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06:18:02 | 只看该作者
          樊志顺

        医学成绩
编辑
1994年在北京以会议专家代表身份参加海峡两岸特色医疗交流恳谈大会并游泳论文。1995年被邀请在美国参加“国际中西医结合学中研讨会”并报告论文,98年经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推荐论文《甲PH分配原理(PH值)对临床用药总是的问题分析》被“全球医疗国际国际协作暨维尔堡东西方医学优秀成果国际交流研讨会”录用并邀请去德国参加会议大会报告,。参加全国学术会议6次。擅长中西药剂和临床药学的研究,改进国内丹参注射液制备工艺,合作完成黄苓甙磷酸的半合成(国内尚无生产)等10余项研究,均已发表论文,有的载入《中国医药文库》,或评为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合作研制新药“强痛停”,荣获“国际科学与和平金奖”。“富诸益寿茶”(系发明人)获中国药学会“延龄杯金奖”,均经国家批准投产,远销国内外。近年与国内医学专家教授临床主任医师合作研究SOD制剂与治疗肿瘤,糖尿病等中药制剂,并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在国爱级刊物与10余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书籍2总。名字入录《中国中西名医大辞典》、《世界名医大全》(中国卷)、《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06:24:58 | 只看该作者
         董正华教授评语

          李同宪教授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从事中西医融合的理论探索,提出许多新观点及研究的新思路,值得广大中医工作者和有志于中西医结合者学习参考。为李教授点赞!
23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06:30:18 | 只看该作者
        董正华 (陕西医学名家)
       董正华,男,1955年8月生,陕西省西乡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历任陕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副主任、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现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党总支副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仲景分会委员。

         
发表论文[url=]编辑[/url]

1.钾离子测痛仪在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地方病杂志 1983,4: 235

2.癌症防治的新进展(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5,3:49

3.促使癌细胞成熟转变的药物(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1:54

4.利用与经络有关的癌检查法(CCM)对癌的早期诊断(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2:51

5.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布鲁氏杆菌病239例疗效观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7,4:1(执笔)

6. 重温《大医精诚》,继承发扬孙思邈的高尚医德

孙思邈医德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1989,33

7. 麻杏甘石汤应属清热剂 陕西中医函授 1989,5: 15

8. 《伤寒论》34条争论之我见 陕西中医函授 1989, 6: 3

9. 《千金方》在中医眼科的成就 孙思邈研究 1990,创刊号: 39

10. 《伤寒论》厥阴篇 质疑两则 陕西中医函授 1991, 3: 9

11.孙思邈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学杂志 1991,1: 41

12. 论《伤寒例》的学术价值 陕西中医 1992, 1:42

13.《伤寒论》疑难症候辨析方法浅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2, 1: 19

14. 《伤寒论》397法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 2: 1

15.《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2, 3:175

16. 对《伤寒论》教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西北地区首届张仲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2,

17. 《伤寒论》四逆散方证质疑陕西中医 1993,1: 44

18. 《伤寒论》之连轺非连翘辨 医古文知识 1993, 1 :40

19. 《伤寒论》脉阴阳含义浅析 医古文知识 1993, 3 : 22

20.《伤寒论》治病求本观初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 2: 1

21.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的认识 陕西中医函授1993, 6: 40

22. 《伤寒论》去滓再煎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5, 2: 12

23. 《伤寒论》辨证分析方法浅谈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1: 4

24.从经方谈方剂的相反相成配伍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6,3:10

25.《伤寒论》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增刊:46

26.《伤寒论》寒热对偶方证辨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6, 6: 5

27.时相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2: 5

28.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陕西中医函授1997;1:8

29.《伤寒论》学习方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7,3:43

30.反馈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 6

31.伤寒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医药教育研究 1998,2:11 32.从经方 谈汤剂的煎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8, 3: 68

33.方证辨析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 31

34.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辩陕西中医函授 1999, 2: 6 35. 关于我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及学科建设的设想

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研讨会论文 2000, 1

36. 张锡纯对《伤寒论》的研究特点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0, 6: 7

37. 《伤寒论》教学中应加强能力的培养 全国张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0, 11

38.《伤寒论》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考 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 1: 5

39.《伤寒论》教学贯彻创新意识的探索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2: 30

40. 掌握《伤寒论》方剂的技巧陕西中医函授 2001, 3: 5

41.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2, 3: 1

42.从血不利则为水谈CRF的证与治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3, 3: 1

43.对《伤寒论》阴阳易之探讨《 张仲景学术研究》 学苑出版社 2003, 26~30

44.中药的肾毒性及对策 现代中医药 2004,4:61;5:

45.《伤寒论》特殊辨证方法探析 第十二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1;2004年

46.动态辩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2: 58

47.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 陕西中医 2005, 4: 313

48.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山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1: 24

49.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陕西中医 2005, 6:552

50.《伤寒论》特殊辨证思维方法探析 陕西中医 2005, 6:592

51.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陕西中医 2005, 7: 726

52.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5, 9: 825

53、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5:21

5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的基本诊断模式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6: 7

55.对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大家的事情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大家的事情教育工作理论探索》陕西科技出版社2005,12月60-65

56.灌胃灌肠针刺法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陕西中医 2005,11: 1252

57.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三忌”、“四诊”与“五勤”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6, 3: 11

58.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血浆ET影响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 2006, 6: 757

59.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4: 40

60.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DN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影响的实验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8):1399


出版专著[url=]编辑[/url]

1. 《伤寒论研究文摘献要》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88年4月 编 者

2. 《孕产妇实用保健400问》 三秦出版社 1993年11月

编 者

3. 《 伤寒论方证新解 》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4年1月 编 委

4. 《杂病指南》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7年6月 副 主 编

5. 《 伤寒论方证辨析与新用》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7年8月 副 主 编

6. 《 传统医学养生保健学 》 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 编者

7. 《 白话全译本草纲目》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8年10月 副 主 编

8. 《 金匮方歌括释解》三秦出版社 1998年 主 编

9. 《白话通解黄帝内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年10月 副 主 编

10 .《金匮要略通解》三秦出版社 2001年9月 主 编

11.《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年1 0月 主 编

12. 《伤寒论讲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6月 副 主 编

13.《 医宗必读校注》 三秦出版社 2005年1月

14.《伤寒论思维与辨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年3月 编 委


科研获奖[url=]编辑[/url]

1.《 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获1989年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

2. 慢性布病中医辨证分型 获1989年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3.《杂病指南》获1999年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4.方证辨析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获1999年陕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1999年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伤寒论讲义》获得陕西中医学院05年度优秀教材一等奖


科研课题[url=]编辑[/url]

1.参与“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国北方病办公室课题 1979年~1986年

2.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课题2000SM37 2001~2004年 第2位

3.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4
发表于 2020-7-5 07:00: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5
发表于 2020-7-5 07:19: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6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15:5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7-5 10:35 编辑

   周学:
     目录令人耳目一新,期待拜读独特大作!

     中医药理论创新步履维艰,中西医思维模式不同,融合太难,敢于探索有大作问世实属不易,令人钦佩!
27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15:59:29 | 只看该作者
      周永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原校长) 编辑
       周永学,男,1956年3月生,陕西户县人,中医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师”。
       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学术成就
       长期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为学校《方剂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重视高等中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已完成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三项,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两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三项。
        主编新世纪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和创新教材《方剂学》各一部;
        参编规划教材三部;
       出版《温病发微》、《中医临证指要》等专著8部;
       发表中医药学术论文及教育科学研究论文46篇。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各一项,厅局级课题四项。 [5]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08:18:46 | 只看该作者
    王维英,女,西安市中医院医师,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继承人。
   点评: 非常赞同,大受启发!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08:2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7-8 00:24 编辑

      周校长  发表于【长安医学}
      百年来中医药理论没有重大创新发展的原因很多,关键还是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升华成理论这个环节做的不够。回顾中医药发展历史,重大理论创新都是源自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比如六经辨证、金元四大家学说、温病学等无不例外。所以总结临床经验,寻找病因病机,归纳治病规律,逐步升华成理论体系就可实现理论突破。理论源自实践,实践是创新之源。用所谓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探索方法也是必要的,但几十年的实验研究仍无标志性的中医药发展成果,说明这不是发展中医药的唯一途径。我们还是要像李老师这样从临床做起,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精于升华,就一定会取得突破的。
30
发表于 2020-7-8 08:41: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6:03 , Processed in 0.05765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