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灵枢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1-9 16:10: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解溪
解溪
解溪系带横纹中,经火母穴足阳明,
补益胃气选用少,清降阳明胃火平,
壮筋舒筋祛邪滞,知竹石根芷军灵。
“本穴是足阳明之脉所行为经的经火穴,火能生土,故又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
根据虚者补其母之配穴法,本穴应有补益胃虚的作用。
但由于胃病多实多热,多失和降,胃之虚多与脾虚有关,爰施补的机会较少。
临床多用以清降胃火,宣畅阳明经气,治疗足阳明经脉、经别循行处的病变。”
“腱鞘囊肿——其特点是局部隆起、痠痛,乏力,触之呈饱胀感,可有波动。取刺本穴治疗囊肿位于穴位处。用三棱针从囊肿最高点刺入,刺破肿块,挤压出黄白色胶状粘液,即刻囊肿消失,复发时再针一次。或用26号毫针向囊肿中心刺入两、三针,用泻法,隔日一次。因囊肿易于复发,可多针数次。”
“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直刺可向关节腔刺入五分至七分;可向两侧透刺一寸至一寸五分。针直刺,在不断地捻转运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沿足阳明经上行,走至胫、股、腹部;少数病例走至胃部;个别病例走至咽、前额及面部。

配透天凉,其凉感的循行走向线路同上,走至前额时,前额热痛减轻或消失;走至咽部时,咽干、口渴很快消失;走至面齿时,面红发热、齿痛很快消失;极少数病例凉感走至胃腑。”
22
发表于 2008-11-9 16:11: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太白
太白
足太阴脾经
太白脾经俞土穴,大趾节后内侧沿,
健脾益气能利湿,补脾益胃摄血拦,
少泻多补六分刺,苓术扁伏山仁莲。
“……暴崩者,应急补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补中益气,摄血止血,应长时间的捻补,每穴十分钟,待血止后,再行辩证取穴,整体治疗。”
“太白、阴陵泉、三阴交功能比较——太白穴健脾补虚,治疗脾虚证;三阴交健脾摄血,治疗脾不统血证;阴陵泉健脾祛湿,治疗脾湿证。由于太白穴取之不便,针感较灵敏,因此,脾虚证可取阴陵泉代之。”
“太白与公孙穴功能比较——脾经的原穴太白,治疗脾虚证,是脾之脏病、气化病的常用穴;脾经的络穴公孙,治疗脾胃bing ,是脾虚胃实证的常用穴。”
“子母配穴法——亦称子母补泻法、五行俞配穴法。是按照脏腑腧穴行属和五行生克关系,结合“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原则配取腧穴的。
(一)在金虚的病理中,由于金不制木,木气有余,木实胜土,脾土必亏;土者金之母,母虚无饲于子,肺金愈虚,结果形成恶性病理循环。以虚者补其母之法,取补肺经的母穴太渊及脾经的土穴太白,土本亏,补之使其实,则子食母气而饱,肺虚得治,金不虚则木受制,而无犯于土,土亦不亏,生金不已,所以虚者补其母,五行得以平衡。
(二)在火实的病理中,土子得火母之余气,亦必因之而实,土者胜于水也;水受土克而虚,则火不受其制,因此,火无所畏而更盛,结果造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展转不已,不能平衡。以实者泻其子之法,取火经的俞土穴神门和脾经的俞土穴太白泻之;泻子就是泻土,土受制则不克水,水无所畏于土,则能制火,火受水制,则不欲实,以打破病理上的恶性循环,相互制约,得以平衡。”
“临床观察:六腑原穴,多治疗本经经病,五脏原穴,多治疗本脏的脏病、经病、气化病和同本脏有关的脏腑器官病,对改善本脏功能,消除在病理上与本脏有关的证侯,在辩证取穴整体疗法中有一定的疗效;并对相表里经的腑病亦有一定的疗效,如脾经的原穴能治疗胃腑病,但胃经的原穴就不一定能治疗脾脏病。”
23
发表于 2008-11-9 16:12: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公孙
公孙太白穴后寻,通于冲脉络穴云,
通肠和胃健脾胃,逆气里急效如神,
多泻少补六分刺,枳朴沉陈赭蔻仁。
“本穴虽是脾经腧穴,有治脾的作用,但由于它是脾经络穴,脾经络穴进入腹内,入络肠胃,又通于冲脉,因此,临床多从脾经络穴和通于冲脉之八脉交会穴论治。它所主治的病证多实证,故临床多用泻法。”
“呃逆——张景岳说:“呃逆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在治疗上,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因此,除元气大虚的虚呃外,各种病理类型之呃逆,都可取泻本穴,以和胃降逆。常与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配伍。
……另外,呕吐、胃痛、反胃、噤口痢、干霍乱等,凡适用于上法者,均可取此二穴或配加腧穴施治。”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总结了通于八脉的八个腧穴的治疗经验说:“阳跷、阴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阴跷是指通于阴跷脉的照海穴,阴维是指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任是指通于任脉的列缺穴,冲是指通于冲脉的公孙穴,它们分别治疗在里的胸、腹、胁肋等处的病变。其中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胃、心、胸疾患;
通于任脉的列缺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胸肺疾患和任脉为病的咳嗽、咯血、咽肿、胸膈满闷等,通于冲脉的公孙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胃、胸疾患和冲脉为病的腰痛、奔豚等。”
“公孙透涌泉,可扩大刺激面,增强刺激量,适用于急性腹痛、呕吐等。”

24
发表于 2008-11-9 16:13: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三阴交
足三阴会三阴交,内踝之上三寸找,
育阴不宜肝脾肾,凉养行摄依病调,
功效宜从三阴论,泌尿生殖血病消,
虚补实泻寸余刺,辩证论治疗效高。
“身痛、麻木、头痛、鹤膝风、痿证、足跟痛——凡因气滞、扭伤、跌仆闪挫引起,属于气滞血瘀病理类型,或伴有咳嗽、深呼吸、扭转痛甚,活动受限,遇怒加重之气滞血瘀症状者,均可针泻三阴交、间使或内关,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效果甚良。
在留针时,可令患者咳嗽、深呼吸、活动患野,待其疼痛减轻或消失时再起针。……”
“补三阴交,配补复溜,泻神门,类似天王补心丹之效;
补三阴交,配补复溜,泻太冲,类似大定风珠之效;
补三阴交,配泻神门,类似朱砂安神丸之效;
补三阴交,配补神门、心俞,类似养心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内庭,类似清胃散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天枢,均配透天凉,类似白头翁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补合谷(合谷补十分钟,三阴交泻五分钟),类似补阳还五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灸关元,类似生化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神门,均配透天凉,类似犀角地黄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阿是穴(小腹块上二、三针),类似少腹逐瘀汤之效;
补三阴交、神门,类似归脾汤之效;
补三阴交、合谷、神门,类似人参养荣汤之效;
补三阴、合谷,类似八珍汤之效…… ”
“针刺注意事项——(一)因气滞血瘀或瘀血内停之腹部积聚癥块,取本穴泻之效良,不可补之,即时兼见血虚症状亦不可补之,否则易致病情加重。
(二)腧穴具有适应性,慢性病久刺本穴(或足三里、合谷等穴),往往效果逐渐下降,穷其因,乃久刺致使该经敏感性降低,适应性增强之故。其它腧穴也有类似现象。可改用与其功能相似的腧穴施治,停一段时间复刺本穴,或两穴交替施治,其效仍佳。”

25
发表于 2008-11-9 16:14: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阴陵泉
脾经合水阴陵泉,膝辅内下胫骨缘,
中下焦与肌肤湿,湿病要穴湿病痊,
行湿健脾助运化,虚补实泻寸半权,
效如苓术益薏蓣,扁伏泽泻腹皮前。
“阴陵泉与中极穴功能比较——二穴都是治疗水湿要穴,但各有其特点。
阴陵泉,泻之疏理脾气,行湿利水,祛湿益脾;补之健脾土以祛湿邪。
主理中焦兼理下焦水湿。
中极穴,泻之清宣膀胱,开通水道;补之束约膀胱,助气化以利小便。
主理下焦兼理中焦水湿。……;
两穴配伍,增强调理中焦、下焦水湿的作用,两穴施泻均配透天凉,
类似八正散之效。”
“阴陵泉与水分功能比较——二穴都是治疗水湿要穴,但各有其特点。
阴陵泉偏于疏理脾气、利水行湿、健脾利湿,治疗全身各部水湿。
水分穴偏于利水行湿、温阳化水,治疗腹部水湿。”
“阴陵泉与曲泉功能比较——前者偏于疏利脾经湿邪,后者偏于清利肝经湿热。”
“阴陵泉与足三里配伍,均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类似参苓白术散之效。脾虚虚劳、泄泻、水肿、传染性肝炎等,凡适用此方及加味者,均可取此二穴或加配腧穴。”
“泻阴陵泉,配泻丰隆,类似二陈汤之效;
配泻足三里、天枢,类似枳实导滞丸之效;
配泻合谷(或曲池)、内庭,类似越婢汤之效。
泻灸阴陵泉,配泻灸足三里,类似胃苓汤之效。
补阴陵泉,配泻太冲,类似痛泻药方之效;
配泻丰隆、百会,类似半夏白术天麻汤之效。
针泻阴陵泉、丘墟、太冲,类似龙胆泻肝汤之效。”
26
发表于 2008-11-9 16:15:5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血海

脾经血海膝内侧,膝盖内上二寸测,
健脾摄血益血虚,活血祛瘀停滞塞,
血证要穴兼祛湿,虚补实泻寸余得,
四物桃红丹车皮,苓伏香茴郁益侧。
“血海穴,主治血证病和同血分、湿气有关的皮肤病,并治疗湿热下注的病证和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以及现代医学的某些过敏性疾病。”
“崩漏——……本病的治疗,宜急则治标,以塞其流;
缓则治本,以澄其源。暴崩出血,以塞其流,速以针补血海、合谷、足三里,或血海、三阴交、合谷,多行捻转补法,待血速止,再行辩证论治。”
“皮肤瘙痒——取补本穴,治疗因血虚受风,风邪郁于肌肤,不得外泄所致者。
配泻曲池,养血祛风。
夏季多在燥热时发作者,可加泻内庭或解溪;
冬季多在入睡前发作者,曲池穴加灸;
年老血虚者,配补三阴交。”
“血海、膈俞、三阴交功能比较——三穴都是血证要穴,但各有其特点:
血海穴,治疗下半身血证,对妇女血证尤有良效,但较三阴交穴治疗范围局限;
膈俞穴,治疗心肝肺三脏血证,偏重于治疗上半身血证,又长于治疗慢性出血性疾病;
三阴交,治疗全身性血证,对于妇女血证有显著疗效。”

27
发表于 2008-11-9 16:17: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通里
手少阴心经

通里心经腧络穴,尺侧掌后一寸接,
补心宁神促血行,泻心通络除热邪,
除烦醒志舌病治,虚补实泻五分截,
归胶地珀酸柏远,珠犀龙连郁栀雪。

“通里与神门功能比较——二穴均为治疗心的病证的常用穴。
通里偏于治疗心实证和舌体、小肠病;
神门既能治心实证,又能治心虚证。”
“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寒邪瘀阻的病证,施灸本穴不如艾灸心俞、厥阴俞,近取效良。”
“本穴针感——(一)本穴针感循心经下行至无名指及小指,在不断地捻转运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上行走至前臂、肘窝、臑内,个别病例走向胸部。
(二)未配合艾灸和烧山火手法,而出现热感或热麻感,向无名指或向少海穴放射者,收效不佳。针刺本穴,若出现触电样或灼热样的放射感走达手指,是刺中神经之故,应即刻提针向另一方向刺入。
若继续捻刺,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等,轻者数小时后自行消失,重者可持续数天。重者可在阴郄穴针刺,少捻泻多留针,即可有舒适的针感走达手指,使出现的症状很快消失。”

28
发表于 2008-11-9 16:18: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神门
神门掌后锐骨端,心经诸证子原担,
清营凉血祛心火,补心宁神虚证安,
开窍醒志通心络,虚补实泻五分砭,
归胶朱龙酸柏远,犀地连栀紫雪丹。
“……原穴能补能泻,心之虚证和实证均可取本穴施治。”

“取补神门、三阴交,类似归脾汤之效。凡心脾两虚之证,均可取此二穴,或加腧穴施治。”

“取补神门、三阴交、合谷,类似人参养荣汤之效;
取泻神门,配补复溜,类似黄连阿胶汤之效;
取泻神门,配补三阴交,类似朱砂安神丸之效;
取泻神门,配补复溜、三阴交,类似天王补心丹之效;
取泻神门,配泻丰隆、太冲或行间,类似定痫丸之效。”
“子母配穴法——(一)心实病证   泻心经神门穴,是因心属火,本穴五行属土,火能生土,神门是心经的子穴,实者泻其子,泻神门以泻其心实证。
(二)从五行生克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说,泻心经的俞土穴神门,减弱土势,土受治则不制水,水无所畏于土,则水势旺盛能制火,火受水制则不欲实,心火得清,神志得宁。所以,它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补俞土穴神门,旺盛土势,土旺制水,水势减弱,火无畏水,火不受克,则心气旺盛。所以,它有补心气的作用。”

“误灸心俞、厥阴俞引起心火亢盛出现的心烦、失眠等症状,可取泻神门清心火安心神以解之。”
29
发表于 2008-11-9 16:19: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少泽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井金手太阳,小指甲角外上旁,
开窍醒志除烦热,能医昏迷与痫狂,
泻刺一分点出血,催乳益乳功效良。
“乳房病证——少泽是治疗乳病,特别是主治乳汁缺乏的常用有效穴,它有通行乳汁,促使乳汁分泌的作用。
宜向上横刺,使患者乳房有胀满感(虚亏者)或舒畅感(气滞者)为佳。”
“乳汁缺乏——本病多发在产后三个月以内,若辩证精确则效果显著;
患病初期针治数次即可痊愈。取本穴可通畅乳汁和促进乳汁的分泌。
临床上常配取在辩证取穴的处方中。……本穴虽能旺盛乳汁,促进乳汁分泌,但必须在审因论治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如属脾胃功能障碍者,要以调理脾胃为主;
属于营养不足者,要加强营养;
属于气血大亏者,要大补气血等。
否则,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临床观察,对于原因不明的缺乳,对症治疗,取刺少泽、膻中,有一定的效果。
如效果不佳,可配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
“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功能比较——
以上六穴除都有开窍苏厥的作用外,还各有不同特点。
1.少商穴  有清宣肺气,清利咽喉,疏卫解表的作用。
  2.  商阳穴  有清宣阳明郁热,清利咽喉,解表退热的作用。  
3.  中冲穴   有清心安神,清心包郁热的作用,开窍醒志之效优于其它五穴。
4.  关冲穴   有清上焦火,清宣少阳郁热的作用。  
5.  少冲穴  有清心安神,清心火,散郁热,通心气的作用。  
6.  少泽穴 有清心除烦,清宣太阳郁热,通调乳汁的作用。”
“本穴针感—— 用毫针向上横刺一分或分余,治疗乳病。
用补法,患者自觉乳房胀满或欲行乳汁;
用泻法,患者自觉复方有舒畅感或欲行乳感。”

30
发表于 2008-11-9 16:22: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后溪
后溪通督手太阳,小指节后外纹藏,
督脉太阳经气畅,颈项背脊病疾康,
多泻少补五分刺,宣阳截疟功效良。
“通于督脉,是治疗疟疾、督脉病以及手太阳经循行通路上的病变的常用穴。”
“落枕——证见颈项强痛或微肿,不能左右转侧,或前后俯仰不便,甚则痠楚疼痛延及肩背、头部或扩散到上臂。
循经取穴上病取下,取泻本穴,以宣畅太阳经脉的壅滞。
如以项强不能俯仰为主者,加泻足太阳经通于阳跷脉的申脉,以宣畅足太阳经脉的壅滞。
正如《内经》中说:项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阳;
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因睡眠时体位不正,颈部过度疲劳,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者,配泻患野腧穴,舒筋活络;
因睡眠时感受风寒,营卫不和,经络阻滞,筋脉拘急者,配泻患野腧穴,针后加艾灸或拔罐,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后溪与申脉配伍——通于督脉的后溪和通于阳跷脉的申脉穴,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两穴相配,主治头项、耳、目、肩膊、腰背疾患。”
“临床见闻——一位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右耳流脓,耳周剧痛,针泻后溪穴则耳前剧痛消失,又泻中渚穴,耳后剧痛很快消失。
这与“经脉所在,疾病所主”和“病在何经,穴取何经”的规律有关。”
“透刺法——后溪透合谷,或合谷透后溪的透达法,目的在于扩大刺激面,增强刺激量,多用于宣窍,止痛,治疗五指麻木或鸡爪风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3:53 , Processed in 0.06746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