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老中医之路-26位中医大家的学医读书经历浓缩提炼(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30 20:4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李克绍:作者二十岁才开始学医,之所以选中医,是因为当时他买的第一本书:《诊断学》,由浙江汤尔和翻译,日本人夏平用彩著的。汤尔和反对 中医特别厉害,在序言中说: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胜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徒以结果与人争,。。。翻译过来就是,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 时候比西医好,但这只是治疗结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来道理,只用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论,那是不能说服人的。。。通篇都 是经验之谈,总结得好,不过目前我似乎用不上。

12、方药中:小时候就读《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汤头歌诀》,《药性赋》,《针灸百症赋》等,后来拜师了。其老师以研究《伤寒》、《金匮》而兼及各家。要先背这两本,然后上述内经,下及各家,并要背诵穴位及经脉走向图。作者后来学了西医,认为中西医应该互补。

13、赵金铎:先学《内经》,但是看不懂,后来改弦更张,学习《古今医鉴》,《陈修圆七十二种》,《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本草备要》, 《医方集解》,《濒湖脉学》等,后来在业师指导下再学了四大经典。学了三年十七岁就开始看病,有些好,有些不行。中间叙述了大段地下党工作情况。学内经的 时候,主要参考书是类经,先通读一遍大概了解,然后逐字逐句的读,并参考各注家注解。中间介绍了一些病例病案。

14、王伯岳:先去药店学药,这时候接触到不少名医的处方,很受启发,在药店四年,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温习《本草纲目》,《汤头歌诀》,《药性 赋》。四年后想跟着他父亲学习做儿科医生,但是他父亲本着“易子而教”的原则,帮他请了老师,还有这个原则,长见识了。其老师从教《伤寒论》开始,然后用 自己编写的十卷温病进行讲授。从学医开始就写笔记,记日记。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上午给他父亲抄方子,下午听课,抄方好处很多。除了自己主攻方向儿科专注 外,还要多看历家学说,作者于1932年取得中医师资格,开业行诊。一般的急症、外伤、骨折都找中医来医治。

15、万友生:小时候学古文,孔孟之道,后来考入中医专门学校,学了三年,但是没能临床。后来跟着陆渊雷函授学习,后来主要是自学,并自己用毛笔 手抄过《诸病证治提要》,《伤寒论六经分证》,《药选》,《药物分类提要》,当然也认真学习了。解放后系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西医,更受启发。开始行医经方 时方并用,只要应用得当都能药到病除。后来教授伤寒论,才主用量大药少的经方而少用量小药多的时方,最多用用量少而精的时方,比如李东恒的方子,有时候能 到二十味药,但是配伍得当,是很好的。后来出的《松庐医案》经方时方并重,只是药量都比较大,因为后期治的都是各种疑难杂症,药量少了都不起作用。《伤寒 论》和温病条辨可以合二为一,作者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出版了《热病学讲义》,不过这个东西,真的要合么?作者在补脾与补肾方面比较赞同补脾,并举了两 个胃中多年灼热的例子(见228页,pdf的238页),作者自己曾经患胃特别痛的病,一个多月米粒未进,看中西医都没用,后来自己喝了香砂六君子汤喝了 好久才好。80年代国家曾经提出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思想,不过现在好像已经全部是中西医结合了。

16、魏长春:其父在其7岁时病死,看了好多中西医都没有用,作者从小立志要学医。上了十年私塾,然后当了三年药工,并自学中医,后来拜师正式开 始学习,只学了两年,就回家开业了。熟读经典,然后再学习诸家,经典主要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经,然后再看金元四大家及叶、薛、吴、王四家。更 主要的是要多实践。

17、陈耀堂:其父亲好读书不会生产,因此家道中落,恩,看来没钱还是不要读书了?其父亲在三十二岁患伤寒亡于庸医之手,作者当时十五岁。十五岁 时只好当教书先生了。后来去上海跟随老师学习,开始跟随老师抄方,然后作者自学,不到两年,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医宗金鉴,证治汇补,医学心悟,药 性赋,汤头歌诀就能背诵入流,也是一个牛逼人啊。前后共学习六年,就算出师了。出师时虽然是自学的,不过其老师牛逼,自学的也给搞了个毕业证。然后自己开 业,慢慢的疗效好了,名声大了,并且通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然后沾沾自喜,开始琴棋书画,结果几个伤寒病人应该治好的结果给治死了,才幡然醒悟,开始博 览群书,主要是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案为主。然后跟各种医生学习,试到很多病药对,如果药量不够也没什么效果。解放后学了西医,很有收获,比如黄疸,有些黄 疸能治好,有些治不好,后来学过西医之后猜测估计治不好的是癌症。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20:41:11 | 只看该作者
18、彭静山:作者跟随老师开始学医的,先学四小经典,即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再加上四百味药性歌括,本草备要,然后再学内 经,伤寒,金匮,医宗金鉴及中西汇通选读,两年就读了这些医书。然后当时正好有医学考试,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六个同学参加考试,六个同学都高中了,但是 接着发了文,说这六个同学虽然考试考得好,可是年纪太轻,没有行医经验,不发给行医执照,以免误人误己,后来又发现自己老师只会教医经,不会治病,汗啊。 学了三年就另外找老师了。然后跟第二位老师,二十六岁,自己开了诊所,开的多半是丸散药,自己开方很少,但是不说理论。这时候来了一个针灸医生,针灸为 主,开药为辅,作者拜了这个医生为师,学习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调息吐纳,盘坐在床上,要自己每天不间断学习,然后练臂运掌,练掌运指;第二阶段是教 经脉,选一个同学,用真人教;第三个阶段教取穴,按学费分班,说这是最重要的,不轻传,作者教了五块钱,被分在丙班,教了七十多个穴位,听说甲班的同学把 三百六十个穴位都学全了。汗。然后去了沈阳,跟随第四位老师马二琴先生学习。然后说了段马老的传奇故事,当时日本人侵占东北后要废除中医,有人说中医能治 病,然后就强迫马老去长春,然后在同一个医院跟日本的医学博士打擂台。结果当时来了一名化脓性腹膜炎,西医要求开刀,但是不保证能治好,患者就要求马老医 治,马老给了金银花一百二十克,龙胆草十五克,然后佐以公英,地丁,连翘,乳香,没药,黄柏,一付痛减,二付痛止,三付痊愈,日本人检查后的确是治好了, 就同意保留中医了。跟马老学习了二年,除了以前读了不知道意思的那些经典之外,又学了温病条辨。然后二十二岁开始行医。然后在东北沦陷十四年主要是治病, 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但是没有书学习。解放后进了图书馆,看了很多书,写了几十本读书笔记,然后在十年浩劫,被诬陷为反动学术权威,所有东西又付之一炬 了。过去二十年以方证为主看病,后来主要研究针灸,主要研究了甲乙经,铜人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这几本书,然后复习经络,认穴,老师教过的七十个穴位很 准,其他只有自己摸索了,主要是读分寸歌,然后就是练针,除了工作以外,手不离针,左右两手各持一针,练习直刺、斜刺、横刺、旁刺、反刺、倒刺、浅刺、深 刺、重刺、轻刺等。读书的时候把练针枕放在旁边,手里拿着针,边看书边捻,有时用针翻书。除了中医理论要熟悉之外,还要熟悉三百六十个穴位,至于经外奇 穴,除肯定有效的印堂、膝眼、十宣、四缝之外,其他的没有必要再找,因为经穴周围一寸五分以内还是经穴的范畴。然后是无痛扎针法:准确找穴,躲开毛孔,迅 速刺入;准确找穴主要一是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二要找病穴,即有压痛或者以指压穴指下有坚硬,需软,条索状,小包,硬节等感觉,就是病穴,如果不是病穴, 应该更换。然后扎针的时候不要扎毛孔,扎毛孔就会痛,然后是如针要迅速。后面还讲了眼针疗法,作者文革中耳朵被弄聋了,没办法问诊,后来就学望诊,主要根 据华佗、王肯堂所说的望眼镜判断病的方法。然后就针灸眼睛周围,很多病都能立竿见影。然后写了本书,说是纳入了出版计划,也不知道后来出版了没有。

19、陈苏生:跟师学习,三年主要学习了《内经知要》,《汤头歌诀》,《药性赋》和《幼科痘诊金镜录》,学了三年回家开业行医了,但是没办法维持 生计。然后来上海当抄写员,闲暇学习问热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并给工友治一些小病。然后又跟朋友老师学习,后来他姨丈得伤寒,他回去医治,没有治好, 然后找名医来医治,结果名医说了一大套理论,然后是越来越差,但是名医说会差到什么状况才会转好,结果把人给搞死了,后来又是他大表哥,二表哥,一样的都 死了,中间还找了西医。汗啊。后来又拜师,拜祝未菊为师,这是第三次拜师了。

20、董廷瑶:十六岁开始学医,并请了老秀才教古文,其父亲亲自教授医经,各家学说以及宋明以来的儿科著作,学了三年。中间还被绑架过一次。后来 半天看病,晚上还学习,上溯内经,下逮近贤,旁及宋元诸家。多看,慢慢临床越来越厉害了。然后说到治小儿病,因为小孩儿五脏六腑都很脆弱,因此治病很难, 其阴阳虚实相互转化也特别快。说了一般的桂枝汤,柴胡桂枝汤都可以用,又说了1958年的麻疹流行病,开始效果不好,死亡率到10%,后来用了王清仁氏解 读活血汤,把死亡率降为零,最后平均下来死亡率为3%,为全上海市最低。西医的肺炎在中医上来说对应很多不同症状,特意提出一种西医的腺病毒性肺炎,西医 用抗菌素一般不起作用,中医一般的宣肺泄热,清里解毒也不太有效果,后来创制了熊麝散(熊胆、麝香两味药研匀,用开水化服),这个药如果对症则少则一天, 多则三天就退烧了。但是这个药对胃的伤害大,因此只能服三剂;还有小儿的肠麻痹症(西医病名),也有治法;还有小儿复发肠套叠,西医常常是灌肠,中医则用 王清仁氏少腹逐瘀汤加减,常常有奇效而且能根治;还有成年人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用乌梅丸改为汤剂,效果较好,但一般要数十剂才收全功。总结说起 来学中医有九要:一曰明理,二曰识病,三曰辩证,四曰求因,五曰立法,六曰选方,七曰配伍,八曰适量,九曰知变。
3
发表于 2021-12-1 16:41:12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所列10位“名老中医”的学医史,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大都不提其师是谁,除了彭静山提到第四位老师马二琴,也是因为有个“传奇故事”。

理法外的老师是清代名医之后,竟也不提,也不知是本人的意思还是作者的意思。

按照这些名老中医的经验,老师或者不是名医传人,或者是名医却其实没怎么教,可以不提。这有趣之处就在于:倒骑驴们过去十余年来,先搞国医大师然后又有所谓“名医工作坊”以为传统“传承”方法,实际上从这些名老中医(还有历代名医)的经历看,传统中医的传承方法可说都是成效甚低的。所以,这书究竟是为所谓名师传承的主张打气还是拆台,实不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16 , Processed in 0.1258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