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6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读中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7 14: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古到今,中医书多于牛毛,如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判断自己不被所读的书误导?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人的劝告是:并非都是开卷有益。

先看古人如何说的:
----清代名医陈修园的劝读十则---------------------------
“劝读十则”载于《长沙方歌括》卷首,是陈修园对《伤寒论》辨证精神,及其方剂应用价值与临床经验的深入体会,写成十条“劝读”原则,告诫后人应熟读与应用,继承与发扬《伤寒论》。
  1.劝读仲师之《伤寒论》原文,深入理解其精神,强调临床应用作者对《伤寒论》十分推崇,倍加赞扬。如说:“明药性始于《神农本经》,论病情始于《灵枢》、《素问》,以药治病始于伊尹汤液,迨汉仲师出,集伊圣及上古相傅之经方,著《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二书。”《伤寒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中医药理论,始创临床医学辨证著作,开辟了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医学发展基础,故奉劝后世“读仲师书为第—劝”。
  2.劝后世医家遵循《伤寒杂病论》的理论,违背者要“知过必改” 陈氏进一步强调仲景书的实用价值,批驳后世医家由于学习不够,应用不强,而存在许多弊端,要知过必改。如说“仲景书文义古奥难读,即刘张朱李四家,虽尊仲圣之说,鲜有发挥,更有庸妄者,颠倒是非”,又误认为张仲景只“专攻伤寒,其桂枝、麻黄,只行于西北,宜于冬月”,只是“以芎、苏、羌、独、荆、防等为感冒切用之品;以补中、归脾、八珍、六味等方为杂病平稳之方”,而且“百病不究根由,只以多热为阴虚,多寒为阳虚,自夸为挈领提纲之道,究竟伪术相师,能愈一大病否?”这些无知之谈,是很缺乏修养的,而且有错误之处,故“以知过必改,为第二劝”。
  3.要知经方之疗效神速,若用之得当其效如桴鼓《内经》有记载:“一剂知,二剂已”,即言服—剂全料就有效,服两剂则病愈。《伤寒论》也说“一服愈,不必尽服”,如桂枝汤服法,一服即服药的1/3,如果服1/3药就痊愈则不必将全剂都服完。“可知古人用药,除宿病、痼病外,其效只在半剂、1、2剂之间”,即可治愈,说明经方用之得当,其效神速。陈氏指出后世有不同之见,如“薛立斋医按云:服30余剂及百剂效。”又如“李士材云备参五斤,期于三月奏效。”这是服药的效果,还是病气已衰而自愈呢?所以应当奉劝用药不当之人,应精益求精,深入辨证,用方用药切当,为第三劝。
  4.强调《伤寒论》治疗原则是“存津液”三个字,劝告后世医家治疗伤寒,不要耗竭津液如说:“《伤寒论》113方,是以存津液三字为主。”“试看桂枝汤和平解肌,无一非养液之品。即麻黄汤轻清走表,不加姜之辛热,枣之甘壅,从外治外,不伤营气,亦是养液之意。”对后世医家治伤寒,应用“芎、苏、羌、独、荆、防、苍、芷,苦燥辛烈,大伤阴气。”最简略的是有些医生的习气,认为“二陈汤为发汗平稳之剂”,但是“方中陈皮之耗气,半夏之耗液,茯苓渗利太早,皆所以涸其汁源,留邪生热,以致变成烦躁大渴,谵语神昏等证,所谓庸医误人者此也。”至于《金匮》之方剂,其主要的宗旨,是“调以甘药”四字。如后世的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四物汤、八珍、十全、归脾、逍遥等剂,都颇得“甘调之意”。劝导后世医家治病以扶正气、存津液为主,明经方之有利无害,这是第四劝。
  5.劝告后人不要轻易怀疑仲景之方,可大胆应用 “仲师为医中之圣人,非至愚孰敢侮圣”、“所疑者其方也”,方中无见证治证之品。并且“铢两升斗畏其大剂”,因而不敢轻易试用。关于用药剂量的大小不同,是从“宋元诸家”开始,“而极于明之李时珍”。但能读《本经》而通晓药性者,也只是知道方中的三四味药的神妙。况且古今的度量衡有不同,从上古到汉代,从汉到今(清)的剂量也不同,汉代的剂量仅是今日的十分之三,每剂药分三服,因此,一服也不过是七八钱而已,这较之时方其剂量还为轻。因此,应用经方要通晓药性,而且以今日的度量衡折算,是不可不知的,这是第五劝。
  6.劝导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应用经方治病应灵活掌握,辨证应用。“先入为主,人之通患也。”如“桂枝汤、小柴胡汤,无论伤寒杂病,阳经阴经,凡营卫不和者,得桂枝汤而如神;邪气不能从枢而外转者,得柴胡而如神”,而又有人迷惑于“春夏忌桂之说”、“邪在太阳,误用柴胡反致引入少阳说”,以及“李时珍虚人不可多用”,“张景岳制五柴饮列于散阵(解表剂)”中,都是对桂枝柴胡应用较偏,而先入为主,以致应用不敢用,而不知《神农本经》将柴胡、桂枝列为上品,“久服可以却病延年”现在有些人不相信《神农本经》而相信今世医家之言,是很奇怪的。作者又从本身经验论述,“余用桂枝汤,万无一失”。而用量“自三钱,亦用至八、九钱,而效者”。至于用柴胡一般不超过四钱,而且浙江江苏医生,每用时必以鳖血拌蒸,最多也不过二钱,这都是先入为主的思想所致,而《伤寒论》用柴胡到八两,“取其性醇,不妨多服,功缓必须重用。”其它还有“细辛、五味,用不过一钱,大枣不过二枚,生姜不过二片,种种陋习,皆违经旨”,所以作者曰:“吾愿同事者,先进去市中徇人恶习,而以愈达愈上。”为第六劝。
  7.经方运用得当可“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医之道也”,这是医生的天职,若庸医无术,则病家待弊,究其原因,多为“杂法所误”,而没有按仲景法治疗,如按仲师法:“四逆、白通以回阳;承气、白虎以存津,助其枢转,运其针机,脏腑调和,统归胃气,危急拯救”,不单靠人参,亦可救其十中二三。作者体会到行医30余年,深知经方的效果,可造化生机,祛病延年而起死回生,即要“知经方之权夺造化”,这是第七劝。
  8.劝导学经方要“温故知新” 陈氏说“经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可见昼日临证,夜晚读书,是良好的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温故”承经方之旨,神悟受纳方能“知新”。这是第八劝。
  9.树立仲景学术思想为临床医学之本仲景是“医门之仲师,即儒宗之宣圣”因此,可作为衡量后世医术的标准和分水岭,“凡有阐扬圣训者则遵之,其悖者则贬之。”如后世金元四大家之作,有成就也有不足,如刘河间虽然有偏重于苦寒攻下之弊端,“尚有见道之言”;朱丹溪虽然没有深入研究致病之根源,但“却无支离之处”;张子和之作,“瑕瑜参半”;最后是李东垣,其“论以脾胃为主,立方以补中为先,徇其名而亡其实,燥烈劫阴,毫无法度。”后世医著中还有一些人,只是“载其人富而好名,巧行其术,邪说流传,至今不熄”,这正和仲景治伤寒“养津液及调以甘药之法相反”并对后世医家也有不同评论及批评。应以仲景学说为正宗,不能有“朱紫之乱”,故奉劝后世读书当“专一不杂”为第九劝。
  10.说明撰写“劝读十则”的想法和目的写以上意见是作者直言不讳,对于医学各家门户之见,藉仲景先圣之功,溯委穷源,对于那些“陷溺未久及颖慧过人者,自必悔而就学”,以经典著作为基础原则,则不至于走的过远,所以,作者的目的,“凡我同人,务宜推诚相与,诚能动物,俾此道日益昌明,则以有言无隐,和气可亲”为第十劝。
  陈氏“劝读十则”,根源于清,流承至今,所论内容丰富,见解明确实用,古今皆宜。此乃启迪深思,备受人用,医术医德医患,收益久远矣。
----------转载于环球中医网-----------------
2
发表于 2009-6-27 14:35:0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读书一定要了解作者的观点,陈修园说得也不无道理,但陈氏是崇古遵经派,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4:42:2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今人学医的体会----------------------------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我就让你苦读《伤寒论》?清末陆九芝说过:‘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总是最初接触的东西印象最深,这叫先入为主。《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圣典,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不奢谈理论,紧扣临床实践,把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完结的全部过程,有序地展示出来,以错综复杂的文字,归纳了疾病千变万化的各个方面,完美地、灵动地、全方位地表达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著作,是中医临床思维科学的典范。中医的生命,在于能看病,看病的本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方子,而在于会辩证,‘认证无差’,是遣方用药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先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甩开他们,直面张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领会和吸取他的原始思想,自己去思考、去体会,你将会受益终身。”
“培养中医临床医生,可以从《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启蒙书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也可以从《伤寒论》入手,先难后易,高屋建瓴。循序渐进,是培养一般人才的方法,高屋建瓴,才是造就临床高手的途径。对你,我取其后者。至于《黄帝内经》,可以先读《内经知要》,掌握其精髓,因为全书涉及的知识过于庞杂,又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看病,不可读得太早,以免陷了进去,分散精力,迷失方向。到四十岁以后,有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读懂。”
“学医要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例如,清初的三大国医:叶天士,张石顽,吴谦,皆有鸿篇巨制,都是临床高手。《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任选一种,‘执一书可治天下病’。叶天士的术难读,因为全是医案,要一个个揣摩研习,但叶氏临床经验之丰,古今无人企及;张石顽的书深邃,病无巨细,都能找到治法,并且规矩井然,可备案头参考;吴谦的书通俗,一病一方,疗效可靠,平易稳妥,最适合作家传师授的教材。此外,妇科有《傅青主女科》,儿科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外科有《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眼科有《审视瑶函》,针灸有《针灸大成》,都是本学科的杰出著作,可师可法。其它如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陈士铎、吴鞠通、王清任、程钟龄、唐容川、张锡纯等医家,都对临床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不可不流览,然而,要从中选择一、两家,读细、读精、用熟,以作为自己临床的‘安身立命’之本,再旁采诸家,以弥补一家之偏。切切不可博览群书而终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
“学医要善于‘夺人之长’。夺谁的长?古人、今人的长处,即古今名医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中医有个特点,就是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有时更重要。一名医生个人的智慧、阅历、生命毕竟有限,治病完全靠自己在临床中摸索总结,几十年也熬不出头,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今名医写下了大量总结临床经验的文献,这是学西医的人所没有的优势,学中医的人有书读,要读书,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得真货,更要有一份胆识,看准了就用。古今名医著作中介绍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时也难免掺杂水份,或有夸大不实之辞,拿来用过,有效,成我囊中宝物,无效,弃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总之,只要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践,善于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就能打破常规,很快成才。”
“学医要抓住方剂这个核心。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是中心,是灵魂。一首好的方剂,往往组方严密,层次井然,充满了辨证法,充满了结构美。象阳和汤的刚柔相济,六味地黄汤的动静得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构方的技巧。张仲景的二百余首经方,至今效如桴鼓,古今几十万首方剂,无不凝聚着创方者的心血。学方要潜心领会其风骨精神,用方要尽量使用原方,决不能自以为聪明,画蛇添足,随意加减,否则,必将破坏原方的疗效。打个比喻,一首古代名方,犹如一首优美的古诗,一幅千古名画,更象一座古代建筑,如果你不能领略其中的情趣,信手涂鸦,还自鸣得意,固属浅薄;倘若随意拆梁换柱,增损加减,则原有建筑的风格与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你能怪古方没有疗效吗?经方、时方、当代名医之方固然要学,单方、验方,甚至江湖医生用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掌握一些。俗话说:‘单方气死好郎中’,有时辨证论治走到山穷水尽,改用个单方却起死回生,古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决不要以为学会了辨证论治,背诵了几百首汤头,就掌握了一切,须知在民间还蕴藏养着丰富的中医学成就,象《验方新编》、《串雅》、《理瀹骈文》等总结民间经验与江湖医生经验的书,其价值,不下于其它名著,应常备案头,随时参阅。”
“治病要抓主证,解决主要矛盾,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古方为什么讲究君臣佐使?就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设。用药要单纯,处方宜精当,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一面也顾不到,喜开大方的医生,古人讥讽为‘广络原野,希冀一、二’,其实是心无定见,靠碰运气。”
“初次诊治的病人,如果病情复杂,宜先投石问路,从一点切入,静观病情的变化。倘若病势有所好转,则可得寸进尺,步步跟进,争取一环一环解开;倘若病势有所加重,也不必惊慌失措,但须改弦更张,转换思路,而从其反面论治,往往有效,因为疾病的性质是:非阴即阳、非表即里、非寒即热、非虚即实,懂得这个辩证关系,就能沉着应战;倘若病势不进不退,则应调整角度,重新选点,也可能是药力未到,须守方不变。而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前提是必须用药单纯,紧扣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好全局。”
“当医生是一门高尚而艰辛的职业,而中医更是一种可以寄托终生的事业。守着这个事业,一辈子不一定会轰轰烈烈,但可以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很平静。一旦咬定从事中医事业这个目标,就不要轻易舍弃,还要准备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才华。这是值得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济世救民的梦想而屡屡受挫,抱憾终生,唯独当医生,特别是当中医,不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不怕横遭厄运,无须借助于任何物质条件,三个指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仅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低标准则可赖以糊口谋生,高标准则可藉以实施‘仁者爱人’的远大志向。惟其高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不应当把谋财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惟其艰辛,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应当淡化作官发财这些世俗的观念,倾注全力于自己的事业中,精力的投入越多,对病人、对自己就越有好处。”
“中医是真正的长春树,当同龄人谢幕下台的时候,一个从事中医临床的人,才开始登上一个更高的境界。相对于一般老年人而言,一个名符其实的老中医专家,肯定会多几分精神的充实,少几分身体的苦痛。能够与中医事业相伴始终,是人生的一种机遇,一种福气。”
岁月如河,一晃流过去二十多年了,我的脑海中始终浮现着二伯临终前的情景,耳边始终回响着二伯平时所吐露的学医箴言。
---------『来源』网摘--------------------------------
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4:49:5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医圣在伤寒论序中劝后学“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思求经旨!!!--------------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5
发表于 2009-6-27 14:58:1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当医生是一门高尚而艰辛的职业,而中医更是一种可以寄托终生的事业。守着这个事业,一辈子不一定会轰轰烈烈,但可以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很平静。一旦咬定从事中医事业这个目标,就不要轻易舍弃,还要准备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才华。这是值得的,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济世救民的梦想而屡屡受挫,抱憾终生,唯独当医生,特别是当中医,不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不怕横遭厄运,无须借助于任何物质条件,三个指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仅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低标准则 可赖以糊口谋生,高标准则可藉以实施‘仁者爱人’的远大志向。惟其高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不应当把谋财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惟其艰辛,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应当淡化作官发财这些世俗的观念,倾注全力于自己的事业中,精力的投入越多,对病人、对自己就越有好处。”
   这就是中医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真谛。他们或者很渺小,或者历尽艰辛,或者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始终抱定一个宗旨,以普救苍生,解除人们疾苦为己任。
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5:10:0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古人对方剂的看法---
---------------清代徐灵胎的方剂古今论-------------------------
后世之方,已不知几亿万矣,此皆不足以名方者。昔者圣人之制方也,推药理之本原,识药性之专能,察气味之从逆,审脏腑之好恶,合君臣之配耦,而又探索病源,推求经络。其思远,其义精,味不过三四,而其用变化不穷。圣人之智,真与天地同体,非人之心思所能及也。上古至今,千圣相传,无敢失坠。至张仲景先生,复申明用法,设为问难,注明主治之症。其伤寒论金匮要略,集千圣之大成,以承先而启后,万世不能出其范围,此谓之古方与《内经》并垂不朽。其前后名家,如仓公、扁鹊、华陀、孙思邈诸人,各有师承,而渊源又与仲景微别,然犹自成一家,但不能与灵素本草一线相传为宗枝正脉耳。既而积习相仍,每著一书,必自撰方千百。唐时诸公,用药虽博,已乏化机。至于宋人,并不知药,其方亦板实肤浅。元时号称极盛,各立门庭,徒聘私见,迨乎有明,蹈袭元人续余而已。今之医者,动云古方,不知古方之称,其指不一,谓上古之方,则自仲景先生流传以外无几也。如谓宋元所制之方,则其可传可法者绝少,不合法而荒谬者甚多,岂可奉为章典?若谓自明人以前,皆称古方,则其方不下数百万。夫常用之药不过数百品,而为方数百万,随拈几味皆已成方,何必定云某方也。嗟嗟,古之方何其严,今之方何其易,其间亦有奇巧之法,用药之妙,未必不能补古人之所未及,可备参考者。然其大经大法,则万不能及,其中更有违经背法之方,反足贻害。安得有学之士,为之择而存之,集其大成,删其无当,实千古之盛举,余盖有志而未遑矣。
---------------------------------------------
谢铁骨铮铮2002 先生,并请三思。
7
发表于 2009-6-27 15:24:2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要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读书,方可事半功倍。
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8:40:1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千古医帝说之在理,古今医书多有夸大不实之词,不但要审理法,还要看疗效
------------徐灵胎  治病必考其验否论--------------------------天下之事,惟以口舌之争而无从考其信否者,则是非难定。若夫医则有效验之可征,知之最易。而为医者,自审其工拙亦最易,然而世之择医者与为医者,皆愦愦而莫之辨,何也?古人用药,苟非宿病痼疾,其效甚速。《内经》云:一剂知,二剂已。又云:覆杯而卧。伤寒论云:一服愈者,不必尽剂。可见古人审病精而用药当,未有不一二剂而效者。故治病之法,必宜先立医案,指为何病,所本何方,方中用某药专治某症,其论说本之何书,服此药后于何时减去所患之何症。倘或不验,必求所以不验之故,而更思必效之法;或所期之效不应,反有他效,必求其所以致他效之故。又或反增他症,或病反重,则必求所以致害之故,而自痛惩焉。更复博考医书,期于必愈而止。若其病本不能速效,或其病祇可小效,或竟不可治,亦必豫立医案,明著其说,然后立方,不得冒昧施治。如此自考,自然有过必知,加以潜心好学,其道日进矣。今之医者,事事反此,惟记方数首,择时尚之药数种,不论何病何症,总以此塞责。偶尔得效,自以为功,其或无效,或至于死,亦诿于病势之常,病家亦相循为固然,全不一怪。间有病家于未服药之前,问医者服此药之后,效验若何。医者答云,且看服后何如,岂有预期之理,病家亦唯唯自以为失言,何其愚也。若医者能以此法自考,必成良医,病家以此法考医者,必不为庸医之所误,两有所益也。
------------------------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8:52:4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清医家评各家医书
---------------清 · 李冠仙  知医必辨  ------------
学医之道,神圣之书,不可不读,后世之书,不必多看。唐许嗣宗医理甚精,而不肯着书,谓医者意也,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其好着书者,虽有切当,不过窃神圣之经而敷衍,其别出心裁者,往往有偏僻之弊。如王叔和《脉经》,自以为仲景之徒矣,而后人之批驳者不少。
       至今人所推尊者,以金元间刘、张、朱、李为四大家。以刘为首,其《原病式》果有发挥,不可不看,然偏于用凉,不能辞也。张氏无书。朱则偏于养阴。李则偏于温补。东垣《脾胃论》,实有至理。其补中益气汤,实开千古不传之秘,应用无穷。惟其论病,无论何症,皆附会为脾胃之故,人之五脏六腑,岂无自病其经者?且尽如其论,丹溪养阴之书可废,乃今人之阴亏者十有六七,补土克水,岂尽健脾所能治耶?且脾胃亦当有分,脾为阴土,宜于香燥,胃为阳土,宜于清通,其性不同,治当有别,浑而言之,殊欠明晰。然则四大家之书,尚难尽信,何况下此者乎!四大家书,惟河间鲜有传其道者,殆用凉太过,难于获效乎!刘完素医道虽高,未免有术,如自称尝梦二道士,饮似仙酒,醒时犹有酒味,从此医理精通。此不过欲仿扁鹊遇长桑君故事,自炫以动人耳目。不然完素自病伤寒,八日不食,不能自治,反需张洁古救之,何仙传能救人而不能自救耶?足见行道而兼行术矣。洁古作药注,草稿始立,未及成书,言论往往见于《难经》,而其道则东垣传之。丹溪则有高弟戴元礼克传其道,明太祖服其药。称为仁义人也。其道不用新奇,病无不治,足见师传之有法。惟后人假其名,而着《证治要诀》,其书太简亦太浅,若辈只知假名获利,而不知反为名家之累也。东垣传徒甚多,王海藏、罗谦甫其尤着者也。厥后薛立斋独宗之。薛氏着书最多,如《十六种》,如《薛氏医案》,大旨以温补脾胃为主。张景岳最重薛氏,其偏于温补所自来也。吾尝阅《薛氏医案》,其书不止盈尺,其症几于千万,一男子,一妇人,一小儿,一页可纪数症,言之不详,徒令阅者繁多难记。此真薛氏所诊者耶?抑薛氏悬拟者耶?
       自予见喻西昌《寓意草》,乃叹此真足称为医案,其议论详明透彻,真足益人神智。虽王肯堂《证治准绳》,论颇持正,医案不少,亦不能希冀喻氏。此予所以拜服西昌,而其他医案置之不论也。若夫《冯氏锦囊》,乃三折肱于医道者,其书平正通达,先幼科,后方脉,且有至理,妇科、外科,无所不备,即痘科亦讲求精切,非今之幼科徒知用大黄凉药者,所能望见。予尝救痘症数人,得力于《锦囊》也。喻氏而外,冯氏最善,其书不可不看。
       他如士材之书《医宗必读》,虽名不及四大家,而其书颇有益于医道,亦不可不看。再如《东医宝鉴》,虽外夷之书,而内景、外形,本乎《内经》,足备参考。其症治分门别类,甚属详明。如邪祟一门,有中国所不及载者。方虽繁杂,听人择取,适可临症备查,亦不可不看。总之,医书汗牛充栋,何能尽阅?即吾家医书不少,初学亦难尽阅。然果能于吾诸论所引之书,遍观而尽识,已胜于时下之空空,可以出而济世矣。
       至书有徒美其名而不足济者,如生生子《赤水元珠》,似多元妙,其实人云亦云,平平无奇。其书盈尺,等于《锦囊》,以工夫看此,不如看冯氏矣。如《石室秘录》,冒陈眉公之名,假托乩方,黄帝、岐伯、雷公、扁鹊、仲景、华佗,纷来踏至,日日到坛,有是理乎?其方皆袭成方,而重其分量,一方用之数斤,以为奇异,以为仙方,有是理乎?虽其治法间有可取,而其方何可用乎?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此之谓矣。
       是故予所立论,何能明医道之十一,但前人往往有欺人者,予一生不受人欺,不得不明辨之,以示我后人,故特立篇名曰《知医必辨》。
-------------------------------------------------------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4:32:2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中医书

读到古人书,与自己所思相合者,不禁手舞蹈之。
------吴鞠通  药不能治病论--------------------------------
药之能治病者,止有制方,如吸毒石之吸毒,鸡嘴之治蜈蚣之毒之类,所谓禽之至在气也。时下所用之汤丸等方,皆和方也,药物不能直行治病。或曰:药既不能治病,汝医病能不用药乎?曰:药之走脏腑经络,拨动其气血。如官行文书,行管该衙门,使该管衙门官吏照牌理事。脏腑以气为官者,则以血为吏;以血为官者,则以气为吏。药入某脏某腑,使其气血调和,令本脏之气血,自行去本脏之病。亦有二三脏并治者,如会稿然;以一脏为主者,如主稿然。若脏腑气血稍离,虽有妙药,该官吏不为奉行,不为核转查办,药其如之何哉?今人以为药能治病,尚隔一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6:54 , Processed in 0.2132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