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 第9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7 08:0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9条
【原文】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
【释义】
  干呕,有声无物,由于脾胃虚寒,不能升清降浊,寒饮停滞,壅塞胸中,肝气失调,疏泄失职,湿浊之气上逆则见干呕、吐涎沫;胸中寒浊壅塞,清阳不升,浊阴随肝气之逆而上冒,故见头痛。此外亦可见胸胁满闷,心下痞,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症。治以吴茱萸汤温中散寒定痛,降逆止呕。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干呕头痛证治。
【参考】
  [按语] 本条与前条同因异证,用吴茱萸汤一方统治,亦属异病同治之例,故在临床上凡因脾胃虚寒,浊阴随厥阴之气上逆者,均可用本方化裁治疗。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8:03:53 | 只看该作者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 第9条

虚寒性炎症。
3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08:26:03 | 只看该作者
        本条与前条同因异证,用吴茱萸汤一方统治,亦属异病同治之例,故在临床上凡因脾胃虚寒,浊阴随厥阴之气上逆者,均可用本方化裁治疗。
          与《伤寒论》中的三治,共同讨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08:30:36 | 只看该作者

吴茱萸汤
       为温里剂,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禁忌

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禁用此方。


重要文献摘要

①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1]

②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1]

③《金镜内台方议》:“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盛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2-3]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08:35:55 | 只看该作者

吴茱萸汤(又名茱萸汤)

【原文】   

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伤寒论》(243)   

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309)   

3.干吐,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378)

4.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组成与用法】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08:4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6 00:47 编辑

         脾胃虚寒,浊阴随厥阴之气上逆者,均可用本方化裁治疗。

        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脾阳虚证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阳虚证以胃失和降症状及阳虚证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虚证则以脾虚失运见症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要点。
病因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等,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脾胃虚寒也可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济生方·脾胃虚寒论治》:“夫脾者,足太阴之经,位居中央,属乎戊己土,主于中州,候身肌肉,与足阳明胃之经相为表里。表里温和,水谷易于腐熟,运化精微,灌溉诸经。若饮食不节,或伤生冷,或思虑过度,冲和失布,因其虚实,由是寒热见焉。方其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四肢不举,食欲不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呕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肠鸣,时自溏泄,四肢沉重,举多思虑,不欲闻人声,梦见饮食不足,脉来沉细软弱者,皆虚寒之候也。”总括以上诸因,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导致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形成脾胃虚寒证:一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二因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胃阳。


临床表现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若以脾阳虚衰证候为主时可见: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


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采用温中健脾,代表方剂为理中汤。但在中医不少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证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证,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脘腹痛比前香砂六君子汤证为重。痛甚于胀是辨证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上述药方同治脾胃虚寒证,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证,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证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未见吴茱萸汤。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08:5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6 07:06 编辑

          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
         与吴茱萸汤的区别?
         理中汤、小建中汤、吴茱萸汤都属于温里剂,均适用于里虚寒证。临床特点不同,属于不同的临床类型。
    (1)理中丸:具有祛寒,补气健脾之功。主治脾胃虚寒证或阳虚失血证。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温补并用,纳补气健脾于温中散寒之内,以温为主。
     (2)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调,阴阳失和证。以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重在甘温,温补中焦,建立中气,兼用阴柔,温中补虚,柔肝理脾;且辛甘与酸甘并用,滋阴和阳,营卫并调。
     (3)吴茱萸汤: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胃寒呕吐、肝寒上逆、肾寒上逆)。以食后欲呕、或颠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肝、肾、胃三经同治,温、降、补三法并施,但以温降为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6:03 , Processed in 0.0599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