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 用河图洛书表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8 08:4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  用河图洛书表达

金栋按:业界认为,阴阳源于《易经》卦爻符号,五行源于《尚书·洪范》。殊不知,实非如此!

据当代学者考证,自先秦至宋代,在中原大地上失传的黑白点河图洛书两幅图,被彝族历法保留且经地下出土证实,并证实了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河图洛书表达。见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阿城《洛书河图 文明的造型探源》及刘明武《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换个方法读内经》等相关书籍。即如下说:

阴阳五行乃中医文化之根本,亦系中医理论之基础,一部《内经》阴阳五行无处不在。阴阳五行由何而来?由史前天文历法而来。史前天文历法如何表达?用河图洛书表达。如果解释不了河图洛书,就解释不了史前天文历法。解释不了史前天文历法,也就解释不了阴阳五行。源于天文,奠定于历法之阴阳五行学说,首先在十月太阳历中出现。文字之前之十月太阳历,是用洛书符号表达;文字之前之十二月阴阳合历,是用河图符号表达的。归根结底,中医文化之根源在天文历法。

先说阴阳。阴阳源于太阳,这是彝族、苗族天文历法中之共同解释。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夏至为阴旦。阳旦生阳,阴旦生阴。冬至夏至,是一岁之中的阴阳两极。阳旦,太阳对应于南回归线。阴旦,太阳对应于北回归线。阴旦阳旦,与太阳相关,实际是寒暑两极,是一岁之中寒暑的起始点。苗族文化解释历法,解释在盘古和女娲名下。历和阴阳观念,远远出现在文字之前。中原失传的十月太阳历,被彝族文化保留了。与苗族古历一样,十月太阳历也是以太阳解释阴阳的。太阳历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分为两截,前一截为阳年,后一截为阴年。两截的划分,实际上是以日影的长短变化为依据的。太阳由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日影由长变短,这半年为暑为阳;太阳由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日影由短变长,这半年为寒为阴。太阳回归年分寒暑两截,寒为阴,暑为阳。阳主生主长,阴主收主藏。

一个太阳回归年是一岁。岁可以论阴阳,月可以论阴阳,日可以论阴阳。岁论阴阳,月论阴阳,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太阳历十个月,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彝族文化的的奇偶论阴阳,与中原文化《易·系辞传》“阳卦奇,阴卦偶”及《灵枢·根结》“阴道偶,阳道奇”吻合。日论阴阳,夜为阴昼为阳。周岁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周日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动静。这里的阴阳,可以实证,可以重复,可以测量,可以定量。

再说五行。十月太阳历由四大要素所构成——天、月、行、年。360天为一年,一年分五行十个月,一行两个月,一个月36天,十个月360天。行,运行之行。五行,即运行不息的五个季节。十月太阳历分为五行,一行72天,五行360天。五行用木火土金水来表达。十月太阳历论行不论季,实际上行通于季,五行即是五季,五季即是五行,是用洛书符号表达的。洛书是用抽象符号实心圆与空心圆表达的,奇数用空心圆表示(白色),偶数用实心圆表示(黑色):上,九个空心圆;下,一个空心圆;左,三个空心圆;右,七个空心圆;左上方,四个实心圆;右上方,二个实心圆;左下方,八个实心圆;右下方,六个实心圆;中间,五个空心圆。“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这是从洛书图形中抽象出来的洛书之歌,也是洛书九宫数。隋代萧吉《五行大义》说:“《黄帝九宫经》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总御得失。’其数,则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宫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太一行九宫,从一始,以少之多,順其数也。”与《灵枢·九宫八风》篇之首图,即九宫八卦八风同。

在洛书之中,奇数分布于四正,偶数分布于四隅。阳奇阴偶,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十月太阳历,就隐藏分布于这四正四隅的阴阳奇偶数之中。阳数九表达的是火行72天,阳数一表达的是水行72天,阳数三表达的是木行72天,阳数七表达的是金行72天。这里四个72天,分布在洛书的四正。阴数八表达的是冬春之间的18天,阴数二表达的是夏秋之间的18天,阴数六表达的是秋冬之间的18天,阴数四表达的是春夏之间的18天。这里四个18天,分布在洛书的四隅。四个18天组成的72天,归中央统领,表达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土一行。

所谓太阳历,是以立竿测影太阳从冬至点出发又回到冬至点所需时间为基本数据制定出的历。太阳回归年为365.25天。太阳回归年实际是365~366天(四年之中,三年365天,一年366天,平均365.25天)。365天的太阳回归年,定为平年,平年尾数的5~6天不计入月,而用于过大小两个年,冬至过大年,夏至过小年,大年3天,小年2天。366天的太阳回归年,定为闰年,闰年尾数的6天不计入月,用于过大小两个年,大小年均3天。这样四年之中,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以上是彝族历法经典《土鲁窦吉》对十月太阳历及与洛书关系之解释。如此,阴阳五行之源头与《易》《书》何干?
2
发表于 2022-11-18 16: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22-11-18 16:27 编辑

据当代学者考证,自先秦至宋代,在中原大地上失传的黑白点河图洛书两幅图,被彝族历法保留且经地下出土证实,并证实了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河图洛书表达。见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阿城《洛书河图 文明的造型探源》及刘明武《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换个方法读内经》等相关书籍。

我手上有冯时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中国天文考古学》,查了一下,里面有很长篇幅讨论所谓河图洛书的源流,但没有上引所说“……河图洛书两幅图,被彝族历法保留且经地下出土证实,并证实了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河图洛书表达”的内容,如果金兄所据冯时之书与我的一致,可否具体列出与上述内容相关的页数以便查阅?

中华传统有三哲理,曰天人、阴阳、五行。天人起源最早,源于观天,那时甚至没有文字。观天的目的,用古人的话说,叫“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认识天[的运行之]道,并以此为史迁所谓“究天人之际”的基础,有很强的实用性,故从历法的演化确可以了解古人对天道的认识。在这个方面,即便是未有文字以前,譬如五帝的传说时代,也有很多关于天象的传说流传下来,其中有一些甚至可以用现代技术去证明确实存在过。

历法的核心是要找出如何调整年-月-日周期的非整数关系。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是四分历的创立,据专家们考证,这是在战国时期才发生的。商代有甲骨文已有月相、闰月等的记载,所以历法的进化过程并不需要靠某少数民族来保存。

彝族古代有十月太阳历,这点没有疑问。与中华传统历法有关系吗?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太阳历里的一个“月”有36天,与自然月的周期相差太远,至少与有甲骨文支撑的考古证据不符。我印象中
彝人在第10个月后到第二年开始时是放假,所以,严格来说还说不上是历法,因为根本没有解决如何处理年月日周期问题。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使用的是基于月绕地周期的阴历月,28宿在古天文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回归月周期的长度很接近28天。所以,说彝族的十月太阳历“保留”所谓史前天文历法的说法是很有问题的,至少所谓“史前”是啥意思?有证据由中原传过去吗?

传统上,历法是很严肃认真的皇家事务,自有文字以来,就有很清晰的发展轨迹可寻。在我看来,撇开这些坚实的证据去讲“史前”的人,都属“画鬼神”之类。至于以此作为阴阳起源的根据,则更不可能经得起地下证据的检验。


3
发表于 2022-11-18 18:39:16 | 只看该作者
《黄帝九宫经》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总御得失。如果重复不了测量计算这些数字,那么考证阴阳五行就成了无中生有,这些数字古人是怎么测量计算出来的?能不能重复?数学是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如果连方法就不会,靠猜测是不行的。
4
发表于 2022-11-23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多种来源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02 , Processed in 0.0514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