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87|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致三七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1 01:2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初识先生,对先生捍卫中医的之激情十分敬佩,后渐觉先生中医理念出现偏激之处,先后写过二贴谈不同看法,然未能达成共识.
    先生乃正直之人,颇负才情,若为错误理念所误,殊为可叹!以先生之性格,若认为自已所持之理论正确,虽反对者众多,也会义无反顾地走自已的路,即使受到重大挫折也会坦然承受.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若用错了地方,则是可悲的.
    以先生在网络上之名气,一旦因医疗事故招来官司,受损者非独先生,将给攻击中医者留下炒作的话题,所有中医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有可能受到政策性清理、限制或打击.
    先生初治病,用药剂量极大,附子桂枝动辄百克以上,后又改为数克泡服,这种二种极端的转换,其实反应了理念上的不成熟.
    剂量超大,对证则效果大,失误则风险极大,若遇诉讼,将百口莫辨.

    剂量小,泡服有效,乃先生亲身体验.然先生乃长年食素之人,经络远较一般人敏感,若对于长期食肉或长年服药之人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个人以为,先生之核心理念有偏,主要有三:
        1.阴阳: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而言,人体亦是如此.打个大至的比方:自然界中的阳光相当于人体内的阳气,空气相当于人体内的宗气营气卫气等,水相当于人体内的阴液.
         在自然界中,缺少阳光地方(如北极),万物不生,缺少阳光的季节,万物凋零.由此可见,阳气及阳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自然界中,缺少水份地方(如沙漠),死寂荒芜,缺少雨水的季节,万物枯萎.由此可见,水份及阴液同样重要。况且,阴液与阴邪是二个概念:阴液乃生命之源泉,阴邪乃夺命之浊物,不可混为一谈。
         有人说:纯阳者仙,纯阴者鬼;阳气重者生,阴气重者死,因此,要注重温阳。个人以为,仙鬼纯阳纯阴之论是修道者从元神的角度而言,凡人论及肉体,少不了津血之存在,又何谈纯阳之体?
         另:论及虚证,虚从何来?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伤则气血不足;肾为阴阳之根,肾伤则阴阳亏虚。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饮食伤脾,男女伤肾,虚证根源,多在于此。
             论及阴虚或阳虚,多因房事之甚。凡行房事,既伤阳气,也必伤阴液。火神派有人妄言:“行医数十年,没见过几个真正阴虚之人”!奇怪矣哉!房事之时,男子排精液,女子泄葵水,难道不是伤阴?精液、葵水难道不是阴液?看伤精之人,发枯,肤燥,目涩,舌裂者多矣,此非阴虚者乎?怎么可能“没见过几个阴虚之人”?说这话的人,只不过是因为戴着阳虚的有色眼镜,看什么都是阳虚而已。
             还有人说,长期服用滋阴之药遏止生机,患者深信之。处方中遇开滋阴之药则疑虑重重。须知作者强调的是“长期”服用滋阴之药,但断章取义者甚众。其实,任何药都不宜长期服用。温阳药若长期服用,一样会出大问题。妄言不可滋阴者,若能到沙漠中旅行一趟,或许另有感悟。
             阴阳互根。人体内的阴阳总是趋向于平衡的,初病之时,有阴阳之偏胜;久病之后,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必阴阳两伤。
             有多少水就能养多少鱼。若水少而鱼多,则必有一些鱼会死去。有几份阴液,就藏几份阳气;阴液不足而阳气有余,则多余之阳气将化为火邪。有几份阳气,就化生几份阴液。若阳气不足而阴液有余,则多余阴液将化为阴邪(水饮痰湿等)。
             所以,阳虚者,阴液化生也不足,但同时阴邪也甚。阴邪多为有形之物,在用温法的同时,利水、化湿、祛痰、逐饮需兼用之,
若专以四逆辈温而化之,或许可以凑效,但会不会(排病)反应也大?
             阳虚不易识,阴虚更难辨。相对而言,阴虚证更为隐晦。曾见一老人,舌红无苔,咽干饮冷,输液几天后再看中医,居然舌体淡而胖大,本阴虚之体,过多输以水液,反呈阳虚假象,中医之难,不少为西医所治之误导。
             中医治病,以平为期。执阴执阳,皆有所偏;当阴当阳,视证而定,有是证则用是药,不可陈见在先。
            
             2.开合枢:先生治病,常只用数方,似以开合枢之理论为用,顺势引导,给病气以出路。
                       中医妙手,虽可执简驭繁,但数方之用,绝对远远不够。若更极端一点,万病皆从阴阳论治,执二方治万病,可否?
                       虚证有气血阴阳四大类,实证常见者有水饮痰湿瘀(二便)五大类,另有五脏系统。几种组合,彼此相乘,每一种病都有数十种症型。有些病数脏同病,寒热混杂,痰瘀胶结,组合起来更加复杂,除去重复的部分,每种病可能分出二三十种证型。
                       《金匮》中,仲景论治痰饮之方,不少于二三十,病之复杂,变化多端。开合枢虽然重要,但若执于此道,思路反被限制而变得狭隘。先生用方甚少,窃视为一蔽。

             3.排病:见《火神派的是是非非》。
             本欲与先生私下交流,但网络上与先生持相同之见解者众多,此等理念众口相传,一旦有偏,出偏者众。思虑再三,公开讨论。
             另:网上仰慕先生者众,非议先生者也有,能客观评价先生者则不多。赞人之优点,皆大欢喜;言人之过错,峰烟四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君之所为确实有偏却知而不言,加以围护,此实为害君也。网络诊疗,颇多局限,如今之人,中西混治,诸药杂投,坏病颇多,危机四伏。因此,对重症,急症,小儿之症犹当慎重行事。一旦因医疗事故而受拘禁之灾,以君清高之性情,置于混浊之境地,谁能体会?
             言及此处,忽然想到:会不会是我本人观点错了?[/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7-12-21 07:05: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7/12/21 07:23am 第 3 次编辑]

好文章!谆谆之言,令人感动。昭昭之理,令人信服。
争辩的焦点,在于阴阳不可偏废其一,阴阳之要,关乎中医之基础,证治之圭臬,不可不明也。
争论不在于哪个人,在乎一种不正确的理论倾向。
与什么“其他之类”无关。
3
发表于 2007-12-21 07:34: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无异于对牛弹琴,——经济利益为其驱动力,必然要大言惑众,试将此贴发往民间中医论坛便知后事如何了!
4
发表于 2007-12-21 10:05: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7/12/21 01:20am 发表的内容:

    初识先生,对先生捍卫中医的之激情十分敬佩,后渐觉先生中医理念出现偏激之处,先后写过二贴谈不同看法,然未能达成共识.
    先生乃正直之人,颇负才情,若为错误理念所误,殊为可叹!以先生之性格,若认为自 ...
大剂温阳初看新鲜,戴着有色眼镜去看病,什么都成了阳虚阴盛!人的认识总在发展变化,先生的文章一定会对人有所启迪!
5
发表于 2007-12-21 17:4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换一个角度来看阴阳,也许会有新的领悟,苦寒也伤阴,抵挡汤丸耗液伤津,有可能反发热。反之,辛温也会伤阳,吃热药不仅热不起来,越吃越觉得冷的例子不少。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9:1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我深信三七乃正直之人,但确实存在理念上的偏差。比如大剂温阳之药,如果他认为合适,不仅对病人会用,即使至亲之人生病,同样会用,出现剧烈反应,可能同样会从排病反应的角度上去看待。
      在以前的贴子中,曾有二句评价:
         1、三七有深厚的慈悲之心及普渡众生之志.其医术越精,则受益者必众;若其见解有偏,则受损者亦多。
         
         2、三七所学颇深,但若核心理念(原则)出偏,则所学尽废!反之,则满盘皆活!
         今天看来,这二句话依然值得回味。但愿三七在几个理念上多加思索。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9:1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换一个角度来看阴阳,也许会有新的领悟,苦寒也伤阴,抵挡汤丸耗液伤津,有可能反发热。反之,辛温也会伤阳,吃热药不仅热不起来,越吃越觉得冷的例子不少。
       -----古水流先生所言现象确实存在:有久服温阳药几乎无动于衷者,有越服温阳药越冷者(壮火食气?辛温耗散?),尚未悟透。至于伤阴,过用辛温可以伤阴,苦寒燥湿可以伤阴;过于渗湿可以伤阴,过于活血可以伤阴。
            曾有胸痹患者,初服血府逐瘀汤大见好转,再服则心悸,此过用活血伤及阴血,以补血养阴之药济之而安。
8
发表于 2007-12-21 20:56: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7/12/21 07:10pm 发表的内容:
我深信三七乃正直之人,但确实存在理念上的偏差。。。。
诚然!所以学生也一直敬佩三七生。
9
发表于 2007-12-21 21:08: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POSTISDELETE= ]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7/12/21 08:56pm 发表的内容:
诚然!所以学生也一直敬佩三七生。
你所以一直是论坛的垃圾,原因正是如此。
10
发表于 2007-12-21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致三七先生:

[POSTISDELETE= ]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12/21 09:08pm 发表的内容:
你所以一直是论坛的垃圾,原因正是如此。
很好!收入论坛允许使用词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9:54 , Processed in 0.0553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