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略论孙一奎对郑钦安学术思想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1 16: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随着近年来“火神”的流行,郑钦安的名字及学术思想渐为人熟知。人多知郑钦安之学术受仲景、景岳、陈修园的影响甚巨,不知亦受明代医家孙一奎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在前三子之下,试析之。
1.          重视《周易》与医学的关系。
孙一奎常用《易经》之理解释医理,曾撰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旨绪余》),认为《易》之与医,虽“业有专攻”,而“理无二致”,这个理即“阴阳之道”。在其著作中,诸如阴阳辟阖、升降沉浮、天时气运、病因病理,都多依据《内》、《难》,旁参《易》理加以阐发。如《三吴治验》载其治臧某案:其人胸膈痞胀、饮食少,时医治以平胃、枳术、香砂不应,复以三棱、莪术、槟榔消之,而病愈甚,且致使便溏、浮肿。孙氏认为:“病由中气虚寒、脾失运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正合《易》‘阴阳不交,否’之意,温中升提,俾脾复健运之常,则浊清可分,胀满斯愈”。治以温中升提补剂,“已而果然”。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自序》中云:“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明言曾习《周易》。而在《医理真传。卷一》开篇即论乾坤大旨,阐述《周易》八卦学说。在《医理真传。真龙约言》云:“故《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此阴阳升降之要,万古不易之至理也”。不论口气、态度,与孙一奎都何其相似啊。
如果说“易”“医”相通,古代医家习易者众多,不足以作为郑钦安曾受孙一奎的影响的证明,那么请看下一条。
2. “重阳”思想。
综合《赤水玄珠全集》各篇所论,孙氏非常重视温养阳气,一再强调人身正气的重要。如用大剂温补升提治气虚中满,用附子理中治口疮等案可见一斑。
而郑钦安乃所谓火神派之始祖,其重阳毋庸多言。
如果说重阳思想乃众多医家之偏好,仍不足以证明二者有传承关系,那么请继续看下条。
3. “阳主阴从”。
随着卢崇汉《扶阳讲记》的走俏,今人大多只知道是卢崇汉倡导的“阳主阴从”论,不知此观点历代重阳医家皆有,郑钦安“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实卢崇汉“阳主阴从”之肇始。而在郑钦安之前,明代孙一奎即已有此意。何绍奇先生系统归纳了孙氏在对命门、君火、相火、三焦等几个问题上的态度,得出了如下结论“概括起来,无非是强调人体正气的重要性,而在阴阳二气中,阳气又居于先导地位。这正是孙氏在学术上重视温养阳气的思想基础”。
4. 具体病症。
由于郑钦安没有专门医案留世(此为一大疑点,很可能是他的某些所谓正宗传人秘而不宣),故只能在其三书中举一所列病种与孙氏作比较,举消渴为例。
《三吴治验》中载某书办以酒色无惮而患消渴,久治不效,神色大悴,卧床不起,后经孙氏以温补下元治愈。人有以消渴为热证,何以用温补而难之者,孙氏晓以阴阳升降之理,并用釜盖作喻:“釜虽有水,若底下无火,则水(气)不得上升,釜盖干而不润;必釜底有火,则釜中水气升腾,熏蒸于上,(釜)盖才湿润不干也”此喻对后世重阳医家影响极大。
而郑钦安《医理真传卷四。三消证起于何因》云:更有先天真火浮游于上而成上消,浮游于中而成中消,浮游于下而成下消,即以辩阳虚决辩之,法宜导龙归海,如潜阳、封髓二丹,或四逆、白通,皆可酌用。
在大多医家遵滋阴降火治消渴的大环境下,孙、郑二人能自出机枢、前后呼应,应该会有内在深层次的联系的。

结语:由于孙一奎在多领域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其虽重视温养阳气,但不惟不偏执此法,而且反对“局守一家之学”,强调因证施方,力矫时弊,而在评价各家之学时也能有“千古持平之论”(《四库全书。提要》),故后人很少单纯的把他归于温补派或扶阳派,是对他客观公允的评价,但同时也容易忽略他对后世重阳医家的重大影响。孙氏较之温补派张景岳、赵养葵略早,较之滋阴之丹溪略晚,其重阳思想对景岳等人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郑钦安又受景岳之影响甚巨人所共知,亦即郑钦安必受孙一奎影响也。
同时,郑钦安自云“所览医书七十余种”。以其所学之广、年代相隔之近,如果说郑钦安没读过同样重阳的孙一奎之书,是不可想象的。且郑钦安之前,除温补学派外,重阳而成就比较大的医家并不多见,孙氏即其中之一。郑钦安为了完善自己的理论,不看同类之作(即孙一奎之书)也是不可能的。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凡例》中云:“盖医难于认证,不难于用药”。郑钦安《医理真传。自序》则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二者口气何其相似?   郑氏又说:“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前面我们已讨论过,孙氏受《易》之影响,每以阴阳之道阐发医理,二者在阴阳观上又何其相似?
综上所述,郑钦安著作中虽未提及孙一奎,但从重视阴阳之道、重视医易相通、重阳、重阳主阴从等学术思想上,从相隔年代上、从学术传承上等几个方面来看,郑钦安均应该受到了孙一奎的重大影响。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推测,不妥之处,敬请名家指正。

              杏李园主人  李寅   2009.2.12
[/water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8:55 , Processed in 0.0972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