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锡纯 治疗血证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4 16:1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为近代中西汇通代表之一,颇具影响。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30卷)是其一生临床经验的总结,临症主张辨证论治,选药组方讲究实效,具有不少的独创见解。本文就其治疗血证的用药经验作一归纳,以供同道参考。
    1、治吐衄,重用代赭石以降胃气
   张锡纯根据《内经·厥论》:“阳明厥逆衄呕血”,认为胃气以下降为顺,吐血衄血皆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级,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或循阳明之经络上行,而成衄血之证”(《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
    张氏认为降胃气之品以代赭石最为有效,“而降胃之最有力者,莫赭石若也,故愚治吐衄之证,方中皆重用赭石,再细审其胃不降之所以然,而各以相当之药品辅之”。张氏在其所拟的治吐血衄血的17个方剂中,13个方剂用代赭石,而且都是重用,一般用量为六钱至一两,书中记载某门人高某治吐血甚剧者案,重投代赭石二两,合台参六钱、杭芍一两,一剂而愈。
    为了加强代赭石降胃气的功效,张氏常伍以半夏。而反对一味强调“半夏辛燥伤血不可用于吐衄之证”的说法,他认为“若虚劳咳嗽,痰中带血,半夏诚为所忌;若大口吐血,或衄血不止,虽虚劳证,亦可暂用半夏以收一时之功,血止之后,再徐图他治。盖吐血之证,多由于胃气挟冲气上逆,衄血之证,多由于胃气冲气上
逆,并迫肺气亦上逆,《内经》厥论篇曰: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厥、呕血。煌煌圣言,万古不易。是治吐衄者,原当以降阳明之厥逆为主,而降阳明胃气之逆者,莫半夏若也”。此外常配以生杭芍、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等清降之品。
    张氏认为代赭石“重坠之力甚大,用之虽善降胃,而其力达于下焦,又善通大便”,所以不能用于吐血衄血又兼大便不实者,此时必须以赤石脂代替赭石,因赤石脂“重用之亦能使胃气下降,至行至下焦,其粘滞之力又能固涩大便,且其性能生肌,更可使肠壁破裂出血之处早愈。”
    2、温降汤、附子理中汤治寒性血证
    张氏认为吐衄之证胃气厥逆因热者多,因寒者亦间有之。故特制温降汤(干姜、生姜、川朴、清半夏、白术、生赭石、生杭芍、生山药)温胃降逆止血。曾治13岁刘姓学生,一日间衄血4次,诊其脉甚和平,询其心中不觉凉热。因思吐衄之证热者居多,且以童子少阳之体,时又当夏令,遂用清凉止血之品,衄益甚,脉象亦现微弱,知其胃气因寒不降,转迫血上逆而为衄也。投以温降汤,一剂即愈。
    不仅吐衄之证有因寒者,便血之证亦有因寒者,张氏治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其辨证要点为便血日久兼脉微细而迟、恶寒、倦卧等。书中曾载一案:高某,年四十余,小便下血久不愈。且脉微细而迟,身体虚弱,恶寒,饮食减少。知其脾胃虚寒,中气下陷,黄坤载所谓“血之亡于便溺者,太阴不升也”,为疏方:干姜、于术
各四钱,生山药、熟地黄各六钱,乌附子、炙甘草各三钱。煎服一剂,血即见少。连服十余剂,痊愈。
    3、生地黄配三七,止血防瘀
    张氏治吐血,“凡重用生地黄,必用三七辅之,因生地黄最善凉血,以治血热妄行,犹恐妄行之血因凉而凝,瘀塞于经络中也,三七善化瘀血,与生地黄并用,血止后自无他虞”。并一再强调“吐衄之证,忌重用凉药及药炭强止其血。因吐血之时,血不归经,遽止以凉药及药,则经络瘀塞,血止之后,转成血痹虚劳之证”。
    4、治崩漏用茜草、海螵蛸
    张氏认为:一般医生“但知茜草、海螵蛸能通经血,而未见《内经》用此二药雀卵为丸,鲍鱼汤送下,治伤肝之病,时时前后血也。故于经血过多之证,即不敢用。不知二药大能固涩下焦,为治崩之主药”。
    张氏制安冲剂(茜草、海螵蛸、白术、生黄芪、生龙骨、生牡蛎、大生地、生杭芍、川断),用以治妇女经水时多而且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之证。曾治刘某之长子妇,经水行时,多而且久,淋漓八九日始断。数天又复如故。医治月余,初稍见轻,继又不愈。延愚诊视,观所服方,即安冲汤去茜草、海螵蛸。遂仍将二药加入,—剂而愈。又服—剂,永不反复。
    5、治妇女倒经方药
    所谓倒经,即每至行经之期,其血不下行而上逆作吐衄。张氏治以四物汤去川芎,加牛膝、生赭石细末,先期服,以增强平冲降逆的功能。虽然吐衄之证,大抵皆因热而气逆,或挟冲气肝气上逆,还必须辨明是否是因气下陷所致的吐衄,若见脉弱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少腹下坠等即为因气下陷的吐衄证,应处以升陷汤加龙骨牡蛎治之。
    6、服食止血
    张氏所立寻常服食之物有鲜藕汁、鲜莱菔汁,或以两者共饮,皆可奏效。书中记述案例云:堂兄某某,年五旬,得吐血证,延医治不效,脉象滑动,按之不实。遂用鲜藕、鲜白茅根各四两,切碎,煎汤两大碗,徐徐当茶饮之,数日痊愈。
2
发表于 2005-12-4 16:17:37 | 只看该作者

张锡纯 治疗血证经验

好,真君子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1 07:45 , Processed in 0.0565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