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9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4 17:2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9条
【原文】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词解】
  三焦无所御:御作“统驭”、“统治”解;指营卫之气不能灌通三焦,空虚也。
  四属断绝:身体四肢的气血营养得不到供给。
【释义】
  人之饮食,五味调和,可以养人,如偏嗜太过,或有不及,则可以致病。如过食酸则伤肝,伤筋,筋伤弛缓不用,运动无力,所以谓之泄。过食咸则伤肾,伤骨,骨伤痿弱不能行立,所以谓之枯。过食酸咸味,损伤肝肾,精竭血虚同时存在,谓之断泄。肝肾俱伤,气血亦因之而衰弱,营血卫气不能运行于三焦,身体四肢得不到营养,日渐羸瘦。湿浊留注于下,所以两脚肿大,关节疼痛,痛处黄汗出,郁而发热,是属历节病。若全身黄汗出,肿胀,胫冷,无痛楚,是为黄汗病。
【中心思想】
  本条是论述过食酸咸,内伤肝肾所致的历节病。
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07:2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4-21 10:05 编辑

      【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
==================================================
        释义: 湿浊留注于下,所以两脚肿大,关节疼痛,痛处黄汗出。
        翻译成现代汉语:全身消瘦,只有足踝关节肿大并且有黄色的渗出液。古代把关节积液或者关节周围炎症渗出液,从皮肤渗出的黄色渗出液当做黄汗,不足为怪。
        这样理解黄汗,就顺畅了。黄汗是从皮下组织积液渗出来的黄色液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9-4-21 12:03:5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4-20 23:28
【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
==================================================
        释义: ...

释义: 湿浊留注于下,所以两脚肿大,关节疼痛,痛处黄汗出。
        翻译成现代汉语:全身消瘦,只有足踝关节肿大并且有黄色的渗出液。古代把关节积液或者关节周围炎症渗出液,从皮肤渗出的黄色渗出液当做黄汗,不足为怪。
        这样理解黄汗,就顺畅了。黄汗是从皮下组织积液渗出来的黄色液体。

一一这样解释于医理似较通,特别是局部的"黄汗"。
4
发表于 2019-4-21 12:08:29 | 只看该作者
若是全身性黄汗,主要病理机制应当与胆红素过高、黄疸相关。
5
发表于 2019-4-21 12:08:45 | 只看该作者
正常出汗是人的生理现象,过度出汗或汗液颜色异常都属于病理现象。黄汗是以汗出色黄、染衣着色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黄汗的病因是身上汗出、汗出未停时就入水洗澡,水湿立即从汗孔侵入,阳气被郁、水湿滞留、郁而化热,在脾虚的情况下,湿热内蒸营分,外泄肌肤,所以导致汗出色黄,沾衣染被。 黄汗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症状,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其划归为黄疸、水气病的范畴。时至今日,医生们对黄汗有更多的了解。它作为一种症状,既有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常见黄汗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种: 1.药物的反应:以利福平多见,其他如核黄素、呋喃妥因、痢特灵、伯氨喹宁等药物,服用常规剂量即可能出现黄汗、黄尿。若过量或中毒则症状更显著,此时应告诉医生,以决定是否停用。 2.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胆结石、肝硬化以及肝癌、胰腺癌等,引起肝功能减退或胆汁瘀积堵塞,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增高,随汗液排出体外,而出现黄汗。这类疾病大都有上腹部闷胀疼痛、乏力倦怠、厌油腻、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黄等症状。可以通过B超、肝功能等检查来鉴别诊断。 3.某些溶血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误输异型血液,以及蚕豆病的患者,因红细胞大量破坏,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致黄汗。疟疾、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的病人,由于红细胞破坏加快,肝脏功能受到损害,而出现黄汗。这些疾病较为严重,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进行有效治疗。 4.食物: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食物,以及过量食用含色素的食品或饮料,也会出现黄汗,一般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勿需惊慌。 5.其他:青年人汗腺分泌旺盛,若在高温环境下劳动,出汗过多,未能及时换洗衣裤,汗液中的脂肪酸等有机物与空气、肥皂发生反应,致使白色衣裤出现黄色,接触腋下、胸前、腰腹以及会阴等部位的衣裤尤为明显。
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6:5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10 02:17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9-4-21 04:08
正常出汗是人的生理现象,过度出汗或汗液颜色异常都属于病理现象。黄汗是以汗出色黄、染衣着色为特征的一种 ...

谢谢先生赐教。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9条

【原文】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词解】
  三焦无所御:御作“统驭”、“统治”解;指营卫之气不能灌通三焦,空虚也。
  四属断绝:身体四肢的气血营养得不到供给。
       断泄:筋骨萎缩,肢体痿废不用之证。又称断绝。属痿躄之类。
        泄:泄露,泄气,是形容肌肉萎软无力,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弹力,没有力量,不能收缩运动。
       枯泄相搏:相摶(见“抟)是指:两手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抟,圜也。——《说文》。《韵会》引《说文》:“抟,以手圜之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这里是指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意思。
        肝主筋:筋,西医是指肌肉,横纹肌。参考:《融合观》
        痿、痹、厥三病(证),皆四肢疾患而古代多混同,且还有痿痹、痿厥、痹厥等称谓,张子和《儒门事亲》:“夫四末之疾……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
        四属:即四肢,也有人说是:皮、肉、脂、髓者。
         全文释义如下:根据五行学说酸性食物伤筋,中医的筋是指西医的骨骼肌、横纹肌。肌肉受损,引起肌肉萎软无力,称为:泄,意思是肌肉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弹性,不能收缩发力。咸味伤肾,肾主骨,骨伤则痿,即萎软不能行走,称为“枯”,意思是肌肉干瘪:枯瘦。枯泄相搏,即萎软无力的骨骼肌与枯瘦的肌肉身躯相互促进,恶性循环,这就是断泄,即筋骨萎缩,肢体痿废不用之证。
      历节病的病因是:第4条“汗出入水中”,汗出腠理开,水寒之气乘虚而入,伤卫损营,三焦元真之气不能通过营卫输布于四肢肌肉骨骼,即四属断绝,身体羸瘦;同时湿浊下注,两脚肿大,关节疼痛,痛处黄汗出,郁而发热,是属历节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4:01 , Processed in 0.0521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