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1/01 11:58a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
中医药专方治疗各类结核病是在祖传基础上研制而成,也就是一个药方可以治疗各类结核病,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8%以上,经历两代人四十多年的辛勤研究临床实践,已突破中药不能治愈结核病的历史。经临床验证无任何副作用,并使患者很快提高免疫力,中医整体理论观念标本兼治在这一实践中得到了巨大发挥,使西医刮目相看。无论任何人患上结核病,一般可在3个月彻底治愈,这一高科技成果必将给无数患者带来福音,甚至中医药一次大革命。
一.西医治疗
目前,治疗结核病众所周知,抗结核化疗不良反应是自抗结核药物问世以来就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二十多年来利福平的问世及联合用药的推广应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化疗方案不合理,病人吃吃停停,停停吃吃,有症状吃,无症状停,再加上病人营养不良,生活无规律,使2/3的患者产生耐药,这给患者精神经济上加重了负担,更为严峻的是,耐药患者一旦传染给他人,使他人初治就产生耐药,加上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长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呈上升势头,这都给我国面临结核病控制带来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现代中医中药辨证分型论治
1. 肺阴亏损型——治法:滋阴润肺.
2. 阴虚火旺型——治法:滋阴降火.
3 .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养阴.
4 .阴阳两虚型——治法:填精补血.
三.杨氏中药治疗各类结核病理论
依据《医学正传·劳极》治肺痨“一则杀其虫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起真元”这一纲要。
杨氏认为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上中下焦一气贯通,循行不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若分型论治势必造成证型相混,层次不清,舍本逐末,去源逐流,临床疗效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治疗各类结核病只有敢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面对这样比较顽固性的疾病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彻底治愈.
肺痨虽复杂多变,总归纳四个字"阴虚阳亢".在疗效上有的较好,有的不佳,有的巩固,有的反复发病,其根本全在正气(自然疗法)存在强弱差异."虫';是标,体是本,强者应保身如玉,弱者应奋发图强;"虫"不杀,正气(体质)难以复元,这是根本.
四.结核病应归纳最突出九大症状
<1>.咳嗽咳痰 2.咯血 3.潮热 4.盗汗自汗 5.胸疼胸闷 6.食欲不振 7.消瘦乏力 8.失眠多梦 9便秘溏泻.
1.咳嗽咳痰治疗原则: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肺结核咳嗽咳痰,干咳无痰,乃阴伤表现, 温燥之药不宜用,宜于益肾水,培脾土,泻肝火,清心热,宣肺润燥而化痰,浊痰排出体外咳自止.痰稠厚而黄,发热喘促不减,清热解毒可用鱼腥草,蛤蚧等,阴伤肺损抗病灶变态:桃仁,黄芩,甘草疗效最佳治局部调整体这是治疗原则.
2.咯血治疗原则:谅血止血
肺结核咳血乃虚火克肺,肺络损伤,血液离经,血液通过呼吸道咳嗽而排出是产生咳血的原因,火盛则迫血忘行,脾肾两衰则难以统血.治则:咳血应抓住气与火两个环节,宜降肺气,清肝火,凉血止血,三七,白茅根,丹皮.柏叶可收到较好效果.
3.潮热治疗原则:滋阴降火散热
热的产生是由于阴液耗损,阴虚内热,阴虚是本,发热是现象,潮热的出现是一种阴伤阳亢的表现,潮热的病机是阴阳失去平衡.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热",结核病乃消耗性疾病,由于水涸金枯,真阴亏损才生产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治疗上必养阴清肺,降肝火退虚热.
4.盗汗自汗治疗原则:养阴敛汗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称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出汗称自汗.盗汗自汗好发于结核病某个阶段,其病机阴虚不能围外而固密,阳虚不能内营而敛藏就会形成盗汗,阴虚患者可以形成自汗亦可形成盗汗,汗后虚热,心烦,心火旺,肾伤则卫弱,阳衰不能固表,当益气养阴固涩收敛,唯有标本兼治才能固密.常用到龙骨,牡蛎.麻黄根,山药,党参,山茱萸等类益气养阴,固涩收敛,方能收到理想效果.
5.胸疼胸闷治疗原则;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理气止痛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胸痛的发生于肺结核血淤气滞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病变形成气滞血淤,肝失流泄,阴虚血燥,久病成淤.这里淤血淤积往往造成疾病痊愈严重鄣碍,非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软坚散结不能除.血因热而凝气因燥而滞,干酪坏死的病灶形成痰淤互结,张仲景<<金匮>>中说"虚劳赢受,内有干血,肌肤甲错.妇女经闭".
由于结核病的特殊情况,干酪坏死病灶引起硬性干痂结节,病灶内的血管减少,甚至完全摧毁,使血管发生了病理变化.比如:狭窄坏死,控塞形成,从而影响了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中医称气滞血淤痰饮积聚,这给结核杆菌带来繁殖良好环境,给疾病痊愈带来严重障碍,所谓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必须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但活血化淤不宜猛,软坚散结不宜强,应缓慢进展,使病灶血液得到良性循环,炎症渗出物得到自然吸收,瘢痕粘连得到逐步软化脱落,从而排出体外,新的肌肉才能生长,病灶才能吸收愈合,经络气血才能畅顺,胸痛胸闷就会不知不觉消失.
6.食欲不振治疗原则:健脾消食,清利肝胆
当机体感染结核菌而得病后,全身受到结核杆菌影响,精神压力大,长期低烧,低烧时间长,口中无味,厌食乏力消瘦,再加上化疗的毒副作用产生的不良反映等原因都导致患者食欲不好,针对这种现象,必须以疏肝解郁,健脾消食为推动力,增加患者食量,提高免疫.像山查,麦芽,鸡内金等药物及活血理气又健脾消食.
7.消瘦乏力治疗原则:补气血,调阴阳
结核病这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长期处于潮热,盗汗,食欲不振,心烦易怒,精神恍惚,消耗了大量的人体脂肪,高蛋白等多种元素,使免疫力遭到极大的破坏,阴阳失去平衡,必须滋阴潜阳,推动气血运行,气旺血旺,血旺气旺,肌肉才能生长,阳气才能上升,乏力之症自然就会消失.
8.失眠多梦治疗原则:滋阴降火,收敛安神
失眠多梦是结核病一个阶段出现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阴虚火旺,失眠的发生与心肝二经有着密切的关系.阳气不得入阴是失眠主要发病机制,水亏木旺,肝失濡养,肝火上炎,心阴不足,神志不宁造成失眠.治则可选用酸枣仁,柏子仁,旱莲草等药物使心肾相交失眠自止.
9.便秘溏泻治疗原则:补虚润燥,收敛
便秘一症使结核病常有的现象,由于体内虚火灼精,金水无源,肺与大肠相表里,因而大肠干燥无润,便秘火旺,体虚脾胃不能健运,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而发生溏泻.治宜补虚,润燥,收敛方能收到较好效果.比如火麻仁,五味子,蜂蜜等补虚收敛又润燥能显著提高疗效.
总之,中医治疗各类结核病离不开抑菌杀菌调补脾肾,离开了这一原则一切将无从谈起.重建免疫系统脾肾是关键.肺痨由重转轻首先表现的是脾肾好转,而由轻变重首先表现的是脾肾恶化.所以,治肺痨首先着重保护好肾."虫"是阴,而引起的阴虚,阴虚生内热,阴虚生肺热,阴虚生阳亢,阳亢生虚热,阳热的动性大于津液的静性,使津不固而迫于外泄,阳越虚,潮热越甚,痨病的本质是阴虚特性是伤阴这就是本病的基本原理.
五. 药物反应临床体会
1.服药第二天头部微晕2-3个小时,由于结核病人长期低烧,低烧时间长,神经功能紊乱,服药有反应是将紊乱神经扭转正常,这是药物正常反应.
2.病灶处有种滋辣扎扎感(这属于一种正邪搏斗)是药物正常反应.
3.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瞌睡困倦,也属于正常药物反应,低烧越明显反应越强烈.
4.三天后,一切恢复正常,一个疗程后像活换个人.45天之后,干咳,低烧,盗汗等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5.服药一个疗程后新旧病灶开始发生变化,旧的病灶硬结(痂)开始慢慢变软脱落,一部分干酪坏死病灶将会化成液体,从大小便排出体外,不能化做液体的干痂及结节状物质,患者不定时从口腔里咳出粘痰带干痂或稠厚痰硬痂,一面粘有血迹样,这说明已将旧病灶干老痂软化后排出体外,属于临床正常现象,有时咳出像豆腐渣样物质,有灰色,黄色,绿色,黑色等坏死物质,根据每个患者病灶大小特点不同,排出体外的稠痰,粘痰,血痂时间有长有短,只有将旧病灶坏死物质腐败东西完全排出体外,肺部才能清润,气血才能流通,肌肉才能生长,病灶才能得到修复愈合,结核杆菌才能被全部消灭,免疫力才能重新建立起来,痊愈后的病灶像正常人一样,肺部呼吸可以自由地收缩膨胀,肺部活量不会减少,不会气短,在呼吸运动中自由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祛腐生肌,彻底消灭结核杆菌,临床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