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940|回复: 2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期——哲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9 17: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5/19 00:36pm 第 8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哲医,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color=#0000FF]论坛相关链接:
哲医专栏
http://www.gtcm.info/cgi-bin/forums.cgi?forum=66
[会员专集]医哲原创帖子集锦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695&show=0

2
发表于 2009-1-19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大医\明医亦哲医. 期待中.
3
发表于 2009-1-19 17:46:5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1/19 06:37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作为会员,向哲医版主提出个小小的问题,为什么取“哲医”的网名?哲医版主从事临床诊治工作,又从事过医学教育工作,如何看待临床与教育工作岗位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得失如何?
4
发表于 2009-1-19 19:57:5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20 00:43pm 第 1 次编辑]

首先,向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深表歉意。接陈总版通知时,哲医因故出差,在外地,未能及时回复,抱歉。哲医服从论坛按排,愿借此机会与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交流。并借此机会预祝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春节愉快,吉祥,万事如意。
5
发表于 2009-1-19 19:59:3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哲医祖籍沧州,肃宁县,农村出身,步入医途纯属机缘。本来,哲医16岁高中毕业时,尚未恢复高考,在家务农,一年后,在当时的公社党委办公室作秘书工作。1978年,河北省筹建河北中医学院,由省卫生厅和河北中医学院筹备处举办中医学徒班,因羡慕河北省刚刚筹建中医学院,遂弃政从医,报名参考,被录取,大专,学制四年。毕业后分配在定州市中医院工作。现在算来,虽年未半百,但投身医涯已三十一年。在此期间,历任中医临床医师、中医教师、门诊部主任、院长等。四年前,因出版《脉法精粹》、《最新实用诊脉法》、《发现经络》等书,获河北省科技著作二等奖,被评为定州市优秀知识分子,转为财政开支。虽然算得上是吃皇粮的,但哲医一直在基层,主要接触农村患者,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医,并且,哲医本来就是农民出身,乐于为农村患者服务,所以,希望民间医这个队伍能够接受我,不然,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中医很冤枉,既不能加入大型医院的中医队伍,又不能加入民间医,岂不是没归宿了嘛。我愿意加入民间医的行列。我对中医学或多或少是有些贡献的,这些贡献,是民间医的贡献。
哲医的详细情况,请参阅以下网址:
http://he.people.com.cn/GB/channel9/57/200408/10/492.html
http://www.yantaihuaxing.com/smbweb/jsp/news/detail.jsp?id=54502
http://web.peopledaily.com.cn/shch/199902/12/newfiles/G104.html

6
发表于 2009-1-19 20:00:0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2/05 08:29pm 第 1 次编辑]

哲医本以临床为主,写出这些书,纯属机缘,容以后逐一向各位老师和各位同仁作介绍。其中滋味,较多的是辛酸苦涩,几乎没有甘甜。
7
发表于 2009-1-19 20:06:5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师古不泥古,
机遇智慧主;
酸甜苦辣麻,
想听先生数.
8
发表于 2009-1-19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回陈总版:我在学习中医和诊疗实践中,逐渐发现,中医学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医学科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哲学概念和医学概念很容易混淆,所以,取名哲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分辨清楚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哲学内涵和医学内涵。比如,肝木克脾土,其实质是肝和脾的病变,但二者之间具有木克土的相互关系。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再如太阳病,其实质,是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的肌表,概括为太阳病,可以体现出肌表受邪与阳明胃或心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传变次序。此类实例举不胜举。必须分清这一点,才能准确把握哪是被研究的对象,哪是研究工具。
9
发表于 2009-1-19 20:44:2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我从医30年的心路历程
         刘世峰  
   1977年的冬天虽然像往年一样寒冷,但华夏大地却吹来一缕暖气,令人欣心鼓舞,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让广大有志青年热血沸腾。1978年春我终于如愿考上了江津卫校中医专业学习,实现了我的理想,圆了我多年来一直想圆的梦。从此我走上了用中医药技术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对于我来说既是艰辛又充满欢乐的人生路。
    在江津卫校学习中医期间受到了周天寒老师的悉心指导,如用他的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眩晕症临床非常有效。
    学医难,要学好中医更难。要学好中医,我的体会是:需要“青灯黄卷,皓首穷经”;需要耐得住寂寞,毕其一生,躬身临床。有道是,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至苦寒来。
    真正让我走上学习中医之路的是我初中毕业后,在家闲着无事,逢场天就爱去看街上“土医生”卖草药。当时感到中草药很神奇,草根、树皮居然能治好病,于是就去买中医药书来自学。曾经买过的有《常用中药学》、《中医治法与方剂》(成都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常见病单方验方选编》等书。看了点中医药书,于是就有实践的欲望。有一次我母亲说她胸部刺痛,我有一点中药常识了,认为她是“瘀血”所致,就按照中药书上说的,乳香 、没药 、桃仁、 红花、 当归有活血化瘀作用,把上述几味中药“抓”回来熬给母亲吃了,她竟然就不痛了,只是说药味道很难吃。我最有成就感的是,用中药把父亲的烟瘾戒掉了。我父亲素患慢支炎,烟瘾又很大,爱吃叶子烟(用烟叶卷着抽的烟),我看他咳得厉害,就在治疗咳嗽验方书中找了一个方子,做成药丸给他服用。我现在都还记得方中的几味中药,比如:法半夏、川贝、陈皮、粟壳等。我走路到几十里外的隆昌县城去抓中药,(我老家在荣昌县盘龙区)把药买回来去借来碾子,将药碾烂。当时我是手脚并用,双手都打起了泡,结果还是没有碾细,就用白糖熬化伴药末做成块状,叫父亲服用,并告诉他服药期间不能抽烟。父亲很受感动,就按照我说的去做,一个多星期不吸烟,结果虽然咳嗽没有治好,却把烟瘾戒掉了,戒烟对我父亲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后来我了下乡,曾经在大队医疗站栽种过中药,还上山采过草药,从此跟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父亲是老“慢支”,经常患病,非常相信我,一有病就给我写信或打电话,我知道后就匆忙请假,从荣昌峰高赶回老家去给他看病熬药。有一次他因吃老姜炖猪心、肺后,出现腹胀,呃逆,颈项强,头闷痛,食不下(纳差)。我赶回去后根据症状认为是外感寒湿邪气所致,遂用藿香正气散加味治疗,服后病不减。因见他上腹胀,用手触摸,他即喊痛,恍悟病属仲景小陷胸汤证,即书小陷胸汤原方1剂,服后大便微泻,病遂痊愈。
    1980年我被分配到荣昌县峰高区卫生院从事中医门诊工作,这期间,我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如:《诗经》、《战国策》、《楚辞》、《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中国四大名著等书。1983年我又到荣昌卫校古典医籍提高班学习1年,84年又随荣昌县名老中医周泽勋跟师学习1年,尽得其传。85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学习4年。
94年调入荣昌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通过长期的中医理论学习,我在临床实践中治愈了不少疑难重症。虽然学中医经济效益差,生活很清苦,但我还是觉得很充实,利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中医名著如:《脾胃论》、《血证论》、《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温热经纬》、《医学启源》、《济生方》等医著和大量中医学杂志,先后在《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医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医学论文30余篇,并著有《传承中医》一书。自从开设中医肝胆、胃病专科门诊后,在查阅大量医学文献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益气活血清肝汤。临床治愈乙肝病人250余例,用该方重用白术,加入穿山甲、泽兰、益母草,治愈了10多例肝硬化病人。益气活血清肝汤方于降低转氨酶,抗肝纤维化,纠正蛋白倒置疗效确切,药价也比较低廉。由于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病,声望不断提升,门诊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为单位创造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漫漫行医路,历经坎坷磨难,而今虽然年过“知命”,我已然痴心不改,吾将上下求索。
10
发表于 2009-1-19 21:04:2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哲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9/01/19 09:49pm 第 2 次编辑]

继续回陈总版:我很喜欢搞临床,因为,其中有数不清的乐趣。从临床转为教学,若从挣工资的角度而言,不用计较得失。因为,在医院上班工资虽不多,但奖金很高。搞教学,工资高些,另有奖金,合起来也不少。真正有得失的,是我在九一年曾下海开过一个诊所,当时,利用社会关系,办了一个保险公司门诊部,除对外门诊之外,还负责好几个单位的公费医疗,收入很高。比如,原来我很穷,没用几年,就脱贫了。但是,在开门诊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中医学的诊脉方法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即革脉,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发现诊脉方法的错误并不止一处,而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错误,需要整理。因此,我和我爱人商议后,毅然决定,停了门诊,专心投入对诊脉方法的研究和整理,用了两年时间,写成了第一本专著《脉法精粹》。然后,暂时回单位上班。不久便当了院长。在此期间,又发现经络学说存在错误,需要整理,于是,便力辞院长之职,一鼓气又写了《发现经络》和《最新实用诊脉法》,并着手整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这样一来,我等于关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门诊,辞了一个院长职务,回家专心写了八年书。我现在是放弃了公车,改为骑自行车到学校教学生了。并且,为了写这四本书,八年来,我从不上街,从不出门,失去了很多朋友和同事,更痛心的,是享受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那种乐趣也少了。这才是有得失可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02 , Processed in 0.0557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