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董建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08:57:26 | 只看该作者
  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或蝎、蜂螫伤等等。轻则局部损伤,出现肿痛、出血等;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死亡。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中毒死亡。疯狗咬伤,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可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6.1.6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之一。
6.1.6.1 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 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 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 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动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 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 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 说。
    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脉 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 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 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 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
    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 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 分析,以进行判断。
6.1.6.2 瘀血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 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 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踡缩拘急,血液 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 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 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瘀血不 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 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 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 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块状。在望诊方面,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6.2 发病原理



    疾病与健康是相对而言。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所谓 “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了各种临床症状,便发生了疾病。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
6.2.1 邪正与发病,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 “正”。所谓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6.2.1.1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人,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明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虑。”《灵枢·百病始生》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所以说,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6.2.1.2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如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伤、冻伤、毒蛇咬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害。又如疫疠之邪,《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说明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所以《内经》又提出要“避其毒气”,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播散。
6.2.1.3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邪斗争,是指正气与病邪的斗争。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
    正能胜邪则不发病 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即起来抗邪,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于侵入,或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不产生病理反映,即不发病。如自然界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此即是正能胜邪的结果。
    邪胜正负则发病 在正邪斗争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从而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机逆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发病以后,由于正气强弱的差异、病邪性质的不同和感邪的轻重,以及所在部位的浅深,从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
    疾病与正气强弱的关系:正气强,邪正斗争剧烈,多表现为实证;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错杂证。
    疾病与感邪性质的关系:一般来说,感受阳邪,易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出现实热证;感受阴邪,易导致阴偏盛而伤阳的寒实证或寒湿证。
    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疾病的轻重,除体质因素外,决定于感邪的轻重,一般来说,邪轻则病轻,邪重则病重。
    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病邪侵犯人体,有在筋骨经脉者,有在脏腑者,病位不同,病证各异。《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人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灵枢·五邪》又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说明病邪所中部位不同,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一样。
6.2.2 内外环境与发病
    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外环境,主要指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地理特点、环境卫生等等。内环境,主要是指人体本身的正气。正气强弱则与体质和精神状态有关。
6.2.2.1 外环境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们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中逐渐适应了自然。但是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或工作、生活环境受污染,周围环境卫生差,又可使人致病。
    气候因素:如六淫和疫疠致病,均与气候因素有关。春天气候多风,常发生风温病证;夏天,特别是暑天,气候炎热,则常发生热病和中暑;秋天天气敛肃,气候干燥,则常发生燥病;冬天气候严寒,则易于外感寒邪为病。同样,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也与自然气候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反常,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更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多流行于冬春季节;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则多流行于夏秋季节等,因为那时的气候条件更适合于这些疾病的致病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地域因素: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常有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吃鱼而嗜咸,病多痈疡;西北高原地区,气候燥寒,经常处在风寒冰冽之中,吃的是肉食酥酪和牛羊乳汁,体质肥壮,卫外固密,则外邪不易侵犯而多发内伤病(参见《素问·异法方宣论》)。此外有些地区因缺乏某些物质,而有地方病之发生,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多见于远离海岸的地区。最常见的原因是缺碘。
    生活、工作环境:如工业废气、废物多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毒物,若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有害物质,则可以使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粉尘过多,也能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还有,当前农药的广泛使用,亦可使有些食物污染,从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此外,有的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有的疾病通过消化道传染,如痢疾、肝炎等。而蚊、蝇则是疾病传播的媒介,所以周围环境卫生差,蚊蝇孳生,空气、水源或食物等受到污染,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外环境还存在着其他某些致病因素,如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等。而劳累过度、久视、久坐、久立、久行也能使人致病,故《索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6.2.2.2 内环境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致病因素(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或相对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故对于外邪也有不同的易感性。《灵枢·五变》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一般来说,体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正气的强弱。
    (1)体质与正气的关系 体质壮实,则脏腑功能活动旺盛,精、气、血、津液充足,其正气充足;体质虚弱,则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不足,其正气也减弱。
    体质与先天禀赋、饮食调养,身体锻炼有关。《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由于先天禀赋不同,可以形成个体差异。一般来说,禀赋充实的,体质多壮实;禀赋不足的,体质多较虚弱。但还要结合后天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饮食不足,缺少必要的营养,影响气血的化生,则可致体质虚弱。但暴饮暴食,又可损伤脾胃。饮食偏嗜,又会使体内某些物质过多、某些物质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体质增强。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使气血畅通,体质增强。而过度安逸,则可使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从而使体质虚弱。
    (2)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体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因此,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正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体质和精神状态影响着正气的强弱。体质壮实,情志舒畅,则正气充足,抗病力强,邪气难于入侵,即使受邪,病邪易被祛除,也难于发展。若体质虚弱,情志不畅,则正气减弱,抗病力衰退,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

7.1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7.1.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正邪双方在其斗争的过程中,在力量对比上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必然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了病症的虚实变化。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主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即谓之实证。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如临床上见到的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谓之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疾病中,往往又多见虚实错杂的病理反映。这是由于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以上种种因素,均足以导致疾病的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转化,同时也足以导致疾病的正虚邪实、正衰邪恋等虚实夹杂的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和实,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而,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以静止的、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虚和实的病机变化,而应以能动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虚和实的病机。
    病机的或实或虚,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必须指出,临床上的征象,仅仅是疾病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即是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病机的虚或实;在特殊情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在临床上往往会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许多假象,这些假象是不能反映病机的虚或实的,因而有“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实有赢状”的真实假虚。真实假虚中假象的出现,常常是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真虚假实中假象的出现,常常是由于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所致。因此,分析病机的虚或实,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7.1.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正气不虚,具有抗御病邪的能力,能逐渐战胜病邪,而使疾病得到好转或全愈。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正气抗御病邪的能力低下,或正气未能来复,邪气日益滋长,而使疾病日趋恶化,甚则导致死亡的不良结局。因此,疾病的转归,实质上取决于邪正的消长盛衰:正胜邪退,疾病趋向于好转和全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
7.1.2.1 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是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向好转和全愈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也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这是由于:或因患者的正气比较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或因及时地得到正确的治疗,则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进而促使病邪对机体的作用消失或终止,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气、血、津液等的耗伤也逐渐得到恢复,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疾病即告全愈。例如,由六淫所致的外感疾病,邪气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若机体正气不虚,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则不仅能延缓病情的进一进发展,使病变局限在肌表或经络,而且可在机体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下,驱邪外出,一经发汗解表,则邪去而营卫和调,疾病全愈。
7.1.2.2 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是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这是由于机体的正气虚弱,或由于邪气的炽盛,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日趋低下,不能制止邪气的致病作用及其进一步的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则病情因而趋向恶化和加剧。若正气衰竭,邪气独盛,气血、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衰惫,阴阳离决,则机体的生命活动亦告终止而死亡。例如,在外感热病过程中,“亡阴”、“亡阳”等证候的出现,即是正不敌邪,邪胜正衰的典型表现。
    此外,在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中,若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势均力敌,出现邪正相持或正 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等情况,则常常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留下某些后遗症, 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7.2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
    阴与阳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因而,在中医学的病机理论中,阴阳的消长失去协调平衡,是对人体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甚为复杂,但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的偏胜、阴阳的偏衰、阴阳的互损、阴阳的格拒,以及阴阳的亡失等几方面。兹分述如下:
7.2.1 阴阳偏胜
    阴或阳的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邪侵入人体,必从其类。即阳邪侵入人体,可形成阳偏胜;阴邪侵入人体,形成阴偏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明确地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
    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胜必然会制阴,而导致阴偏衰;阴偏胜也必然会制阳,而导致阳偏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这是指出了阳偏胜或阴偏胜的必然发展趋势。
7.2.1.1 阳偏胜  阳偏胜,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胜,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胜则热。”如壮热、面红、目赤等等,即是阳偏胜的具体表现。《素问·调经论》说的“阳盛则外热”,实际上是指外邪客于体表,则卫外之阳气充盛于肌表与邪气抗争,从而引起“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的发热症状。
    “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但从病机上必须区分阴的相对虚和绝对虚两类。邪客于阳而致阳盛,此时由于阴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实热证。如果由于阳盛而耗伤机体的阴液,此时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亏,这就从实热证转化为虚热证或实热兼阴亏证。
7.2.1.2 阴偏胜  阴偏胜,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偏胜,就出现寒象,所以说“阴胜则寒”。如形寒、肢冷、舌淡等,即是阴偏胜的具体表现。《素问·调经论》在论述“阴盛生内寒”时说:“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说明了阴寒内盛的主要病机。
    “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从病机理论来说,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虚损,但是,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实损伤。
7.2.2 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这里所说的“精气夺”,实质上是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律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机体的精、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均可区分为阴、阳两类属性。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阴或阳的某一方面物质减少或功能减退时,必然不能制约对方而引起对方的相对亢盛,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现象。
7.2.2.1 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和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光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7.2.2.2 阴偏衰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其中尤以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7.2.3 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由于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阳气阴液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7.2.3.1 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 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 临床上常见的肝阳上亢一证,其病机主要为水不涵木的阴虚阳亢,但病情发展,亦可进一步 损耗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光白,脉沉弱等阳虚症状,转化为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
7.2.3.2 阳损及阴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 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 临床上常见的水肿一证,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水湿 内生,溢于肌肤所致。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阴无阳生而日益亏耗,而见日益消瘦,烦躁升 火,甚则瘈疯等阴虚症状,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7.2.4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形成 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 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 现象。
7.2.4.1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 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阳 于外,在临床上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故称其为真寒假热之证。
7.2.4.2、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 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 在临床上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之证。如《医宗金鉴·伤寒 心法要诀》说:“阳气太盛,不得相荣也。不相荣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阴于外,故曰阳 盛格阴也。”
7.2.5 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7.2.5.1 亡阳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 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由于素 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等多种原因,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所致。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故阳气暴脱多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踡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 重证候。
7.2.5.2 亡阴  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 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地说,亡阴都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 所致。也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损阴液而致亡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 亟也。”故亡阴时多见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的危重证候。
    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 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渴。故亡阴可以迅速导 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
    综上所述,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所存在着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理。因此,在阴阳的偏胜和倔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7.3 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概括了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
    人体的气和血流行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及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素向·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但是,气和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变,不但可引起本脏腑的气血失常,而且也会影响及全身的气血,从而引起气或血的病理变化。所以,气血失常的病机,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
7.3.1 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变化。
7.3.1.1 气虚  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形成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而致。如:精神萎顿,倦怠,四肢无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都是气虚的具体表现。
    由于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在气虚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及血和津液,导致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迟缓,或无故流失,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
7.3.1.2 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
    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如: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心肾的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以及肝主升和肺主降等等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都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的具体体现。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方面功能的协调平衡。若气机失调,可涉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各方面的多种病变。一般地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及)、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和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等。兹分述如下:
    (1)气滞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影 响到气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 滞于某一局部,可以出现胀满、疼痛,甚则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由于 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滞不仅能见肺气壅 滞、肝郁气滞,或脾胃气滞,而且,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的障碍也能形成气滞。
    (2)气逆 气逆,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     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暖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致昏厥。故《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这都是因虚而气逆的病机。
    (3)气陷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全赖于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所以,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由于“人受气于谷”,气生化于脾,脾主升,而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气虚时,更易导致气陷,故气陷常称为中气(即脾胃之气的合称)下陷,还可伴见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等症。
    (4)气闭和气脱 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为厥、脱等重证。
    气闭,多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之极,甚至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例如,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闭厥,突然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受阻而致气闭。
    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实际上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7.3.2 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包括血液的生成不足或因出血、久病等耗损血液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致血虚;由于血热而导致血行加速;血的循行迟缓而导致血瘀等病理变化。兹分述如下:
7.3.2.1 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仲,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7.3.2.2 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等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而成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的一种原因。
    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所以血瘀而阻滞在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称之为癥。同时,可伴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血行迟缓和血液瘀滞的征象。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08:58:07 | 只看该作者
5.2 十二经脉



5.2.1 名称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见下表)

  

阴经(属脏)

阴经(属脏)

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太阳肺经

阳明大肠经

上肢

前缘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线

少阳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缘



太阳脾经*

阳明胃经

下肢

前缘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中线

少阳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缘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叉之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5.2.2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5.2.2.1 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规律的。《灵枢·逆顺肥瘦》篇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级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见下图)这样就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的循环径路。
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5.2.2.2 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循行部位),也有一定的规律,即: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5.2.2.3 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素问·血气形志篇》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后,变换前后位置:足太阴在前缘,足厥阴在中线),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足太阳属膀胱络肾,足少阴属肾络膀胱)。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如: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心火可下移小肠等等。在治疗上,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俞穴可交叉使用,如肺经的穴位可用以治疗大肠或大肠经的疾病。
5.2.2.4 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循环贯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其流注次序如下表:

5.2.3 循行部位
5.2.3.1 手太阴肺经  起 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 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 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 (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 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 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 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 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见图5—1)

5.2.3.2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 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 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 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 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 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见图5—2)

5.2.3.3 足阳明胃经  起子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见图5—3)

5.2.3.4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见图5—4)

5.2.3.5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液下(极泉灾)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见图5—5)

5.2.3.6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见图 5—6)

5.2.3.7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顶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人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服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 (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见图5—7)

5.2.3.8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见图5—8)

5.2.3.9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l类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人肘,过腕部,人掌中(劳营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见图5—9)

5.2.3.10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人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有,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见图5—10)

5.2.3.11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 (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进人体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见图5—11)

5.2.3.12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铡,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见图5—12)。
5.3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带脉“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等。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③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5.3.1 督脉
5.3.1.1 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见图5—13)

5.3.1.2 基本功能  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人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
5.3.2 任脉
5.3.2.1 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见图5—14)

5.3.2.2 基本功能  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5.3.3 冲脉
5.3.3.1 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见图5—15)

5.3.3.2 基本功能  冲,要有冲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
5.3.4 带脉
5.3.4.1 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见图5—16)

5.3.4.2 基本功能  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
5.3.5 阴跷脉、阳跷脉
5.3.5.1 循行部位  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见图5—17)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人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见图5—18)

5.3.5.2 基本功能  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5.3.6 阴维脉、阳维脉
5.3.6.1 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见图5—19)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见图5-20)
5.3.6.2 基本功能  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解是“维络诸阳”。













5.4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5.4.1 经别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就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
5.4.1.1 生理功能  由于十二经别的循行部位有些是十二经脉循行所不及之处,因而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它一定的重要作用。主要的有: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相并而行,经过相为表里的脏腑,并在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合入阳经经别,共同注入体表的阳经。这样,就加强了相为表里两个经脉的内在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由于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别出,进入体内后又都是向心性的循行,这对于扩大经络的联系和由外而内地传递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十二经脉循行于头面部的主要是六条阳经,十二经别则不仅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部,而且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达于头部。足三阴经的经别,在合入阳经经别之后上达头部;手三阴经经别,均经喉咙而合于头面部。这就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由于十二经别的分布弥补了十二经脉所不到之处,因而相应地扩大了经络穴位的主治范围。例如,足太阳经脉并不到达肛门,但该经的经别 “别入于肛”,所以足太阳经的承山、承筋等穴,可取以治肛门病。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足三阴、足三阳的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除加强了腹腔内脏腑的表里联系之外,又都与胸腔内的心脏相联系。因此,十二经别对于分析腹腔内脏腑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十二经别对“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5.4.1.2 循行路线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足太阳经别 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 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 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足少阴经别 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 椎(第二腰椎)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 阳经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足少阳经别 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 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 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足厥阴经别 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足阳明经别 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 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 经。
    足太阴经别 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 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手太阳经别 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手少阴经别 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手少阳经别 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 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手阳明经别 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髃穴处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手太阳经别 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5.4.2 别络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络之别者为孙”。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 “浮络”,即《灵枢·经脉》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5.4.2.1 生理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它主要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和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沟通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肢体的联系。在别络中,虽也有进入胸腹腔和内脏相联络,但无固定的络属关系。
    (2)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联系。任脉的别络散布在腹部,督脉的别络散布在背部,脾之大络散布在胸胁部,因此,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3)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的孙络、浮络,从大到小,遍布全身,呈网状扩散,同周身组织的接触面甚广,这样,就能使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孙络,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散,以充分发挥对整个机体的营养作用。
    5.4.2.2 分布部位 十五别络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之络分布于腹部,督脉之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其具体的分布部位如下:
    (1)手太阳之别络 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2)手少阴之别络 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3)手厥阴之别络 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4)手太阳之别络 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人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5)手阳明之别络 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6)手少阳之别络 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7)足太阳之别络 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
    (8)足少阳之别络 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
    (9)足阳明之别络 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10)足太阴之别络 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11)足少阴之别络 从大锺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12)足厥阴之别络 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踩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阴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13)任脉之别络 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突下行,散布于腹部。
    (14)督脉之别络 从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向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15)脾之大络 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5.4.3 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
5.4.3.1 生理功能  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正如《索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5.4.3.2 分布部位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手足三阳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内侧、有的还进入胸廓和腹腔。其具体分布如下:
    (1)足太阳经筋 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侧,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顶部;分支入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一作“目上纲”,即上祆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助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耳后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2)足少阳经筋 起子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储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经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3)足阳明经筋 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抠(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体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下方结于鼻部,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上睑),阳明为“目下网”(下睑)。其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4)足太阴经筋 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的,附着于脊椎。
    (5)足少阴经筋 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阴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6)足厥阴经筋 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肠骨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下,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7)手太阳经筋 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踝)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颌,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8)手少阳经筋 起于手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颌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日外眦,上经额部,结于额角。
    (9)手阳明经筋 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颌。
    (10)手太阴经筋 起于手大拇指上,沿指上行,结于色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会合于膈下,到达季胁。
    (11)手厥阴经筋 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肋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12)手少阴经筋 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隔向下,系于脐部。
5.4.4 皮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因此,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敷贴、温灸、热熨等疗法,以治内脏的病变等等,这是皮部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运用。





5.5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5.5.1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等方面。
5.5.1.1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组成的,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于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从而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彼此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经络的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器官,有如下四种联系: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实现的。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结聚于经筋,并散布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所以《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2)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亦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例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连“目系”,其别络上行于舌;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连 “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等等。
    (3)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胃经的经别上通于心;脾经注心中;胆经的经别贯心;肾经出络心;心经却上肺;肾经入肺;肝经注肺中;小肠经抵胃,肝经挟胃,肺经循胃口;肾经贯肝等等,这样,就构成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十二正经的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的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又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例如:十二正经的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之大椎穴,阳跷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故称督脉为“阳脉之海”;十二正经的足三阴经以及奇经中的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足三阴经又上接手三阴经,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前与任脉相并于胸中,后则通督脉,而督、任两脉通会于十二经脉,加上冲脉“其上者,出于顽颡,渗诸阳……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灵抠·逆顺肥瘦》),容纳了来自十二经脉的气血,故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等等。
5.5.1.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赖于经络的传注。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朋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5.5.1.3 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5.5.1.4 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机体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偏衰的证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可对各脏腑机能产生调整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使之兴奋。
5.5.2经络学说的应用
5.5.2.1 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至于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或络或属于相同的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脏和腑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使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等等。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即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即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其他如胃火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等等,都是经络传导的反映。
5.5.2.2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又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伤寒论》的六经分证,即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另外,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部位,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如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等。正如《灵枢·官能》所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就指出了经络对于临床诊断确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针灸疗法与按摩疗法,主要是对于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按经络学说来进行辨证,断定疾病属于何经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定,这就是“循经取穴”。
    药物治疗也是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才能使药到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并形成了“药物归经”理论。金元医家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更创立“引经报使”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可用羌活,属阳明经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羌活、白茫、柴胡,不仅分别归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且能作为他药的向导,引导他药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当前被广泛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亦都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当然其本身也是对经络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和充实。



6.1 病因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使人发生疾病。为了说明致病因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古代医家曾对病因作过一定的归类。如《内经》首次将其分为阴阳两类,《素问· 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赂》中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他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晋代陶弘景《肘后百一方·三因论》则分为“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宋代陈无择又引伸《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症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可以看出,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经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床辨别病证,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都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映。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所以,中医学的病因学,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也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6.1.1 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是说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冷暴热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等。
    (2)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4)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六淫致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看,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这种用六淫来概括病邪,把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尽管还不十分细致,但却是一个较正确的途径。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因为六淫之邪外感,而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热、化火等病理反映,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和证候相类似,但其致病原因,不是外来之邪,乃是机体内在的某些病理状态为区别于外感六淫,故又称其为“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等。有关这些内生的病理过程,将在“内生五邪”病机中予以介绍。
6.1.1.1 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为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人,从而产生外风病证,如《素问·风论》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故又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如风疹块就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同时,由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故《素问·风论》所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即概括了风邪为病的这一特性。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似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说: “风者,百病之长也。”
6.1.1.2 寒  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寒邪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其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失却温煦的病理反映。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体,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机体,积久不散,又常能损及人体阳气,导致内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侮,故又说“阴胜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皖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律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所谓稽迟、泣而不行、不通,乃是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闭阻滞之故。气血阻滞不能,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正如《素问·痹论》所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说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格、筋脉收缩而挛急。如《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细急,细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经络、血脉收引之意。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6.1.1.3 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所以《素问·热论》又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08:58:42 | 只看该作者
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炎火行,大暑至,……故民病少气,……甚则瞀闷懊恼,善暴死。”
    (3)暑多挟湿 暑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以侵犯人体。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6.1.1.4 湿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则易形成湿浊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是说湿邪外袭肌表,则清阳不升、营卫不和,故头昏而沉如束布帛;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布达受碍,故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脾为阴土,乃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留滞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附肿。”
    (3)湿性粘滞 “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琳浊、带下、泄痢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6.1.1.5 燥  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证。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故《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痘。
6.1.1.6 火(热)  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而火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火热为病亦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之侵袭;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成。《素问·调经论》所说:“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以及朱丹溪所说“气有余便是火”等,便是指的这一类病证。另外,感受风、寒、暑、湿、燥等各种外邪、或精神刺激;即所谓“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皆可以化火,故又有“五气化火”、“五志化火”之说。
    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土,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索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
    (2)火易耗气伤律 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律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往往拌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食气”,壮火,即是指阳热亢盛的实火,最能损伤人体的正气,而使全身性的津、气衰脱。
    (3)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则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殿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证。
    (4)火易致肿疡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故《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心,主要即指心经火热而言。因此《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说: “痈疽原是火毒生。“临床辨证,”即以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
    此外,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盛除可见血热或动血症状外,尚有火邪扰心的神志不安,烦躁,或谵妄发狂,或昏迷等症。
6.1.2 疠气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记载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q《诸病源候论·卷十》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古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病气之病邪有传染性,同时也指出了疫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人。”这里又明确指出了病气病邪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入人体。
    疠气致病,可以散在发生,也可以形成瘟疫流行,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等。实际包括了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 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 如空气、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影响 如解放前统治者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传染病不断发生或流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制定了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消灭了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其他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1.3 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6.1.3.1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而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6.1.3.2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及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证,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的发生。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
    (1)直接伤及内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力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癥瘕等证。此外,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2)影响脏腑气机:《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面红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6.1.4 饮食,劳逸
    饮食、劳动和休息,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劳逸需要合理安排,否则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产生疾病。
6.1.4.1 饮食不节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是饮食失宜,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饮食不节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它病。
    (1)饥饱失常 饮食应以适量为宜,饥饱失常均可发生疾病。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 化之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气血不足则正气虚弱,抵抗力 降低。也易继发其他病证。反之,暴食暴饮,过饱,则饮食摄入过量,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 运化能力,可导致饮食物阻滞,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满,暖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 证。《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种病证,小儿更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 弱。食滞日久,可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酿成疳 积,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等症。经常饮食过量,不仅可导致消化不 良;而且还可影响气血流通,筋脉郁滞,出现痢疾或痔疮。《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 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症。《素 问·生气通天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2)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肠胃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临床见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若蛔虫审进胆道,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证。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常出现剧烈腹痛,吐泻等中毒症状,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误食毒物可导致机体中毒。
    (2)饮食偏嗜 饮食要适当调节,不应有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则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饮食偏寒偏热:如多食生冷寒凉,可伤损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若偏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病症。
    饮食五味偏嗜:人体的精神气血都由五昧所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五藏生成篇》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所以,饮食五味应当适宜,平时饮食不要偏嗜,病时更应注意饮食宜忌。饮食与病变相宜,能辅助治疗.促进疾病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
6.1.4.2 劳逸损伤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的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劳逸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1)过劳 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劳力过度,是指较长时期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则气少力哀,神疲消瘦。《素问·举痛论》所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此而言。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在志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主封藏,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过频则肾精耗伤,临床常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病症。
    (2)过度安逸 是指过度安闲,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若长期不劳动,又不从事体育锻炼,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可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及汗出等,或继发它病。《素问· 宣明五气篇》说:“久卧伤气”,就是这个道理。
6.1.5 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
    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臼。全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亡阳虚脱等严重病变。
    烧烫伤,多由高温物品、沸水,或滚热的油,或火等烧烫后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在受伤部位红、肿、热、痛,皮肤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重度烧烫伤,可损伤肌肉筋骨使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或蜡白、焦黄或炭化;严重烧烫伤,创面过大,除有局部症状外,常因剧烈疼痛,火毒内攻,体液蒸发或渗出,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干渴、尿少等,甚至死亡。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是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病。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全身性冻伤,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去温煦和推动血行作用,则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颊部位。发病初起,受冻部位因寒主收引,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畅,影响受冻局部的温煦和营养,致局部皮肤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等,溃破后常易感染,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说:“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即瘃冻,焮赤疼肿,便成冻疮。”
    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或蝎、蜂螫伤等等。轻则局部损伤,出现肿痛、出血等;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死亡。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中毒死亡。疯狗咬伤,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可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6.1.6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之一。
6.1.6.1 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 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 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 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动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 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 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 说。
    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脉 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 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 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 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
    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 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 分析,以进行判断。
6.1.6.2 瘀血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 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 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踡缩拘急,血液 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 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 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瘀血不 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 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 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 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块状。在望诊方面,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09:06:1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讨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名词含义,就是名词指的什么规律,请大家参与讨论。
15
发表于 2018-12-29 18:46:09 | 只看该作者
经络,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行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
16
发表于 2018-12-29 18:46:26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9 18:46
经络,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行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本

经脉的生理作用与药理作用不同。

一般只知道经穴治疗药理作用,却并不知经脉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而古代以经脉的药理治疗作用推测经脉的生理功能是不正确的。
如心包经的内关穴,心经的神门穴是可以治失眠的,但是不能认为人的睡眠的生理反应就是由它们的心经心包经调节的。
因为如果人被节肢了,没有心经,心包经,和内关,神门经穴了,人的睡眠生理功能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
又如脾经的太白穴,大都穴是治消化弱的,但是并不能就推测脾经就是管理调节消化生理系统反应的。
因为如人体被节肢了,没有脾经,没有了脾经的太白穴,大都穴,人的消化生理功能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但是要清楚的是,由于节肢没有了心经,脾经脉的内关,神门经穴,太白,大都经穴的经脉,如果有失眠或有消化能弱,就不能以调节心经,脾经经脉治疗了,心经,脾经经脉的药理治疗功能作用就不存在了。
很多疑至疑中医经脉是否存在的,都是以经脉的生理功能是否存在至疑的。
而如果以为经脉的药理功能作用,等同于经脉的生理功能显然就不能回答这些至疑了。
中药的药性是中药治疗症状能治愈的功能症状治疗的功能作用,中药的药性的药理是中药治疗症状能治愈的功能症状治疗的功能药理
中药治能治愈消化弱是中药的药性功能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7:22 , Processed in 0.0879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