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0 12: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本报讯  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王绵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8日10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本报于6月22日曾以专版特别报道了“方剂大师王绵之”)
  王绵之,1923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中医世家,为第19代传人。1957年8月调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方剂学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八届委员,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学部医学学科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重大成果评选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及中药分委员会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8年12月,被北京市授予“首都国医名师”称号。2009年5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王绵之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09年7月12日9时整在八宝山殡仪馆菊厅举行。(于丽珊)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12:14:20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沉痛悼念中医大师王绵之教授!
3
发表于 2009-7-10 13:25:41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痛悼大师!
4
发表于 2009-7-10 13:26:58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18>百家争鸣</a>转移过来的!
5
发表于 2009-7-10 13:30:38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王绵之(1923— ),男,江苏省南通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医方剂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学学术带头人。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方剂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60余年,1956年参加工作以来,主持首部方剂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创建方剂学科。在辨证(病)论治,中善于兼融西说,特别注重患者的社会性和寓防于治,曾治愈脑干肿瘤、小脑肿瘤、垂体瘤、格林巴利氏症、Ⅰ型糖尿病、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等疑难病证。先后应邀赴日本、泰国、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讲学和医疗。主编与参编著作9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先后任方剂教研室主任、校门诊部主任、中医基础部主任、校高职称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兼光明中药函授学校校长;曾任国家(85版)药典委员会中医组组长、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为全国政协六、七、八届委员暨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为1990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审定为全国500名带徒的著名中医药专家。并于2000年12月因“在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成绩优秀”获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奖状。
6
发表于 2009-7-10 13:32:27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王绵之:方剂学大家
本报记者 张东风

王绵之教授(左四)在为学生上教学实践课
  创建和发展了中医方剂学科;组方防治太空病的中药“太空养心丸”;攻克大量疑难病症。

  提起王绵之教授,最值得称道的就要属三项令人瞩目的创新——开中医历史先河,创建和发展了中医方剂学科;组方防治太空病的中药“太空养心丸”,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航天科学完美结合;治愈大量疑难病症,扩大了传统中医的治疗范围。这可说是王老这辈子对中医药发展的三大创新和三大贡献。
  也正是王老这一代名老中医,在新中国走过的60年中,承担了传承与升华传统中医的使命,推动着护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中医药走到今天。

  创建中医方剂学科
  中医历史悠久,但过去只有本草学,方剂及其理论散在于各家著作中,没有系统的方剂学。方剂学是新中国有了中医学院教育后才提出来的,而这项空白是由王老在上世纪50年代填补的。
  
  王绵之教授1 9 2 3年出身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祖传世医家庭,至他已是“王氏医术”的第19代传人了。父亲王蕴宽是上个世纪20年代南通地区家喻户晓的名医,享誉大江南北。从小耳濡目染使王绵之酷爱中医,有志继承家学。在父亲“学医必精,为医必仁”思想的影响下和“医生必须要懂药,要识药性,会认药,知药味,一尝便知是对是错”的教导下,他15岁开始随父识药辨病、出诊理症,背诵汤头本草,研读中医典籍,积累了丰富扎实的中医和中药学知识,为日后济世活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2年,他正式悬壶在家乡应诊,因屡起沉疴,名声日隆。
  1955年,王绵之教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培训一年,后留校任教,并筹建方剂教研组,任教研组组长兼学校门诊部主任,创编、审定《中医方剂学讲义》等多部中医教材,从此与中医方剂学结下终生情缘。随着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资成为当时制约各地中医院校发展的瓶颈,1957年7月,卫生部中医司抽调王绵之等一批师资到北京中医学院工作,他担任了方剂教研室的主任。
  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中医方剂学在他手中逐步成型——成熟,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王老认为,中医方剂学是运用中药使辨证论治具体化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既有基础又有临床的桥梁课,它跟西医的药学或药物学课程的意义不一样,它是教学生如何研究方剂、如何开方剂的课程。
  方剂学的核心是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它涉及中医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与各门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辨证论治的工具;同时,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渗透,也是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的工具。因此,方剂学被作为现代中医药教育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几千年来的中医都是靠师承学习,方剂学科的建立,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方法,为采用中医院校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
  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方剂学》教材的编写、修订和审阅,到方剂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建立和建设,全国方剂师资高研班的讲课,无不倾注了王老的大量心血,他集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中医方剂教学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于王老的贡献评语是:对于中医方剂学科的构建和发展居功至伟,成为现代中医药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教学上,浸淫历朝经典,融会当代新知,纵横捭阖,通达古今,精思明辨,自成一家。
  如今,王绵之教授创建的方剂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他主持编纂了《方剂学》、《中医药概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分卷》、《全国高等院校中医方剂教学参考丛书》、《古方钩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85年版)》等专著均成权威范式。
  记者本人也是王老方剂学的受益者,至今保存有一本30年前学习过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王老在1960年主持编写的,几十年来再版了无数次、达近千万册,仅“文革”中再版了800万册,几乎全国的赤脚医生人手一册,被誉为“一把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

  让中医走入太空
  随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神六”、“神七”的发射,也让全世界的人们再一次认识了中医药,由王绵之组方的中药“太空养心丸”首次被“神七”的航天员带入太空,在飞行期间服用。
  王老使古老的中医药与最现代的航天科技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从2005年起,王老应邀参加了航天员的保健工作。在王老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他自那时以来积攒起来的装了有十几袋的为航天员们用药的总结材料。航天英雄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后,王老就参加了对他的调理恢复,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神六”发射前,王老提前3个月就开始去航天中心,根据每个航天员的情况,潜心研究制定调理方案,开方进行中药调理。
  在最传统的领域里耕耘的王老和最现代的科技领域——航天结缘了。
  在世界载人航天领域存在三大医学防护难题,空间运动病、减压病、体力耐力下降。国外曾有航天员因为飞行中出现严重生理障碍,不得不中止宇航飞行。还有的航天员在出舱时不能稳定站立,甚至需要搀扶或者抬出航天舱。资料表明,航天飞行前三天航天员空间运动病的发生几率高达50%。但是,中国的航天员们至今没有发现染有“运动病”。
  这里,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国宝——中医药,也归功于王老的创新性研究。
  说起古老的中医药为什么能解决现代航天员遇到的身体问题,王绵之说,航天员都是身体最棒的人,他们能有什么病?中医所说的病,也不等于西医说的血压不正常、心电图不正常等等,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看出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等哪一部分有偏差或不足,然后考虑航天员的工作量及环境变化等,进行调平。
  中医讲究“平”,人体要达到最佳状态是很难的,但是要尽量调平,使各个器官之间能够很好合作,互相补充。为航天员用中药就是在调平,可以增强航天员的体质,让他们能在特殊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得到提高。同时,航天员执行任务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尽管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给他们开的方子也是不同的。
  经过长时间的体会和努力,王老为航天员的求平调理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成果——“太空养心丸”。
  王老告诉记者,这个药就是专为“神七”做的,航天员在准备阶段和飞行阶段都在服用这个药。这个方子是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通过与航天员的接触,对他们训练过程身体变化的认识进行总结,和对他们飞行后身体恢复的保健调理的摸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航天员的生理特点及航天对人体的影响、损伤,等制定的带有规律性的处方。
  王老说,中国的航天员通过中医保健后,身体状况比外国的航天员好,经国家航天中心监测,神舟六号航天员“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与俄罗斯、欧洲航天员存在明显差异……没有明显的受到重力变化的影响”。
  对于这项经过实践检验卓有成效的成果,2008年12 月6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给这位中医大师85岁寿辰发来的贺信中说,“中国的载人航天实践表明:航天员在任务前,身体状态良好。任务中,航天员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他们的心率、血压都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病症,并且能够健康自主出舱,返回后航天员的身体恢复很快,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您将中医药应用于载人航天,为我国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医监医保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是对中医药作用的充分肯定。中医药在航天医学上显示出的独特优势,也引起了俄罗斯、美国等航天大国的高度关注。

  攻克疑难病症的开路人
  王老对记者说,中医不要怕别人反对,关键是自己站得直不直,中医自己要争气。治好疑难病,不是在为自己出名,是为中医争光,提高中医的学术地位。这是对每个中医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中医的名是实践出来的,是病人的口碑出来的。
  
  2007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下,王绵之教授是传承人之一。
  在70年的医疗实践中,王老是攻克疑难病症的开路人。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记录:
  1974年,王老带学生到河北定县开门办学时,有一位29岁的农村妇女患中毒性痢疾已经高烧昏迷了21天,曾用各种抗菌素和其他西药治疗,就是不见好转。一些医院用各种办法治疗无效,认为这个病人没救了,即使醒了也会因长期昏迷而失去语言能力。患者家属请求王绵之诊治,王绵之守在病人身旁数天,精心医治,随时视病人情况改方给药,半个月后,病人的神志清醒了;3个月后,终于开口说话了。
  1976年春,内蒙古一位叫李振荣的16岁男孩,患了脑干肿瘤。父母带着他到处求医,最后在被北京的某大医院被宣判了“死刑”。王老为他医治半年,病情显著好转。继续服药两三年后,李振荣已能参加体力劳动,后来还做了某卫生所的化验员。
  王老经验丰富,医术独到,不仅审病精细,辨证准确,而且用药精当,配伍巧妙,善于兼融西说,临床曾治愈多例顽固性哮喘、粟粒型和空洞型肺结核、慢性肾病、肝硬化、Ⅰ型和Ⅱ型糖尿病、脱髓鞘病、脑肿瘤、垂体瘤、椎体病及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等难治病。
  有一位王老至今还在治疗的患有肾衰的旅美华人,十多年前就被美国医生宣判必须换肾。这位患者经朋友介绍从美国回到北京找到了王老。经过王老细致的治疗,直到现在,这位患者还没有换肾,每天还吃着王老的方子。给他治病的美国医生十分惊叹他好转的速度,称他在中国遇到了神医。
  王老认为,经过几千年历代中医的不断继承发扬,现代的中医也借鉴了西医和其他学科的长处为中医所用,应该说现在的中医水平比过去要高。同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去给病人配药,这是中医的优势。
  一位做了肝移植3年目前王老正在治疗的患者,服用王老配有人参的方子后,感觉效果非常好。而西医对待这样的器官移植患者,是不主张服用人参的,因为器官移植需要抑制免疫。对此王老解释说,单独使用人参可能是有弊病,但放在方子里用,有君臣佐使相互制约,可以克服弊病,扬长避短,提高疗效,这就是方剂学的学问。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王老屡起沉疴,名声鹊起,蜚声海内外,他的医德也为群众广为传颂。23年前,光明日报就曾在头版头条报道过王老29年如一日义务为群众看病的事迹。
  王老常以“医乃仁术,当以济世为先”之古风家训自勉,对于病家,心存救济,见人之苦,若身受之。为人治病不分贵贱高低,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远为异国贵客,近到邻里街坊,无不一视同仁。
  王老的病人常说,王老看病总是面带微笑,还不时说着风趣的话,让我们精神上很轻松和快乐,这是他的一个特点。这应该也是王老治病的一个手段。王老说,有些病人得病后难受,精神压力大,进了他的诊室,精神压力解除了,感觉轻松了许多,好像病痛也退了一些似的。所以,即使自己精神再不好,只要来了病人,必须马上打起精神来。王老就是这样心系病人的疾患,忧天下人之忧,乐天下人之乐。

  弘扬中医 不忘责任
  中医教育一直是王老放不下的心头之忧。他对记者说,中医院校教育这么多年,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还是成功的,但是不完善,必须要有再教育、后续教育(包括师带徒)和自己的学习提高进行补充,这甚至比前期的教育更重要。中医教育不能光靠中医院校,还要靠政府行为和社会力量,还有中医自己。
  王老还说,成为名医,不能单纯就会看看病或就会写写书,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还要会传承,这是责任。
  晚年的王老时刻萦怀的就是这“责任”二字。
  
  王老作为中医界的一老,更是一宝。作为一老,他始终不忘一老的责任——传承国医精华。
  70年来,他曾与多位老中医一起多次上书,为中医药机构建设、中医药立法等献计献策,充分体现了一个名老中医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和高度责任感。
  他历任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曾多次深入行业基层作社会调查,积极向政府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为党和政府制定中医药方针、政策献计献策。1991年,在国家机构改革中,仍有一种声音,要求取消在中医界不懈努力下刚刚建立几年的国家中医药管理机构。王老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在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协作工作会议上为保存中医药管理机构而奋力呼吁。
  王老还充分利用兼任国家自然基金会生物部医学学科委员、国家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暨中药分委员会主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暨中药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重大成果评选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中心常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药学会会长等身份,通过其社会影响力,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而积极努力。
  王老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的我国中医药界代表。他先后应邀出访日本、新加坡、泰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或为元首和重症患者诊疗,或进行医学考察,或做学术演讲,以其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医名远播于异域,为传播古老的中国文化瑰宝——中医药于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l990年7月,国务院颁予他政府特殊津贴与荣誉证书。2007年10月,北京市专门成立了“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单位王绵之名老中医工作室”;2008年12月,北京市“三局”授予王老“首都国医名师”称号。
  回首王老半个多世纪的从医之路,恰如他挥毫而就的《八十抒怀》:
  “幼承家学读岐黄,天生傲骨气不狂,禅参三指终有得,风雨十年幸无伤,辨证论治融新说,圆机活法有奇方,悬壶济世乃天职,我愿人人寿而康。”

  王绵之小传
  1923年,出身于江苏省南通市中医世家,为第19代传人。
  1936 年-1937年,随父亲王蕴宽学习中医。
  1942年,在南通城区正式悬壶故里。
  l947年,经国家考试获《中医师合格证书》。1953年,获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换发的《中医师证书》。
  1955年-1956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后留校任教,筹建方剂教研组。
  1957年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管理、临床与科研工作。

7
发表于 2009-7-10 13:34:19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定价: ¥35.00元  
出版/发行时间:  2005-08-01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王绵之
ISBN:  7117066881
版次:  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554





内容简介
  王绵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是现代中医方剂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方剂师资进修班授课时的讲稿被视为珍贵的献资料。今予整理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全书分两部分,上篇总论讲述方剂学的形成、发展以及方剂学总则,下篇分十七章讲解了现代临床常用方剂二百余首。综观之,有两个明显特色:一是重点突出,对一些重要方剂的医理阐释极为详明;二是在讲述时,王绵之先生将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融入其中,方剂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对读者掌握方剂中药物的药性、配伍关系及方剂主旨等颇有裨益。
本书可供方剂学习及教学、研究者参考,对临床医生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也有较大的帮助。
8
发表于 2009-7-10 13:36:32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著名中医:王绵之


  王绵之,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出身于江苏南通市中医世家,中药方剂学创始人。擅治内、妇、儿科和老年病疑难病症。
  王绵之治的第一个病人印象特深。那时候我父亲生病了,人家请他看他又不能去。我就只好去看了,这人已经放那儿了,也不知人事了,牙关也硬了,是一个伤寒病人。在西医来说叫肠伤寒,在中医来说叫暑湿晚发。因为那个时候下着小雪,从秋天一直病到那个时候。我去了以后看了,回来跟我父亲一块开了个方子,因为这病太重了。那么看了些小病记不清了,(这个病人)两剂药以后能说话了。
  然后我(患者)就带回去七副药,我(患者)吃了三副就觉得好象很明显,吃了七副就觉得怎么会这么明显呢?特别神奇。因为(肿块)已经很大了,就觉得下去了一圈儿,我(患者)说中药怎么都神奇到这种地步。
  王教授说:总的来说汤药快,汤者荡也,扫荡的荡。急则用汤,缓则用丸,散居于二者之间,大体上是这么一个情况。在这个情况下还得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为中医还有个特性就是对着具体人、具体病而来,量体裁衣嘛,跟套服总是不同一些。
  我们的乐趣在哪儿?最大的乐趣是最难治的病治好了,垂死的病人活过来了,这是真正的收获,真正的高兴在这儿。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9
发表于 2009-7-10 13:38:48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王绵之教授治疗便秘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对各种疑难杂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识渊博,疗效卓著。在诸多疾病中,王教授对便秘的治疗独具特色,现对其治疗该病的经验和学术加以总结。
  详审因 治病求本
  王教授在临床诊治便秘时,非常注重便秘的起因,并时常告诫学生中医病因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便秘一证,内伤饮食固然是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较为重视情志在便秘发生中的作用,如果情志不遂,则影响脏腑气机,气机不利,则大肠传导失常,而发生便秘。王教授对便秘一证,寻根探源,辨便秘之起因,或饮食所伤,或七情所扰,或劳倦所困,辨虚实寒热,查痰瘀湿气,运筹帷幄,精心立法,周密组方,每收桴鼓之效。
  重脏腑 通畅气机
  便秘一证,归根结底是影响到胃肠的传导,《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胃肠传导不利,大肠气机不畅,腑气不通,导致脏腑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司。王教授对便秘的辨证紧紧围绕大肠气机不利这一基本病机,本着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立法则围绕通畅大肠气机恢复其传导,或温而通之,或补而通之,或清而通之,并不拘于一法。
  王教授认为,五脏六腑皆可致秘。从生理功能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传导依赖肺气的肃降,而肝气的调达,心血的濡润,肾精的充盛,也都直接关系着大肠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中,肾在生理上主司二便,因此肾的阴阳盛衰直接关系到二便的排泄是否正常。一旦这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可影响到大肠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导致便秘。其中,肺、肝影响到大肠多为气机不利,心、肾影响到大肠多为阴血亏虚或阳虚失煦。但在五脏中,王教授尤重脾胃功能在便秘的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脾胃居于中焦,主饮食精微的运化敷布,其精微者由脾气升散敷布,糟粕则承顺胃气之降排出体外。正常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依赖脾胃的这种升清降浊而正常进行,一旦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脾胃升降,则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而发生大便秘结或泄泻。便秘不通,又直接影响脾胃的升清降浊,出现头晕,呕恶,不思食等症状。
  王教授认为老年人便秘主要是脏腑功能衰退,肾的阴精和阳气亏耗,而致大肠失于阳气的温煦推动和阴津的濡养,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老年人便秘的病机特点,形成了以脏腑功能为核心的辨证体系。
  调脾胃 兼收众长
  王教授在多年临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创制了王氏通便汤,每获良效。王氏通便汤是其综合了枳术丸、枳实导滞丸、健脾丸、木香槟榔丸等方的组方特点,考虑到现代人的便秘多与饮食不节,运化、传导失常有关而创立的。方中以白术苦、甘、温为君,入脾胃经,补气健脾,助脾胃运化,《本草通玄》谓:“白术,补脾胃之药……”,《本草求真》谓之“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之能以健脾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能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方中以枳实、香附、槟榔为臣,枳实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配伍白术正是枳术丸的组方,能健运脾胃,消积除满,香附能调理肝气,且具有和降之性,肝气调达则能助脾胃之气健运,和降则助大肠行传导之功。王教授在方药的配伍上巧妙的运用了脏腑相关的理论,这是他制方之所以能收良效的关键所在。槟榔辛散苦泄,既能行气消积以导滞,又能缓泻而通便。三药配合,能在白术的主导下,发挥消积除痞、舒畅气机、导滞通便的功效,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可谓相得益彰,补而不滞,破而不耗,又以山楂、鸡内金、黄连、使君子、炙甘草为佐,山楂善消肉食之积,故能助枳实、槟榔消积导滞之功,鸡内金能清胃肠饮食积滞日久所生之热,使君子取其消积之功,助君臣药健脾消积,炙甘草能助白术健脾益气,又能甘缓调和诸药之性。诸药配合,共奏健脾助运,消积通便之功。
  重调养 摄生为要
  王教授力主以中医中药配合饮食、养生等辅助疗法综合治疗便秘,强调辨证论治。他常在临证处方时,谆谆告诫病人饮食上要合理搭配;起居上要定时排便,规律作息;情志上力戒忧思恼怒,保持精神舒畅。
10
发表于 2009-7-10 13:41:48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王绵之逝世

《中国医药学报》1994年06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王绵之治疗不孕症的经验
  刘淑清,王煦,王绵之
    <正> 王绵之教授对妇科胎孕疾病,见解独到,说理精辟,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仅将随师临证所得,整理介绍如下。 求子之道,重在调经。补肾、 健脾、调肝并举 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正常的生理现象。脏腑无病,气血充盛,经脉畅通,月事以时下,男女两精相合,则能构成胎孕。反之,月经就会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北京 100029;指导
【分类号】:R249.2
【DOI】:cnki:ISSN:1000-4971.0.1994-06-018
【正文快照】:
  王绵之教授对妇科胎孕疾病,见解独到.说理精辟,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仅将随师临证所得,整理介绍如下。 求子之道,重在调经。补肾、 健脾、调肝并举 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正常的生理现象。脏腑无病,气血充盛,经脉畅通,月事以时下,男女两精相合,则能构成胎孕。反之,月经就会发生病变,胎孕之疾患亦会随之而生,故调经是治疗胎孕疾病的关键。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所以调理冲任又是首务。而冲脉上隶阳明,下属少阴,肝亦为血海,与任脉交会于曲骨,i周冲任实际是补肾、健脾、调肝并举。 补肾,当辨明肾阴、肾阳、…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7:59 , Processed in 0.0625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