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
答诸网友问题二
网:针灸学是不是就是缺乏一本像<伤寒杂病论>那样系统的辨治体系
桂:其实是散在《内难》各篇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要有系统的理论和整体观将这些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结合起来,转化成系统的辨证体系.再结合个体差异,在临床中摸索转变成系统的针法.
网:先要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学着用古人的心法,才会读懂经典,不能用我们自己的臆想去创造还有就是用临床去证实,这是永远的真理。
桂:笔者十分认同.必须进入古人的思维,才能读通古代的经典,所以需要我们的研究涉及诸子百家和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读内经,当我们积累一定的理论和经验时,我们又要应当怀着怀疑的心情去读《内经》,去追根问底找出理论与实践的根源,这样我们才会有所进步.
网:对于经络敏感一直心存疑惑,希望先生能指点一二?
桂:针灸治疗疾病以经络为中介,以调神气来治病。病人患病,其所属经络之中必定有邪气之所居。如果邪气较盛必定贯穿于整条经络,故针与邪气相逢,如果自身正气充足,针灸泻法运用准确,自然会出现循经感觉。以此举一反三,足可破解所谓的经络敏感者。这些都是笔者经过反复体会实践的结晶,其实笔者也提到经络敏感与体质元气厚薄有关还和与经络中的邪气与正气多少有关。《内经》中也提到神气先行与神气后行,首先我们先理解经络传感是经络中的气行感觉,再者考虑是正气还是邪气,而后再考虑经络传感与针刺手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有了这些研究方向再结合针下辨气,必定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网:请教关于针灸疼痛的问题?
桂:关于疼痛问题要考虑几个方面,1考虑患者是否本身性质就是疼痛,那在针灸时有可能引邪外出,也会产生疼痛.2刺不中穴,或者针刺肌肉薄赤白肉际处,也会引起疼痛.3留针不动也疼,可将针微提之,继续留针.只要不继续加重,就会渐渐减轻.4如果仍继续疼痛,可先休息一段时间再针.
网:我也遇到过两次,一次是给自己针左曲池.首次进针没事,第二次很痛,而且越运针越痛,只好出针,其它穴位没痛.第三次再针,又不痛了.另一次类似情况出现在给病人针左太溪.是因为穴位没取准吗?我觉得好象不是,曲池和太溪的定位都不难,而且,进针前都经过按压.我到现在还是没弄明白究竟为何.
桂; 笔者认为与针下邪气有关,可能正逢邪气在经络中.解决方法:如针下很痛就应该少运针,等待邪气外出或直接轻手法行泻法使气行,如果减轻了问题就是邪气在经络中.好象与五行生克没有太大关系.因为针直接调节的是经络之气(正邪之气).
网:请教温针与烧山火的区别?
桂:笔者所说由内而外是与温针比较而言,温针的热量是针上烧艾所以是从外而进内,烧山火的热量是做了手法后先由外而内,而后才阳气隆至由内而外透出来,所以有本质差别.另外温针烧艾,在热量进入经络的过程中,不一定经络完全吸收,有时热量停留在皮肤上,皮肤发烫无法完全渗透到腠理经络中,而手法做出热感,是通过经络阳气聚气才会产生热量,所以是完全吸收的,所以它们是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