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1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 13:4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是过经向愈之时,阳气当自复而生发为用。此时大下之,重挫阳气向外之势,阳气不能生发外达,则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应是指趺阳脉不至。大下后使中阳下陷,伏郁于里,则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故下部脉不能应之而至且泄利不止。若证仅见此,则阳虚者与理中、四逆辈,阳未损者与葛根汤,但使阳升厥愈,利必自止。
    但此时并见喉咽不利唾脓血,说明大下之时亦使未解之邪热内陷,灼伤血络。此时如复其阳升发之用,则恐助邪热;不复阳用,则泄利不止,故曰难治。
    难治非不可治,还需谋求治法。此证属大下陷阳,故治当须升提阳气以复其用。喻嘉言谓:“寸脉沉而迟,明是阳去入阴之故,非阳气衰微可拟,故虽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为纯阴无阳可知。况咽喉不利、唾脓血,又阳邪搏阴上逆之征验,所以仲景特于阴中提出其阳,得汗出而错杂之邪尽解也”。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 二两半,合60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
         升麻、当归各一两一分,合30铢;
         知母、黄芩、萎蕤各18铢;
         天冬、芍药、石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干姜各6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方中四种用量的比例是10:5:3:1。
    麻黄10份,取其浮散向外之势,发越以“提阳”。为君。
    升麻5份,《本经》谓其“甘、平;主解百毒……”;《别录》谓其“苦,微寒,无毒,主……风肿诸毒,喉痛、口疮”;《金匮》中治阴毒阳毒皆以之为主药,证则皆有“咽喉痛”,可知此处升麻之用在解毒、治喉咽不利唾脓血。针对主要的兼证,应为臣。
    当归主“诸恶疮疡”(本经);“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别录)亦用至5份,盖血分已伤,取其和血之用,同升麻共治咽喉之证,亦为臣。此二药主治兼证而不碍君药之发越,但于内郁之邪热尚不能制之而使不炎。
    知母“苦、寒,主……热中,除邪气”(本经)。
    黄芩“苦,平,主诸热……恶疮疽蚀”(本经)。
    萎蕤“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本经·女萎)。
    此三味寒以治热,性皆沉降,可撤除邪热使之不散发上炎为患。既与升、归共治邪热内灼之喉咽水利唾脓血,又能兼顾其所导致的“诸不足”。共为佐药。
    苦寒以撤热,若药简量大,可攻专力显,但其沉降之性亦显,不利“提阳出阴”。故上三味各用3份,多用药味、小制其量,使其各各稍显沉降,终不能汇成一股大力而防碍君药之发越“提阳”。
    余下诸药亦循此法,更是小制其量。天冬、芍药、石膏仿知、芩、萎;术、姜、桂、苓、草是兼顾下利。但毕竟阳气得以提出复其用,其下利可自止,故不必全仗药力,且此组药味稍重,又大不利于咽喉之治。
    综观全方,君以麻黄,是一个突出的大势力,但以升浮为用。次者治喉咽不利唾脓血,亦着力不少,但终以不妨碍发越“提阳”为要。此“难治”而曲折之治,恐不能尽切病机,故不妨以乱治乱,又派了一队散兵,对各处不安定因素均加以看管,管治力量虽弱,但只要“坏分子”不进一步猖厥即可。药需频服,有急于“半日许令三服尽”,但求君药速速召出“正规部队”。一俟汗出,机体自身的管理系统被启动,则愈矣。
    由此观之,此方证全在阳气升降出入之用有异,似不可谓“肺中痰热”、“肺热脾寒”云云。
        歌曰:麻黄升麻提阳方
             苓桂术甘膏干姜
             天冬芍一升归五
             芩知萎三麻十良
2
发表于 2004-1-2 15:05:57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君读经之细,用思之深,自愧弗如。应用中医阴阳神气观分析认知,足见功底之深,乃真中医也!确有启我冥思之功。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3 11:58:13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前辈褒奖太过,小虫愧不敢当。
到此论坛上多时,承诸师之教,受益非浅。这算是一篇汇报作业吧。
关于条文,我觉得自己是用《思考中医》所讲的着眼于阴阳、着眼于阳气的主导功用这个思路来理解的,但不知道我这么理解是不是太牵强。
关于原方用药,我觉得还有精义、深意,但我现在对药物没有切实的心得,看不出来。所以这只是很粗糙地整理一下自己的理解思路。等以后学习中药能有点 五积散先生的味道时,想来还能再进一步
   希望诸位师友多加指教!
4
发表于 2004-1-3 15:31:08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谦光逼人,后生可畏!
5
发表于 2004-1-3 16:18:05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下面引用由三教小虫2004/01/03 11:58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条文,我觉得自己是用《思考中医》所讲的着眼于阴阳、着眼于阳气的主导功用这个思路来理解的,但不知道我这么理解是不是太牵强。
牵强.
6
 楼主| 发表于 2004-1-3 17:42:36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多谢 五先生指教!
7
发表于 2004-1-6 17:45:41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很好;
8
发表于 2004-1-17 22:38:25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伤寒论译释>>对本方的作用分析是;麻黄;石膏;越婢汤主药;发越内郁之阳;甘草;桂枝;白芍;桂枝汤主药;调和营卫;黄芩;知母;天冬;升麻;升清解毒;清上热;白术;干姜;茯苓;补脾利水;温下寒;当归;萎蕤滋养营血;且防发越之弊;
9
发表于 2004-1-23 03:17:03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师之妙论,令人受益非浅。可否请教《思考中医》神功的基本练法?
10
发表于 2004-2-23 13:28:27 | 只看该作者

麻黄升麻汤证初习

曾读一应用滋肾饮(升麻、黄柏、青盐)医案,药物入口半小时后病者即感觉丹田热气上升,由咽喉发出。麻黄升麻汤应用升麻是否因为邪热陷丹田而导致咽喉不利脓血且下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19:38 , Processed in 0.1085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