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1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6 10:4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频繁感冒——免疫力不足的信号


  
慧聪网   2005年4月26日16时30分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   



    广州近日昼夜温差大,在各医院门诊部,流着鼻涕、喷嚏连连、发着烧的感冒、伤风的病人多了不少。医生说,如果你经常感冒,却又对它掉以轻心,那就错了。因为感冒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环境、感冒病毒抗衡的过程,频繁感冒正是机体免疫力低下的警告灯!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空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等。当人体免疫力不足的情况下,它们都可以成为感冒的病原体。虽然人体对不同的病原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御再次感染,但抗体具有专一性和时限性,也就是说比如链球菌抗体只能在较短时期内保护机体不受链球菌的再次侵犯,也并不能抵御其他病菌的感染,这就是人们对感冒防不胜防的原因。
  免疫力不足,表现为“体质差”,经常感冒,而且还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眷顾,甚至罹患肿瘤。如何增强免疫力,防疾患于未然呢?
  一、加强体育锻炼,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
  二、保持心情开朗,参加一些艺术活动。
  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注意补充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被证实与人体免疫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维生素C,成人1000毫克/天,儿童500毫克/天,能够有效合成抗体、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免疫力,抵抗感冒等疾病的袭击。如含1000毫克高效能维生素C,适合经常服用。
  四、生活起居规律,不经常熬夜,不吸烟不酗酒。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有关,因此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2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0:52: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打喷嚏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
2003-01-09 20:56:01    
  
  有的人自认为打喷嚏、流鼻涕就是感冒了。其实,打喷嚏是由于鼻黏膜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许多生理及病理情况下都可引起喷嚏反射,如闻到刺激性气体等。人患感冒时,由于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袭,鼻黏膜感受性增高,极易引起喷嚏反射,因此,打喷嚏只是感冒的一种常见症状,不能作为判定感冒的唯一标准。
  门诊中总会碰到一些人诉说自己总是反复“感冒”,在天气突然变冷时,这些人就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吃多少感冒药也不见症状减轻,一检查,原来是过敏性鼻炎。这种“感冒”不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而是对某种物质(或因子)过敏所致,如尘土、花粉、冷空气等。在临床表现很像“伤风”,没有先驱症状,没有全身症状,症状全在头上,流眼泪、打喷嚏、流鼻涕等,来得快去得快,只要离开过敏原,一会儿就好。
  感冒的典型症状一般包括: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初期有咽干、咽痒、咽痛或有灼热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有的病人还出现味觉迟钝,或流眼泪、声音嘶哑、呼吸不畅,以及轻微的咳嗽,身体还会有酸痛等不舒服的感觉。多数感冒患者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只有头疼、不舒服、发低烧等感觉。

3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0:55: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感冒是由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病因及流行病学:                          返回
  感冒最主要病原为鼻病毒(rhinovirus),该病毒属小RNA病毒科鼻病毒属,直径约15~30nm,无包膜的20面体球形颗粒。外有蛋白衣壳,由VP1、VP2、VP3、VP4种。4种多肽组成,核心为单股线型RNA,大约编码7500个核苷酸。人鼻病毒已发现的血清型超过120种,某些动物鼻病毒也能使人感染发病。成人感冒约有20%~50%由鼻病毒引起。
  除鼻病毒外,人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和腺病毒(adenovirus)等,也是普通感冒较常见的病原。冠状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均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和RSV仅有1个血清型;副流感病毒则有1、2、3、4型,约有20%~30%的普通感冒是由这些病毒引起,且在四季均有发病,秋冬季较为多发。
  常年发病,冬末春初多见。鼻病毒多在春秋季流行,冠状病毒感染则在冬季常见。腺病毒则为DNA病毒,共有42个血清型,在我国,与人类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多是1、2、5、3、7、11型,约占普通感冒的3%~7%。
  成人平均每年患由鼻病毒所致的感冒1次左右,小儿则高达3一4次。
  病人与带病毒者是传染源。通过飞沫或手传播。鼻病毒感染后中和抗体持续不久,因此免疫力短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存在于急性期病人和带毒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经过气溶胶向周围人群传播;或因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手帕、毛巾、玩具),经手→鼻或手→眼途径感染和传播。
现代医学病理:                          返回
  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在其粘膜上皮细胞和周围淋巴组织中增殖致病。一般病毒侵入部位即是致病部位,多数无病毒血症,故称“表浅性感染”。但所产生的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作用。病毒在上呼吸道粘膜细胞内增殖、播散,导致粘膜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粘液分泌增加,上皮细胞坏死,纤毛运动障碍。而这些病变一般仅限于上呼吸道。少数情况下,可能延及下呼吸道,致使细支气管和肺泡的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发生出血性坏死和脱落、肺间质水肿和炎细胞浸润。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破坏又使其对细菌性继发感染的抵抗力降低,而容易合并细菌性感染。
中医学病因病机分析:                       返回
  感受风邪: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而风性轻扬,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侵袭人体,先入肺卫。体虚邪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谨,即感风邪。亦有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致脾肺气虚;中虚卫弱,不能输精于肺,肺气虚则不能输精于皮毛,致表卫不固,腠理疏松,易感风邪而发病。亦有素体阳虚、阴虚或病后、产后调摄不慎阴血亏损,复感外邪而发病。
  感冒、流感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在祖国医学属“表证”和“外感热证”。病邪侵入人体,先从肺卫开始,风蒸之邪多从口鼻而入;风寒之邪则多从皮毛而入。其认识素有“伤寒论”和“温病论”两种,初期病位于表(肺卫)按“伤寒”(六经)则属于太阳经表证(表热);按“温病”,(卫、气、营、血、三焦),卫分相当于人体的肌表、皮肤、上呼吸道、头部,故称“温邪上受”即“卫分热证”。是温病的初级阶段,亦相当于“伤寒”的“表热”。太阳经俞不利,卫气与之抗争,卫阳之气不能畅于外,故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咽疼咳嗽等肺卫之证。太阳经络邪阻不舒,则头痛身重,关节酸痛。肺主皮毛,上通于鼻,外邪犯肺,则气道受阻;肺气上逆则咳嗽;鼓邪外出则喷嚏;邪逼液出则流涕。咽喉属于肺系,受风寒则痒,热郁则痛。若正不胜邪,内侵胸胁、肺胃,则谓“气分热证”,亦相当于阳明经腑证和里证。
临床表现:                            返回
  常以咽部干痒、疼痛为起病的早期症状,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在38℃左右,伴有乏力、畏寒、头痛胃纳不佳、便秘等全身症状。随即出现喷嚏、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鼻分泌物初为稀水样,量较多,2~3日后变得粘稠,呈微黄色。可有流泪及结膜充血,咽部干痒、微痛,或有声嘶干咳,见咽部充血及扁桃体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病人伴发口腔粘膜溃疡及唇边疱疹。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0:56: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着凉与疲劳都仅仅是引起感冒的诱发因素。例如经常在冷水中游泳的人很少患感冒
,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感冒的发病率并不比南方地区高。
  
  不戴口罩的内科医生不一定常患感冒,而一个家庭中如有一个成员得了感冒,往往
全家人会先后发病,因此预防感冒,还须把住“病从手(口)入”关。
  
  反复感冒久治不愈与牙刷有关。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医院口腔病理教授汤姆·格拉
斯博士说,有的人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经医治而仍缠绵不断,除与个体抵抗能
力差之外,还可能与其使用的牙刷有关。牙刷经常潮湿,而刷毛的间隙又是细菌、病毒
居留及滋长的温床。若刷牙时造成损伤,细菌、病毒就会再次进入血液,导致感染。因
此,牙刷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如果患过感冒,最好将牙刷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更换一
把新牙刷。
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0:56: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传统观念认为,感冒是因为气候的变化、身体受凉、劳累过度、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通过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等因素所致。近年来,医学专家经临床观察又发现感冒的5种新途径。
  一、“吃”出来的感冒  医学研究表明,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一些感冒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诸如过多地食用高脂肪食物、肉类、乳制品、黄油等,可降低体内免疫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引起感冒;过多地摄入高盐食物,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黏膜水肿、充血、病毒增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终导致感冒;食用过多的高糖食物,可消耗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力降低,进而诱发感冒。为此专家建议,为了预防“吃”出感冒,饮食应该荤素搭配,少吃油炸、腌制食物。
  二、“摸”出来的感冒  医学研究显示,通过手的触摸最容易传染感冒。英国研究人员让20名健康试验者到感冒病人房间住3天,由于他们保持正常活动、营养和清洁,都没有感染上感冒,因为感冒病人嘴里喷出的飞沫中,仅有8%带感冒病毒。感冒病毒普遍存在于感冒病人鼻腔的鼻涕里,鼻腔的温度、湿度都适宜感冒病毒的繁殖,并且病毒都是从这里向外传播。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70小时,感冒患者擤鼻涕或掏鼻孔时将病毒粘到手上,再通过手把病毒转移到所接触的地方——手帕、毛巾、门把手、电话机、桌椅等处,健康人接触这些污染了感冒病毒的手或物品,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就会感染上感冒。因此,防止感冒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和感冒病人握手,勤洗手,勤换手帕,改掉用手触摸鼻、眼的习惯。
 三、“愁”出来的感冒  情绪与免疫机能是一对“恋生兄弟”,经常发愁的人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和炎症细胞能力减弱,干扰素水平降低,造成呼吸防御功能暂时性减退,给无孔不入的呼吸道病毒以“可乘之机”。据资料统计,经常发愁的人,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是对照组2-3倍。英格兰感冒研究小组的学者,为健康自愿者做了心理方面的测试,把受试者的心理压力分成等级,然后上他们感染感冒病毒。结果,受心理压力大的一组及性格内向的一组要比受心理压力小的一组及性格外向的一组患感冒的症状更严重。这说明心理压力大及性格内向的经不住感冒病毒的打击。专家认为,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是预防感冒的有效办法。
  四、“闲”出来的感冒  临床观察发现,活动较少的人,患感冒的机会比活动正常的人要高2-3倍。某一岛国唯一的电视塔倒了以后,该国各医院儿童感冒的就诊率大幅度下降。经调查,孩子们原来整天围在电视机前,现在又蹦蹦跳跳地回到大自然,通过正常活动恢复了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五、滥服药物导致的感冒 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许多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磺胺药、抗结核药、驱虫药、抗癌药,包括解热镇痛药等对机体免疫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经常服用这些药物可以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易诱发感冒等疾病。因此,合理用药也是避免发生感冒的措施之一。
6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1:07:4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首页 急诊教学 急诊急救常识 急诊文献 医生手册 医疗资源 学科会议 关于我们 English


  

急诊新技术
急诊新理论
发表园地

关键词:   
题  目:   
作  者:   
  1999 2000 2001 2002 到  2002 2001 2000 1999 年  
  全部文献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急诊文献
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作者:
关键词:
感染——炎症——发热这一最古老的医学联系是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研究的共同研究对象。

一般认为《伤寒论》及温病学说都是讨论外感热病的。尽管伤寒温病有着历史纷争,但是它们讨论的基本内容都是当时社会上最多见的热性病,许多学者认为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提高了治疗外感热性病的效果。它更多地涉及传染病方面,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可以包括所有外感热病的诊断及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机体对感染或(与)炎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是病因,炎症(局部炎性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是病机、病理,发热是临床表现。除了感染之外,其它如创伤、肿瘤、变态反应等均可引起炎症,炎症可引起发热,也可能不引起发热,但无论是急性发热还是中长期原因不明的发热其最常见的原因都是感染,感染——炎症——发热这一联系是医学中最多见、最古老的联系。在没有抗菌素及外科手术的古代,感染——炎症——发热比现代更多见更严重。所以中医热病学研究的对象是外感发热,就是把感染——炎症——发热这一大类疾病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空间上研究其发生发展终结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在各个不同时空阶段的临床表现、病机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现代感染病学一书在前言中说:“在医学乃至整个生物学研究中,感染性疾病(简称感染病或感染,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对其应有一个准确定义”。陈灏珠院士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说:本书还概述了“感染”与“传染染”的关系,阐明“传染病”是“感染病”的一部分。这种认识上的升华对于伤寒与温病之争以及寒温学派的统一有启迪意义。当现代感染病学包括了传染病、寄生虫病之后,它所覆盖的病种以及由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病理过程才能与《伤寒论》及温病学的集合相一致。

2 对感染病(外感热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动态变化规律的认识,中西两大理论体系具可相触性。

2.1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突破体表防卫机制之后,首先受到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体液成分和吞噬细胞的抵御,在这一阶段患者不出现症状(潜伏期),当病原体充分扰乱了体液成分和吞噬细胞的防卫能力之后,人体产生了另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个反应增加了体液防御成分的浓度,增加了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促进体液和细胞成分到达炎症部位,是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开始。这时患者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发热是急性反应期最明显的标志。当疾病进一步发展,局部炎症灶形成,炎症器官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定位性,特异性症状及体征,随之全身炎症反应加重,除发热外还可出现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此时病程进入发病期(症状明显期)。随着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及全身抗损伤功能的增强,治疗得当等,机体逐渐恢复健康,此为恢复期。至此,典型的急性感染过程结束。另一种情况是急性期过后,病原体清除之后,疾病的动态过程并未停止,因为组织器官损伤之后不一定都能完全恢复其功能或被完全代偿,遗留有器官形态结构损伤,机能及代谢障碍;有些疾病其病原体未能被完全清除而转为慢性过程,并有可能反复急性发作;由于毒素及免疫反应使疾病仍然存在如免疫性疾病等,这些慢性过程使机体的营养代谢严重紊乱,机能障碍逐渐失去代偿,机体乃逐渐衰竭而导致死亡。综合以上临床及病理过程,感染性疾病大致可分为前驱期、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或转入慢性期、衰竭期(严重营养代谢机能障碍期)及临终前期。对感染性疾病的这种从启动——高潮——恢复或慢性各期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认识不是西医独有的,在中医也有同样的认识。

2.2 对外邪侵入机体后引起发热这一大类疾病,从启动——高潮——恢复或转为慢性的演变规律的认识,中医有伤寒及温病两大学派,《伤寒论》认为是六经相传(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学说认为是卫气营血相传及三焦相传。现代许多中医学者认为:伤寒论六经的实质是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性病变的六个阶段;温病卫气营血四者浅深轻重的层次一般作为疾病发展过程的传变顺序;目前大多数学者同意温病学派是伤寒学派的继续发展,则三种辨证方法(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作者注)经过讨论与实践检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温病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经证都为疾病的初起之证,其中卫分证与上焦肺卫证、太阳经证同属八纲辨证中的表证范畴;阳明经证和中焦证的某些证型类同,亦和气分证中某些证一样。六经中的少阳证和气分证的“少阳胆及三焦”相似。可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以及六经辨证,其名称虽异,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医学还认为伤寒三阳是正盛表热实证的概括,三阴是正气衰减里虚寒证的代称,可见三阳是急性期表现,三阴一般是指外感热病后期的慢性过程,病邪已侵入脏腑。温病学是明清医家从事急性热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发展衍生形成……的临床学科,说明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指的是外感热病的急性过程,应与三阳一致,由以上论证可知六经与卫气营血有以下关系。

外感热病的初期:卫分证、太阳经证。

外感热病的极盛期: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营分证、血分证。

外感热病的晚期:慢性期、三阴经病

2.3 既然外感热病与感染性疾病的范围一致, 中西医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他们的动态变化都符合启动——高潮——恢复或慢性过程的规律,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有如下相关关系:

前驱期,太阳经证、卫分证;

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营分证、血分证;

慢性期、太阴病、衰竭期、少阴病;临终前期、厥阴病。

中西医除了对以上典型的临床病理过程有共同的认识外,都指出了非典型临床过程的存在,如西医指出的顿挫型、消遥型、轻型、暴发型、重型等。在中医则有不传与特殊传变、逆传、同病、直中、合病、兼挟证、坏病、变证等。这说明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对感染性疾病的典型临床过程及非典型临床过程均有相同的认识。尽管如此,在两大理论体系相结合时仍然不能使之丝丝入扣,对号入座,强求对位,而只能从感染的动态变化规律上认识两大理论体系的可相融性。他们不能相互取代,而只能融合、互补,对于那些暂时还不能融合的部分,须待中西医科学的发展去解决。

3 前驱期、卫分证、太阳病的可相融性

3.1 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蓠;卫分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它具有抵御外邪侵入和驱邪外出的功能。这些概念在逻辑上与非特异性宿主防御功能相一致。非特异性宿主防御功能是宿主抵抗力的一部分,对任何微生物而言,它是抵抗微生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它包括正常菌群,遗传因素,自然抗体,完整的形态结构,正常分泌物,吞噬作用,NK细胞,非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纤连蛋白,激素及营养等。其中机体完整的表面结构是重要的第一道防线。它包括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管道系统。现代温病学认为:温邪上受,从口鼻而入,实质上指的是呼吸道感邪与消化道感邪。所以太阳、卫分与宿主非特异防御功能,特别是与外界相通连的皮肤、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都是指机体抵御外邪(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当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时,其临床表现分别为太阳病,卫分证,前驱期(非特异的急性期反应)。它们都是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

3.2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为伤寒,有汗为中风,这是太阳病提纲。温病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常见的有五种类型。前驱期的特点是:出现少数轻微的非特殊性症状,如乏力、微热、头痛等类似感冒的一组症状。从临床角度来看,三者表现都非常相似。

前驱期的临床表现是以发热为主,类似于感冒的一组非特异性症候群,许多传染病及某些器官系统感染的早期及轻型都会有类似的表现,因此早期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成为当代医学临床上的难点之一,此时最易误诊为感冒而使用发汗解热剂,引起严重后果。这与《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思路一致。《伤寒论》太阳篇共178条,占全书内容之半。其主要精神除叙述伤寒本病之辨证,辨脉的治法之外,都是坏病防治辨证方法。种种反逆误治则成坏病,而变证百出矣。故篇中(太阳病篇——作者注)原得之病与正治之法,不过十余条,其余皆斡旋救逆法也。特别是误用汗、吐、下、火等,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所以太阳病篇用了绝大部分篇幅反复论述鉴别诊断及误诊误治之后引起的严重后果及治疗法则。反复告诫只有在排除所有其它疾患,确诊为伤寒或中风(感冒或流感)之后,才能用麻黄汤、桂枝汤发汗退热,这与现代西医对发热初期的处理原则完全一致。这决不是偶合,而是临床实践的结晶。温病学家在总结了无数误诊误治的经验之后,逐渐在明清时代形成了系统的温病学说,提出了卫分证用辛凉解表及四时卫分证的诊断及治疗,不仅弥补了伤寒的不足,而且对现代医学也具有重大意义。

3.3 许多传染病及各器官系统感染的早期及轻型病例都有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表现,西医及伤寒学派在确诊之前禁用发汗、解热剂。而且没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温病学派则有卫分证整套治疗原则。如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肺炎等在早期均可用银翘散加减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早期用三仁汤治疗;秋季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早期用桑杏汤治疗等,即使西医没有确诊之前用之亦无大碍,对某些轻型病例尚有治愈之效。

流感及普通感冒绝大部分病例停留于太阳经病及卫分证而不再传变,西医认为是一组非特异性症状,没有特效治疗,现代中医可根据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及体质等有一系列的辨证方法而应用不同的治疗,大大丰富了现代治疗学的内容。

前驱期、太阳经病、卫分证都是感染性疾病的初期阶段,其临床表现是一组以发热为主的非特异性类似感冒的一组症候群。它包括了发生于不同季节的各种感冒及流感;各器官系统感染,特别是传染病的早期及轻型病例。治疗上在确诊前禁用发汗退热剂及激素等,但可根据季节、临床表现及体质情况应用温病卫分证的辨证方法给予治疗。对于四季感冒及流感中西医两法可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治疗方法。

4 症状明显期(发病期)、阳明病、少阳病、卫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可相融性。

4.1 症状明显期或发病期,又可分为上升期、极期、缓解期,这是感染性疾病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以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特异性、定位性症状及体征的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加剧,全身感染综合征的各种病理状态相继出现为其特点。

4.1.1 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临床症候群(Sepsis)

Sepsis定义为宿主对微生物感染的全身炎症性反应,其病原多数为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但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等也可引起。微生物分子信号、或毒素的全身播散也可导致。在这些病原中,大肠杆菌内毒素(LPS)是研究最多、最强力的激活剂,它可以引起包括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及衰竭等多种急性病理过程。这些病理过程没有明显的界限,可单独发生,也可相继发生,也可相互交错同时发生。现代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病毒感染?)也属于全身感染综合征范畴。

发热是一个非特异性症状,它可以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增强,呼吸加快、尿少、恶心、呕吐、大便干燥、烦燥不安、神昏谵语等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

败血症是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病程中常有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败血症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轻者具有一般感染症状,如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皮疹和神志改变等;严重者可发生心、肝、肺、肾等脏器损害。约30%的败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还引起DIC、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感染性休克为一严重的动态病理过程,除少数病例外,从微循环障碍的观点看,一般经历缺血缺氧期,瘀血缺氧期及微循环衰竭期三个阶段。不同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亦有不同的表现。

4.1.2 各器官系统感染的局部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特异性、定位性疾病及体征,举例如下,呼吸系统感染:咳、喘、痰伴发热为支气管炎、肺炎。

消化系统感染: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若伴拒按、板样腹为急性腹膜炎,若伴按之软、压痛不明显为胃肠道内感染,若伴数日不大便、压痛为肠梗阻肠内感染,若伴胸胁痛上腹压痛有包块为胆胰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尿急,尿频等为急性泌尿道感染。

所有器官系统感染都有其特异性,定位性症状及体征。它们的出现对于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人体极其复杂,在分析每一组症状及体征时要区分:(1)是本系统器官局部炎症引起的;(2)是其他器官系统感染由于代谢、机能、结构相联系而继发的;(3)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这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极为重要,对于判断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不同类型的病原体侵入不同的器官系统会引起不同的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根据机体机能状态及其他因素,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如局部炎症反应强烈而明确,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仅出现发热,此时临床上会出现典型的特异性,定位性病症伴发热,对诊断具有重大意义。相反,某些感染会表现出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如败血症、毒血症、DIC,而局部炎症反应较轻,特异性定位性症状相对不重要或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症状明显期各种临床表现是由各器官系统局部炎症所产生的特异性定位性症状及体征与全身炎症反应各种不同病理状态所产生的症状及体征(往往不具特异性)的不同组合。反过来,可以从一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推断出这组临床表现所反映的病理状态组合(局部炎症反应状态与全身炎症反应状态),这就是病机,即中医证的实质。显而易见,由临床表现推论病理反应状态的过程具有很大的误差,这是中医辨“证”时的最大难点,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可以弥补中医的不足。

4.2 把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营分证,血分证归于发病期,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外感热病的急性期,与西医发病期的诸多特点相吻合,如病情严重呈急性过程;持异性定位性症状明确,对疾病诊断具有重大意义;是治疗及抢救的关键时刻。需要指出的是太阳病中的误治变证及太阳腑病也属发病期,因为它们具有以上特点。

4.2.1 中医认为:邪在经络肌表为表证,邪涉脏腑为里证。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气分阶段为里热亢盛,所以阳明病、少阳病、气分证均为邪涉脏腑的热证里证。由于外邪性质不同侵袭脏腑不同以及体质等因素,出现各脏腑的不同病理变化,出现许多不同的临床表现类型,举例如下:

邪热壅肺:咳、喘、痰等,治则用麻杏石甘汤

阳明腑实:数日不大便,腹痛等治用承气类

热实结胸:腹痛、拒按、板样腹等治用大陷胸汤

痞症:腹痛,按之腹软等治用泻心汤类

阳明经证: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治用白虎汤

少阳阳明病:胸胁痛,上腹包块压痛,用大柴胡汤

淋证:小便出少,起数,涩痛等用八正散、三仁汤等

可以看出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中的各种证与各器官系统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有惊人的相似。尽管脏腑与器官在概念上有极大的差别,但是它们都是指内脏器官系统,两者在临床上以一组症状,体征及其所反映的病理学状态(证)为桥梁相互沟通,以治疗效果验证了其相互沟通、融合的正确性。因为近百年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研究、药物药理研究、动物实验等,反复证明麻杏汤石甘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轻型肺炎;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大承气汤治疗许多外科急腹症;大陷胸汤治疗早期渗出性腹膜炎;八正散、三仁汤等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都是有效的。可以说,各器官系统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都可以在中医系统内很容易地找到相对应的证。

4.2.2 中医认为:营为血中之气,血为营气所化,邪入血分营分,病位虽有浅深之别,症情虽有轻重之异,但病变机理并无本质不同。营分证的特点除了高热之外,以神志障碍、斑疹隐隐,或见斑疹出现为其特点;血分证除了以上特征外,则以出血(提示DIC)为其特点。这些病症符合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营分证与败血症早期或轻型相吻合而血分证则是败血症合并DIC者。这里的败血症也包括了血培养阴性的Sepsis。

除了临床表现相吻合外,有的学者提出ET(内毒素)是导致卫气营血传变的重要物质基础。用ET复制的该模型与温病气血两燔证有些相似,用清瘟败毒饮治疗后,表明该方有解热、解毒、顿挫病势的作用。在专方治疗中清瘟败毒饮是治疗败血症较为理想的方药。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可制造出温病热灼营阴,温病血分证,温病营血分证的动物模型。前已述及内毒素是引起DIC、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的最强力的激活剂,所以营分证血分证与败血症的机理是一致的。现代医学已证明,治疗营分、血分证的代表方剂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都对轻重不同的败血症有治疗作用。有的学者主张除了重用清 瘟败毒饮外,配伍承气激发釜底抽薪,泻火下行而泻毒救阴,这也是中医治疗败血症的重要经验。对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各种败血症,中医都会有相应的治疗方剂。

症状明显期综合如下

临床表现 证 病 治疗代表方剂

气分证 发热伴咳、痰、轻度气喘 痰热阻肺 急性气管炎、肺炎轻度 麻杏石甘汤
发热伴数日不大便腹痛拒按 阳明腑实 肠梗阻、肠道内感染 承气汤类
发热伴腹痛抿按板样腹 热实结胸 急性腹膜炎 大陷胸汤
发热、腹痛按之濡 痞证 普通胃肠道感染 泻心汤类
上腹痛、包块、压痛、胸胁痛 少阳阳明病 胆胰系统急性炎症 大柴胡汤
发热、黄疸、胸胁苦满 湿热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茵陈蒿汤
发热、大汗、大渴神昏谵语 气分热盛 单纯高热伴神经障碍 白虎汤
营血证

寒颤、高热、皮疹、烦燥不安 营分热盛 轻型败血症 清营汤
营分证加意识障碍、惊厥昏迷 热入心包 败血症伴神志障碍 清营汤加三宝
高热舌紫绛无苔,各种出血 血分实热 败血症合伴DIC 犀角地黄汤
不一列举,构成了千百个临床类型

感染性休克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报道很多,常用的方剂如参附汤、四逆汤、人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生脉散,复脉汤及其变方都是治疗各种感染性休克的有效方剂,药物药理研究也证实有抗休克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及对照中可以看出,卫气营血相传,六经相传与Sepsis的发生发展相类同;卫分证、太阳经证、前驱期是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候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是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发热)与典型的局部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是败血症的早期,血分证是败血症合并DIC。其它如感染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多脏器功能障碍及衰竭在伤寒及温病中均有论述。这些急性过程中的许多病理状态(证)在慢性期急性发作时,机体逐渐衰竭的过程中(伤寒论中的三阴经病)还会出现,其处理原则也大致相同。
5 古代没有抗菌素及外科手术,感染性疾病除死亡率高外,其后遗症、继发病、慢性感染及其复发比现代多得多,且病情更为严重,所以在典型急性感染过程之后,慢性病例、营养代谢机能障碍、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变态反应性疾病、衰竭等必然成为医学家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经病。现代所谓的慢性病毒感染,慢性疲劳综合症就与少阴病提纲“脉微细,但欲寐相一致。在西医这些慢性过程多属内科范畴,在中医则与杂病相伍。许多伤寒学家根据《伤寒论》中的经方与杂病的治法相同,特别是现代经方的应用远远超出了感染性疾病的范畴,且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治疗效果,重新提出“六经钤百病”之说,确实有道理,但是把《伤寒论》及温病的研究范围界定在“感染”这个范围内,有利于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初步有机结合,有利于解决现代感染病学中的某些颖难问题。如在MOF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是首发器官,中医则认为“肺为娇脏”,“肺与大肠相表里”,据实验研究证明,大承气汤具有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及肠源性感染败血症的双重作用[20],那么通里攻下法对预防及治疗MOF应当具有重大意义。慢性疲劳综合症与少阴病相类同,那么少阴病的治法及方剂应该对其有效,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开拓了新的思路。

小结:本文简要论述了《伤寒论》、温病学说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具有可融性,在临床上具有可操作性。两大理论体系的相互融合不仅解决了学派之争,而且对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具重大意义。从方法学上,找到了中西医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来源:???2002-3-1



   
  版权声明┃联系我们┃logo介绍┃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技术支持:37℃医学网
www.95120.com.cn 陕ICP备05011291号
学术声明: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及法律依据
   
7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1:12:0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男主持人: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感冒的人还真是不少啊。
  女主持人:是啊,感冒是最常见的病了,稍不注意,就被感冒缠上了。
  男主持人:这感冒啊,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您可千万别忽视了它,否则大病就找上门儿来了。
  女主持人:小小感冒能招惹来什么大病呢?
  男主持人:让王先生来现身说法吧,看看这小感冒引起的大问题。
  一点小病 不能小瞧 感冒伤心脏 您可要记牢
  中年男性警惕感冒伤心脏
  解说:王先生今年刚刚进入不惑之年,自己开了家小公司,公司刚起步,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一忙起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就不那么上心了,最近这几天王先生就被感冒给缠上了。
  王先生:哦,我在忙呢,药啊,放心吧,我自己会照顾自己,感冒嘛,小毛病而已,吃点药就好了,你放心晚上我会回家吃饭。
  解说:说起来感冒也真不算什么大毛病,谁一年到头不得几次呢?再说了,平时家里和单位里都备了很多常用药,一感冒王先生就自己吃点,感冒一般很快就会好。
  王先生:老婆,我回来了,哎呀,真香,还是家里的饭好吃啊。老婆,我怎么突然觉得心发慌,、胸发闷呢?
  王太太:你感冒了,体质肯定会虚弱一点,所以你得好好吃药,再忙也不能忘记吃啊,来,吃饭。
  解说:心慌胸闷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王先生和太太谁也没有在意,又吃了几天的感冒药,王先生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他以为这次感冒就这么过去了,生活又会恢复以往的秩序了,不过王先生可没想到这次的感冒并不像以往那么简单。
  饭桌上,王先生刚拿起筷子,突然一阵心慌,开始干呕起来
  王太太:哎呀,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这样啊?
  王先生:我也不知道啊,在公司和外面也有过好几次,可能是在外面应酬油腻的东西吃多了吧,没事,在家换换胃口应该就好了。
  王太太:不行不行,老干呕这肯定不正常,赶紧去医院。
  解说:等到了医院一检查,王先生竟然得上了扩张型心肌病。
  医生:给出结论 分析和那次感冒的关系
  解说:医生告诉王先生,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病因还不完全明确的原发性心肌病,它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是以中年男性居多。
  专家: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与表现
  解说: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症状较轻,病情的发展也比较缓慢,很多患者等到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去就诊时,大多已经出现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治疗效果就会比较差。
  专家:为什么感冒会导致这种疾病
  解说:医学研究表明,感冒的病原体90%以上是病毒,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一旦患上病毒性感冒,如没有及时就医,在家自行“治疗”,很可能小病变大病。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内后,人的血细胞和血管壁都会发生病理变化,部分血液会变得比较容易凝固,负责输送氧的部分红细胞会黏结成团,这种微循环损伤不仅会加重心脏局部贫血,而且会使一些炎症出现,甚至发展成肺炎或扩张型心肌病。
  王先生:没想到小小的感冒竟然被我耽误成了心脏病,真是教训深刻啊。这得了病啊还是得赶紧去医院治疗,可不能在家自疗,瞅瞅我你就知道了。所以啊,以后不管得的是再小的小病你可都不能忽视了。
  女主持人:这下我可见识了这小感冒的厉害了。
  男主持人:是啊,王先生这罪可真是受得不轻,心脏都跟着感冒受折磨。
  女主持人:由此可见,我们可不能忽略身体的小毛病。
  男主持人:尤其是我们男性朋友,别以为咱是大男人,感冒这点儿小病扛扛就过去了,这一扛啊,可别扛出和王先生一样的心脏病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1:15:5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肠胃“感冒”了
  最近,同事许小姐家里有三个人相继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情况,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或是受凉引起的,自行买了些治肠胃炎的药服用,但服了几天都不见好转。最后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诊断为“胃肠型感冒”。许小姐很奇怪:怎么是感冒呢?症状明明就是急性肠胃炎啊。
  发烧、头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适是人们熟知的感冒症状,而食欲差、上腹部发堵、反酸、烧心,以至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这些症状却很难让人联想到感冒,然而它们却是“胃肠型感冒”的主要症状。此时,感冒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了,所以也容易使人产生混淆。“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腺病毒、杯状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所引起,根据病情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以及对症处理缓解患者症状,如发热可选用退热药;呕吐可用维生素B6或吗丁啉;助消化可用多酶片等,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改善食欲。患者由于发生腹泻,造成体液不同程度的丢失,所以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轻度腹泻的患者可采用少量多次饮淡盐水的办法,中至重度腹泻的患者须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食方面可选择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粥、面条等少渣、清淡食品,同时忌饮酒。
9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1:18: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漫谈行经感冒及其证治
    中医所说的感冒,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咽喉、鼻腔部,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粘膜急性炎症。其中病毒引起的占90%,常伴有细菌感染,表现为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咽干痒痛、咳嗽音哑等。也可伴有恶寒发热、肌肉酸痛的症状。中医则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起居失宜、劳累过度,或气血耗伤等原因,致使人身卫外功能降低,从而感受外界风邪所致。在妇科疾病中,有些妇女的感冒症状常常在月经来潮前或经行期间出现,月经干净后即逐渐缓解。这种病症,称之为"经行感冒",也称"触经感冒"。如明代医学家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说:"妇人遇经行时,身骨寒痛,手足麻痹,或生寒热,头痛目眩,此乃触经感冒。"
    经行感冒在临床并不少见,其特点是,每至经期必发病,经后则逐渐缓解。如果只是经期偶患感冒,并非每月必见的,即不属于本病。此外,经行头痛或身痛,虽然也有周期性发病的特点,但不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以及恶寒发热的表现,因而也不属于经行感冒的范畴。
    经行感冒的发病机理,总的来说与内科的感冒病大体相同,但因与月经周期有关,故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说来,大凡平素体质较弱、腠理疏而不密者,当经行期间,由于血液下注,气随血泄,以致体力益虚,卫气不固,故而易为风邪侵袭而发病。《内经》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就是这个意思。"腠理"乃是指肌肉皮肤的纹理。中医还认为,风是六淫之首,"百病之始",常可兼夹其它外邪犯人。如风夹寒则为风寒感冒,夹热则为风热感冒。另外,也有因平日感受风邪未即发病,邪气潜伏于肌腠之间,称为"伏邪"。当月经来潮,卫气虚弱时,伏邪乘虚发难,于是引起感冒症状的发生,叫做"伏气为病"。
    经行感冒的病变部位,主要在鼻、咽喉及皮毛。鼻为肺之外窍,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通路,皮毛为肺所主持。《杂病源流犀烛》说:"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因此,无论风寒或风热之邪,都会首先犯肺,从而出现肺失宣发,气道不利,以及卫气郁遏,营卫失和的病理变化,并出现种种感冒症状。
    经行感冒的治疗原则基本与内科相同,但毕竟是经行期间,因而也还要考虑到经行血虚、卫气不固的病理特点。一般可按风寒、风热两种证型予以辨证施治。
    风寒证
    其病机为素体虚弱,经行期间则气血益虚,卫气不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因而皮毛闭塞,肺气不宣。其症状表现为:每至经期辄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头痛身痛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宜用辛温解表,和血调经法,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合四物汤加减(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桔梗、杏仁、川芎、当归、赤芍、熟地)。方中荆、防、二活等解表散寒,合前胡、桔梗、杏仁宣肺止咳;又以当归、熟地养血,川芎、赤芍调经。全方解表调经,两两相顾,比较周全。若鼻塞流涕较重者,再加苍耳子、辛夷花;咽痛、口干者,加黄芩、天冬。
    风热证
    本证的形成,因素体腠理不密,值经行期间,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肌表,以致风邪侵袭;或因内有伏热,值经期风邪与内热相结,致使肺失肃降,毛窍开泄而成。临床表现为:每至经期辄发热自汗,微恶风寒,头疼鼻塞,咽痛咳嗽,涕浊痰黄,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浮而数等症状。治疗则用辛凉解表,和血调经法。可用银翘散合四物汤加减(银花、连翘、荆芥、豆豉、薄荷、桔梗、前胡、牛蒡子、生地、当归、京赤芍、丹皮)。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豆豉、薄荷辛透表邪;桔梗、前胡、牛蒡子宣肺利咽;当归、赤芍、丹皮、生地和血调经。若痰黄而稠者,加瓜蒌皮、枇杷叶;咽痛较重者,加元参、马勃。
    以上方药可在经前3~5天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后1~2天停服,如此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平时则应注意调补气血,以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例如,素体气虚,卫表不固,肌腠疏松而表现为易汗出者,可服用补中益气丸(成药),或玉屏风散(防风、白术、黄芪)等,意在益气固表,抗御外邪侵入。对于血虚气弱,平时表现为体倦无力者,则需补血为主,可用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或人参养荣汤(白芍、当归、陈皮、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等,以养血和营,增强体质。此外,尚应注意经期的保健,如忌食生冷、不要淋雨、涉水等,以预防感触外邪。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15:17:5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关于感冒的集粹贴

感冒——人体健康的“信号灯”
  有一种病几乎人人都患过,那就是感冒!感冒一般是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可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传播。大多在感染病毒后1~2天开始出现症状,一般病程在1星期左右。
  所谓上呼吸道,就是鼻、咽、喉的统称。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从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上呼吸道感染又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其中病毒性占90%以上。导致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其中成人以鼻病毒为主,儿童则以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脑病毒为主。当过度疲劳、淋雨、受寒或受到精神打击时,人体的全身或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原来寄存在上呼吸道的病毒或从空气中吸入的病毒就“趁机“在上呼吸道迅速繁殖,释放毒素等有害物质,导致鼻、咽、喉部的黏膜水肿、出血、渗出与炎症浸润。在季节变更或气候骤变之时,在居室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染时,感冒可以通过两条途径相互传播,一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二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几乎人人都有患感冒的经历。
  如果因为感冒的普遍性而对此掉以轻心,那就错了!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感昌可以并发气管炎、支气管炎、副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可以继发许多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心肌炎等。感冒还是许多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如肝炎、小儿麻疹、猩红热等疾病在早期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昌症状。感冒还可以诱发、加重一些疾病的病情,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对糖尿病患者,可加重原有的病情,甚至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死亡。除此之外,感冒的自身症状也够你受的,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部干燥感、咽疡、干咳、发热、全身酸痛、四肢乏力、头晕头痛、腹胀、酸痛、腹泻或便秘等,几乎遍及全身,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加上它有自愈倾向,因此,对感昌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注意预防并发症。感冒初发时,最重要的是进行生活调摄,如注意保暖、多喝热水、保证休息、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戒烟酒等。当单凭自身的免疫系统抵挡不住时,也就是感昌继续发展,症状较重时,如出现中度发热(38度以上),明显的咽喉肿痛,连续咳嗽、咳痰时.就得借助药物的力量,给予对症和针对病因的治疗。对症治疗主要用一般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感冒后的炎症反应,减轻症状。针对病因治疗时可以选择中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有广谱杀菌作用,如金银花、银翘、黄苓、板蓝根等。还有一些中西药复方的感昌药,既能治疗感昌症状,又能抗菌、杀病毒,可谓一举两得。如果病人出现脓涕、脓痰或化脓性扁桃体炎,则表明为细菌性感冒或合并细菌感染,这时候就应该用一些抗菌药物。成人可使用磺胺药、罗红冒素、头孢氨苄,小儿则可以用一些副作用小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合并有肺炎、心肌炎、支气管炎等较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则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可小视。当人体的健康状况低下时,感冒就会找上门来。所以,可以把感冒看成人体健康的“信号灯”,人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地说.只要增强体质、注意预防、及时治疗、正确用药,就能够有效防治感冒。最后提醒大家:无论居家、旅行都要常备一些感冒药,这样才能高枕无忧,有备无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9:24 , Processed in 0.0646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