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9篇 刘易斯•托马斯关于生物医学的论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5 14: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9篇  学习态度(7)— 美国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关于生物医学的论述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生物医学还远没有达到能普遍用于解释疾病机理的程度。在某些方面,我们象20世纪初的物理学一样,蓬勃发展进入新的领域,但在工程方面并没有出现相应科学了,但不得不说,毕竟迄今还没有产生。不管多么令人不快,我们还是要面对这种现实的可能性:对于今天尚未解决的一些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癌症或中风等,我们了解的程度比之于1875年那时候对传染病的了解水平,类似的关键性知识还没有获得。我们离解决问题就是那么遥远:如果不是需要过那么多年,就是需要做那么多工作。如果前景果真如此,或差不多如此,那么,对任何要用更好的办法加速事情进展的意见,都必须加以虚心而严谨的细察。生物医学方面有待进行的重要研究,绝大部分属基础科学一类。大量有趣的事实与我们的主要疾病谱。还有更多的信息从生物学的各个方面不断传来。新到的一大堆知识还不成形,不完全,缺乏互相关联的关键线索,象一条弯曲的小巷,每个拐角处都有使人误入歧途的标志,而且还尽是些死胡同。整个领域充满了迷人观念,无数具有不可抗拒诱惑力的试验,各种各样的新路子,条条通往问题的迷宫,但每一步都是不可预测的,其结果都不可预料。这是一个迷人的季节,也是出成果的黄金季节。  《细胞生命的礼赞》P100-103
在生物科学和医学中我们实在还太无知了,还不能开始作出判断,什么东西是我们该学的,而什么东西是我们不该学的。相反,我们对于能够抓住的一点一点都应该满心感激,我们探讨的范围应该比今天的大得多。关于自然,我们是极其无知的。真的,我把这一条视为一百年来生物学的主要发现。它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条发人深省的消息。假如听说我们所知的是多少,前头的路是多么令人迷惘,连18世纪启蒙运动中那些最辉煌的头脑也会大吃一惊的。正是这种突然面对无知的深度和广度的情形,才代表着20世纪科学对人类心智的最重要的贡献。我们终于要大胆面对这一事实了。早些时候,我们要么假装已经懂得了事情是怎样运作的,要么就无视那一问题,或者干脆编造一些故事来填补空白。现在,我们终于得以窥见那些问题有多大,离得到答案有多远。  《水母与蜗牛》P55-57
我们仍有心脏病、癌症、中风、精神分裂、关节炎、肾衰竭以及随老年而来的衰退性疾病。一总而论,在这个国家可以列举出大约25种主要的人类疾病,而在世界上的不发达国家里,还可以列出更长,更可怕的单子,包括寄生虫病,滤毒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它们构成了当代生物医学的未结束的议事日程。我们把今天这些慢性的、致残的疾病委之于环境或生活方式不当,便是一种简单化的作法。明摆着的事实是,我们关于事情的真相知道得不够,关于自己的无知,我们该更加坦率地承认才是。过去半个世纪的记录确立了两条关于人类疾病的普遍原则。第一,必须多多了解疾病的潜在机理,才能真正采取有效的行动。必须知道是肺炎双球菌引起了大叶肺炎,才能想到用抗生素。用不着知道所有细节,甚至用不着知道肺炎双球菌是怎样对肺造成损害的。但你得知道它在那儿,并且起着决定的作用。第二,每一种疾病都有一个单一关键的机制,支配其他所有机制。如果能找到它然后想到法子来对付它,就能够控制那种疾患。这一概括较难证明,并且容有争议。与其说这是一条科学论断,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强烈的预感。可我相信,迄今为止的记录倾向于支持这一预感。我所知道的最为复杂的、牵涉到多细胞、多组织,而且多器官的疾病,是三期梅毒、慢性结核病,还有顽固性贫血。在每一种情况中,至少有5个主要器官和组织卷了进去。而且每一器官,每一组织似乎都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对这进行科学评估之前,每一种都被认为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多因素”疾病。它们过于复杂,不允许人们考虑任何一单个发病机制。然而,当所有必要的事实都到手时,很清楚,只要关掉一件事情,螺旋杆菌、结核杆菌,或者哪一种维生素缺乏,那么,整套紊乱的,似乎互不相干的发病机理都能够一下子全关掉了。关于怎样作得更好,我要说,我们必须继续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其规模和广度要象过去20年一样,并且要让这整个事业的扩张和发展取决于新的前沿课题。研究工作的主流,这自古以来向未来作的最大投资,应在基础生物科学的广大领域。自然,随处会有机会进行立竿见影的应用科学研究,比如,可比之于制作小儿麻痹症疫苗,或比之于为小儿白血病设计药物配伍疗法这样的研究。但这些机会不会常有,也不能在未成熟的时候强行让其出现。为将来的医学所急需的是关于生命过程最基本水平上的更多的信息。我们还没准备好在应用医学方面从事大规模的项目。因为我们知道的还不够多。论理,现在应该是人类心智的黄金时代。可事情不是这样,各种各样的事情似乎都证明是错了的。一个世纪似乎都从我们指头上滑过去了,差不多什么诺言都没有兑现。我不想就此猜测我们文化悲哀的所有原因,甚至不想猜测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原因。但我可以想见我们的一个错处,这错处不住吞食着我们,我们关于自己知之甚少。关于我们如何运作,占什么位置,最要紧的是关于我们扎根于其中作为工作部件的这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生命系统,我们是无知的。我们并不了解自然,一点都不了解。我们是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刚好足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完全的无知并不是怎么坏的事,最难堪的,是走在通往真知的半道儿。远到足够知道自己的无知。这叫人难堪,叫人丧气,它是我今天的麻烦之一。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新体验。仅在两个世纪前,我们还能够解释一切的一切,纯粹出于推理,而今,大多数费心结撰的和谐结构,都在我们眼前散了架。我们哑口无言了。在某种意义上,这毕竟还是个健康问题。因为,只要我们还被自身的神秘所困扰,由于自己跟生命其他部分的联系而不安,而奇怪,而困惑,并且由于自己头脑的莫测高深而哑口无言,那么,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不能被称为健康的动物。我们需要知道更多。意识到这一点,似乎是这个看上去毫无结论的世纪的唯一意义。我们已经发现如何提出重要的问题。为了我们文明的缘故,现在真正急需的是获取某些答案。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再不能靠搜寻大脑而致知了。因为那里没有多少好搜寻的。我们也不能够靠猜测而致知,或自己编造关于自己的故事。我们不能呆在原地,胶固于今天水平的了解。也不能开倒车。我看不出在这上头我们有什么真正的选择。因为我只看到前头的路。我们需要科学,更好的科学,不是为它的技术,不是为玩乐,甚至也不是为健康和长寿,而是为了有望获得智慧。我们这种文化必须靠获取智慧才能生存。  《水母与蜗牛》P129-1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5:36 , Processed in 0.1305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