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一篇奇文作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12 21:2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一篇奇文作注
按:革命者金先生又贴上了奇文“中医是怎样认识血压的”。此文文理兼长,奥妙无比,鄙人勉力为之作注,或者与读者略有帮助。然而要事先说明,金文实在是太通顺而又深奥,说不定哪一天在下就智穷力竭,注解不下去了。
原文:到目前为止,高血压已是世界公认的一大顽症。
注解:按现代汉语文法和逻辑,如果说“到目前为止”,下文应该说“高血压还是世界公认的一大顽症”。金先生的思维与众不同,不可不知。至于高血压这个顽症是否算作病或证,本人还不清楚金先生最后会怎么说。单就开头这一句,高血压属于病,是很明显的。可是——?
原文:首先要弄清高血压是“病”还是“现象”,因为如果高血压是病就必须采取治疗方法;如果高血压是一种现象,就应该根据这个现象来查明病因。
注解:金先生的逻辑确实与众不同。首先,病不属于现象。我们不能用“疾病是不正常的生命现象”这个概念来理解他所说的“病”。其次,如果是现象才需要查明“病”因,如果是病,就不需要查明原因了。但必须采取治疗方法。真是奇文。
原文:中医诊断外感病以发热脉浮为依据,发热是病,而脉浮是反应病症的现象。乃“病”与“现象”的区别。
注解:第一句大概会使一切学过中医的人摸不清头脑。原来发热脉浮是中医诊断外感病的依据,很可能是唯一的依据。我们能够反驳吗?又,发热是病,大概谁也没有听说过。只好接受这个革命性的概念。而脉浮是反应(映?)病症的现象。据此,发热只能见脉浮,不可不知。这就是金先生关于“病”与“现象”的区别。
原文:然而,现代医学测量血压也是如此,是根据血压这个现象来判断病情,如果把“现象”当“病”来治疗,等于给掩盖病因增加了一块挡箭牌!到目前为止,只要血压升高,不问青红皂白,多如牛毛的降压药乱使乱用,这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公害!因此,弄清高血压是病还是现象实属必要。当然也需要更多的精英参与,欢迎发表您的看法!
    注解:这里行文不需要转折,金先生却用了“然而”,又是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文法。至于现代医学测血压,大约多数情况下不是根据血压这个现象来判断病情,而是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再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有了高血压,按照金先生的见解,是不应该是用降压药的,否则就成了公害。诸位精英参与讨论时一定要记住此种高论。不过,我们还是弄不清高血压是病还是现象。
原文:人生在自然中,所以,不论生理及病理无不和自然相关,以下用中西医并论的法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解:金先生显然只承认生理和病理和自然相关,不承认也和社会和心理情志相关。这也是空前的见解。至于中西医并论的法则,能成为法则,自然很深奥了。鄙人学浅,不敢妄注。
原文:现代医学一致认为,心脏收缩(左心),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受血液的冲击扩张起来,心脏收缩产生了压力血液才能射出,因此,把它称收缩压。
注解:有谁能把收缩压说得如此简明准确而令人费解吗?请去查查书吧。
原文:心脏收缩后,紧接着是舒张,心脏不在(再?)射血了,这时血管靠它自身有相当大的弹性自然收缩,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人们把此现象称舒张压。其实,血管如弹簧一样,不论血管内血液把血管撑起有多粗,血管仍保持它自然的收缩状态。说明了血压的产生是靠心脏的收缩和血管收缩的阻力来实现的。
    注解:记住!心脏收缩后,紧接着是舒张,而不是收缩起来没完。舒张压也不是只有血管弹性才形成的。说血管象弹簧一样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比喻,因为管子不是钢丝。至于“不论血管内血液把血管撑起有多粗,血管仍保持它自然的收缩状态。”恐怕一般人理解不了。“血管仍保持它自然的收缩状态”,血液怎么能把它撑粗呢?于是,我们只好死记下来。
好!注解到这里,鄙人已经有些智竭力穷了。金先生的第二节恐怕更深奥,只好留给别人作注了。谢天谢地,总算开了个头儿!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2 21:29:29 | 只看该作者

为一篇奇文作注

肖红道歉:本贴把“翟”先生误作“金”先生了。注解而犯此等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9:27 , Processed in 0.0489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