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5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19 13: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哲医愚钝,但求知若渴。
因受本论坛zajian先生提示,于经络之研究,必知“物性共存”之理,特此,辟专题汇粹。望各位老师及同仁,就经络之研究及“物性共存”之理,不吝赐教。
哲医深表谢意。[/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7-4-19 14:3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哲医:你好!你太客气了。其实,对经络的研究我们都不能象捉谜藏一样再玩下去了,在目前科技不能发现的今天,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去实践。用佛学的语言讲要“印证”,怎么印证呢?就是“炼气”。现在的功法很多,副作用也很大。如感兴趣,我的《太极意念静功》可以一试,没有副作用,如你真心修炼,心性双修,再加你哲医的医理结合,治病不在话下,了解经络实质也不成问题。现在中医也在“生病”,不能“违疾忌医”了。本论坛上有自学大纲,自学1-3月后,你如觉神奇有效,我们再来研究。
3
发表于 2007-4-19 14:5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4/19 02:58pm 第 1 次编辑]

物性共存,世界至理,愿哲医老师此意引来高人无数,让我等学子满囊而归。只是若有世间未明之物,还需斟酌分寸。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7:1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下面引用由南方文化2007/04/19 02:34pm 发表的内容:
哲医:你好!你太客气了。其实,对经络的研究我们都不能象捉谜藏一样再玩下去了,在目前科技不能发现的今天,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去实践。用佛学的语言讲要“印证”,怎么印证呢?就是“炼气”。现在的功法很多, ...
很抱歉,先生未识哲医本意。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7:14: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7/04/19 02:56pm 发表的内容:
物性共存,世界至理,愿哲医老师此意引来高人无数,让我等学子满囊而归。只是若有世间未明之物,还需斟酌分寸。
知哲医者,水流先生也。
6
发表于 2007-4-19 19:3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7/04/19 05:12pm 发表的内容:
很抱歉,先生未识哲医本意。
哲医:经络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中医问题。作为中医有责任亲身体验经络之气的变化,否则,古人之言,如在云里梦里。有些人辨别不清,就误人子弟。上次我出了一个题目:经渠、太渊、左关、云门四个穴位的取名问题,不去实践怎么能真正理解?望文生意是会误人的?前怕狼后有虎怎么办?现在我把四个穴位的个人理解在此说说,欢迎指正:
当我用意念之力作用到经渠穴位,同侧半身,血液循环明显加剧,有血如渠开之感,并感觉呈明显的上下运动,或许古人由此命名的原因。同理作用到太渊穴位,血液循环布满全身,但循环之感相对于经渠的感觉要缓和一点,全身好象都沉浸在血液循环的感觉中。当作用到左关,血液循环明显减慢至平静,好象关掉一样,这种平静就是我们平时的感觉。当作用到云门,感觉有光亮的星云。(以上都是实践中的感觉)。或许取名由此而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09:07: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下面引用由南方文化2007/04/19 07:31pm 发表的内容:
哲医:经络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中医问题。作为中医有责任亲身体验经络之气的变化,否则,古人之言,如在云里梦里。有些人辨别不清,就误人子弟。上次我出了一个题目:经渠、太渊、左关、云门四个穴位的取名问题,不 ...
南方文化先生:
你说,作为中医有责任亲身体验经络之气的变化,哲医固然愿意亲身一试。但是,经络之气的变化,是否如你所说的亲身体验,并且,你的亲身体验,是否就是经络之气的变化,尚待商榷,并非公论。哲医在这方面的体验,确实是空白,但是,就此而言,哲医倾向于逸湘先生的功夫和经验。
8
发表于 2007-4-20 11:45: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关系“经络之气”各阶段的描述,我看到的比较权威的是散见在南怀瑾的著作中,你有空去看看《南怀瑾全集》,他是佛道双修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13:1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下面引用由南方文化2007/04/20 11:45am 发表的内容:
关系“经络之气”各阶段的描述,我看到的比较权威的是散见在南怀瑾的著作中,你有空去看看《南怀瑾全集》,他是佛道双修的。
南怀瑾老先生,儒释道皆通,造诣颇深,亦知医,但不专医。所以,老先生对经络之气的描述,并不系统,且文学性很强,不能作为医学学术研究的标准。准确而言,南怀瑾老先生重修佛而兼识道教,决非佛道双修。
10
发表于 2007-4-20 14:1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特辟“物性共存”专题汇粹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7/04/20 01:11pm 发表的内容:
南怀瑾老先生,儒释道皆通,造诣颇深,亦知医,但不专医。所以,老先生对经络之气的描述,并不系统,且文学性很强,不能作为医学学术研究的标准。准确而言,南怀瑾老先生重修佛而兼识道教,决非佛道双修。
此言差矣,好好看,不要忙下结论。过去我也浮光掠影,后来才知真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1 04:16 , Processed in 0.0523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