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用疗效说话:谈中医治疗法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1-26 21:13:05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疗效说话:谈中医治疗法则
我们常说:“实事胜于雄辩。”老百姓也将“眼见为实”列为信不信的最高标准。中医治病,还是用疗效说话。由于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西医的冲击,如庸医的败坏,导致相当一部分的人,对中医失去了信心。这只能说,这些人对中医不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果的。中医是有效的,如果说“有效”是中医的果,那么,中医的因就是:在哲学思维的指导下,为自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预防、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理论。单就治病法则来说,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
中医治病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内治即内服中药以治疗疾病,如服用汤药、丸、散剂、膏药、丹等,如桂枝汤、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川贝枇杷膏、人丹等都属于此列。外治则为通过刺激体表的局部而治疗疾病,如针灸、按摩、熏洗、敷贴、涂擦等。不管是哪一种,都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中医的治疗法则。
(1)平衡阴阳。中医认为,生病是因为人体阴阳失去了平衡。要使得机体恢复健康,就要恢复阴阳的平衡。阴阳失衡导致机体出现了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因此,平衡阴阳是中医最根本的治疗法则。其主要包括“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两个方面。
“有余”则为亢盛。如果阴阳一方出现了亢盛,就会“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关于这一点,我们是有体验的,冬天阴盛,所以寒冷,夏天阳盛,所以炎热。天人一体,所以,在人体上也是如此。出现寒热后就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一法则生活上处处有印证:饭菜凉了,热一热,杯子里的水太烫了,加点凉开水进去。
“不足”则为虚衰。如果阴阳一方出现了虚衰,亦可引起寒热之象。阴虚则热和阳虚则寒。这个时候的“热”和“寒”就不能损了。因为这个时候的热和寒并非绝对的多了,而是由于阴虚则不能制约阳,导致阳亢而热,同理,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亢盛而为寒。这些都是虚热和虚寒,应该补其不足。中医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人体仿佛一个盛水的容器,阴为容纳之水,阳为容器下的火。水的温度和火的燃烧都是恒定的,如果锅内水少了,则出现水过热,要维持恒温,则要加水,这就是壮水之主。如果水量正常,火小了,则水的温度偏低,要维持恒温,就要加大火力。这就是益火之源。
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在滋阴中佐以补阳,在壮阳中佐以滋阴,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便能达到很好的滋阴、壮阳、平衡阴阳的效果。
(2)调和五行。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相生、相克以维持其之间的平衡。如果这一规律被打破了,就会出现异常。五行相生被打破,即为母病及子和子盗母气。相克关系被打破则出现相克太过和相克不及。在中医里面,五脏六腑等都分属五行之列。
肝木生心火,肝木既病,累及心火,此为母病及子。木可燃而为火,如果木少了,则火生不起来。如心既病,则累及肝,此为子盗母气。木燃为火后,如果在上面浇以酒精,引起火力过旺,则要消耗更多的木,甚至导致木不够用。母病及子,就要增加木柴的量。此为“虚则补其母”。子盗母气,就要压制火力,如扑打法。此为“实则泻其子”。对于这种相生关系的异常,中医也制订了一些治疗法则: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适用于肾阳虚衰致脾阳不振证;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补益肺金,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肝木克脾土,肝木既病,如果克脾土太过,便引起脾土不健,升降失于条达,此为相克太过。树木密集而土地少,树木下有根茎,则约束土太紧,土过于紧密、不得舒展,营养不得渗透。如果克脾土不及,则脾土反而引起肝木,影响肝木条达之性。树木少而土多,则根茎对土的约束力度过小,则引起土质疏松,容易造成泥土流失。泥土流失,树木亦受害。相克太过,就要疏松树木,降低密度。此为“抑强”。相克不及,就要加强植树造林,以稳固地皮,防止泥土流失。此为“扶弱”。对于相克关系的异常,中医也制定了一些治疗法则:培土制水法,即温肾健脾法,治疗水湿停聚;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治疗肝旺脾虚;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佐金平木法,即清肺泻肝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
五行这种关系的运用也可以运用到针灸以及精神疗法中去。在针灸中,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五个重要腧穴: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也归属五行之中。五行关系也可以作为选穴方法之一。而情志中,利用情志配属五行、情志相胜的关系,来治疗一些疾病也是很有效果的。古代对运用情志治病的记载比较多。如战国时代宋国名医文挚以“怒胜思”来激怒齐闵王,治好了齐闵王的忧郁症,金代名医张子和利用怡悦引导之法,治好妇人虽饥不食之病。
(3)治病求本。本即疾病的本质。我们认识问题的过程就是通过现象来看本质。本质在事物发生、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甚至是绝对性的作用。中医治病求本就是医生治疗疾病,就要通过病人种种呈现在外的现象去发现疾病的本质。针对本质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这就像我们常说的“正本清源”。实践证明,要圆满解决一个问题,“正本清源”是比较科学的方向。
治病求本中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正治与反治。正治就是逆其征候性质而治。其主要运用了阴阳平衡中的治疗法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就是顺从疾病症候特征而治。这里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二是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即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的体质或者疾病进程不同,导致索表现的征候不同,因而治疗法则就不同。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征候特征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法则。三是标本缓急。其中又包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病情危急时,如胃大出血,就要先治标,赶紧止血;病情和缓后,就要从根本上治疗,也就是治病求本,胃出血止住后,就要看是是血热出血还是血瘀出血,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施治;当标本同时急剧或者不太急的情况下,就要标本兼顾治疗,如急性热病、体虚感冒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扶正祛邪。正即正气,人体的气、血、阴、阳都归为人体正气范畴。扶正即扶助正气。一般运用于虚证,即“虚者补之”。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补气益气、补血养血、滋阴、壮阳。邪即邪气。六淫、疫疠、寄生虫、外伤、痰饮、瘀血等都归为邪气的范畴。祛邪即祛除邪气。祛邪方法包括发汗、涌吐、清热、行气、活血、利湿、消导、泻下等。扶正是为了祛邪,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足邪自怯”。驱邪是为了扶正,即所谓“邪去正自安。”这就有点象一屋子人,当主持正义的人占绝对优势时,邪恶力量就会自动退出。这就是“正足邪自怯”。而制定一定的规则,屋子里的人只允许主持正义的人,因此,邪恶力量就会被拒之门外,或者被规则清退出去,这样就保证了一屋子的安定。这就是“邪去正自安。”
针灸在运用中,也要坚持补虚泻实的原则。其主要是通过手法来达到补泻效果。进针时,徐徐进入,循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呼气时进针皆为补;进针得气后,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捻转为主、捻转力度小、频率慢,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操作时间短为补;出针时迅速,并按揉针孔,或者在呼气时出针都为补。反之,则为泻。至于灸法,《针灸大成》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得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中医治病法则几千年沿用不衰。其运用的灵活性也是现代医学望尘莫及的。中医安全、有效,其实从治病法则中就可看出一个端倪:每一法则都是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且充分认识到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并在哲学之光的照耀下辨证论治。此外,每一法则的内涵都是十分深刻的,而且,法则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临床上可以充分调动一个法则或者几个法则。所以,中医应当担当、也能够担当起护卫13亿人民健康之职,甚至世界人民健康之职。因为,中医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11:25 , Processed in 0.0489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