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36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9 15: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17 02:57 编辑

第36条
【原文】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炙,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词解】
  下已:指已服下小青龙汤。
  多唾:吐出很多粘稠痰浊。
  面翕热如醉状:面色红而且热,如醉酒之状。
  下流阴股:虚火冲气向下流到两腿内侧。
【释义】
  病人膈上有支饮,而肾气又素虚,故寸脉沉,尺脉微。服小青龙汤后,饮气稍平,但辛温发散之品伤阴液,扰动阳气,虚阳上越,虚火随冲任之脉上冲胸咽,故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而口中干燥。虚火冲动痰浊,故多唾稠痰。虚阳上浮,故其面翕热如醉状。冲气因复下流阴股,热伤膀胱水液,故小便难。阳气虚弱,不能温暖四肢,故手足厥逆,麻木如痹。冲气往返,扰动痰饮,痰饮阻碍机体升清降浊的功能,故时复眩冒。
  治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急于扶阳敛气平冲。方中桂枝扶心肾之阳,平冲除逆;茯苓化湿利水;甘草补脾,配桂枝以补心阳之虚;五味了收敛冲气,潜阳于下。诸药共奏降逆平冲,扶正而收敛耗散真气之功。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服小青龙汤后引动冲气的辨证论治。
【参考】
  [按语] 关于“多唾,口燥”的病机分析,《论注》认为乃不堪发散动其冲气;《金鉴》认为辛热伤阴;《金匮集释》认为是寒饮将去之征。各有所据。对“下流阴股”的理解,《论注》认为真阳上浮未至于脱,则浮于面之阳旋复在两股之阴,作热气,颇有新意;至于本条发为冲气的病机。《高注》认为汗出而膈气上逆所致,强调心阳不足的一面,可资参考。
  桂苓五味甘草汤与苓桂甘枣汤均有汗后伤阳、饮邪上冲的病因和小便不利症,故同用茯苓、桂枝、甘草通阳化饮、平冲利尿。但前者为支饮变证,后者乃欲作奔豚证;前者以敛气平冲,降逆缓急为主,故另用五味子敛气归元、养肾补心,而后者则以补土泄水为主,故另用大枣崇土制水。二方仅一味之差,确有不同功效。
  [临床应用] 凡因气机逆乱所致的冲气病、气厥、慢性支气管炎诸病证,均可用本方加减;后世治冲气挟肾中虚阳上逆喘急者,用四磨汤调纳逆气,亦本“桂苓五味甘草汤意”。(《补正》)
  若属气阴两虚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大汗淋漓、胸闷咳喘加重等亡阳先兆证情,可急投大剂真武汤温阳救逆可愈。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5:15:23 | 只看该作者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36条

应当属于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与低血钾、酸中毒有关。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1:0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17 03:05 编辑

          冲气上冲证,为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首先提出,其溯源<内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及体会,进一步阐释冲气上冲证理论,并创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药,临床应用确有疗效.1 冲气上冲证的病因病机张锡纯先生说:"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而施以相当之治法也."他说:"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上冲之弊."他还认为冲气上冲与肝失疏泄有关.他认为:冲气上冲证"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由肝气恣横.""其肝气之暴发,更助冲胃之气上逆."可见冲气上冲证主要是肾虚失藏、肝气恣横、冲胃气逆所致.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1:08:12 | 只看该作者
          桂枝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常用药物,其被包含于多个经方之中。桂枝治疗"气上冲"是其诸多功用之一,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有揭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1:09:58 | 只看该作者
        仲景论及奔豚病的条文主要是《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中的四条,其中后两条在《伤寒论》中亦有,文字略有差异。另外,《金匮要略》中的枳实薤白桂枝证、桂枝生姜枳实汤证,桂苓味甘汤证等条文中亦有与"气上冲"类似的文字。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1:13: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奔豚的病因,《黄帝内经》和《难经》中指出内因当责之于肾虚而气上逆;张仲景提出情志因素如惊恐和感受外邪;《诸病源候论》认为除惊恐所致外,尚有因忧思而发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6:5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17 09:16 编辑

              细辛不良反应:
          大剂量细辛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使随意运动和呼吸减慢,反射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另外,细辛对于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过量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出汗、颈项强直、口渴、体温及血压升高、瞳孔轻度散大、面色潮红等,
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转入痉挛状态,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尿闭,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小青龙汤组成:麻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甘草(炙)10-15g,桂枝(去皮)10-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15g。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冲气”,这个概念只在小青龙汤用后出现,具有特定的含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不是主症,与奔豚气、欲做奔豚不可等同。
           
“冲气”应该是小青龙汤的副作用,或者毒性作用。与细辛的毒副作用一致,小青龙汤中细辛、麻黄、桂枝同用,毒副作用叠加,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临床表现。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7:27:46 | 只看该作者
    体质虚的人,容易发生毒副作用。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21:32:03 | 只看该作者

肠麻痹


肠麻痹(enteroplegia),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麻痹性肠梗阻,是因各种原因影响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治疗宜查找肠麻痹的原发疾病,针对病因治疗。
病因与常见疾病

1.肠道供血障碍

继发于腹腔内严重感染、腹膜后出血、腹部大手术后,或腹腔血管内血凝块形成而阻断肠道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或肠道动脉/静脉损伤而使肠道供血障碍。

2.肠道外疾病

如肾衰竭、肺炎、脓胸、甲状腺功能低下、输尿管绞痛、血电解质异常,如低钙血症或高钙血症、低钾血、低钠,还有某些药物。

3.手术

在腹部手术后24~72小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


鉴别诊断

1.机械性肠梗阻

与机械性肠梗阻相同,麻痹性肠梗阻也使肠内容物在肠道中的运动停止。但是,与机械性肠梗阻不同的是,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无阵发性绞痛等肠蠕动亢进的表现,相反为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罕有引起肠穿孔者。麻痹性肠梗阻对于一些中医泻下药不敏感。

2.中毒性肠麻痹

中毒性肠麻痹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及其毒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致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腔积气,压力增加,胃肠道血液循环障碍,供血供氧不足,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腹胀可影响心肺功能,出现或加重呼吸困难。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21:4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17 13:46 编辑

       麻痹性肠梗阻的突出表现为全腹的明显腹胀,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不能坐起,感觉呼吸困难。因体液大量丢失,感极度口渴、尿量减少。
      1、体检: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见不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多不显著;叩诊呈均匀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时肠鸣音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病人一般情况常较严重,但无特殊的痛苦。
      2、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CT等检查,诊断即可明确。立位X线平片检查时,往往全部肠襻有充气扩张现象,并可见肠腔内有多个液平面。但也有少数病例只有个别肠襻发生局限性的肠麻痹。此影像须与机械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鉴别。
      指导意见:
      患者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6:16 , Processed in 0.0552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