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流感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7 22: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流感氾濫 港地區臨證探析
2009-7-6


註冊中醫\馮玖\(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世界中醫學會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席)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屬中醫學的「時行感冒」、「時氣病」範疇。由於時行邪毒侵襲人體,阻遏衛陽,使營衛失和,肺氣宣降失司所致。因「流感」較之一般感冒發病快、病情重,傳染性強,流行性廣泛,證候多相類似等特點,故屬於現代西醫學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較多,香港每年以1-3月時分有較高的發病率。本年度4月份鑑於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爆發人類感染豬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個案,本港自5月1日確診首宗外傳個案後,香港政府衛生防護中心正密切留意與監視流行情況,並向各中醫師提供最新的有關資料和發出指引。隨著全球疫情蔓延,外傳個案不斷流入,近日本地感染甲型流感個案的出現,更引起香港中、西醫的關注與重視。到目前為止,甲型流感病毒在全球47個國家感染了近二萬八千人,其中至少141人死亡。根據資料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澳洲、英國和日本的疫情嚴重程度,僅次於北美洲地區。鑑於此,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H1N1甲型流感警戒,從五級升至最高六級。這是40餘年來,世衛首次宣告流感出現全球大爆發。
本會學術委員會正密切與香港政府衛生署中醫藥部、中國中醫科學院有關專家聯繫,力求在疫情中嚴格遵守註冊中醫的專業守則,發揮中醫在溫疫防治中的優勢,做好衛生防護與醫療工作。根據本病發生的不同季節與臨床表現,中醫學有時也可參照外感病證中的風溫、暑溫、秋燥等進行辨證論治。在中醫辨證中,以風熱為多見,香港地區患病常有夾濕之候,並多為實證,本人結合在香港的臨證心得,整理以下四大證型作出分述,與同道參考。
總之,時行感冒傳染力強,症狀重,在辨證上屬於風熱者較多,治療除辛涼解表外,必須重用清熱解毒之品。臨床上無論何種類型的流感,主要根據病邪性質,以驅除外邪為主,還要重視辨證用藥,對於虛性流感,尤為注意辨清陰、陽、氣、血虧虛的具體情況,分別以相應的治療,方可奏效。
一、風熱時邪犯表,肺衛失宣。
風熱時邪犯表,患者急起高熱,微惡風寒,鼻塞,咳嗽,咽痛、口乾欲飲,苔薄黃,脈浮數等。若症見夾暑則身熱汗出不解,心煩口渴,尿赤,苔黃膩。因風為陽邪,陽從熱化,風熱邪氣鬱於肌表,腠理不密,故本證患者見發熱惡風,有汗不解;又因風熱上受,肺失清肅,則頭痛、鼻塞、咳嗽等。風熱熏蒸於竅道,致使竅道不利,則咽痛欲飲,苔黃,脈浮數。
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為治則,選用銀翹散加減治之──處方:銀花10-15g、連翹10-15g、淡豆豉10g、薄荷3-6g(後下)、牛蒡子10-12g、桔梗12g、淡竹葉10g、蘆根15-30g、甘草6g。
銀翹散加減方中之銀花清熱解毒,連翹輕清泄熱,荊芥、豆豉、薄荷辛散透表,牛蒡子、桔梗宣開肺氣,竹葉、蘆根、甘草泄熱生津,共奏解表、泄熱、宣肺之效。時行感冒往往高熱,常用大青葉、蒲公英、板藍根等清熱解毒之品,也可加鴨跖草涼解退熱。若頭痛劇烈,加野菊花清利頭目;若項背強,加葛根以解肌舒輕;若便秘、身熱不退、苔膩、脈滑實而數,為表裡俱實之證,可改用防風通聖散,以達表裡雙解。
香港地區感受時邪多夾濕夾熱,加配霍香、佩蘭、苡仁、六一散等,使濕熱從汗外泄,濕自下行。若在夏日患病,易兼暑邪,除見上述風熱本證外,尚有暑熱夾濕,出現身熱汗出不解、胸膈滿悶、心煩舌灼、苔黃膩等,可用新加香薷飲(銀花、連翹、香薷、扁豆、厚朴)加減治之。
二、風寒犯表,營衛失和。
時邪外襲,風寒犯表,衛表失宣,出現惡寒發熱、無汗、頭項強痛、肢體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癢咳嗽、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因風寒束表,寒為陰邪,其氣凝閉,最易傷陽,衛陽被鬱,風寒濕邪犯表,故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酸痛。肺主呼吸,開竅於鼻,氣道為呼吸出入通道,因外邪襲肺,竅道不利,故見鼻塞聲重、流涕、喉癢咳嗽等症狀。
舌苔薄白、脈緊是風寒在表,寒盛脈緊之象。所以,治宜辛溫解表,調和營衛。選用荊防敗毒散加減──處方:荊芥6-10g、防風6-10g、薑活6g、獨活6g、前胡10g、柴胡6g、川芎6g、桔梗6g、枳殼6g、茯苓10g、薄荷3g、生薑3片、甘草3g。本方有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之效。
方中荊芥、防風辛溫發散;柴胡、薄荷疏表解熱;川芎活血散風,以治頭痛;前胡、桔梗、枳殼、茯苓、甘草宣肺理氣,化痰止咳;薑活、獨活祛風散寒除濕,為治療頭痛身痛的要藥,如挾濕邪者,亦可應用。若風寒挾濕,兼見頭重體倦、胸悶納呆、舌苔白膩者,可加厚朴、陳皮、蒼朮、法半夏或根據證情,改用薑活勝濕湯加減,以達疏風散濕之效。
三、熱毒壅肺,肺氣失宣(肺炎型)。
時邪熱毒壅肺,肺氣宣降失常,出現高熱、口渴、咳嗽、氣喘、咳咯黃痰,甚或帶血,胸悶或痛,苔黃,脈數等證。因熱盛傷津,則口渴顯著。邪束於肺,肺氣壅塞,宣降失常,故咳嗽、氣急而喘。肺熱灼液為痰,故咯痰黃稠。若肺絡受熱薰灼而傷絡,則見痰中帶血。胸膈為肺臟所居之地,肺熱壅滯,脈絡失和,故胸悶胸痛。邪雖在肺,但證屬氣分範圍,故苔黃、脈滑實而數。
本證可由風熱襲肺所致,也可以由風寒壅鬱肺臟而化熱,以高熱喘咳為主,嚴重可有唇青、紫紺、咯血,說明肺中熱毒極重,相當於肺炎流感的表現,此證型較一般單純型流感的病情嚴重,更易傳變,尤以在香港地區,應住院觀察治療為宜。
中醫治療原則應為清熱解毒,宣肺平喘。可選用麻杏石甘湯加味──處方:麻黃6g、杏仁10g、生石膏30g、甘草6g、桑白皮6-10g、蘆根30g、知母6-10g、銀花10-15g、連翹10-15g。本方以麻黃、杏仁、甘草、生石膏組方,有開宣肺氣,辛涼泄熱之效。
麻黃辛溫,疏風散寒;石膏清宣肺熱;杏仁宣利肺氣;甘草調和諸藥。四藥配伍,使表邪得解,裡熱得清,則諸症自除。再加上桑白皮、蘆根、知母、銀花、連翹等有助清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若裡熱重,肺咯傷而咯血者,加白茅根30g、山梔炭10g;若無汗、時有惡寒者,說明在表的風寒未盡,或風溫夾有風寒,可加荊芥10g、淡豆豉10g;若便秘者,加瓜蔞仁10-15g(打碎)。
四、體虛流感
時行感冒隨體質之異而有不同的轉歸,因體質不同之人,對病邪的反應性往往不同。年老或體質素虛者,大都抵抗能力薄弱,外衛不固,易被時邪疫毒所犯。由於陽虛氣弱,不能祛邪外出;或陰虛血少,汗源不充,不能作汗達邪,故纏綿難愈。治宜扶正祛邪,標本兼治。
4、1氣虛流感: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淡苔白,脈浮無力。治宜益氣解表,化痰止咳。方用參蘇飲加減──處方:人參3-6g、茯苓10-15g、甘草6g、蘇葉6-10g、葛根15-30g、前胡10g、桔梗6g、陳皮6g、枳殼6g、半夏6g。方中人參、茯苓、甘草益氣補虛,扶正祛邪;蘇葉、葛根疏風解表;前胡、桔梗、陳皮、枳殼、半夏宣肺理氣,化痰止咳。若愈後尚有表虛自汗,易感風邪者,可用玉屏風散益氣祛風,固表止汗,以防復發。
4、2陽虛流感:身熱輕、惡寒重、頭痛身痛、無汗或自汗、面白,語聲低微、四肢不溫、舌淡胖苔白、脈沉無力。
治宜助陽解表,方用參附再造丸加減──處方:附子3g(先煎)、桂枝6g、人參6g、黃芪10-15g、炙甘草3g、薑活6g、防風6-10g、細辛3g。方中以附子、桂枝助陽;因氣屬陽,陽虛者氣必虛,故用人參、黃芪、炙甘草益氣;佐薑活、防風、細辛解表散寒。迄諸藥合用,有助陽益氣,疏表散寒並投,使發汗而不傷正,補益而不戀邪。
4、3血虛流感:患者素體血虛,感受時邪疫毒,出現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汗少、面色不華、唇淡、指甲蒼白、心悸、頭暈、舌淡、苔白、脈細或浮而無力。
治宜養血解表,方用葱白七味飲加減──處方:葱白10g、淡豆豉10g、葛根15-30g、生薑3片、乾地黃10-12g、麥冬10-12g、炙甘草6g。
本方以葱白為君藥,因葱白不僅有辛溫解表之功,且有溫通血脈之力,對血虛感冒尤為適宜。方中葱白、淡豆豉、葛根、生薑四藥在解表的同時,又配合地黃、麥冬以滋陰養血。若惡寒重,可加黃芪、防風、荊芥;若熱盛,可加銀花、連翹;若血虛感邪,血運不暢,而見脈結代者,可加桂枝、紅花、丹參以通陽活血宣痹。
4、4陰虛感冒: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微汗、或盜汗,頭痛、心煩、口乾咽燥、手足心熱、乾咳少痰,或痰中有血絲、舌質紅,脈細數。
治宜滋陰解表,方用加減葳蕤湯化裁──處方:玉竹12g、葱白10g、淡豆豉10g、桔梗10g、薄荷6g、白薇10g、大棗6枚、甘草6g。
方中玉竹滋陰生津,以助汗源;葱白、豆豉、桔梗、薄荷發汗解表,以疏散外邪;白薇清熱和陰,清而能透;甘草、大棗甘潤和中,可助玉竹以滋陰增液。全方合用,有滋陰清熱,發汗解表之功效。若表證較重,酌加荊芥、薄荷以祛風解表。若咳嗽咽乾、咳痰不爽者,加牛蒡子、瓜蔞皮以利咽化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8:03 , Processed in 0.0549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