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中有“灵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6 06:4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还是个学生,寒假时回家,到一亲戚家中,他拿出一个很象“灵芝”的东西。问我为何物?我只是听说过,就是中药书也中没有灵芝,并未见过,所以没有下结论。
    我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答案,并能够了解“灵芝”的一些作用。
2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16:06:49 | 只看该作者

中药中有“灵芝”?

???????
是没有人知道么?
3
匿名  发表于 2005-3-10 16:00:06

中药中有“灵芝”?

4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18:58:41 | 只看该作者

中药中有“灵芝”?

5
发表于 2005-3-11 09:22:53 | 只看该作者

中药中有“灵芝”?

灵芝 Lingzhi
历史:
    灵芝以芝的名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此书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色将灵芝分为青芝(龙芝)、赤芝(丹芝)、黄芝(金芝)、白芝(玉芝)、黑芝(玄芝)五类,即称五芝。此外附紫芝(木芝)。该书详细地描述了此六类灵芝的产地、气味、和主治。指出:青芝“酸,平,无毒”,可“明目”,“补肝气,安惊魂,仁恕”;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黄芝“甘,平、无毒”,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白芝“辛,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捍、安魄”;黑芝“咸,平、无毒”,主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紫芝“甘,温(平),无毒”,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还强调此六种灵芝均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神农本草经〉中对灵芝的这些论述,被其后的历代医药学家尊为经典并引证,沿用至今。
    其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唐朝苏敬的《新修本草》、梁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著作均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正了有关灵芝的论述。
原植物:
1.灵芝(《中国药用真菌图鉴》) 别名:赤芝、红芝、丹芝。
Gandoerma lucidum(Leys. ex Fr.)Karst.--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寄生真菌。子实体有柄,菌盖(菌帽)半圆形至肾形,罕近圆形,长4~12cm,宽3~20cm,厚0.5~2cm,木栓质,皮壳黄色,渐变为红褐色,表面稍有光泽,但久置则光泽消失,具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的皱纹,边缘薄或平截,往往稍内卷。菌柄长3~19cm,粗0.5~4cm,皮壳带紫褐色,质坚硬,表面的光泽比菌盖更为显著。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厚0.2~1cm。菌管长与菌肉厚度相等。孢子褐色,卵形,一端平截,长8.5~11.5mm,宽5~7mm,外孢壁光滑,内孢壁粗糙,中央有一个大油滴。
腐生于栎树或其他阔叶树的根部枯干或腐朽的木桩旁。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现我国很多地区已人工培养。
2. 紫芝 别名:黑芝、玄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 (G.,japonicum sensu Teng)--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子实体有柄。菌盖半圆形、近圆形至近匙形,长2.5~9.5cm,宽2.2~8cm,木栓质,皮壳质坚硬,表面紫黑色至近黑色,或呈紫褐色,表面具漆样光泽,具同心环沟和纵皱,边缘薄或钝。菌柄常侧生,长7~19cm,粗0.5~1cm,圆柱形或略扁平,皮壳坚硬,与菌盖同色或具更深的色泽和光泽。菌肉褐色至深褐色,厚1~3mm。孢子淡褐色,卵形,长9.5~13.8mm,宽6.9~8.7mm,顶端平截,双层壁,外壁平滑,内壁有小刺。
腐生于阔叶树的枯干、腐朽的木桩上,有时也生于竹类的枯死部分。
分布于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已人工培养。
性状鉴别
1. 灵芝:全株呈红褐色。菌盖半圆形、肾形或数个重叠或粘连而呈不规则形,直径多为5~10cm,偶可达30cm,边缘薄,稍下垂内卷,中间厚,一般厚达0.4~1.8cm;表面有光泽,环纹明显,放射纹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硬如木质,纵切面米黄色至浅褐色,菌管层棕褐色;菌盖下面浅黄色至粉白色,扩大镜下观察可见极细小的针眼状(菌管口)。菌柄侧生,扁圆柱形,常弯曲,长3~11cm,直径0.3~1.3cm,颜色与菌管盖相似。由于培养条件的不同,菌体形状及颜色常有差异,如分枝状而无菌盖,或菌肉薄、边缘黄、中间褐,菌盖表面皱缩(阳光湿度不充足)等等。
2. 紫芝:菌盖半圆、肾形、不规则形、分枝状、质硬。表面紫黑,有光泽,具明显同心环沟,边缘钝圆,有时在菌盖边缘又生小菌盖。断面黑褐色。菌盖下方有皮壳覆盖,有时脱落,可见菌管口。菌柄侧生,紫黑色有光泽。
以上两种均气微、味苦。
以无虫蛀、霉变者为佳。
显微鉴别
1. 灵芝:菌盖纵切面可见皮壳由栅状组织样紧密排列的菌丝组成。菌肉无环纹,由无隔而有分枝的菌丝交织而成,与菌管层交界处有棕色环,菌管细长且弯曲,纵切面显呈多层。横切面菌管口类多边形或类圆形,直径132~172μm,管孔隔厚16~40μm。菌柄有背腹之分,横切面可见腹面有多数菌管于菌柄一侧排列呈半环状,管腔狭长;纵切面管孔呈类圆形。孢子褐色,卵形,偶见一端凹入呈"V"字形,长6~10μm,宽4~6μm,壁两层,外壁平滑、无色,内壁略呈锯齿状,褐色。
2. 紫芝:菌盖纵切面黑褐色,皮壳的菌丝似栅状组织,菌肉内有环纹,菌丝有分枝无隔,菌管层下方有皮壳(有时脱落)。横切面菌管口类圆形,孔径28~36μm,管孔隔厚20~68μm。菌柄类圆柱形,横切面皮壳似栅,菌肉中有环纹。孢子淡褐色,卵圆形或一端平截,或一端钝尖,长9~12μm,宽6~8μm,具双层壁,内壁褐色,小刺明显,外壁无色。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1g,加蒸馏水15ml,水浴加热约20分钟,浸泡48小时,滤过。将滤液滴于滤纸上,100℃烘干,再加茚三酮试剂(0.2g溶于100ml乙醇中)1~2滴,在100℃烤箱中加热5~10分钟,灵芝显深紫色斑;紫芝显浅紫色斑;薄树芝显深紫色斑。(检查氨基酸)
2.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5ml浸渍48小时,取滤液7ml蒸干,残渣加冰醋酸3滴,再加醋酸酐1~2滴,后加浓硫酸1滴,观察颜色变化。灵芝:棕黄色→红色→嫩绿色(久置呈暗绿色);紫芝:黄色→红色→苹果绿色;薄树芝:棕色→红色→污绿色。(检查甾醇、三萜)
有效成份:
1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目前已分离到的有2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 –葡聚糖,少数为 –葡聚糖,多糖链由三股单糖链构成,是一种螺旋状立体构形物,其立体构形和DNA、RNA相似。分子量从数百到数十万,除一小部分小分子多糖外,大多不溶于高浓度酒精,在热水中溶解,大多存在于灵芝细胞内壁。灵芝多糖大多为异多糖,即除含有葡萄糖外,大多还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等其他单糖。 灵芝多糖在国外亦在进行广泛、深入研究。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因此,也特别受到医药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研究报道也最多。现知灵芝多糖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抑制肿瘤、抗辐射,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合成DNA、RNA、蛋白质能力,延长寿命等。灵芝的多种药理活性大多和灵芝多糖有关。
   2 灵芝酸
   灵芝酸(Ganodenic acid)是一种三萜类物质,各种灵芝中已分离到的灵芝酸已达100多种,如灵芝酸A、B、C、D、E、F、G、I等。灵芝酸在不同种的灵芝中或同一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中,其含量是不同的,所以其苦味程度也有不同,一般味苦的灵芝其灵芝酸含量往往较高,MAYASAKI等人认为灵芝子实体中灵芝酸含量是随着其成熟度的提高而递增,且集中在子实体的外周部位。
   灵芝酸具有强烈的药理活性,有止痛、镇静、抑制组织胺释放、解毒、保肝、毒杀肿瘤细胞等功效,是灵芝的主要成分之一。日本对灵芝商品及灵芝制成品中的灵芝酸的含量十分重视,其中,尤其重视灵芝酸A、B、C、D的含量,认为灵芝酸含量高,灵芝产品质量就好。
   3腺苷
   腺苷是以核苷和嘌呤为基本构造的活性物质。灵芝含有多种腺苷衍生物,都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能提高血红蛋白、2,3-二磷酸苷油的含量,能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和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对心、脑的供氧能力。灵芝腺苷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物质,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4其他有效成分
   A.赤芝孢子内酯A:有降胆固醇作用。
   B.赤芝孢子酸A:有降转氨酶作用。
   C.赤芝碱甲、赤芝碱乙:抗炎。
   D.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降低实验性肌强直症小鼠血清醛宿酶。
   E.腺嘌呤核苷:镇静、抗缺氧。
   F.油酸、抑制48/80及2318化合物引起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此外,还有膜稳定作用。
   G.灵芝总碱:明显增大麻醉犬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及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对氧的利用率,改善缺血心电图变化。
   H.灵芝纤维素:降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便秘、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等
   根据灵芝效果的推测,灵芝除含有上述各种有效成分外,还含有许多目前尚未分离、鉴定的其他有效成分。
性味及功效:
味淡,性温。有安神健胃,滋补强壮的功能。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久病体虚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脂血症、慢性气管炎、慢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等症。用量9~12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中枢抑制作用:灵芝的多种剂型及其发酵浓缩液均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性活动。此外,能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及头晕失眠取得一定效果。
2.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对慢性气管炎动物的实验显示能促进气管粘膜上皮的再生修复。临床上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对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有良好作用。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灵芝的一些制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和在位兔心呈强心作用,能加强心脏收缩,使心脏输出量增加,还能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灵芝发酵液还能增加实验动物的冠脉流量,提高小鼠心肌摄取量86Rb的能力。用灵芝糖浆给实验性动脉粥样化的家兔灌胃,可使血浆胆固醇及β-脂蛋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化斑块及脂质沉着的程度和范围也比对照组明显减轻。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4. 调整免疫功能:从灵芝提取的灵芝多糖BN3C,能刺激T、B及附属细胞的增生并对抗环磷酰胺抑制小鼠产生脾细胞的作用。从灵芝中提出的一种抗肿瘤多糖GL-1,能明显抑制S-180肉瘤。灵芝及灵芝多糖能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及吞噬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免疫低下和肿瘤病人的辅助治疗药,也试用于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疾患。
5. 对内分泌系统方面的作用:家兔口服灵芝浸膏后,能增加血浆皮质醇的含量,表明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方面的作用。临床上试用于老年人性功能低下,显示有一定的作用。
6. 保肝解毒作用:灵芝酊口服能减轻CCl4、乙硫氨酸等所引起的肝脏病理损害。临床上也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6
 楼主| 发表于 2005-3-13 22:57:25 | 只看该作者

中药中有“灵芝”?

多谢 芫源 前辈。
  
    青芝“酸,平,无毒”,可“明目”,“补肝气,安惊魂,仁恕”;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黄芝“甘,平、无毒”,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白芝“辛,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捍、安魄”;黑芝“咸,平、无毒”,主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紫芝“甘,温(平),无毒”,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还强调此六种灵芝均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青赤黄白黑,正应 肝心脾肺肾 妙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04:57 , Processed in 0.0757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