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发展也是中医药的硬道理 ——张华强教授谈中医药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9 16:4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展也是中医药的硬道理 ——张华强教授谈中医药发展
本报记者  海 霞
  人物简介
  张华强教授  1958年考入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学习,1964年毕业留校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工作。曾担任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江苏省卫生厅巡视员、江苏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会长。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张华强教授针对当前有关中医药发展的争论,谈了一些个人的观点,颇受与会学者的关注。40年的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使张华强教授对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于是记者就中医药发展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张华强教授。
  一、中医药是特殊的产业,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张华强教授说,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其理论、方法和手段所蕴在的丰富科学内涵,对现代医药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借鉴,甚至提出了挑战,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已成为共识。中医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深深烙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印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绚丽奇葩。我认为中医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它是和现代医药学有着明显差别的独特的医药学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具有潜在优势的巨大产业。以上几点是现代医药学所难比拟和无法替代的,是我们研究中医药的基本立足点。中医药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其潜在的巨大优势已逐渐凸显出来。
  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一直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涉及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同志讲话和重要文件中,都强调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可见这个问题,一是很重要,二是存在模糊认识,三是实践中存在偏差。但若具体谈到模糊、偏差,分歧意见又很大。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常呈无限螺旋式上升,看似重复但不重叠,看有变化但又总带有以前的痕迹。继承与发展,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发展无止境,继承也不会有终结。今天的新成果,会成为明天继承的内容。发展如果离开继承,那它只能是空中楼阁,也就不能称其为发展;继承若离开发展,就只能停滞于原始状态,当然也不能称其为继承了。如何继承,有一个观点方法问题,我们应吸取科学之精华,剔除非科学之糟粕。诚然,误将精华当糟粕和误将糟粕当精华的事可能会有的,但这都不能成为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理由。只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精华终会被发扬,是糟粕终将被抛弃。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
  继承与发展并非中医所独有,任何门类的科学或学科都有这个问题。如果不恰当地强调中医继承与发展问题的特殊,就有可能搅乱对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诸如中医长期遭歧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中医要先继承再发展;传统手段和方法只能继承,运用现代手段、方法才能发展。这类认识,显然是对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曲解。
  二、正确认识中医的优势与不足
  针对有些中医药人员过分强调中医药优势,而对中医药的不足和存在问题缺乏足够认识的情况,张华强教授说,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深入分析的。中医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遭到歧视、贬低和指责,出于对中医药的热爱和自卫,这样做虽无可厚非,但却不是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有些人虽不拒绝现代文明,但却用古人的眼镜来审视当今的中医药,对中医药占医疗市场绝对优势的过去恋恋不舍,这就很难在现今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有些人认为前人经典只有精华,没有糟粕,还有人担心中医药学术发展不能循经遵道,应时时以己之长来提醒以增强信心,方可避免“离宗”、“走偏”。凡此种种,虽说都是出自继承与发展中医药的良苦用心,但却是不能用辨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认知自身所处的时代,对中医药学术繁荣和发展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再譬如,有人说要“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来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要按“中医自身规律”走自己发展的路。且不说上述体系、自身规律是否都已说清,就算是说清楚了,现有体系、已知规律也只是阶段性成果的描述,远未达到、也不可能完全达到对整体规律的认识。现有体系、已知规律都是可变的、有限的,而对它们的探索却是永恒和无止境的。如果人们思想被禁锢在这样的体系和规律上,怎么能有新的突破?只有以平常心态看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善于发现光明中的暗点,知长不傲,闻短不馁,虚心学习,才能以求新务实的科学态度,加快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三、要对中医药现代化进行更深层次和更务实的思考
  谈到中医药的发展,自然就提到了中医药现代化这个话题。张华强教授说,当前,人们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还有不同意见。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说法,如认为中医能治好一些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比西医还现代化,为什么只提中医药现代化,而不提西医药现代化?传统医药就是传统医药,毋需现代化,也无法现代化……。对于这些认识上的一些分歧,我们应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和统一认识,这也是今后一项不容忽视的长期任务。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以前就开始、以后也不会终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中医药体系的局部,甚或是整体,将可能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这是为了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高。“异化”、“淡化”是将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特色优势否定或削弱,一切“异化”、“淡化”的企图或结果,都是与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相悖的。现代化并非西方国家民族的专利,所以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西方化),也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误解。
  张华强教授说,我认为现代化不等同于一般所说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当代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的最高成就与中医药自身尽可能多的最完美结合和体现。关于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专家发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见,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我的看法是,在社会和科学技术革命浪潮冲击下,必须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运用传统和现代多学科的知识、手段和方法,继承发扬中医药学遗产,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表述的现代化,即实现表述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和国际化,使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更明确,更突出,更具竞争力,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突破,继续创造更具时代特征的新特色和新优势,并获得自身持续发展的更强内动力,以更好服务于人类健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四、中医的传统特色优势不完全是现时的特色优势
  针对有些人认为中医的特色就是中医的优势的看法,张华强教授说,现在在有关文件和领导同志的讲话中,都将特色优势并提,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提弘扬中医药特色,这是非常正确的。
  特色是指同类事物中,一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显著差异,一般并无优劣的涵义。优势则是指一事物在与同类事物比较(或竞争)中,占有明显主导地位,或起支配作用。特色虽不等同于优势,但只要我们在继承其特色,或造就新的特色事物时,充分注意特色事物的自身品质,使其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于是这一特色事物就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获得一定的优势。特色事物不一定就有优势,但优势事物往往具有一定特色。
  事物的特色与优势,是比较而存在的,是可以变化的。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往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传统特色的事物(当然同时具有优势),不一定都会被现时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它还要接受挑战和实践的考验。要使事物的传统特色优势继续成为现时的特色,就必须根据现时需求,对原有的特色优势事物进行再认识、再加工、再开发。这也要求我们在创造中医药新的特色优势时,不仅要重视传统,更要遵循和跟踪现代要求。我们更需要的不仅是特色,而是特色基础上的优势。譬如,运用传统中药饮片,灵活组方,辨证论治,这是中医防治疾病最重要的特色和优势,但长期以来,传统饮片配方使用率持续下降,目前仍处于下滑趋势。对此,若仍固守传统,不思改进,中医的这一重要传统特色和优势,将可能是特色犹在,优势无存。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开发,正是针对这一严峻情况,在分析传统饮片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面向当今和未来社会需求,经过再次的加工开发,使传统饮片配方的特色优势更具时代特征,并继续成为现时的特色优势。这样的事例,不仅在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如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等的发展中,还能举出许多例子。
  辨证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最重要的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以人为本的疾病观、医疗观,是一种因人而异、以变应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特色优势都十分明显,但辨证论治还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也必须求发展。
  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创新是分不开的,不但应该加强和继续对有关辨证论治传统式的、在经验层面上的交流总结和理论探讨,还要开展一些新的研究。由于用传统辨证方法判别的证型,缺乏严格的规范标准,给中医药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法规、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新药开发技术质量标准的制定带来困难,也是辨证论治经验难以继承和重复的原因,因此证型规范和标准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人把辨证视为“体表诊断”,这是因为传统辨证收集的资料,主要是靠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来搜集的。受人体生理功能所限,一些微观和深在的疾病变化资料难以搜集,还没有将这些资料纳入中医辨证系统,这不仅影响辨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辨证论治方法在疾病早期防治中的应用,所以四诊设备的研发和现代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在证型规范标准研究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开展中医证型现代意义的本质研究。
  五、有必要搞清楚一些概念
  张华强教授认为谈到中医药的发展,还有必要搞清楚一些概念。他分析说,现在有“西医”、“中医”、“现代医学”、“传统医学”、“民族医学”、“民间医学”、“时间医学”、“空间医学”等医学名称,听得太多,似乎熟悉到不会再去想它们的定义、差别和相互关系。事实是,我们对这些认识得还很不够,学术界在认识上还有分歧。有人认为西医是现代医学,难道中医就不是?如果中医也称现代医学,那它还是不是传统医学?有人说,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关系,不是以中与西的关系为主,而是以古与今的关系为主。这些认识和中医药现代化不无关系。
  这里仅就传统医学与民间医学谈点肤浅的看法。传统医学多具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技能,有政府认同或批准的服务机构,个人行医也要得到政府认可和支持。由于服务的经营性,使传统医学必须承受竞争和发展的压力,在当代还要受到国家法规的约束和影响。传统医学都有可能成为主流医学,这主要取决于它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各国或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间医学,民间医学是指那些自发相互传用的医学知识和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多是人们与疾病抗争的直接感受和总结,并未形成较系统的理论。由于其知识和方法的自发传用,不具经营性,所以民间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最大差别就是它没有竞争、发展的压力,也极少受国家法规的影响。
  在谈了中医药发展的一些问题后,张华强教授还就本报近来刊登的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文章,谈了他的一些看法。他说:“贵报接连发表了许多知名专家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文章,有些写得非常好,很受教育。”
  张华强教授认为,中医和西医是产生和发展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两种医学体系,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无论是在医学发展还是医学服务上,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些西医认为很难的问题,中医能够迎刃而解,反之,一些中医认为很难的问题,西医却能手到病除。这除了与医生个人技能有关外,主要还是因为两种医学各有所长。中医与西医,纵有千差万别,但它们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甚至还有相同或近似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医和西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无法融通,更无法结合,这是看法是不符合中西医实际情况的,也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中西医长短之争,应归结于互补和共进,而绝不是比出谁优谁劣,更不是你死我活之争。中西医结合的丰硕成果给我的启示是:说中医不行的西医是不行的西医,说西医不行的中医是不行的中医,因为他们都未能看到己之所短,彼之所长。
  最后,张华强教授展望了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他说,中医药正加速走向世界,各国对中医药从起初的单纯服务需求,到产生了解、学习的愿望,接着又有了研究超越的期盼。针灸维权和国际传统医药产业激烈竞争的事实,就是有力的证明,中医药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已冲出新世纪起跑线的中医药,面对“精彩”和“无奈”的世界和未来,惟有加快发展,才能继续保持我国传统医药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才能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B16
2
发表于 2004-11-30 08:57:0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发展也是中医药的硬道理 ——张华强教授谈中医药发展

此公属于官方派,如果将人群分为三种,另二为中派和西派,官派的特点是讲一些空洞、折中的 看似义正辞严咄咄逼人,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设身于学术之中,根本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题目很吓人,通篇也没看到怎仫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纯粹是官僚语言,议而不决,掌握在他们手中的中医的前途可忧。
3
发表于 2005-5-3 17:00:3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发展也是中医药的硬道理 ——张华强教授谈中医药发展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3:29 , Processed in 0.0473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