阶段,是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发展,中医的“证”体系有可能会被完全的、有机的融入西医的“病”体系。或者是一部分的“证”,已能够在现有的西医的“病”体系中找到某个或某些相对应的诊断,这部分“证”就会逐渐被现有的“病”名所取代;或者是一部分“证”,其不能在现有的西医的“病”体系中找到相对应的关系,具有一种独立的诊断地位及价值,这部分的“证”,将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诊断被吸收纳入到西医的“病”体系中。如此一来,中医“证”的诊治体系将有可能会最终消失,而留下的,将是一个渐趋成熟而全面发展的西医的“病”体系。

参阅《关于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及几点补充说明》
http://bayuelang.blog.163.com/bl ... 081201151864418116/



对于多数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者来说,中医思维、西医诊断的方式可能过于前卫,难度较大。对于过渡阶段的中西医结合,可提出以下十六字方针: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宜西则西、宜中则中。从症状出发,或西医辨病论治,或中医辨证论治,或西医辨病论治联合中医辨证论治。

应强调的是,中医辨证论治(特别是在内伤杂病领域),须从症状出发,直接辨证论治,而不能在西医辨病的框架下进行二级诊断辨证论治,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分型论治,丧失了中医临症时灵活的思维,导致辨证论治思维僵化。

分型论治的特点,是在疾病诊断明确而单一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研究或学习某一具体疾病的中医诊治规律时,其法可用。同样是心绞痛、同样是慢性胃炎,中医辨证有不同类型,分而治之,分型论治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现代医学其实已经可以说明。同样是心绞痛,有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而有的并无血管硬化,是痉挛;有的后期出现心律失常,有的出现心功能不全。同样是慢性胃炎,有的出现胃动力不足,有的则是伴有胃痉挛;有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的则是阴性;有的胃酸过多,有的则正常或偏少。这些就是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物质基础。

但面对临床现实病人,这种诊治思维模式就显现出其致命的缺陷与局限性。

一是临床有些病人病情西医无法明确诊断,二是西医疾病分类繁多,常见的也有数百上千种,一个病人有四五种至七八种证型,合起来总数有多少?这样庞大的辨证体系,有几个医生的大脑能装的下?更重要的是病与病,不同病的证型与证型,彼此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极为复杂和含混,无法理清。

确诊为慢性胃炎或冠心病,就在慢性胃炎或冠心病的范围内进行四诊八纲。但现实中的病人往往是多种疾病的混合体,假设此病人同时有慢性胃炎与冠心病,并伴有肠功能紊乱、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颈椎病等(这种情况临床是经常见到的),是不是需要一一依次“在具体疾病范围内进行四诊八纲”程序?真正的中医思维,对就诊病人病情的诊治(单次诊治过程)应是一次性定病位、一次性定病性、同时定标本转化、轻重缓急,定治则治法,这样的诊治思维方式或模式才能对病症诊治过程实现全局的、动态的把握。

所以说,中医辨证论治(特别是在内伤杂病领域),须从症状出发,直接辨证论治,而不能在西医辨病的框架下进行二级诊断辨证论治,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分型论治,丧失了中医临症时灵活的思维,导致辨证论治思维僵化。实践中,这种思路是行不通的。

点评

中西医结合,首先要确定共同的理论基础才可以向前发展。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到底怎样,您比我更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0 19:13
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9:13:5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3-8-9 06:18
中西医结合新十六字方针

中西医结合新十六字方针:中医思维,西医诊断;宜中则中,宜西则西(治疗)。

中西医结合,首先要确定共同的理论基础才可以向前发展。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到底怎样,您比我更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2 06:32 , Processed in 0.0771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