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段逸山:《素问》全元起本(辑复本)卷第篇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04:49:53 | 只看该作者
金栋按:今通行本《素问》,是经过唐代王冰重新整理编次并加注释及宋代林亿等《新校正》传世,全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04:53:34 | 只看该作者
《素问》一书,传至唐代,纰缪甚多,内容混乱,影响授学和施用。王冰鉴于此书的重要性,立志寻访搜求诸本,编次整理历12年之久,于公元762年编成《黄帝内经素问释文》。调整篇目顺序,辨认错简,增补缺文,将原存8卷分编为24卷81篇;又为全书作注,注文相当精当,被后人视为重要的训诂文献。由于对《素问》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又经宋臣林亿等《素问》新校正,所以称之为“重广补注”,流传至今,成为学习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经典。尽管人们对他所增补的第七卷即七篇大论,颇多非议,怀疑它并非原著,但这些内容仍有研究价值,而王氏对保存整理古典医籍、阐发其义理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

王冰注《素问》,首见于《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三》,云:“王冰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释文》一卷,冰号启元子。”又,《道藏提要》云:“《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五十卷。王冰次注,林亿等校正。”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04:5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8 05:12 编辑

对于《素问》与《黄帝内经》的关系,晋代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说:

“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即《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唐代王冰在次注《黄帝素问》自序中亦宗其说,而且认为《针经》就是《灵枢》说:“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此说流传至今,成为正统的说法。

清代姚际恒不同意上述之说,其在《古今伪书考》说:

《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冰以《汉志》有《内经》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故后人于《素问》系以《内经》者,非是。或后人得《内经》,而衍其说为《素问》,亦未可知。

《素问》之名,人难卒晓。予按《汉志》阴阳家有《黄帝泰素》,此必取此“素”字,又以与岐伯问,故曰《素问》也。其书后世宗之,以为医家之祖。然其言实多穿凿,至以为黄帝与岐伯对问,盖属荒诞。无论《隋志》之《素问》,即《汉志》所载黄帝《内》、《外经》,并依讬也。他如神农、轩辕、风后、力牧之属尽然,岂真有其书乎。或谓此书有“失侯”、“失王”之语,秦灭六国,汉诸侯王国除,始有失侯王者。予按其中言“黔首”,又《藏气法时》曰夜半、曰平旦、曰日出、曰日中、曰日昳、曰下晡,不言十二支,当是秦人作。又有言岁甲子,言寅时,则有后汉人所为。故其中所言,有古近之分,未可一概论也。

时贤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说:

突破《素问》、《灵枢》两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的禁锢之后,即打破了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下限不会晚于刘歆《七略》的限制,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素问》和《灵枢》作为两部独立的著作,其成书的上、下限究竟在何时。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汇集各种早期医学著作,进行校勘汇编工作,恐怕只有官府才能办到。如果在《七略》成书之前,就完成了这样两部大型医书的整理加工,而不加著录是不可能的。而且《七略》之前的许多其他医学著作,即或漏而未录,其命运也理应与《七略》著录之书的命运一样,不可能单独地、完整地保存流传下来。”



点评

有学者或医者考证,认为今通行本《黄帝内经》不是《汉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据上分析,这种说法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8 10:08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05:02:51 | 只看该作者
历代学者或医者对于《素问》的研究,多数人离不开考证和集注的老路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说:


《素问》的研究大体上总不外乎阐述医理与文字校勘训诂二途。后者,任应秋称为“医经校勘训诂派”。

自汉刘向主持校理图书,“侍医李柱国校方技”,《黄帝内经》即在整理之列(《汉书·艺文志序》)。六朝全元起“始为(《素问》)训解”(《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至唐杨上善撰《黄帝内经太素》,分类注释《内经》;王冰次注《素问》。北宋时期,国家先后多次组织校理医书,《素问》亦在整理之列,其中《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中的《新校正》,至今泽被医林。此外,宋、元时期尚有《素问》著述多家。除滑寿《读素问钞》等少数几部之外,都已散佚。有明一代,整理注释《素问》成绩突出的主要有: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吴崐的《黄帝内经素问注》、张介宾的《类经》、李忠梓的《内经知要》。清代汉学复兴,文字音韵训诂及考据之学鼎盛。医家之外,清儒们在从事经史校勘考证之余,或从事于医经的文字考订。这一时期,系统整理注释《素问》一书的,主要有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高世栻的《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张琦的《素问释义》、汪昂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等;对《素问》进行校勘训诂的著作,国内主要有俞樾的《内经辨言》、张文虎的《舒艺室续笔·内经素问》、胡澍的《黄帝内经素问校义》、孙诒让的《札栘·素问王冰注校》、顾观光的《素问校勘记》、于鬯的《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等。诸家于《素问》文字考证、词义训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另外,十八世纪以来,日本也涌现出一批医经考注大家及著作,其中,著名的有丹波元简的《素问识》、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喜多村直宽的《素问札记》、森立之的《素问考证》、《素问校讹》、宫川浩也的《<素问校讹>校补》、山田业广的《素问次注集疏》、伊泽裳轩的《素问释义》等。

进入现代,据《<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第七编《<黄帝内经>研究文献汇编》所录,自1911年至1990年代,整理注释《素问》、《灵枢》的著作,共计128部,“语言文字研究”类论文268篇。其中1949年之后的重要的著作有:秦伯未的《内经知要浅解》(1957)、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1959)(已出第三次修订本)、郭霭春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1981)、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的《黄帝内经素问校释》(1982)、程士德主编、王洪图、鲁兆麟编写的《素问注释汇粹》(1982)、方药中、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1984)、吴考槃编著的《黄帝素灵类选校勘》(1986)、张登本、武长春主编的《内经词典》(1990)、数种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经》教材及教参等。

1991年以来,又有十几部整理研究《素问》的著述相继问世。据笔者所见,校勘考释类:主要有胡天雄的《素问补识》(1991),李今庸的《古医书研究》的有关章节(2003);校注类:主要有郭霭春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1992),牛占兵、肖正权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注》(2003),崔为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注》(2003);集注类:主要有龙伯坚、龙式昭编著的《黄帝内经集解·素问》(2004);词典类:主要有郭霭春等编写的《黄帝内经词典》(1991);校诂成果汇编类:主要有张毅之主编的《<内经·素问>疑难问题助读》(1993),李国清、王非、王敏主编的《内经疑难助读》(2000);教材类:主要有王洪图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内经讲义》(2002),王庆其主编的“十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2003),王洪图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内经学》(2004);综合类:主要有王洪图总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1997),韩永贤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探源》(2004),张灿玾著《黄帝内经文献研究》(2005)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05:04:4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素问》书名含义,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说“素”当释为“道”,《素问》当释名为《问道》。

《素问校补》说:“《说文·素部》云:‘素,白緻缯也。’引申之,‘素’与白同义。凡本于自然、未加雕饰曰素、曰朴、曰白、曰真,而与‘道’同德。”又说:“‘素问’就是‘问道’,犹《天问》即《问天》;‘太素’就是‘大道’,别无深义。”范氏说最确。盖《素问》即“问素”,犹《楚辞·天问》之“问天”。素者,道也。问素即问道。《内经》所谓道即阴阳、五行、四时之道,天人相应之道。为道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10:08:5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8 04:58
对于《素问》与《黄帝内经》的关系,晋代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说:

“按:《七略》、《艺文志》:‘《 ...

有学者或医者考证,认为今通行本《黄帝内经》不是《汉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据上分析,这种说法有道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10:5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8 11:27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6 03:10
金栋按:《素问》全元起注本,段逸山《辑复本》内容提要说:“基本上保存了西汉刘向校书时的原貌”,此说不 ...

如此说来,《素问》的成书下限应在六朝时期!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22:52:13 | 只看该作者
金栋按:《素问》全称《黄帝素问》,首见于《隋书•经籍志》,云:“《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越注”。史籍作全元越或金元起者,并为错字,当为全元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23:03:1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6 02:39
全元起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王僧孺》:“僧孺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 ...

全元起
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王僧孺》:“僧孺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一四]。僧孺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说文》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高氏之山多针石。郭璞云:可以为砭针。《春秋》:美疢不如恶石。服子慎注云:石,砭石也。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尔。’”(中华书局,1975年,P1461)
校勘记:[一四]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全”各本作“金”,据《册府元龟》七八O改。按《隋书·经籍志》:“《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越注。”元起、元越,当是一人,然“起”、“越”未详孰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5:41 , Processed in 0.0813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