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所有目光都投向Google----狗哥发展史【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6-22 02:4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高科技泡沫逐渐破灭、财富神话已无人相信的时候,google来了…

作为互联网上的“万能钥匙”,google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从一个尝试网上搜索的学校实习项目,转变成一个蒸蒸日上的、具有巨大广告潜力的公司。作为用户非常喜爱的搜索引擎,google不但深得成千上万广告主的青睐,而且赢得了华尔街市场的目光,甚至开始被许多竞争者所嫉妒和咒骂。

让我google一下

google是大约四年前由两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发起的:一个是俄罗斯移民,名叫sergey brin,现年29岁;另一个是,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工程师,larry e. page, 30岁。google是一个拥有30亿个页面的巨大网关,但是,它的主页却出奇的简单:整个页面只有37个英文单词,四个制表符,和一个用来填写查询信息的长方形空格(最多也只能写十个单词)。google有一万多台电脑在做这30亿个网页的索引工作,用一个具有5亿变量的方程式来将这些页面排序,每次能计算出几千个页面列表;而排序时间仅用500毫秒;这些计算机在高峰时期,每小时可处理七百万个查询要求。

但是,google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工具了。已经有成百万的用户将其设为首页,并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风光甚至盖过了诸如explorer这样浏览器和yahoo这样门户网站。有些程序师根据google搜索制作了一些小程序,并像战利品一样将其公布在网上。如,有个人制作了一个”smackdown”的程序,用以比较互联网上最常见的两个单词(结果发现”love”比”money”出现的频率要多,但是仅仅多一点点);还有人创作了一些诗,来反应所谓的“google主义”(googlism)。

对于华尔街和硅谷来说,它们更愿意google上市,因为这也许就能为重振科技股雄风带来希望。google也的确正在确立自己的形象:它是《纽约客》杂志的卡通角色,它甚至开始成为了英语语言的一个单词,就像 kleenex(克里内克丝面巾纸)和band-aid(邦迪创可贴)一样:当你在网上搜索的时候,你不再说“搜索”,而是说“让我来google一下”。

google现在可以用36种语言来查询,将来还会有更多。lisa hagen是洛杉矶豪华的bel air酒店的经理,她认为有必要在客人来之前”google”一下他们,以确保找出最好的方式来招待客人。“如果你发现他们喜欢在清晨慢跑,我们就争取给他们找一间能看到晨光的房间”,她说。在波士顿,mark kini经营着一家小型的豪华轿车租赁公司,他把80%的广告预算放到了google和其他搜索网站上了。他说:“这就是我们能够在萧条时期还能生存的原因所在。”elena amboyan的孩子每天都用google,甚至他们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也说“要google资料”。

brin and page也没有预料到事业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当然,我对所取得的成功感到惊奇,” brin说,他显得很谦逊,身材瘦长,穿着随便,脚上的运动鞋搭在会议室的椅子上,把椅子的表皮都磨坏了。他说,之所以用户喜爱google是因为当他们急需一个答案的时候,总能在google上找到。只有不断地提供更好的结果,才能保持他们对你的忠诚度――并且能向他们推销东西。page补充说,对于用户来说,google已经变成“一个人”,“一个能随时随地向他们提供智慧的人。”

google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它的出现为互联网业增加了一个新的面孔,但是,树大招风,它已经成为了众多竞争者的富有而且巨大的靶子。yahoo正在瞄准这个靶子。最大搜索引擎网站,overture,也在瞄准,它是一个鲜为人知,但资产雄厚的公司,主要是为网站提供不计名搜索服务;目前overture已经起诉google公司,指其侵犯专利权。据说,中国有200多家网站也在联手对付google。

但是对于google,最致命的威胁来自:微软!这个软件巨头已经意识到了搜索的重要性,并把目光投向了google,这个目前风光无限的网站。微软的介入,使人不安地想起了netcape,想起了这个网络浏览器公司曾经盛极一时的成功,想起了它最后灾难性的陨落。

google是否会重蹈netcape的覆辙?是否会成为无所不噬的windows的下一个牺牲品呢?未雨绸缪,brin和page从硅谷请来了资深的经理人,48岁的eric schmidt做google的ceo。schmidt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在之前的两份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同微软斗争的经验:他曾是sun公司cto(首席技术官),然后到了novell公司当ceo,这两家公司被认为都曾经教训过微软。google的创始人请来schmidt,就是想让他在公司最辉煌的时候仍能够勇往直前。

要想生存和成功,必须有众多的人才,大量的购并,和充足的资金。更为重要的,google急需消除在这个时期非常流行的骄傲自大的情绪。

在google工作,你就会感受它那巨大的关系网所带来的荣誉感。google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山景路,在公司四座大楼的走廊里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赞扬google的东西。公司甚至还聘用了一个专门讲解google历史的讲解员。google的800员工中有70多个拥有博士学位。google的首席工程师承认他的高智商的员工对自己颇为自负,他希望google简单的页面能够遮盖住这种情绪,避免向外界张扬。

从某种意义上讲,google感觉就像1999年股市泡沫时期的轻浮的dot-com们。这也许不算是个缺点,google的办公室到处都是晚会用的熔岩灯,成箱的免费可乐和糖果,还有组成公司logo的巨大彩色塑料球。自助餐厅向那些工作用心的员工提供免费午餐(有时晚餐也管,因为有许多程序要写)。经常在凌晨一点,许多人手拿着外卖比萨狼吞虎咽。每天,google会收到一千多份简历要求加入这个团队。

当你看一眼google的财务,你就会发现它同一般的dot-com公司不一样。dot-com象炸弹一样烧毁了成吨成吨的别人口袋的钱,而google靠自己却赚了大量的现金。在1999年成立之后——也就是互联网泡沫最后破灭的前六个月——google在2000年赚了大约2500万美元。在2001年翻了四倍,赚了大约1亿美元,去年又翻了三倍,达3亿美元。美国bancorp piper jaffray公司的safa rashtchy预计,今年google的毛收入可能会翻倍增长至7亿美元。

google仍是间私人公司――目前来看肯定是如此——,它不愿意谈论数字,但是它的确曾骄傲地宣称已经连续九个季度实现赢利增长。它的收入构成包括广告(占大部分);为yahoo,aol等网站提供搜索服务(大概有1亿美元收入);还有为公司法人量身打造的服务器服务项目等。

“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可笑,”创办者之一的 brin谈到公司早期创业时说,“我们从未考虑过赢利模式的问题。”但是现在,他必须考虑了,因为未来的一、两年就能决定google是像以前许多季度一样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财报,还是在竞争者的打击下逐渐消沉。

googleplex-- google情结

google的概念还要回溯到1995年,那时sergey brin和larry page在斯坦福大学首次相遇,他们的父亲都是大学数学教师。这两个孩子注意到,“搜索”在组织非常庞大数据组时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当时,用户敲进几个单词,就能找到有关这个单词的成千上万个新闻列表,但是大部分的查询结果是毫不相关的。brin和page给这种无序的查询带来了秩序,让用户眼睛为之一亮。他们通过分析有多少家网站愿意与之发生链接来判断一个网站的重要程度。他们会给结果页一个“page排名”(根据larry page的名字由来)。后来又创造了通过其他变量来排序的运算方法,使得这种小规模、“民主化”的排序方法的功能更为强大——新闻网页比有16年历史得个人网页的排序要靠前。

这两个大学毕业生不久发现他们的结果查询方法比其他任何一种搜索都要高明。于是,他们将这种系统称为back rub(返回触摸法),取自那些指向网站的“返回链接”(back links)。他们在1997年采用了google这个名字,为了纪念一种数值测算方法,googol(古戈尔)――后面带一百个零的数字。宇宙并不存在一个googol元素。公司总部的员工风趣地将其称为googleplex (google情结),那是一个无法想象有多大的数字,后面有无数个零。

brin和page在1998年4月的万维网大会上以论文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了google。当时他们天真地宣称坚决反对广告,并将其称为“阴险的…因为还不清楚谁‘值得’呆在那里,谁愿意付钱排序。”在取得几亿美元的收入以后,brin改变了想法。在一个google的搜索结果页上他说,“十个搜索结果也就会有八个广告页。多样性的空间还很大。”

不久,两人开始向其他网站卖这项技术,包括infoseek,excite和yahoo。他们发现没有人愿意买;一位首席执行官告诉他们如果他的网站能够搜到别人的80%,他就心满意足了。“那家公司现在倒闭了,”page说。随后,他们的系辅导员邀请他们和sun的创办者之一的andreas bechtolsheim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共进早餐。演示刚到一半,bechtolsheim就打断他们,然后为google公司写下了一张100,000美元的支票。

但是,这时又产生了一个问题:google还没有一个银行帐户。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google公司”――他们当时还未决定要成立一家公司。支票在抽屉里呆了几个星期之后,他们开始严肃地考虑这一切了。

截止到1999年6月,google从sequoia投资公司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公司,再加上斯坦福大学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一共筹措到了3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三个月以后,google网站正式开通。当时可以浏览3000万个网页。今天它能浏览的页面是以前的100倍了,但是这仍然只是整个互联网的一半左右;剩下的一般躲在了公司防火墙的后面或者在一些未向外做任何链接的孤岛上。

正当google开始蒸蒸日上的时候,网络世界崩溃了,这对于google的两位创业者来说也是比较幸运的事情。随着dot-com们的倒下,google从他们手里接管了一些比较便宜的办公室空间,一些不常用铝合金椅子,十几个服务器,还有一批失业了的程序员。到2001年中,google开始赢利了,并拥有了几百名员工,流量以每月20%的速度迅速增长。周围都是陈尸累累的dot-com们,而googel却是这边风景独好。于是,它开始寻觅一个ceo了。“我的工作是增加一点秩序而已,”schmidt现在说。“有一点我一定要明确,我来这并不是要排挤掉创业者。”sergey brin放弃了主席的职位,只担任技术总裁的头衔;前任ceo page担任产品总裁。

这两位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只关注提高搜索引擎的效能,而schmidt则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打造一个更完美的商业模式上。google经营搜索结果广告业务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广告费用是有固定比率的。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上市了的overture公司,去年销售收入就有6.68亿美元(今年收入预计有10亿美元),在广告模式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overture采取出售固定关键字的使用权的销售策略,用户在敲入这些关键字时,他们从广告主那里收取的广告收入也会随着增长。广告主以点击率付费,而不是以前的每千个访问者的计费方法。

据overture透露,2001年的有一段时间,google的高层曾和overture会晤,并比较了技术参数等问题。在2001年12月,google在新闻组网络系统段(usenet section)开始了类似的测试,并创造了新的服务模式,adwords的反响是巨大的,到2002年2月,adwords已经扩展到所有的google列表了。在十个月的时间里,增加到了10万个投标者,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等待申请。据piper jaffray公司的rashtchy测算,去年整个网络广告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到65亿美元,但是搜索广告几乎翻了三翻,达到14亿美元,在未来的五年里能够达到70亿美元。(google 公司自己却很少做广告,只靠口碑)

“一些公司甚至购买了成千上万个关键词,他们用这些关键字来进行多样化产品和多样化单词的测试,”google公司主管adwords业务的主任sheryl sandberg说。由于adwords的投标者主要是美国公司,而google一半的搜索引擎用户是美国之外的,sandberg预测在国外市场会有巨大的增长。“投资也会模仿。这是个全球性的投标活动,”她说。google的广告以11种语言出售。

schmidt将adwords的成功称为“完全的意外――当我们开始运作固定收费广告的时候,我的唯一的指示就是‘不要让我们的收入降低’。”他的对手overture宣称google侵犯其专利权,并于去年4月起诉google公司,一个月以后aol放弃了overture,开始青睐google公司的adwords。该案可能要拖很长一段时间。

adwords的运作采取了拍卖的方式,投标者可以就google上最流行的搜索字或词进行竞标。google根据广告的点击率收取费用。竞标是以5美分起价,但是经常会达到15美元,而对于一些像直升飞机配件这样的高端产品,价格还会更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一个广告主反应率过低,google会相应地降低其在网页上的位置,同时还会将该广告主的竞争对手的广告提升,以获得更多的点击率。这就对投标者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广告点击率不到0.5%,他们甚至被要求修改广告的措词。相反,一些传统的横幅广告的点击率仅有0.3%。

adwords可能会改变这个具有1930亿美元潜力的直销市场。垃圾邮件制造者会不断地使出浑身解数让人们回信,他们会在信封上做文章以诱使人们打开信件。google结束了这种猜谜游戏。人们直接说出他们喜欢什么,google根据人们的喜好制作出适当的广告。广告语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dow chemical这样的大客户来说,google会不断地改变广告语,就像使用商业俳句(由五、七、五共十七字组成的短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大化的增加点击量。

google远期的梦想就是将世界上所有的公共信息都建立索引,并使它们可以被搜索到――包括从唱片到收音机节目到电影的所有的信息――然后再从中获得利润。这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google在互联网新闻组上收录了8亿条信息,从性到人文科学到文学名著,其中大部分都是在2000年从即将倒闭的dejanews.com那里便宜购得的。

google真是一个奇怪的信息杂货店,它让人们所有的窘迫都一扫而空,因为许多人在贴信息的时候是愿意写上真名的,这也许是坦率所至(或者说是短视)。google能很容易地找出网络中第一个提到微软的网页;能找到sergey brin1992年卖汽车时所发的牢骚;能找到美国中西部大学的某位教师关于性、迷信还有回授方面的冥思。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财富,除非他根据google模糊的指示――一般位于“组群帮助”区域――从网页中将其删除。甚至还会有人贴一些十分具体的广告,如14k金脚镯,打折。另外,同许多其他的网站一样,goolge靠黄色网站也赚了不少钱。

下一个netscape?

正当google志得意满地想拥有世界的时候,微软开始发力了。现在微软有70多名工程师在研究搜索工作,而且很有可能将研发人员增加三倍。最近,它最好的合作伙伴是overture。微软的msn网上服务就是由overture提供搜索引擎的。overture的工程师经常访问位于redmond的微软公司,以研究下一代搜索引擎的特点。微软也将会在今年并购一个搜索引擎公司,一个可能的候选者就是位于旧金山的looksmart公司。无论市值6.69亿美元的overture,还是市值3.28亿美元的looksmart ,对于拥有380亿美元现金的微软公司来说,都显得非常微不足道。

google人宣称他们没有被搅乱。他们一直都在积极地避免netscape的命运,因为它曾经恶意地嘲笑过微软制作网络浏览器的计划。“netscape嘲笑了巨人,”google的ceo说,他同时指出google欢迎微软在其网页上做广告。但是,敌人不只一个。yahoo尽管在google有投资,而且也在购买其服务,但是,在去年12月份,它以2.3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没落的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overture公司最近花了1.77亿美元购买了fast search & transfer公司和altavista公司的资产,另外,ask jeeves公司(2002年收入7400万美元)斥资380万美元收购teoma公司。甚至google的工程师都承认fast公司和teoma的搜索结果和他们的非常相似。

google也不甘寂寞做了一些投资,其中包括“个性化搜索技术”(根据历史搜索记录,就能能够“分析”你所感兴趣的东西),并收购了一家叫做blogger(博客)的公司,它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网络日记和日志。更多“博客”就意味着更多的内容,产生更多可以挂广告的页面,和为其他页面创造更多的链接。链接越多,google的结果页就会越好。最近google又收购了一家叫做applied semantics( 应用语义学)的公司,它的内容查询技术可以为客户量身制作广告,不但以用户的搜索作为基础,还能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所读过的东西进行分析。并构applied semantics公司对google公司来说可谓一举两得――因为applied semantics公司以前曾经向竞争对手overture公司出售这种服务。在并购完成后的一周内,overture的公司股票下跌了3成。

由于急需资金购买更多的技术,要求google上市的呼声逐渐高涨,因为到时可以用股票变现的方式获得大量资金。但是对此brin和page颇感为难,他们不愿意让秘密的财务公开化,又不想失去季度赢利的动力。“恐怕我们会变得短视,并且失去公司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brin说。“如果我们不上市,我们可能失去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种潜在的机会成本。”

但是google愈来愈大的发展规模需要上市,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也需要上市,而且有线索表明所有的银行家都有机会参与其中。google公司adwords项目主任,33岁的sheryl sandberg女士拥挤的办公室内有一个猩红色的熔岩灯,是摩根斯坦利的一些银行家们送给她的。这位前美国财政部官员一边大笑一边说,“他们对我们有很高的期望哟!”

在楼下,穿过一个巨大钢琴,和几个庞大的塑料球,ceo schmidt正在召集二十多位经理开会,研究一个被他们称为“别让埃里克进监狱”的项目。他们正在修改google的财务体系,以适应美国新通过的sarbanes-oxley法案――这个法案只适用于上市公司,而私人公司则不适用。该法案到十月份才生效,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schmidt迫切的心情。

每个星期五,他都会召开一个公司规模的大会,对着一群骄傲的精英们“讲道说法”。他会和brin还有page一起,谈论生意,技术――还有态度。他提醒这些初出茅庐的孩子们不要依赖任何事情。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诫,一定要记住netscape的教训,高科技公司很可能在初期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并创造出很多“纸上”的百万富翁,然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焚烧殆尽!这个时刻,每个人都希望这些网络精英们能够注意倾听,当然, google的众多对手们除外。(《福布斯》搜狐)
2
发表于 2003-6-22 06:30:24 | 只看该作者

当所有目光都投向Google----狗哥发展史【转载】

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文章,深刻,透彻。给人以启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7 00:14 , Processed in 0.0547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