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20%肿瘤性死亡可能与摄入植物毒素有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2 18: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肿瘤性死亡可能与摄入植物毒素有关
植物擅长控制生育,预防生物的侵害,它们分泌植物毒素以保护自己。但也给人类造成了许多麻烦。美国沙论.莫纳斯,乔纳森.普林斯所著的《病者生存》一书中指出,在某些地方,人类每年摄入的天然毒素5000~10000种。
研究者估计20%的肿瘤相关性死亡是由于我们饮食中的天然成分导致的。即使是天然的蔬菜与水果在物竞天择的定律中,也会有天然本能———产生毒素,以求生保己。所以,食用时的处理得加倍谨慎,所谓目前流行的蔬菜生食风潮是不科学的。
常见产生植物毒素的植物有:
1.木薯:莫纳斯说,木薯粉来自于木薯的块根。在许多热带地区,木薯是主要的食物。但是它含有一种致命的氰化物的前体。在旱季木薯块根中的氰化物含量会出奇的高,因为这时它们更需要抵御干旱,以安然度过生长期。
当然,如果你烹调或加工得当,它完全可以是无毒的,因此千万不要随便去啃你看到的木薯块根。
木薯的植物细胞含有这类毒素,如果未经烹煮或没煮熟,毒素会转化为不同物质,其中包括氰化氢(hydro?gencyanide),它会破坏细胞的呼吸作用,降低细胞生产量的能力,最终使细胞死亡。
2.茄科植物:茄科植物包含一大类不同的植物,其中有的可食用,有的有毒。所有茄科植物都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这种化学物质对昆虫和其他草食动物是有毒的,而对人类的作用既可能有益,也可能导致幻觉的产生。
茄科植物包括我们常见的马铃薯、西红柿和茄子,它们都属于曼陀罗属。曼陀罗这一名字来源于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特别是青色、发芽、腐烂的马铃薯产生的毒素更多。其产生的茄碱进入体内,会干扰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并刺激肠胃道黏膜和引发肠胃出血。
3、辣椒:辣椒中的辣椒素,它让你产生烧灼感。大量吃辣椒的的群,胃癌的发病率有异常升高的趋势。
4.蓖麻子:蓖麻子中却含有地球上最致命的植物毒素。从理论上讲,仅仅一颗小小的蓖麻子就足以在几分钟内将一名成年人致于死命。蓖麻油安全无毒,是因为已将蓖麻子中的致命毒素——蓖麻蛋白去除掉了。所以,未经处理的蓖麻子及蓖麻油是不能吃的。
5、豆类,如四季豆、红腰豆、白腰豆等能产生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aemagglutinin)病发时间:进食后一至三小时内出现病症: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毒素进入血液,则引起过敏反应及溶血。研究发现,煮至摄氏80度、未全熟的红腰豆,豆内毒素反而会更高,因此必须煮得熟透才吃。
6、种子与果核:如苹果、杏仁、梨、樱桃、桃、梅等种子,以及其大而坚硬的果核可产生氰葡萄糖苷病发时间与病症:与木薯相同。虽然毒素相同,但其毒性则是透过咀嚼,而非烹调转化。此类水果的果肉都没有毒性,果核或种子却含此毒素,幼童最易受影响,如果吞下几颗这类水果的果核或种子,可能中毒,食用时须去核或避免咀嚼这些种子与果核。
7、鲜金针:其可产生秋水仙碱(Colchicine)病发时间:一小时内出现病症:肠胃不适、腹痛、呕吐、腹泻等。鲜金针为植物的花,在开花前收割,毒素主要在其根部。秋水仙碱被消化吸收后,会转化为氧化秋水仙碱,此物质可破坏细胞分裂的能力,及破坏细胞核,令细胞死亡。
此毒素属水溶性,可在烹煮和处理的过程中被破坏,如经过食品厂加工处理的金针或干金针,都属于无毒。如以新鲜金针入作为菜肴,则须彻底煮熟。
8、相思豆:作为豆类植物中的一员,相思豆的毒性也不广为人知。它的名字会给人甜蜜无邪的印象,但实际上却是地球上最具危险性的植物之一。相思豆种中含有一种特别的植物血凝素,名为红豆因,一旦不小心误服嚼食,会在很短时间内死亡。绝对不能吃。
9、印度野豆:其是一种种植于亚洲和非洲的植物,它的化学武器是一种"火力十足"的神经毒素,能够引起瘫痪。神经毒素的威力是如此之强大,当其他植物因为干旱或虫灾而死亡时,野豆通常也能存活下来。正因为如此,在世界的某些地方,贫困的农民种植野豆以应对灾荒之年。可以想象,在野豆种植的区域,灾荒年后由于中毒所致疾病的发病率将迅速增加。
因此有一些植物,如印度野豆、相思豆、蓖麻子、未经处理的水果种子与果核是不能吃的。可产生毒素的蔬菜在烹煮和处理的过程中被破坏,蔬菜一定要炒熟才能吃,所以,蔬菜生吃不可取,要有意识的避免摄入过多的植物毒素,因植物毒素与肿瘤相关性死亡有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5 11:53 , Processed in 0.0476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