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中医理论的科学建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2 10:4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高儒贵在 2006/11/12 10:50am 第 1 次编辑]

论中医理论的科学建构
   高儒贵
中医药学是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一个奇特现象,没有哪一门科学学科能够像它那样,绵延数千年仍保持旺盛活力,这本身是个谜,而保证它旺盛活力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人们称之为科学性,正是今天中医现代化所要解决的谜中之谜。为了找到这个科学性,现代的人用现代的思维和方法,像解剖“标本”一样企图弄清它的“构造”。然而几十年过去,不仅构造的东西未能搞清,却几欲扼杀了它的生命。面对如此结局,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下思考:中医的科学性到底是什么?二千年前的中国古人根据什么创造了它?为什么今日的中医说明不了它?为什么当今先进的科技手段也无法弄清它?难道它是不曾为西方人所知、而中国人虽然早知、但因某种“缘故”却被后来人严重忽略的一种特殊的、甚至是“更高水平”的科学?这样的思考似乎是悖论。如何克服这个悖论?现代逻辑学认为,一个成功的理论,必然是某种规律和某种初始条件演绎的结果。既然四十多年的西化方法已经证明失败,我们何不试着放弃那个“缘故”并跳出长久以来的固化思维,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按照逻辑学的原则,回到历史的源头向先人们请教,寻找出他们当时创造中医理论的初始条件及其规律。
建构辨疑
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天人整体观。关于这一特色的产生,翻开中医教科书,几十年来几乎千篇一律,无不说它建构于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现象的具体学科,如果说中医理论建筑在哲学之上,是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我们知道,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先有具体科学的发现,后有哲学的认识论。故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亦不论现代的或者古代的,哲学都不是用来直接针对具体问题的。一个具体的科学学科,对自己的研究对象需要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理论,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套用一个不适合解决具体问题的理论来充当自己的理论。回顾中外的科学发展史,没有哪一个具体学科把哲学的理论完全照搬过来当作自己的理论,即使它的理论再高明也不能越俎代庖,中医学的构建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仅限于宏观指导方面,虽然它们共同使用了阴阳、五行这一类概念,但二者的内涵绝不可能一样,哲学的概念抽象而一般,医学的概念特殊而具体,如果把哲学概念当作医学概念,只能得出正确而空洞的结论。存在于许多人头脑中的中医是经验医学、中医的前途只能是废医存药等思想,正是由这种哲学构造论造成的。
中国古人根据什么研究人?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最早的经典《内经》亦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他们共同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它们遵守共同法则,人体虽不能洞视,但天道可仰观俯察,若能通晓“天道”,即可知晓人理,中医学理论正是这一观念的产物。因此,欲理解中医,首先要了解古人的“天道”思想。
研究“天”的学问,属于自然科学的天文学范畴,在这方面,中国古人研究最早,成就亦最高。不仅当时的记录资料异常丰富,一些观测结果更是精准。即使在今天,这些成就仍为世界上很多科学家所赞佩和重视。尤其要特别指出,与西方的古天文学不同,中国的天文学始终受到思想家们的关注。古代的学者不似现在的学者,他们往往是通才而不是专才,比如老子、孔子等人,既是社会学家亦是自然学家,他们参与天文学研究,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和描述现象,而是透过现象追求本质,以他们的睿智宏思,总结出学说理论,然后把这种学说理论扩展应用到其它领域。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天文思想的影响,故不论是哲学或医学,在其形成之初,均以当时的天文学理论作为构建基础。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它们通常采用解释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易经》和《道德经》俱是讨论哲学的书籍,里面就充满了丰富的天文学内容;《内经》是中医学专著,它总结先秦以前的医学成就,同样记载了大量的以天文学为主的自然科学成果。正是这种看似“朴素”、“原始”的方法,使古人的眼界超越了狭隘和局限,铸就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阴阳、五行的概念本来都成熟于天文理论,因此,哲学与医学共同使用这些概念就不足为奇了,哲学以概括和抽象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普适于各个领域,中医学则把对“天”的本体认识移入到对人的本体认识上,专门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就像西方的物理学和化学产生了西医学,中医学以代表了东方自然科学最高成就的天文学为建构基础,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当我们不是以哲学的方法而是以本体的天道思维重新审视中医理论时,就会发现,它构建的体系精妙合理,逻辑运用严谨周密,具有完美的科学形态和丰富的科学内涵。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把天文理论演变成中医理论的。
天道本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最基本概念。古人用“道”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内经》则将道的思想全面引入生命的研究之中,用以阐释人的生命奥秘和防病治病原则。如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等等。“可不通乎”的“道”,是《内经》演绎中医理论的根源,其中应包涵极其重大的科学原理。可是由于哲学概念的误导,仅被后人以空泛的“规律”一词视之,则丧失了“道”的科学本义,使得我们对上面经文的重要内涵无从得知,也使由此衍生出的中医理论变得扑朔迷离。假如我们不以道的哲学观念,而以最初的本义之道来看上面那些话,是否能有另外不同的意境和收获呢?让我们先从老子的道论谈起。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一段重要文字,明确指出了“道”的本体性。所谓“有物混成”,即认为道是浑然一体的客观存在之物;它“独立而不改”,永远不改变自己的面貌,也就是说,它不依赖于人的精神而存在;它“寂兮,寥兮”(《内经》有“太虚寥廓”之语,故寂、寥二字亦言宇宙太空),孤漠的寂守在那遥远广阔、浩瀚无边的地方;“周行而不殆”,则说它永远保持着“周而复始”的运动状态。什么样的“物”能够具备老子给定的条件呢?很显然,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只有宇宙天体的运动与之符合。现在人们观测到的银河系、太阳系中所有恒星、行星、包括人类生存的地球,它们的存在方式,都是“周行而不殆”的。即便更加遥远的河外星系,它们的运动形态也都是旋涡状的。故独立而不改的旋周运动,是永恒不变的宇宙公理,这即是老子最初赋予道的科学本义。
由于对这段话中“天地”二字的模糊解释,有人以为老子的道是唯心之物。他们把“天地”理解为宇宙,认为“先天地生”,即道在宇宙之前,没有宇宙先有道,这个“道”自然成了凭空想象了。实际上,这个解释并不正确。古人认为,天为上,地为下,天地湮蕴,万物化生,故《易经》、《老子》、《庄子》、《内经》等书提到“天地”时,大多与万物相联系,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内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天地能生万物,万物也只地球才有,故从万物的角度说,将“天地”释为以地球为主同时包括太阳、月亮等与地球直接相关的天体是符合古人原意的。因此,老子这段话,不仅正确描述了宇宙中星系、星体的运动状态,也揭示了地球的演化根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就是说,在还没有地球以前,“道”就早已存在于宇宙之中了,地球的诞生,正是由它育化而成。相对于银河系、太阳系来说,认为地球产生于它们之后,是合乎宇宙演化规律的。
“道”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观察,通过思维觉悟而发现的我们这个世界最基本、最实在的东西。它的实在性,不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老子说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道隐无形”是它的一大特点。道周行而不殆,又隐而不见,用现在的观点看,它是否就是今天科学所说的“空间场”呢?现代科学证实,“场”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无影无形,又无所不在,太阳系是个引力场,地球是个电磁场,原子是个介子场,人体是一个生物场,它们都以场的形式存在。场是事物的相关性场所,一切实体都依场而存在,实体如果离开了场就失去相互关系从而失去它的存在根据(如原子以场的形式维系各种粒子的运动,破坏了原子场,粒子便不能独立存在)。对于物质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现代场论认为,“场”的张力和震荡是空间的固有属性,空间中充满了各种的场,当所有的场都处在能量最低的基态时,空间表现为无任何粒子的真空。这些场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场可以激发,场的激发态表现为粒子的产生。场的激发态是一种什么状态?从上面列举的四个场看出,太阳、地球、原子的场都是旋转的(生物场的旋转将在后面讨论),可以这样说,物质产生于空间旋转。那么,空间的旋转是如何发生的呢?物质实体又是如何在旋转中产生的呢?对此老子首先这样表述:“道法自然”。“自”在甲骨文中是“鼻”的象形字,“然”是状态,“自然”即鼻息状态。老子以鼻息摧动胸廓舒缩用来比喻说明空间的驰张状态,这和现代科学对真空基态场的描述何其相似。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万物之根”。“谷神”是道的别名,即空间旋转(“谷”喻空间,“神”指旋转而表现出的变化),旋转产生相对的两股力量,老子谓之玄牝,玄牝两股力量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分析至此,老子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楚,道的前身是“自然”的真空基态场,基态场一旦激发,就可能发生旋周运动而形成道。旋周运动必然产生动能和势能,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质能转化原理,当能量一旦凝聚为质量,就可诞生能够被人感觉到的有形的物质世界。因此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看来,老子研究万物起源问题,触摸到了空间本质,他所描述的道的空间场性质,已接近了当今最前沿的科学阵地。
老子又说:“强名之曰大。” 还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将道称为“大”,则具有无限包容的意义。说明道是以旋周运动包容着无数个别事物的统一体。毫无疑问,老子的道又具有整体和系统的特征。仔细体会老子所言,老子的系统观与现代的系统论有本质不同。现代系统论是在近现代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具体科学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对整体事物的认识,受分析、还原论的影响,还摆脱不了要素组合的观念,故它的研究对象适宜于人工组装的物质系统,如现代大工业的机械化生产。而老子的系统观产生于无中生有的演化认识,认为系统中的一切实体、一切相互作用关系都由整体的旋周运动所派生、所决定和制约,故它适用于具有自组织特征的物质研究,如地球以及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一切自然现象。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古人以道的观点看问题,不仅是整体、系统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它的旋动观点。
“道”的系统性,只是对事物关系的总体概括,为了深入系统的内部,了解事物的变化,古人又在道的基础上提出了“气”与“阴阳”二个概念。道中有物的“物”,即是指气。《庄子》说:“通(充)天下者一气耳”,这与西方科学的“粒子”概念相似,它是构成有形世界的微观成分。与西方所不同的是道中有“象”,这个象,指道运动中“曰逝、曰返”即相对相依的两股势力形成的两种能量属性,具体表现为寒热,古人则称之为阴阳。气的聚散表现为事物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则是阴阳。现代量子物理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认为,电子的跃迁是在光子的作用下发生的,当电子吸收了一个光子就跳到更高能量级的轨道,当电子跳回到较低能量级轨道时就释放出一个光子。阴阳与气的关系就相当于光子与电子的关系。古人不可能观察到微观层次,但这种光电效应同样可在宏观上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肉眼观察到的气运动状态,如《内经》所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即可视为光电效应的宏观表现。气为什么能上能下呢?古人认为与寒热(阴阳)有关。《内经》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这与现在的地球物理观测一致)。在下之气,吸收了光热,则清轻扩散而上升,在上之气,遇寒释放光热,则重浊凝聚而下降,因此,古人把受光热呈上升状态的气,称为阳气,而把离光热呈下降状态的气,称为阴气。以此看来,寒热相当于相对的光热能量,进一步说,相对的光热能量也就是阴阳的本体实质。
气、阴阳与道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狭义相对论的质能等价原理认为:当物体逐渐加速,在不断获得能量的同时,其质量也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运动(速度)产生能量,能量产生质量。与此相似,道的旋周运动必然产生阴阳(相对能量)运动,阴阳运动必然产生气(相对质量)的聚散。三者的关系,道是第一位的本原概念,阴阳是第二位的相互作用概念,气则是居于最后一位的相互作用的体现者概念。中国哲学常说的气运动属性,实质是指气对道与阴阳的依赖性。道与阴阳的关系即运动与能量的关系,阴阳与气的关系即能量与质量的关系,运动(速度)决定质、能的变换,故事物的真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表现出来。道的运动法则是旋转,旋转是一切动力之源,地球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受地球旋转的制约,我们无法想象,地球一旦停止了旋转,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 以下内容由 高儒贵2006年11月12日 10:51am 时添加 -=-=-=-=-
运气学说
通过以上讨论,“道”的科学涵义已经十分清楚了。世上万物,无不受道的制约,从大到宇宙的星系、星体,小到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无不遵守道的规则,作为万物之一的人自然也包括其中,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正如老子所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无形而实有,它在冥冥之中的支配和制约作用,使现实世界体现着秩序和规则,这一法则由哲学家们提炼出来,作为思想和方法用来指导人们的认识活动,成为哲学的抽象概念。抽象适用于哲学,但用于医学却未免虚浮空洞,为了掌握它们对现实世界尤其对人是如何支配和制约的,这就要求在具体内容上对本义之道的了解必须深化,而由此进行的研究,则诞生了古运气学说,产生了在哲学中没有的五运六气、六经脏象、标本中见、神机气立等一系列能够阐明自然现象并同时说明人的生命现象的具体的医学概念。
五运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实际上它是道的量化名称。它根据上古天文学著作《太始天元册》记载的星宿位置和《易经》的河图位数,把道的圆周运动形式划分为上、下、左、右、中或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以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代表之。凡是旋动系统中的事物,都可归属于五个方位,故《灵枢•通天》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五运的突出贡献,是它强调了老子的道所没有明显表达的那个处于中心地位、具有主导作用的“核心”。当我们打开那幅神秘的河图就会发现,它好像一张行星围绕太阳的运行图,又像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模式图。在这里,宏观与微观一体,普遍与具体交融。世界统一于道,河图是道的细节化的标准模型。有核心的旋动都是稳定系统,如太阳系、地球、细胞、原子等。地球上也有很多旋动形式,如风的湍流、水的旋涡等,但它们都未形成稳定核心,故只能表现为短暂的一时现象。
行星的能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以自旋的能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同时要围绕太阳公转接受太阳的能量形成昼夜寒暑的变化。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行星都围绕它运转,向阳的一面光明而温暖;背阳的一面寒冷而黑暗,九大行星俱是五运阴阳的运动形式,可是为什么生物偏偏产生于地球?当我们读懂了河图上那些各个方位的黑白数字再结合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段话,就会彻底明白其中道理。这是因为其它星球都只停留于一生二的阶段,只有我们的地球以其特殊条件(地球上的水)和与太阳构成的特殊关系(适宜的距离、速度、角度等),随着地球的绕日过程,地球的阴阳进行消长转化,由一生二而进入了二生三的境界,发生了四季变化,才化生了万物。何谓二生三?《内经》说:“阴阳之三,何谓也?气有多少,异用也”。又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是谓三阴三阳”。二生三是指阴阳各分为三的六气,六气以其不同性能,分别或协同地作用于地球:“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内经》语),于是地球物质发生变化(物理的、化学的)。六气是生态要素,其它星球没有六气,便是非生态空间,非生态空间是不可能有生物发生的。只有我们的地球有了六气才形成了生态空间,从而产生了地球上的万千气象,造就出形形色色的生物种群。这就是为什么老子不说二生万物,而说三生万物的根本原因。五运是宇宙不变的运动形式,六气是地球永恒的运动主题,五运与六气结合在一起,是地球上万物遵守的法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发生和灭亡的主宰,是彰显秩序的所在。这就是《内经》“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一段话的真正内涵。
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受共同法则支配,人体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五运阴阳系统。《内经》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古人认为,天有五运六气,人亦有五运六气,因此《内经》在论述自然界五运六气规律的同时,也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与自然界相一致的人体生命运动的五运六气图景:“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脏为肺;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脏为肾”。“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
这个图景是个有序、稳定、开放的系统。它的有序性表现在它的五运环周,就像地球永远一个方向绕太阳运转,至一定方位产生春、夏、秋、冬一样,人体的阴阳也围绕一个中心进行上、下、左、右的运动:阴极于下,中抱阳气(阴极阳生),则阳自下升,升于左,则温气成木而为肝,升于上,则热气成火而为心。阳极于上,内含阴精(阳极阴生),则阴从上降,降于右,则凉气成金而为肺,降于下,则寒气成水而为肾。阴极阳生,阴中之阳,复又上升。这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过程,不是五脏的形质运动,而是五脏阴阳的运动,在《内经》称其为“神”,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空间能量场”的流变秩序。
有序过程的稳定,取决于在中的“神机”。《内经》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在河图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得五而六;二得五而七;三得五而八;四得五而九。水、火、金、木四象之生,非在中的土之五数不成,故土为河图神机(这一道理可用太阳系和原子来说明,太阳系的行星和原子的电子所以都围绕它们的中心运转,因为太阳系、原子质量的99% 都集中于太阳和原子核。由于太阳与原子核的质、能最大缘故,故它是广义相对论时空弯曲的原因。)《内经》说:“湿气在中”、“中央土以灌四旁”。人之脾胃在中而属土,二土相合,燥湿共济、阴阳互动,似“枢纽”一样,沟通水火,转运金木,升肾肝而降心肺,故脾胃为人体生命的“神机”,主导人体内部脏腑阴阳的升降运动。
《内经》将有机体的开放称为“出入”。 对于开放机理,古人认为是由有机体整体的结构特性所决定的。《老子》说:“万物负(外负)阴而抱(中抱)阳,冲气以为和”。《易•彖传》在解释泰卦时说:“泰,……吉,亨,则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他们都认为,凡是开放的有机体系一定是阳秘于内而阴敛于外,如此才能内外相交(冲气)而保持和调状态(和实生物)。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热力学系统,在熵增加(释放热能)的过程中,它必须吸收和贮藏太阳的光热能量来保持自己的负熵(这在《内经》称为“相火以位”),而这一功能是靠它“负阴而抱阳”来实现的。《内经》说:“高者气寒,下者气热”。现代地球物理学证实,在地球表面,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则下降0.6摄氏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而地球内部则充满能量(地热、天然气、石油等),这即是地球的“负阴而抱阳”(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可否将现在地球变暖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现代工业对地下能量的过度开采,使地球不能阳抱于内而外泄,导致地球不能阴负于外而大气变暖?)。在生命研究方面,美国生物化学家福克斯在1958年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各种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加热,发现它们形成了跟蛋白质分子链很相似的长链。最令他惊讶的是,当把溶解在热水里的类蛋白冷却后(将蛋白质分子链放入冷水中),发现这些类蛋白收缩一团形成“微小的球”,它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像细胞一样,在营养液中能胀能缩,能生出芽还能分裂。(〔美〕I.阿西摩夫.《生命的起源》)这一实验过程证明,“负阴而抱阳”是形成生命的一个必须的结构机制。人体更是个“负阴而抱阳”的结构。《内经》说:“根于外者,命曰气立”。又说:“太阳主外”。“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太阳是寒水之气的代表名词,太阳主外,即寒水之气周布于体表。皮肤在人体的最外层,相对身体的其它部分而言,不论自身感觉或温度计测试,都证明皮肤是人体温度的最低部位,所谓“根于外者,命曰气立”,即指皮肤的相对低温性能。这一性能对人的生理极其重要,它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交流的中介。《内经》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水下溜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当春夏阳气升发,人体的阳气亦升发,代谢旺盛,产热增多,则体内的热量移向皮肤通过排汗而向外扩散;当秋冬阴气主令,人体的阳气收藏,代谢低下,则汗孔闭敛,人则趋于温暖之处通过皮肤以吸收外界热能。正是由于皮肤的这一相对低温性能,体现出现代非平衡态热力学中“耗散结构”的“随机涨落”现象,从而从外部保证了人体机能的和谐与稳定(皮肤的相对低温机制如发生障碍,即是外感疾病一切症候的形成机理,这在《伤寒论•太阳篇》中有详细论述)。故人体“耗散”机能的实现,必然以“负阴抱阳”为其结构前提。
六经本质
运气学说是以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具体学科,故它是科学而不是哲学。中医学以运气学说为建构基础,故中医是科学医学而不是哲学医学。遗憾的是,自汉•张仲景以后,运气学说被片面的演为预测之术而脱离了医学,至于今日更将其视为封建迷信而畏之如虎或不屑一顾。中医丢掉了运气学说等于丢掉了灵魂,以至后人对《伤寒论》的六经竟无能解者。天地万物以六气为化生之源,人体脏腑亦以六气为生化之本,故《内经》特别重视六气,将其称为六元而说“六元为本”(元乃始生之意,如《易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六气随五运而化,在自然界各有治时,在人体亦各有治理的脏腑和经络,《内经》为了统一人与自然,“以所临脏位,命其病也”(《内经》语),又创六经之名,以作为六气的代表标志而把六气所治理的对象全部囊括其中,故又说“六经为标(标志)”。
六气随五运周行于天地之间,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六气属于围绕人的外环境空间中的原生态因子,它以周期性的机制直接影响包括人类在内的土壤、森林、草地、动物、微生物等次生态环境要素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人不是封闭系统,如以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为主体,细胞间隙同样也构成了细胞的环境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是否也存在着与自然界类同的原生态因子,细胞、组织、器官的活动与功能是否也要受到这些因子及其运行机制的影响和制约,这确实是需要现代医学深入思考的问题。
人的正常感觉,外凉而内温,上清而下暖;人的生理活动,气凉则外敛,血温则内发,上清则神宁,下暖则精盈,这都是运气在人体内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实在迹象。《内经》说,经络循行于经隧、分肉、蹊谷之间,说明在古人的意识中,经络是一个组织间的空间概念。六经名称是六气的代表标志,《内经》将十二正经分别冠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名,就是强调人体内环境空间中存在着六气要素。而不同部位的脏腑亦冠以六经之名,就像南人细腻、北人粗犷一样,则是不同的空间环境赋予脏腑的不同属性。人体脏腑的六气属性对于脏腑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如肺主呼吸,是肺的功能,而肺气清凉,则是环境赋予肺的生理属性,没有肺的清凉属性,就不能保证肺的呼吸功能,故脏腑的六气属性是深刻于脏腑功能的更高级概念。六气的意义是指它的时空特性,它存在于自然界一切生命系统性的外部和内部,作为系统的原生态因子从两个方面协同的影响和主宰生命系统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这即是中医所特别强调的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应的真实含义。例如西医学认为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受生物体内的整体平衡调控系统的调控并与时间有关。细胞生存于环境之中,环境因素的变化必然影响细胞的功能,人体的内环境空间是连续而没有间隔的整体,它必然与外环境空间发生密切联系,而外环境空间是随时间变化的。如此看来,我们有理由把人体内的这个与空间和时间相关联的整体平衡调控系统视为六气系统。
人的生理、病理无不是六气作用。在《内经》中,六气的生理,体现为六经的“标本中见”正常关系,六气的病理,表现出六经的“六气同化”、“标本中见从化”异常变化(这部分内容即中医的生理学、病理学,笔者另有专文讨论)。以六经(六气)为纲领,不仅可以全面说明复杂的人体生理机能,更可执简驭繁的辨识内外感伤各种疾病,因此《内经》又说:“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以六气辨杂病、《素问•热论》以六经辨热病,俱是这一纲领的理论范示。至张仲景则全面继承了《内经》的运气思想,通过实践在《伤寒论》中将外感与杂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性的使六经辨证跃上了新的高峰,运气学说从此进入了实用领地。
六经代表的脏腑经络,是由六气编织的关系网络。每一组织器官,都处于六气的相互作用之中,故对某一脏腑病变的治疗,常常可通过调整六气而实现。比如阳明病,除了考虑季节因素外,其成因,既有阳明胃家素实,亦有从太阳、少阳而来;其去向,既有阴液劫夺之脾约,亦有少阴、厥阴之发展。《内经》说:“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一个阳明病,通过燥气的标本中见关系,便联结了大肠、胃、脾、肺、心、肾、肝、胆等几乎所有脏腑器官,因此在治疗上,便可通盘考虑,细致分析,根据燥气与其它五气在病理上的从化规律,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有者求其有,无者求其无。如热盛便结者,施以白虎、三承;太、少未罢者,先予桂麻、柴芩;二阳合病,大柴胡主之;脾阴约减,有麻子仁丸;水涸少阴,则急下存阴等。六经病的所有治疗方剂,俱是针对六气(阴阳)的异常状态,采取从整体上进行调整的方法。它从根本上抓住了疾病本质,体现了与《内经》传承一致的“治病求本”思想。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科学的逻辑体系,它包含了脏腑、八纲等辨证方法,使中医的辨证成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它在实践方面真实反映了它自身与疾病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它同应用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掌握这一理论方法,能使我们在疾病的辨治中,总观全局,统揽全程,做到以此知彼,见微知著,知常达变。它是中医学的精髓理论,是医学发展史上的创世丰碑,故千百年来,《伤寒论》以其卓越的实践指导价值和神奇疗效,而备受中、外医家所尊崇。


-=-=-=-=- 以下内容由 高儒贵2006年11月12日 10:51am 时添加 -=-=-=-=-
当前的中、西比较思考
迨至宋、元以后,医家不识运气,不解六经,把《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包含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经络等个别内容与六经割裂来,片面强调所谓‘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又另创什么‘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更有甚者提出‘医林改错’。精华已丧,徒存皮毛,人自为说,门户纷争,中医学从此走向衰落,开始陷入了混乱局面。解放后编制的中医院校教材,继承的就是这一时期理论,由于不了解中国古人在二千年前的科学成就,不知道中医理论来源于运气学说,进行的中医现代化教育,因理论缺陷,不知所以然,一方面不得不求助于外部而附会西医,一方面又为保住“特色”而推行所谓的辨证标准化。这样的结果背离了《内经》、《伤寒论》的原则精神,沦为僵硬的教条,它严重束缚了人的能动思维,使医生的眼界局限于表面的形下范围。中医丢掉了自己的科学灵魂,跟随西医走上分析、还原的道路,中医临床再也无法达到《伤寒论》那样的高超水平了。四十余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医,不仅未见产生出像老一辈中医学家(他们都是精通《内经》和《伤寒论》的医学大家)那样的以卓越疗效著称的名医,相反却一代比一代退化,甚至丧失了信心。造成中医现代化这种局面的原因,究其根底,严格的说,它是采用了一个错误的方法,在研究一个错误的前提。
西医是建立在物理、化学、数学等近代分析科学基础上的学科,其还原性思维,必然决定了它们照搬研究机器的方法来研究人。其力图通过分析的途径从物质结构上说明人的生命,这在中国的古人看来,它追求的不过是通过延长感官可以发现的那部分属于表面层次的“形器”而已。不可否认,人有机器属性的一面,现代医学借助于高科技手段,从简单的血压计到复杂的核磁共振成像仪,以其定量分析影像定位等,可以监视和测量人体的所有结构,也可以有限的解决某些局灶性病变。但单纯机器观点并不符合生命特性,太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上述那些高科技手段有很多弊端,许多检查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不可靠的、错误的结果常常发生,甚者有时检查过度,给人体带来损伤,这还不算严重,更危险的后果则是来自于检查之后的那些可怕的药物和手术。许多西方人士对此已经开始认识,如美国医学通讯记者林内•麦克塔格特就在她的《医生对你隐瞒了什么?》一书中列举大量事实写道:乳房X照片与其说能诊断癌症,不如说能导致癌症;在许多情况下,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还不如置之不理;那些降胆固醇药物实际上会增加死亡危险;在许多情况下,现代医学所谓的治疗措施实际上比疾病本身还要糟糕。她甚至坦言,某些曾为西方人引为骄傲的高科技手段是“医学中的伪科学”。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随着地球的自转、公转,人体的机能状态亦发生着同步运动。为什么人的生理有生物钟现象?为什么有些病有好发时节?这其中的奥妙,如果不了解天人之间的关系,不懂得五运阴阳的道理,仅凭现时的高科技手段是无能为力的。观察人的五运阴阳,古人的方法首先是以大自然作参考系,从自然界运气的不同时期,就可推知人体不同时期的运气状态,故《内经》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其次是从人的生理征象来考察,因为人体不同时期的运气状态,决定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理特点,通过有形的生理变化,即可测知无形的运气动态,这其中尤以脉搏的表现最为真实和准确。《内经》说:“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泄无失,与天地同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是人体顺应四时的正常脉象,假若出现非时之脉,则说明人体运气未与天时相应,人在生理上就会发生异常而表现出疾病。《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病必求其本”。除了脉诊,还有视色聆声等,俱是用于“求本”、观察人体运气状态的巧妙而有效的方法,它们虽然表面看起来似乎原始简陋,但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哪一项高科技手段可以取代。
怎样看待人的实体组织?现代组织胚胎学通过实验发现,将成为动物尾巴一部分的一个细胞,如果移植到该动物的头部,就会发育成为该动物头部的一部分,这证明胚胎细胞的组织分化,受该组织所在部位环境的影响。现代心理学亦清楚的认识到,大脑的发展与完善,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离不开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制约性。而二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对此认识则更为深刻,《易•系辞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虽然《内经》时期已经有了很详细的解剖,但运气理论不拘泥于器官形质,而是认为存在于形质后面的无形之道才是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此《内经》命名的脏腑都不是形质的脏腑而是运气的脏腑,如说:“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心者,生之本,神之变,……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通于春气;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通于土气”。用心领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三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就可知道,《内经》提出通于夏气、通于秋气、通于冬气、通于春气、通于土气的所谓脏象,其意义不在于区区的表面形迹,而是本于自然、天人合一、禀应阴阳、以天地运气为根据的关系模型,指示人们从全方位的运气时空角度透视人的生命现象和脏腑机能。以运气命脏,这就是为什么《内经》忽视器官形质,而把肝置于左,肺置于右,以及人体脏腑与以六经为代表的六气配合,并且这种配合吸纳了有名无实的三焦,却把现代认为是生命中枢的大脑排除在外、而将大脑所有功能分归于五脏的根本原因所在。
生命是自组织系统,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人体上百万亿个细胞是通过什么机制进行协调工作的呢?我们知道,细胞是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则是原子的集合,其中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原子与细胞都是有核结构。原子就像一个小的行星系统,电子以波的形式围绕原子核在运动,根据五运原则,只要是旋动系统,都可用五运来归纳。那么细胞有没有绕核运动呢?由于旋动波是能量的运动形式,对于细胞的能量可以测知,但能量波的旋动,人们却无法定量测定(符合测不准原理)。既然细胞有核,就可能存在围绕核的能量波。如果这一点可以推定,则人体从原子到细胞再到五脏就构成了三个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五运系统。再根据子系统服从母系统的原则,五脏五运制约着细胞五运,细胞五运又制约原子五运,如此一来,一个纷繁复杂的人体组织,既各司其职又井然有序的协调机制就建立起来了。自然系统的结构表面看是由小到大的组成,而其发生以及功能行为则必然是由大到小的整体进行,这可能即是生命自组织的奥妙所在。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由于天人的运动同构(以五运同构)关系,人的五运必然服从于天地五运,人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运动保持协调一致,于是,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大系统观念便由此而产生。
现代科学证实,客观世界的实在性,既有可视的有形方面,也有不可视的无形方面,是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自然界的自组织原理与人工的组装原理是根本不同的,组装原理打开系统即可看到,而自组织原理“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不论用什么样的先进仪器也是看不到的。生命的特性,就像量子场一样,基本粒子以波的形式依场而存在,离开了场,一切粒子将衰变消亡,故基本的不是粒子而是场。如从这一意义引申来看生命,生命运动依附于有形实体,但有形实体不等于生命,人死去实体仍可暂时存在,故西医的研究从组织、器官、细胞逐层深入直至分子,偏于可视的有形一个方面,只是研究了生命的可视部分,即相当于不基本的粒子那一面。当西医完成了基因图谱测定、以为破解了生命奥秘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岂不知只要是可视的,就是有形的,就像量子物理一样,如果确定了它的有形,就必然失去它的无形。基因图谱是由那个不可视的无形东西所绘制(细胞的两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都是原子粒子在场作用下的不同的波动聚合花样),生命更是由那个不可测的东西在操纵。那个东西在,生命就在。那个东西消失,生命就消失。因此,要想挽留住生命,就必须挽留住那个无形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具有量子场性质的“五运阴阳”。
现代科学的场论告诉我们,场的激发态产生粒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增效应”告诉我们能量产生物质,而中国先贤们的“道”理论则告诉我们旋动是能量和物质的总根源。当我们一旦明白了他们讲述的道理,重新再看《内经》那些曾经令人匪夷所思的种种“奇谈怪论”,就能恍然理解了。对本文开始时提出的中医科学性问题,我们据此可理直气壮的向世人宣称:中国古人于二千年前创造的作为中医建构基础的运气学说,是现代科学还未发现的、具有超前性质的、更加适合于人这样的自组织系统研究的先进科学。
结  语
中医不是没有科学,而是其科学未能为人所知。如何把中医的科学面目呈现给人们,清末民初的著名中医学家陆渊雷曾提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发皇古义的方法,就是必须坚持中国文化特色,遵循中医自身的逻辑规律,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文化的历史源头开始,重新审视中医理论产生及发展的全过程,从每一个概念入手,下一番破解功夫,寻找其中的科学因素,并发现错误出在哪里,然后兴利除弊,真正做到有批判的继承。融会新知,就是在发皇古义的基础上,以我为主,融合现代先进理念,容纳现代有益成果,使自己的内容更加充实,体系更加完备。故发皇古义是融会新知的前提,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首要关键。
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科学的道路不只一条。我们的国家正在富强兴盛,但在科学的道路上,中国人智慧的伟大似乎更闪烁在古代。世界上其它民族的古老文明大多已衰亡,惟有中华文明,虽历经劫难,仍翘首雄姿,傲然独立,如果没有厚重精深的科学作根基,怎能保持其二千年不败的顽强生机。古代的科学之道,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繁荣,对世界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大发明曾推动西方工业的发展,《易经》、《老子》、《庄子》等书亦曾点燃莱布尼兹、玻尔、爱因斯坦、普里高津等许多大科学家的心灵之灯,即使是现代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理念,也都可在中国古人那里寻找到闪光的亮点。著名的世界科技史研究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说:“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中国古代和中古代的医生和技士们的本领,比大多数汉学家愿意承认的强得多,人类历史上一些很基本的技术,正是从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只要深入发掘,还可能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怎样评价古代的文化遗产,恩格斯在批判古代自然哲学时确曾说过:“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段话指的是西方而不是东方,可自184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某些学者将学术与政治混为一谈,把恩格斯的这段话不加分析的套在自己头上,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而鼓吹全盘西化,对祖先留下的遗产则一概贬为落后而大加鞭鞑,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上世纪初蒋介石民国政府对中医的围剿。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保护和复兴民族文化制定了许多有力政策,中医现代化即是其中之一。但学术界的民族虚无主义、崇洋媚外思想仍根深蒂固,中医落后、不科学的思想仍充塞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主张以西医改造中医的所谓“现代化”,即其典型表现。恩格斯还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不乏理论思维,尤其不乏高超的理论思维,但这个思维不在现在而在二千年前的古代。中国的学术界近百年来遗弃了那个本属于自己的思维,却邯郸学步一样从洋人那里学习思维,一切跟在外国人的后头跑,以别人的思维怎能领先于别人登上科学最高峰?中国古代的思维是一个富饶的宝藏,在我们自己还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一个个外国人却从那里采摘到智慧之果,铸就了他们自己的诺贝尔奖杯。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泱泱大国的华夏子孙,对照恩格斯意味深长的话语,面临中医被阉割而难以为继的严酷现实,我们还不应该痛定思痛吗?难道非要等到外国人把祖先的成果全部拿走,我们才能最后醒悟吗?
2
发表于 2006-11-12 17:42:33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理论的科学建构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3
发表于 2006-11-12 18:51:10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理论的科学建构

第一关注:中医存毁之争
http://media.ce.cn/jmdh/2006-11/10/cms9980article.shtml
4
发表于 2006-11-14 07:10:53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理论的科学建构

下面引用由高儒贵2006/11/12 10:47am 发表的内容:
论中医理论的科学建构
   高儒贵
中医药学是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一个奇特现象,没有哪一门科学学科能够像它那样,绵延数千年仍保持旺盛活力,这本身是个谜,而保证它旺盛活力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人们称之为科学性, ...
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8 06:20 , Processed in 0.0680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