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伤寒论现代解读》11——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30 09: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10/01 11:03am 第 1 次编辑]


11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词解  
皮肤:意思是指外表、浅在;
骨髓:是指内里、深在。
身大热、身大寒:是病人的体表情况,既是病人的感觉,又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结果。
语译与解读  身发高热的病人,反而欲穿很多的衣服,这是外显假热,里有真寒;周身寒冷的病人,反而不欲穿衣盖被,这是外露假寒,里蕴真热。“欲”与“不欲”是病人的主观愿望,却常常是疾病的本质反应,因此,对于辨别病情的寒热真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以上的表现外,寒热真假的辨别还有其它临床表现为佐证。这里主要是告诫医生要认真分析病情,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浙浙)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词解
阳浮而阴弱:具有双重意思,一是指脉象浮缓;二是指病机卫强营弱。
啬啬:即瑟瑟,本意为寒秋之风吹动树叶和枯枝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太阳中风病人恶寒畏缩的状态,就像秋天的凉风吹到人身上一样。
淅淅恶风:淅淅,风雨声,形容病人恶风寒的程度,就像寒风冷雨侵入肌肤的感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都是形容恶风寒的程度比较轻,就像秋天的风雨一样,而不像冬天那样严寒。
翕翕发热:形容发热轻浅,就像鸟把羽毛合起来的样子。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
  解读   太阳病中风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是主症。柯韵伯曰:“此条是桂枝汤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便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12条所述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都是对恶寒、恶风、发热的形容,鼻鸣干呕、脉浮缓是副症。
  桂枝汤的适应症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它不适宜用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它也不能代替麻黄汤。桂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远远超出了外感热病的范围,这是现代中医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也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对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在西医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如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后来发现有减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灭滴灵原来是治疗阴道滴虫的药物,后来发现对厌氧菌有效,但是用阿司匹林治疗感冒时仍然起解热阵痛作用。
  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非常多,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对体温、汗腺分泌、心率、血压、肠道蠕动功能、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的前提是建立在特定的病机基础上,而且与一定的病理状态相联系。双向调节作用的基础是桂枝芍药、桂枝甘草、芍药甘草这些药对的配伍,双向调节作用的实质还待进一步研究;(2)抗炎作用;(3)镇痛、镇静作用;(4)抑菌、抗病毒作用;(5)对呼吸系统具有止咳、怯痰、保护呼吸道黏膜的作用,还有平喘作用;(6)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7)抗过敏。
桂枝汤服用方法与注意要点,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1)服药后少停片刻,再喝热粥一碗多,帮助出汗。此法非常重要,如果不吃热粥,则效果不好或者无效。徐灵胎说:“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2)要盖上被子,而且不要盖得太厚,以免出汗太多,以达到遍身微汗,皮肤湿润为佳。不可出汗太多,如果像大汗淋漓那样,病反而不会好。(3)一剂药分三次服,如果服第一次后,即得微汗而病情解除,,其余的两次药以后再服,不要再接着把药服完。(4)如果服药后没有出汗,病情没有变化,应当按照以前的方法再服。假如还不出汗,少少休息一会,在半天或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内把三次药服完。假如病情严重,严密观察一昼夜,只要病情没有变化,服完一剂可以再服至两、三剂。(5)服药期间应禁止食用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现代医学认为,感冒发热时,机体会丢失水和盐,如果发汗太多,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伤寒论》中,对因为误用汗法引起的变证和坏病,作了大量的记述,其中主要的就是水电解质紊乱。(参看浅论水电解质紊乱与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相应证的融合)所以,在服用桂枝汤后,吃一大碗热粥,补充水电解质、营养物质和热量,并且一再强调出微汗,得汗便止,不要大汗流离,都是非常科学的观察和无数成功与失败经验的科学总结。温病学说也一再强调时时保护阴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也是继承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7年09月30日 09:14am 时添加 -=-=-=-=-
本文标题为:<伤寒论现代解读>11~13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6:36 , Processed in 0.0980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