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10 13:0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北京胥荣东在 2005/10/11 02:46pm 第 2 次编辑]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

   请问各位高手在临床上应用经方时,剂量如何掌握?
2
发表于 2005-10-10 20:04:26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这两点就很好,很值得后学学习。
另外因时因地制宜也很重要。
跟据我的经验,人的因素最重要。
不同人,体质大大不同。
有的短期病用上百克也不见轻,有的十几克十几年的病就愈了。
徐灵胎说的好,医者假天之手而。
胆大心细时时牢记,十克百克未必病愈。
穷究古书刨根问底,不若念佛以待灵机。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16:14:2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谢谢!
4
发表于 2006-2-21 17:42:48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又解决了我的一大疑问
谢谢0
5
发表于 2006-11-2 15:37:34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经方不传的秘密在于剂量上
6
发表于 2006-11-4 08:48:45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从仲景所用鸡蛋大、大枣多少枚、多少尺等量化上可找到一些规律。汉代鸡蛋再小,也不会像鹌鹑蛋那样小,这应是是找到仲景用量方面的捷径,而不是其他,更不能循规蹈距。
7
发表于 2006-11-7 12:31:4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这样计算不是与郝万山的说法矛盾起来了吗?恐怕不对。
8
发表于 2006-11-9 14:03:3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汉代的一两为现在的15克左右,为妥.这是我的观点
9
发表于 2006-11-15 00:05:4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陈修园认为东汉一两应为清代的一钱,不过考虑现在药物的采集和制作因素,可以折算为现代的15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3 16:33 , Processed in 0.1443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