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1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谈“火郁发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9 04: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5/12/29 04:07am 第 1 次编辑]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诚中医治病千古不易之法则也。
     火郁发之,是运用具有发泄透散作用的中药,治疗热伏于体内所致病证的方法。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
    于此论深悟之,热伏于内,治证不当早用收敛之药,因其妨碍清散透热也
   
    近观某网之一病案如下:
     
    “老年男性,79岁,山东人,感觉发热,穿着衣物少,出虚汗,下午5时左右加重,时有腿痛,心慌,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细,口干不苦,二便正常,睡眠可。辨证:阴虚发热、虚烦症。治则:滋阴、清热、除烦。方药:沙参15 天麦冬各10 生熟地各10 赤白芍各10 当归10 川楝子10 元胡10 地骨皮15 知母10 川芎10 菊花10 "生龙牡各30" "金英子10" 桑叶10 百合10 葛根15 甘草5 投3剂症状稍减仍虚汗多,舌脉同前。上方去沙参、天麦冬、熟地。加黄芩10 生石膏30 生龙牡增至50又3剂收效甚微,再诊,仍多汗发热,便稀,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浮,胸闷。改方:瓜蒌15 枳壳15 生地10 元参15 生石膏50 知母10 黄芩10 川芎10 地骨皮15 胡黄连10 生龙牡各30 金英子10 桑叶10 菊花10 甘草6又进三剂仍有上述症状,大便干、小腹坠胀,舌脉同前。上方去知母、黄芩加海蛸15 乌药10 边桂3 再进三剂,未果。
    对此病例本人百思不得其解,阴虚症状明显,为什么一用滋阴药物就胸闷呢?再说大队伍的滋阴清退虚热的药物热症该减呀?望各位前辈指教!!!!!!!谢谢! ”

     
    围绕此病案,诸医讨论达四页之多,我谈看法如下:
    “ 设楼主辩证不错,我对此案看法如下:
    舌质红,胎薄白,脉弦细,可知阴虚血分有热,气分当无热,设气分有热,胎不当薄白,而当黄也。
    弦应东方肝胆经,肝郁气滞者脉常弦,气郁久必生血淤,我判断此病人应有淤血存于内。(腿痛者,淤血阻络,复加火热所致也)
    由此可以大致判定,"阴虚血热,淤血阻络。”
    为什么用大队滋阴清血热药不效而反胸闷呢?我认为原因如下:
    1,方中虽用了活血化淤药,然嫌力轻,药不胜病。淤血不去,热阻塞于内不得清透。
    2,方中不应用龙骨牡蛎金樱子乌贼骨等收敛止涩药,(不能见汗就止汗,治病当求本)且又用量很大,凡有火热之证,不可轻用收敛药,切记内经“火郁发之”之训。早用收敛药,火无去处,何谈清除?且收敛止涩之药,又妨碍淤血消除也。
    本为经络有淤血阻滞,复加收敛,不胸闷若何?
    前方不效,后方又加大队清气分热的药就更不应该,胎不黄,气分本无热,清之何来。反伤脾胃中阳,病情转增复杂。(老头大概身体不错,不然,早经不起你这几番折腾了。)
    希望楼主再夯实一下中医基础辩证施治与内经古训,必竟我们是在与人命打交道。“
     
    曾观某网之一患者,患肝炎服五味子反不适,何者?肝炎早期湿热未清,不当早用收敛药也,违反火郁发之之训也,闭门留寇,病必不除。
    就火郁发之之治法,略谈体会如下:
    凡有热伏于内之证,应仔细审查其脉有无郁滞,若有郁滞,必加理气活血之药,而且量要达到能胜病。不然,经脉不通,纵然有清热药必不能达其病所,热必不除。
    凡热伏于内,不可早用收敛止涩之药,因妨碍其透发也。
    凡有淤血之病,尽量少用收敛止涩之药,妨碍淤血消散也。
2
发表于 2006-10-30 20:5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好 只是未看到效方 可惜
3
发表于 2007-7-9 12:3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火郁汤:兰室秘藏方:升麻、葛根、柴胡、白芍、各一两防风、甘草各五钱。为粗未每服五钱、入葱白三寸、水煎服。治火郁于脾、五心烦热。另:证治汇补方:连召、薄荷、黄芩、枝子、葛根、柴胡、升麻、白芍。水煎服。治火郁于中,四肢发热、五心烦闷、皮肤发赤。
4
发表于 2007-7-22 10:16: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学习
5
发表于 2007-8-13 21:1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下面引用由hulaiyuan2007/07/09 00:30pm 发表的内容:
火郁汤:兰室秘藏方:升麻、葛根、柴胡、白芍、各一两防风、甘草各五钱。为粗未每服五钱、入葱白三寸、水煎服。治火郁于脾、五心烦热。另:证治汇补方:连召、薄荷、黄芩、枝子、葛根、柴胡、升麻、白芍。水煎服 ...
宜加随证择药也。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07:28: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感谢胡先生参与讨论。
7
发表于 2007-8-16 13:13: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交流有益于中医发展。
8
发表于 2007-11-18 20:2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溪流先生:“于此论深悟之,热伏于内,治证不当早用收敛之药,因其妨碍清散透热也”理之致也!正如王绵之认为“既是火郁,单用发之为治,若少有不当,反易挑动郁伏之火四扰,不如与苦寒相配为妥,所谓清中有散,可散郁伏之火热于无形”。个人认为前医清散不足,收敛有余。如桑叶10克,我在临床对此证,桑叶一般30克。
   
9
发表于 2007-11-25 23:34: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我认为其不光有阴虚还有阳虚
10
发表于 2007-11-30 18:0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谈“火郁发之”

治证不当早用收敛之药,因其妨碍清散透热有违背“火郁发之”之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0:38 , Processed in 0.0548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